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107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ppt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 五年级 下册,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第一课时,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雷震: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夜,zhu,yn,gng,zh,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昼,耕,耘

2、,供,品,稚,y,涟,漪,幼,多音字,童孙未解供耕织。,提供,gng,gng,zhu,yn,sng,xio,昼,耘,桑,晓,左右 结构,上下 结构,昼,桑,耘,晓,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字理识字:,昼,会意字,“旦”指“日出”,“尽”本指“尺寸度量到头”。“尽”与“旦”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到日落的一段光阴”。,桑 桑葚 桑叶,昼,zhu,巧记:一“日”一“尺”。,重难点字书写指导,注意下半部分是“旦”,晓,xio,巧记: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指“晓”。,注意与“戈”的区别,1.耘田:在田间锄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解:理解,懂得。4.供:从事。5.傍:靠近。6.阴:树荫。,四

3、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1.稚子:幼小的孩子。2.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3.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4.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稚子弄冰,1.陂:池塘。2.漪:水中的波纹。3.腔:曲调。4.信口:随口。,村晚,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整体感知,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四时 田园 杂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田家乡村,随兴而写的诗,解题: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xng,有感情地朗

4、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互动课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在田间除草,把麻搓成线,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热爱劳动,体现喜爱,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村庄的男男女女都在劳动,真是一片繁忙的乡村劳作图,还有谁也在劳作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理解,懂得,树荫,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从事,靠近,儿童学种瓜的场景,儿童天真,体现喜爱,你能想象孩子们学种

5、瓜的样子吗?,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他们从小(),喜爱(),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闲着,耳濡目染,劳动,学种瓜,喜爱,古诗中乡村儿童的童年是不是很有趣呢?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朗读指导,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伴读音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

6、)/耘田/夜绩麻,村庄/()/()。童孙/()/供(),也傍/()/学种瓜。,昼出,桑阴,未解,各当家,背诵指导,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儿女,耕织,默写时,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注意写上标点符号。,完成背诵后,你能试着默写这首诗吗?(课后第1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女:,辛勤忙碌热爱劳动,童孙:,结构梳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耘田,夜绩麻,傍桑阴,学种瓜,热爱劳动天真可爱,主题概括,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 以及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以及儿童的。,乡村农民男耕女织,儿童学大人的样

7、子劳动,勤劳,天真可爱,一、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A.供认不讳(gng)杂兴(xng)B.供不应求(gng)耕耘(yn)C.理解(ji)白昼(zhu),C,课堂演练,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解:()供:()傍:()阴:()我来说诗意:,理解,懂得,字词听写,靠近,树荫,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从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首描绘童真童趣的古诗吧!,第二课时,稚子弄冰,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

8、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整体感知,如何理解题目“稚子弄冰”?,稚子 弄冰,幼小的孩子,提着冰块玩耍,解题:幼稚、天真的孩子以冰做玩具玩耍。,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互动课堂,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弄冰乐趣,体现喜爱,孩子们被敲打冰块儿发出的美妙的声音陶醉了,边敲边舞,不亦乐乎。忽然,这声音戛然而止,传来了另一种声音,到底发生

9、了什么事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诗意:他轻轻敲打,冰块发出像玉磬一样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声音,喜悦,惋惜,儿童自得其乐,体现喜爱,孩子们看到冰块儿破碎了会是什么样子呢?,读出儿童的失望。,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发出了如()的声音。唉,太令人()了!,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失望,穿林

10、而过,冰块儿落地,玻璃破碎,诗中的稚子不惧严寒,清晨脱冰,可见他天真幼稚;他把冰块当做银钲来敲击玩耍,可见他非常的调皮可爱。,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古诗中儿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朗读指导,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伴读音乐,背诵指导,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稚子弄冰【宋】杨万里()/金盆/(),彩丝/()/()。敲成/()/(),忽作/()/()。,稚子,玻璃,玉磬,脱晓冰,穿取,穿林响,当银钲,碎地声,色彩:,有声有色 有喜有忧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天真

11、活泼 童趣盎然,声音:,结构梳理,稚子弄冰,金 彩 银,穿林响,碎地声,形态:,盆,动作:,脱 穿 敲,器物:,银钲 玉磬 玻璃,主题概括,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 的场景,展现了儿童 的盎然意趣。,脱冰作戏,自得其乐,乡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陶醉,也让诗人陶醉了,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首让人陶醉的古诗村晚。,村晚,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整体感知,如何理解题目“村晚”?,村晚,乡村傍晚的风景画,解题: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

12、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互动课堂,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池岸,水中的波纹,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bi,口里含着,幽静美丽,体现喜爱,喜爱,“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衔:日薄西山、欲落未落,浸:青山、落日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

13、腔/信口吹。,横坐在牛背上,曲调,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随口,牧童天真调皮,体现喜爱,你能想象出牧童吹笛子时的样子吗?,读出儿童的天真无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那小牧童()在牛背上,()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地吹着自己编的(),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小曲,慢悠悠地,横骑,有模有样,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牧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朗读指导,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

14、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伴读音乐,背诵指导,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村晚【宋】雷震()/池塘/(),山衔/()/()。牧童/()/横(),短笛/()/()。,草满,无腔,归去,水满陂,落日,牛背,浸寒漪,信口吹,景美:,优美恬静天真烂漫,结构梳理,村晚,草 池塘 水,横牛背,信口吹,山 落日 寒漪,人乐:,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的诗,抒发了诗人对 的 和 之情。,乡村晚景,乡村晚景,喜爱,主题概括,赞美,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不同之处,繁忙的劳动场

15、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小练笔,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课后选做题),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恰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正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田里去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其三十一)改写,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从小都对家中

16、父母亲忙农活的事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方法呢!,钲 磬 短笛,古诗中的乐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观察图片,认一认,连一连。,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拓展延伸,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一、品读诗句,完成练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1.“脱”的意思是()。A.脱落 B.取下 C.脱离、逃离 2.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B,B,课堂演练,二、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本课三首诗都描写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儿童热爱劳动的诗句是;表现童稚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诗句是;表现牧童自在悠闲的诗句是。A.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A,C,B,三、把村晚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先回顾诗的内容,再结合画面意境,展开合理想象),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火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一个可爱的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往家走;他随口吹着一支短笛,老牛踏着笛声悠闲地把家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