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70829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课程梯形的面积课程标准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95一96页的梯形的面积。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教学目标L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会公式求梯形面积。2.智能目标: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3.情感目标:在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3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探究数学的情趣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掌握和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处于以具体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并且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充分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并且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就有了学习新课的

3、底蕴。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和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在观察、比较、探讨中,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复习导入,回顾梳理。2自主探索,推导公式。3巩固练习,运用拓展。4总结评价,畅谈收获。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L复习导入,回顾梳理活动目标L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设置悬念,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2.通过复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回顾转化思想,为后面的学习做足了准备。解决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梯形,借此回顾梯形的有关特征;回顾转化思想,为推导梯形的面积公

4、式做足准备。技术资源PPT课件、实物展台常规资源挂图、学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1.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只要留意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数量关系与图形。同学们,你看看这车窗是什么图形?(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图)b-J活动概述2.下面的图形也是一个梯形,它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请你们在下面括号里写出梯形的各部分名称。()()3 .如果要求那车窗需要多少玻璃,即求它的。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你猜要知道它的什么?4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求梯形的面积。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多媒体课件呈现推导过程):先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

5、形拼成一个;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的和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和相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一半”用”表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所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O.底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II()()5.思考:能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教与学的策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声、色、画并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设置悬念,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首先,教师把生活元素适当地引入课堂,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6、乐于参与学习;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声、色、画并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2:自主探索,推导公式活动目标L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2.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会利用公式解答课本P96的例3o技术资源PPT课件、实物展台常规资源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活动概述L实验探究,推导公式(1)你们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答:我们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O(2)让学生用后己设计的学具动手操作,指名上黑板演示,订正错误。(如下图)下上上

7、下(3)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和讨论上图,并根据观察、比较和讨论的结果完下面的的填空:把两个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图中葺争一个需至葩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一个梯形的面积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O国,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仅莪布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4)施聂觉尾可鼠梯至质面积与它和.一.有关。所以测算一个梯形的面积,要测量它的耳,不运用公式“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5)归纳总结:藉形的面积二,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仁美示需弦而示底,h表示梯形的高,则梯形的面积表示为:

8、S=2 .整理结论,看书质疑。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加深理解,在书本中划出我们发现的结论,并且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懂,或者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1)求一个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数据?(2)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2?3 .实践应用,加深理解。(1)现在我们就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去解决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第89页的例3,回答下面的问题:“横截面”的意义是解题思路:水坝的横截面是一个藉就它前工荒是来,下底是_一米,高是米,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W:一(2)完成89页的“筱一做完小组互相批改。我们可以把图形看成一个大的梯形,也可以把图形看成由两个直角梯构成形,可以运用下面两种方法

9、解答:方法L把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是一个梯形,只要找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就能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图形的面积。它的上底=+=(cm),下底=+=(cm),高二cmo这日,装布厅以根据梯形面寂而W受区要列式计算:(+)cm2o-苏2把siiM最两对芬:美两个直角梯形,分别求出两个梯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和就是图形的总面积。左边的直角梯形的上底=cm,下底=cm,高cm,所以它的面积=(+)X=cm2;右边的直角梯形的上底=cm,下弦=cm,高cm,所以它的面积=(+)X=CID2O这时,我们就能求得亩兹而面积=+=cm2o小朋友,你们喜欢而一府方桑?普森布而喜欢的方法解答“做一做”,把完整的解

10、题过程写下来。先由学生自学课本,并根据课本提示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做实验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反馈评价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的切入点,为学生将要进行的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思维的方向和活动的方法。课堂上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以动启思。在丰富的操作中,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这一切不仅仅是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数学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需要。教学活动3:巩固练习,运用拓展活动目标1 .巩固新知,使学生

11、学会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思维概括和同化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的结构体系,建构更为广阔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解答分层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技术资源PPT课件、实物展台常规资源纸质小试卷L巩固新知基本练(1)下面的图形,用哪个算式计算它的面积?2.发展思维一变式练A.(6+12)52B.(6+12)42C.(6+12)44(2)测量下面梯形的相关数据,计算它的面积。活动概述通过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答:(2)靠墙边围成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m,求这个花坛的面积。一=rJ.JiwBZv口X20Hl(1)小东到

12、玻璃店购买一块梯形的玻璃,上底是0.8米,下底是1.2米,高为0.8米,每平方米的售价为14元。小东带了10元够钱吗?(2)仿照下图堆砌125根圆木,最上层摆8根,最下面摆17根。-共要摆多少层?sSSoS4,串联知识发展练观察右图的梯形。(1)当上底为8cm时,梯形的面积是()C1(2)当上底为0时,这个图形变成了()形,这时它的面积是()cm%/:(3)当上底为24CIn时,这个图形变成了()图形,这时它的面积是()Cm2o/:“cm(4)通过这样的变化,你发现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什么关系?M24cm教与学的策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小组间互成员互相

13、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反馈评价教材提供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而设计的。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习题,拓展习题资源的空间、挖掘习题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能大大增强教学的实效。教师对教材中的部分习题重新编排,还增添了少量习题,使练习更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力求做到逐层深入。在练习的过程中,学困生看到鼓励,中等生看到激励,优等生看到挑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教学活动4:总结评价,畅谈收获活动目标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一方面将每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思机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升华认识。技术资源PPT课件、实物展

14、台常规资源纸质评价表格活动概述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点进行总结、评价。L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你还需要老师哪些指导?3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你觉得其他同学的表现怎样?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意见完成下表:表1自我评价表格自己心中的我在课堂上能认真学习能和同学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在课堂上总是有所收获表2小组互评表格同眼中的我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精神有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教与学的策采用“个人自评一一小组互评一一老师综评”的多元化评价方略式。教师改善了评价方式,采用“个人自评一一小组互评一一老师综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反馈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小组

15、互评,一方面将每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思机制。评价量规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分值得分权重A(9-10分)B(78分)C(5-6分)D(I-4分)自评互评教师评个人参与程度(2.0)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活动,能为学习小组出谋划策,积极回答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完整清晰地阐明观点。能参与课堂各项活动,积极回答活动中的所有问题,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比较被动,不关心活动的进展.不乐于回答问就。小组合作意识(1.5)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活动有分工有合作。小组合作比较积梃。组内分工比较明确,但活动任务主要个别同学完成。组内有

16、分工.但不够明确,活动任务主要个别同学完成。小组合作不够枳极,多数同学不参与合作.活动由一两个同学完成。交流互动情况(2.5)具有很强的交流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有较强的交流意识,能比较中肯地评价自己和他有交流意识.对自己的活动能大致进行解不乐于交流与评价,在交流与评价中乐于人,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并展开民主讨论。人,能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展开民主讨论。释与评价。当个倾听者。学习效果(3.0)能掌握梯形面枳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掌握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能熟记梯形的面枳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问有关问河.能记住梯形的面积公式,但不能熟炼应用公式,仍监要其他人的指导。小计评分说明:根据评价内容在得分一栏写下该指标的得分,把每个指标的得分去乘以相应指标的权重,再相加为最后得分。其它参考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