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0961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松江产业发展和布局战略规划研究(2010-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二一年十月目 录一、松江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一)“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进入结构重大调整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初露锋芒,松江产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发展2(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新阶段,对松江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三)“十二五”时期,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松江迎来产业多元化发展机遇3(四)松江城市自身演变发展规律和周边区域发展态势,也对松江产业形成了新的挑战4二、松江产业发展的进程、现状与特征4(一)松江产业发展的现状5(二)松江产业布局特征6(三)松江产业发展面临的

2、主要问题7三、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功能定位9(一)指导思想9(二)松江产业发展必须要把握好三大关系10(三)战略思路12(四)区域发展定位15(五)发展目标17四、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18(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18(二)提升发展重点优势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21(三)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5五、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布局35(一)产业发展布局基本思路35(二)产业布局的总体结构36(三)重点产业布局39六、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推进举措41(一)创新工业区开发新机制,建设高品质产业园区41(二)打造新型投资促进体系,创新招商新机制

3、42(三)健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改善投资软环境43(四)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实施差别化发展政策43(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44(六)积极争取国家和上海市产业项目、财税、人才、土地等政策支持,加大投资环境吸引力45(七)加快推进产业跨界渗透融合,推动二三产业互动发展47附录附录一 松江区产业区块基本情况表49附录二 松江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与规划情况51附录三 松江产业发展“一核三片”总体布局示意图53附录四 松江服务经济密集区松江产业发展“一核”布局示意图54附录五 主导产业集聚区松江产业发展东片布局示意图55附录六 高新技术引领区松江产业发展西片布局示

4、意图56附录七 产业融合先导区松江产业发展东北片布局示意图5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松江成功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区的经济转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工业园区、郊区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新型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协调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走在全市郊区前列。然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后危机”时代世界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松江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进一步巩固优势、整合资源,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上海先进制造业主战场地位,成为展现上海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标志性区域,促进区域经济有序、有效、有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

5、略意义,也是松江制订“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针对全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附加值和植根性低、布局分散、产业配套条件差等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松江必须贯彻“二三并进、融合发展”的产业总体方针,围绕“一点两地三区”的产业定位,即长三角沪杭甬产业带上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全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领先品牌集聚地、上海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引领区、上海先进制造业与新城服务功能协同提升的样板区、上海先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示范区,努力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郊区新城地位相适应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型都市产业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

6、为延伸的新型产业体系。坚持贯彻执行“一城两翼三片”的城市形态发展战略,通过调整继续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以“三大片区”作为先进制造业分布主要区域,以“品”字形空间布局与松江南北两端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共同构建起产业环带,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实施高端化、轻型化、品牌化战略,以完善产业链和强化产业集聚为重要抓手,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体产业的配套能力;推进区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升产业的创新和科技含量;提升松江现代产业体系对松江新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乃至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的支撑和综合服务功能。一、松江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进入结构重大调整期,全球新

7、一轮科技革命初露锋芒,松江产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发展“十二五”世界经济将进入重大结构调整期,未来几年国际市场低迷徘徊将成为主要趋势;实体经济地位再次凸显,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全球共识。同时,世界科技革命重心从IT领域延伸到能源领域,将推动全球产业转型发展,逐步构建以能源体系为基础、工业化和信息化密切融合、跨产业跨领域的分工体系,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革新,产业发展的再信息化、低碳化、融合化和个性化趋势更加明确,新能源、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竞争激烈。松江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向产业链高端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

8、(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新阶段,对松江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并有可能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过渡,在维持好既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将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一是国家重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以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推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经济带动能力大、创新提升效果快、国际竞争力强、需求空间广的产业发展,逐步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积极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刺激内需提升消费能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投资主导型增长战略向创新驱动和消费支撑双重主导型增长战略转变。三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营

9、经济参与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建设,形成推动我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因此,松江既需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现有产业优势,又要聚焦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产业竞争力;既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又要努力营造民营经济投资环境,促进不同性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三)“十二五”时期,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松江迎来产业多元化发展机遇“十二五”上海将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一是上海城市建设重心将向郊区转移,松江可积极争取重大基础设施或产业类项目向松江倾斜。二是上海加

10、速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仅要加快发展服务经济,而且也要推动制造业成熟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工业方面更加强调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和开放发展,努力打造全球工业高端要素配置中心和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三是功能性设施建设为松江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随着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尤其是沪杭客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9号线延伸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虹桥商务区建设,松江的区位、交通等优势将更加突出。总体来看,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转型有助于促进松江产业“二三”并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使松江尽快从生产制造型城市向消费型、服务型城市转变,打造成为大虹桥最重要的商务拓展区、辐射长三

11、角的桥头堡。(四)松江城市自身演变发展规律和周边区域发展态势,也对松江产业形成了新的挑战经过近年来快速发展后,松江经济规模日渐庞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但人口结构尚不能适应郊区新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人才、高端人才、精英人才落户较少,无法支撑“十二五”时期松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周边郊区县如闵行,已经基本形成了人口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远远领先于松江松江工业总产值已被闵行超过,在全市排名由第二降至第三。,对松江产业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二、松江产业发展的进程、现状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松江遵循大都市产业郊区化演进规律即由居住郊区化商业郊区化

12、工业郊区化服务业郊区化。,逐步从传统农业经济、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时代进入到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时代。特别是近年来,在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下,松江率先完成了新城建设,基本形成了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科教资源、城市服务功能以及空间布局等基础条件,促进了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松江产业发展的现状1、工业总量不断壮大,规模优势逐渐形成。近年来,松江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区GDP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7,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而且还是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加工基地,工业已成

13、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产业特色初步形成。经过多年重点培育,松江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已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松江在全市最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为松江打造成为“上海参与全球竞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3、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优势企业作用强化。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松江工业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转变,集群集聚效应明显。2009年工业区产业集中度为82.84%,高于全市51.61%的水平;工业园区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9%;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台积电、广达集团、龙

14、工股份、正泰集团等行业龙头正成为松江工业的中流砥柱。4、外向型经济独领风骚,产业植入型特质明显。松江工业属于典型的外源性增长模式,产业植入型特质非常明显。至2009年底,松江累计吸引合同外资126.09亿美元,出口创汇占全市比重19.8%,位列全市第1位;加工贸易占全区出口比重94.1%、占全市加工贸易比重32.44%;松江出口加工区是全国最大的出口加工区、最大的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特殊监管区。5、服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动力机制转变。近年来,松江服务业迅速增长,总量不断提高,在全市郊区县中名列前茅。2009年,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区增加值的32.

15、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而且,第三产业中一批重点行业不断发展,内部结构趋于合理,显示出健康良性发展的态势,成为金融危机冲击下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机制。(二)松江产业布局特征1、“一城两翼三片”布局形态基本定型。松江坚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一城两翼三片”的形态布局基本定型。其中,以松江新城为中心地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松江工业园东西二区为“两翼”打造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以浦南、西北和东北“三片”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经济。2、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松江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大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功能及空间整合力度,逐步形成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先导、以市

16、级工业园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为主体、以城镇产业地块为补充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符合上海产业转型要求、符合松江城市建设的先进制造业。3、产业布局逐渐趋于清晰。松江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调整,在原有众多园区基础上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提升等措施,产业布局不合理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工业向园区集中态势更加明显,同时明确产业地块功能,确定发展方向,突出重点产业,整体产业布局更加合理。4、产业用地开发趋紧。自1992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建设用地161.63平方公里,占“两规合一”后确定的270.5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的59.75%,剩余用地58.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

17、用地剩余14.8平方公里。随着松江工业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土地的严格管理,松江未来产业用地开发状况将趋于紧张。(三)松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区域带动作用弱。松江工业大部分处于“产品高端、环节低端”状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依附性较强,而核心技术普遍掌握在境外公司总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对当地产业带动作用较弱;同时,加工代工产业增加值率低,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开发区实际产出效益较低,经济质量不高。2、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镇街产业门类雷同。尽管松江大力推动“三个集中”,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导致产业空间分布仍然较分散,各镇、街道及

18、园区之间产业不协调、功能不匹配,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同质现象明显。总体上看,东部九亭、新桥等镇发展速度快于西部佘山、小昆山镇,北部泗泾、洞泾等镇经济比南部泖港、叶榭等发达,形成自东而西、自北而南的发展格局。3、产业之间关联度比较低,配套条件需要完善。目前,松江除以达丰电脑为核心的笔记本电脑行业外,其它行业仅做到了同类企业相对集中,产业上下游关联度不够紧密,企业间配套能力较弱,“条块分割”现象较为普遍。从产业链角度看,主导产业尚未真正成为区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关联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提供、购买关系和产业上下游关系还未能充分确立。4、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经济发展需加速。近年来,虽然服务经济发展迅

19、速,但由于长期以来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导致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总体上仍然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特别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含量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5、外向型经济比重相当高,经济发展波动性大。松江工业外向化程度较高,具有明显的“两头在外”加工贸易特征,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低。特别是由外资主导的“一业特强”产业结构,风险高度集中。如2009年上半年,松江电子通信行业出口同比下降28.9%,拉低全区工业总产值下降约15.32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总产值贡献度为-66.89%。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缓慢复苏期,国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

20、长的黄金时期不再,松江产业外需稳定增长将成为常态。6、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发展模式需要转变。目前,松江工业用地扩展空间有限;能源消耗进一步加快,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总量较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二氧化硫处理后的达标排放率仍较低。因此,环境容量承载能力有限及节能减排刚性指标约束等,使得松江工业外延式增长面临瓶颈。松江工业经过快速增长后,达到了一定规模,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依托,也是松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松江新城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外向度过高、价值链低端、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缺乏核心

21、技术和自主品牌等问题,使得松江产业在全球经济转型、调整过程中自主性不足、灵活性不够、影响力不强。总的来说,“十二五”是松江工业提升能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发挥松江工业存量优势,提升发展新兴战略产业,进一步增强现有产业技术先进性和附加值,形成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态势,不断巩固松江作为“上海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地位。三、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功能定位(一)指导思想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要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商务区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郊区新城功能的有利时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二、三并进”的产

22、业总体方针,以“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价值链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二三产业融合化为导向,以完善产业链和强化产业集聚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高端化、轻型化、品牌化战略,促进产业有序、有效、有限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型都市产业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延伸的新型产业体系,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产业配套能力,打造成为上海“智造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制造业对松江新城综合功能的支撑作用,增强松江服务于长三角的辐射功能。(二)松江产业发展必须要把握好三大关系在松江产业发展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3、,既能满足当前“保增长、促就业、增税收”的目标,又能符合未来“调结构、稳发展、促和谐”的要求,真正做到高质量发展、高效益发展,形成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市功能、生态系统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把握好松江产业局部发展与上海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从全市发展高度看松江,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松江与全市是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局部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的支持,局部的发展也能促进整体发展。因此,松江必须把自身置于全市产业发展高度来考虑,按照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围绕新一轮工业新高地建设、“四个中心”建设、联动长三角等,大力推进产业技术高新化、制造环节高端化和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逐步形

24、成全市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区域之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在自力更生、自谋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争取市里在大项目、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形成以基础设施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项目、以大项目支持大企业、以大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集聚,实现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协调发展。2、把握好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转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松江自身发展的历程看,要理清历史、现在、今后三个层次的发展关系。经过前一轮发展,松江奠定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从全局看,松江为全市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发展面临转型。未来上海新一轮发展,郊区是战略重点,将是先进制造业和

25、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战场。能否把握住此轮发展机遇事关松江未来在全市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因此,松江产业发展规划既要充分认清当前松江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劣势,因地制宜的制订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又要充分认识到松江面临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围绕城市功能提升,以市场为导向,在规划中着眼于未来,为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做好准备。3、把握好有序发展、有效发展和有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松江产业发展过度追求速度、规模,忽视了产业内在的发展规律与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的约束。因此,未来松江产业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产业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求速度求质量,不求规模求效益,实现产业

26、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一是要正确掌控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序性。目前松江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控制力和能级尚不强,应坚持“二三”并举的产业发展方针,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逐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正确认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松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聚集重点产业领域、产业环节、产业技术,做大重点领域带动全区产业规模不断上新台阶。三是要正确把握发展的有效性,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发展由追求速度为导向的规模扩张型,向追求质量为导向的效益型转变。(三)战略思路1、实施高端化发展战略,促进产业价值

27、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要求,立足建设松江生态之城、绿色之城长远目标及拓展税源、扩大就业等近期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具有“轻型化”特点的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构筑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品质等内在优势,形成广泛影响力和独特竞争力。一是促进产业领域高新化、前沿化,重点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后续浪潮,加速发展集成电路、LED半导体照明、数字电视等产业;抓住以新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潮头,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前瞻性产业发展路线图。二是促进产业技术高新化,选择适当技术路径,以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信息产业

28、与传统产业的交叉领域。2、坚持服务化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松江基本建立起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但是服务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未来几年,松江必须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增强服务经济对城市转型的带动力、支撑力。一是促进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重新设计从上游研发、零部件生产到组装、批发、销售、零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利润、风险、成本等要素的再分配,创建全新的价值链。二是要促进先进制造业经营活动向服务领域延伸,从有形产品制造向服务领域的高端经营拓展。三是丰富制造业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将市场需求调查、产品订制服务、专业技术支持、付款方式创新、产品体验等服务化环节作为制造业

29、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引导企业通过服务进行产品增值。四是要提升服务经济内涵。现代服务业越来越注重知识科技含量,对现代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形式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松江除了要发展传统的餐饮、酒店、旅游等外,还要依托高新技术来提升服务经济,提升服务业能级。3、坚持全面开放发展战略,引导市场向内外联动、一体化转变在危机影响下,松江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阻,而非公经济却呈现逆势飞扬的态势。因此,“十二五”松江必须坚持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引导内外市场联动、一体化发展。一是构建民资、国资与外资多管齐下的主体结构。继续强化利用外资,同时提升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鼓励民营资本自主创新和集群发展;增强国有

30、资本对重点产业的影响控制。二是形成国内、国外市场联动发展的市场结构。充分挖掘国家扩大内需的产业机遇,引导企业逐渐重视国内市场,达到内外一体、联动发展的格局,实现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内需导向型战略转变。三是形成开放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松江工业园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营造更加开放的环境,建立国际产业向松江转移的便捷通道。4、坚持空间布局优化战略,强调多规合一,相互衔接现代城市发展遵循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保规划以及人口、社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的理念,以土地规划约束城市规划,以城市规划引导产业规划,形成产业、人口、交通合理布局的格局。因此,“十二五”期间松江产业布局调整要基于松江区社会、经济

31、、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以科学性、前瞻性、效益性为目标,跳出当前产业布局的约束,在松江新城、南部新城规划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主动调整,引导产业在空间合理分布,形成“集中、集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5、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产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松江产业规模虽大,但品牌知名度较低,核心竞争力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十二五”松江要借助上海的信息、人才、技术、市场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加大培育本地名牌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力度,支持企业创建上海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都市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园区,发挥品牌产品、品牌企业、

32、品牌园区在产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用品牌引导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做大做强做响品牌,提高整个行业的档次和水平。6、坚持融合发展战略,大力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融合带动价值链扩展,实现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产业整体能级。一是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格局。二是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技术、产业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产学研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型创新体系。(四)区域发展定位1、长三角沪杭甬产业

33、带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松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与杭州、宁波等相比拥有较独特的优势。未来松江应面向沪杭甬高新技术产业带,集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专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吸引、培育与标志性产业、成长性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机构,扶持各类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以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打造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城,促进产业、教育、科研创新基地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强化特色产业、传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和重要装备的引进与吸收创新,形成沪杭甬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创新能力较强、科创体系较为完善的关键节点、创新发展引领区。2、全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

34、基地、世界领先品牌集聚地。在前一轮发展中,松江总体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坚实的产业基础,电子信息等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在新一轮发展中,通过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增加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集中、完善产业链条,努力把松江打造成为汇集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在内,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先进重大装备、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产业为重要支柱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吸引和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市场份额高的企业,形成世界领先品牌集聚区。3、上海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引领区。“十二五”时期上海工业将进入转型提升、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阵痛期和攻坚期,

35、迫切需要通过价值链高端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松江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之一,凭借良好的产业、科技、区位等条件,应在上海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要在推进产业领域高新化、产业技术高新化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工业园区、校区、城区“三区联动”和产学研合作,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融合发展方面,为其它区县发挥引领作用,努力走出一条郊区制造业高新化、制造业服务化的高端化发展新路子。4、上海先进制造业与新城服务功能协同提升的样板区。未来松江应以综合统筹的发展理念,推动先进制造业与城市综合配套环境融合,建立产业体系的高效发展与良性增长机制,实现产业体系与城市体系协调发

36、展。通过培育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展,支撑先进制造业;现代商贸、物流、房地产及休闲娱乐业快速发展,为要素和人口集聚提供相关服务。通过现代农业、农业特色旅游等发展,为产业和城市人口集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休闲服务;通过统筹发展高水平的城市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城市公共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条件优良和配置合理的综合环境。5、上海先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示范区。低碳是全球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和形象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上海以节能减排作为低碳化的主要抓手,通过指标分解强化企业低碳意识和行动,实现了城市环境的好转。因此,“十二五”期间,松江应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37、护力度,集约开发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进一步巩固上海绿色生态区的地位;科学建立以低碳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的导向,营造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氛围;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制造业低碳化改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开发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等循环技术的力度,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五)发展目标2010-2015年,松江应以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动力,完善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突出园区和城市,外资、民资和国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态势。到2015

38、年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先进重大装备、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食品、服装时尚、化妆品、旅游纪念品等为重点的都市型产业集群;以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研发设计、时尚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构建以价值链高端化、高新技术和战略产业集群化、传统都市产业市场化为导向,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竞争力、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郊区新城地位相适应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建成综合产业对接平台。依托松江大学园区教育资源,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独具特色、“产学研”一体的“综合产业对接平台”。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

39、优良的上海西部与长三角对接联动的“黄金产业带”。四、松江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未来松江要大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按照“调高、调轻、调响”的总体要求,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重点与新城功能提升相匹配,突出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精细化工等重点优势产业以及品牌和功能食品、时尚服装、旅游纪念品、洗涤化妆等新型都市产业,延伸发展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研发设计、时尚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总集成总承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型都市产业

40、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延伸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松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1、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松江要抓住全市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遇,按照“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要求,发挥中电电气、比亚迪等已落户新能源企业的作用,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和产能提升步伐,加快吸引国内外先进企业到松江发展,集聚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设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使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松江区先进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

41、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三大领域。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以硅晶体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为发展重点,不断开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动力电池、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等车辆关键配套系统为突破口,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在储能电站领域,以钠硫电池等大容量电力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等储能系统为发展重点,其配电设备及应用除了用于新能源储能外,也常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技术。2、先进重大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

42、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等特点。松江已列入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进重大装备领域的布局范围,为松江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总体上仍存在产业规模偏小、产业能级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松江要按照“建设基地、占领高端、做大规模、开放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发挥正泰电气、龙工和中联重科、永大和蒂森克虏伯、锐奇、大唐等企业的作用,鼓励加强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进一批龙头型、总成式、整机型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和国内外优势企业落户,大力发展重大技术和高新技术装备,成为全市先进重大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十二五

43、”时期的发展重点是输配电设备、工程机械、光仪电、加工成套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如电梯)等重点领域,培育发展医疗装备、物流装备、环保设备等高成长领域。特别关注两大新兴领域:在输配电领域,突出智能电网特色,按照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总体规划,加快电力储能、智能变电站、智能电表、智能用户端等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光仪电领域,发挥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区这一重要载体,着力吸引国际国内优质光仪电企业,着力构建完整的光仪电产业链和服务体系,打造上海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光仪电产业基地。3、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已成为其他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和先导,具有关联

44、度高、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因此,松江要按照“聚焦重点、形成规模、突破瓶颈、抢占高端”的总体要求,发挥江河幕墙、蓝宝等企业的作用,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新技术研发,支持国际知名企业、央企和外地企业将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落户松江,促进新材料上下游纵向及横向产业链发展,推进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是陶瓷纤维和功能性陶瓷材料等新型无机材料、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光电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影响较大的产业。尤其要注重培育发展有机光电材料,与松江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联动。4、生物科技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是上海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45、之一,也是松江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但是,松江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松江要坚持发展自身与服务全市相结合,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以生物保健品产业为特色,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发挥交大昂立、健久、高博特、玉丹药业等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吸引内外资企业落户,加速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创新热点,加快重大项目落实建设,推动松江生物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十二五”时期主要以生物保健品为特色,聚焦发展生物保健品、化学药品原药、现代中药、生物生化制品、医疗器械制造五大领域。(二)提升发展重点优势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1、电子信息制

46、造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是上海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松江总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产业领域,但存在产业附加值低、根植性不强、对外依存风险过高、出口增速下滑、持续发展能力受阻等问题。因此,松江要把握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变化趋势,坚持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按照“延伸链条、强化两端、拓展领域、做大做强”要求,通过发挥达丰、台积电、国基、展运、日腾、蓝宝等已落户企业作用,新增建设向上游拓展;通过加强产业链招商,鼓励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围绕现有龙头企业进行配套,提高骨干企业设计能力和本地配套水平,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骨干产业持续稳定增长、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实现突破三大目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是计算机制造、

47、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和网络设备四大领域。其中,计算机制造领域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为重点,加快构建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形成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软件等完整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领域重点推进生产线扩产、工艺平台升级改造和设计企业集聚,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和配套生产设备的完整的产业链;新型显示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LED半导体照明系统与材料、封装技术,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设备、材料(包括外延、荧光粉)、芯片、封装模块、应用设计技术和产业化能力上争取突破,在平板显示背光源、汽车照明、室内外照明、LED显示屏等领

48、域形成产业规模;通信和网络设备领域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电视,集聚一批太比特光传输、光交换、路由及机顶盒等关键设备企业,打造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数字电视产业基地。2、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在多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多媒体数字内容为代表的信息传媒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松江在信息产业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并急于向以内容为主导的信息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拓展,而松江大学城在数字传媒及视觉艺术设计方面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近年来影视传媒产业呈现出加速扩张发展的态势,上海文广传媒也将把影视制作等核心业务整体搬迁到松江。因此,松江可以影视传媒产业作为切入口,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产业,即发展以信息技术和各类文化传媒资源整合为依托的现代信息传媒产业。“十二五”松江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挖掘已有资源提升优势领域,创新机制拓展新兴领域,使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为松江新一轮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一是依托松江大学城在数字传媒及视觉艺术设计等方面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上海文广传媒等影视传媒企业在松江的拓展,发展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以影像、动画、图形等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内容可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动漫设计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