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病虫害防治解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参病虫害防治解析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参病虫害防治,陈铎 ZS2015001,人参简介,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又称为亚洲参,在中国东北土名“棒槌”)是具有肉质的根,可药用。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珍贵常用药材,用于愈后恢复、增强体力、调节荷尔蒙、降低血糖和控制血压、控制肝指数和肝功能保健等。人参根部所含皂苷是其有效成分,中国长白山野参皂苷成分较高,但取得不易,价格高昂。它历史悠久,是享誉四海的天然补益良药,被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常见病虫害,人参菟丝子人参日灼病 人参细菌性烂根病 人参细菌性软腐病 人参褐斑病 人
2、参斑点病 人参斑枯病 人参红皮病 人参白粉病 人参炭疽病 人参立枯病 人参黑斑病 人参灰霉病 人参疫病 人参根腐病 人参猝倒病 人参锈腐病 人参菌核病,人参蛞蝓 人参地老虎 人参金针虫人参蝼蛄 人参蛴螬,鼢鼠 花鼠 田鼠 人参缺锌症 人参缺钾症 人参缺氮症,病害,虫害,鼠害,缺素,病害-人参菟丝子,人参菟丝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人参病害,对 人参的危害极大,常常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人参菟丝子症状 人参受害后,主要表现生长矮小和黄化,在 参地引起大片枯黄或死亡。人参菟丝子病原特征 Cuscuta chinensis属于中国菟丝子。是攀缘 寄生草本棺物,无根和叶,或者叶片退化成鳞片状,无叶绿素。藤茎丝状
3、,黄白色或稍带紫红色。花不显著,白色或黄色,多半排列成球状花序。果实是开裂的 球状蒴果。人参开花,寄生在人参上的菟丝子也开花,而且较人参种子早熟,落人土壤引起下一年的为害。人参菟丝子防治方法 在人参播种前清除混在人参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参地发生菟丝子后,在开花前割除菟丝。,病害-人参日灼病,人参日灼病是影响人参正常生长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温度高季节比较容易出现 人参日灼病症状 叶色浅绿带黄,叶缘呈黄褐色,卷缩枯死,严重 时整个叶片及地上部分枯黄,干缩死亡。人参日灼病病原特征 为生理性病害。人参为喜弱光植物。叶片上气孔 数目在相同面积上比大田作物少几倍。光照过强时,气孔闭锁,蒸腾作用降低,时片上温
4、度过高,超过自身忍耐能力,叶绿素受到破坏。进而使叶肉组织失水,焦枯。阳光直射是日灼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人参日灼病发病条件 参龄越小,日灼病越易发生。生育前期,叶片幼嫩,亦易发生。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会加重为害程度。人参日灼病防治方法 1.调整好参棚内的光照,参棚前后檐长度要合适,棚顶遮荫要适度。2.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可在参棚前后挂帘。,病害-人参细菌性烂根病,人参细菌性烂根病的发生经常在夏季高温的季节,在幼苗期也非常容易出现,我们需 要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不要让土壤湿度过大,避免人参细菌性烂根病的严重发生。人参细菌性烂根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株上部叶片边缘变黄,微向上卷,叶片上出现棕黄 色或红色不
5、规则形斑点,严重时全叶变成紫红色,最后叶片萎 蔫。早期萎蔫尚可恢复,以后则不可恢复。根 部受害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软腐斑,后病斑扩大或连合,使整个参根软腐。用手触之发粘,具很浓刺激性气味。严重时整个参根组织解体,只剩下表皮的空壳。人参细菌性烂根病病原特征 病原细菌有二种:竹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caryophylli)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carotorasubspcarotouora)。人参细菌性烂根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大量长期存活于土壤中,成为越冬菌源,引起初侵染。细菌通过参根上的各种伤口侵入。当参根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菌处于潜伏状
6、态。参根各部位均可潜伏病害,以芽苞带菌率最高。一旦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或外部温湿条件对细菌适宜时,便表现出病害症状。发病后期常与镰孢菌、丝核菌等复合侵染,病斑外部出现真菌的菌丝体。人参细菌性烂根病防治方法 此病根部发病常与根部真菌性病害同时发生,防治上要注意调节土壤水分、土壤通透性,并应以施用铜制剂预防为主。对防治茎部细菌病害的发生,可在进行池面消毒时配合施用猛克菌 或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病害人参细菌性软腐病,人参细菌性软腐病对人参的根部危害比较大,每年都会种植者带来不小的损失,人参细菌 性软腐病的发病条件比较特殊,不容易发现,所以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
7、。病斑呈褐色软腐,边缘清晰,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常数个联合,最后致整个参根软腐。用手挤压病斑,有白色菌脓溢出,具浓重的刺激性气味。病情严重 时整个参根组织腐烂解体。植株地上部初期表现叶片边缘变黄,并微微向上卷曲;叶片上 出现不规则状棕黄色或红色斑点。严重时全叶片呈现紫红色,最后叶片萎蔫。萎蔫由可恢 复性发展为不可恢复性。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特征病原为两种细菌:(1)石竹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caryophylliStarretBurkholder,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杆状,无荚膜,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2)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变种Erwiniacarotovoravar
8、.CarotovoraBya.,属欧氏杆菌属细菌。菌体为短杆状,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人参细菌性软腐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人参软腐细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土壤是软腐细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细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参根。当参根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菌就处于潜伏状态。参根的各个部位均可成为软腐病菌的潜伏场所,尤以芽胞带菌率最高。当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或外部温、湿度条件适合时参根便出现软腐症状。发病后期常与镰刀菌、丝核菌等真菌复合侵染,病斑外部出现真菌的菌丝体。人参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栽参,防止土壤板结、积水;不使用带伤口的种栽,移栽时要防止参根受伤。(2)加强栽培管
9、理,冬季及时防寒保护,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以减少伤口。(3)土壤消毒: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克/帘撒施混拌;80%乙蒜素乳油10002000倍液喷淋;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1000倍液等。,病害人参褐斑病,人参褐斑病及其它叶斑病人参次要的叶部病害有褐斑病、斑点病和斑枯病等。褐斑病发 生在人参生长中后期,二、三年生参苗发病重,一般发病率为10%左右,近年来为害性 有上升趋势;斑点病在个别年份发病较重;斑枯病发生较少。人参褐斑病症状 据田间调查,病原菌对人参叶片的侵染主要发生在人参生长的中后期,很少侵染幼叶。最初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斑,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往往有多个病斑 相互愈
10、合,呈不规则形的褐色斑块,病叶比健叶提前枯死。人参褐斑病病原特征 斑点叶两面生,不规则形,淡黄褐色,直径1325mm;分生孢子梗散生,直立,分枝稀 少且常呈直角,端渐尖,无色,光滑,具分隔,27159715m418715m,产孢 细胞无色,全壁芽生;分生孢子单个顶生,无隔膜,近球形或卵形,橙黄色,光滑,2025m1620m。人参褐斑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后又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接触和昆虫传播。叶斑病的发生都要求高湿度,有雨露水滴才能促使孢子产生、传播和引起大量的侵染。参床前后檐漏雨地方发病较重。褐斑病适宜于较高的气温,在东
11、北89月为发病盛期。人参褐斑病防治方法 1、选留无病种子。2、种子和参苗消毒。在催芽或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参苗移栽前也应进行消毒,以防种子和参苗带菌传病。3、土壤消毒。播种前或移栽前用代森锌78克或敌克松45克与半干的细土1315kg拌匀,可供1平方米的垫土或盖土。4、搞好田间卫生。在田间发现病叶、病种子、病茎及病株等,应随时摘掉,拔除深埋或烧毁。秋季应彻底清除参床上所有的枯枝 落叶集中烧掉,不应随处乱扔乱放,消灭菌源严防扩散蔓延。5、加强田间管理。首先应注意选择地势高平、土壤排水良好的土地做参床。采用单透光棚栽参,参棚覆盖要均匀。从入伏前到立秋后必须适时采取扶苗、插花、挂花及挂面帘等防强光
12、措施,均能明显减轻黑斑病发生。6、消灭和封锁发病中心。一旦出现发病的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在其周围喷洒农药,才能有效地控制住病害的扩大蔓延。7、药剂防治。于人参展叶期发现中心病株出现之前,开始喷药最好,一般在5月中下旬应喷洒第 一遍药。1.5%多抗霉素150倍液,扑海因600倍液;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然后交替喷洒,并 逐渐适当增加浓度。当进入雨季可改喷波尔多液120180倍液;乙磷铝400倍液;瑞毒霉600800 倍液,并可兼防人参疫病。多抗霉素100200倍液不但防效高,且能提高种子产量,又无残毒。,病害人参斑点病,人参斑点病日本谷称蛇眼病,二、三年生参苗发病重,一般发病率为1
13、0%左右,近年来为害性有上升趋势。人参斑点病症状 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310毫米,边缘红褐色,中心褐色,有轮纹呈眼圈状,上生小黑点。人参斑点病病原特征 病原菌是人参叶点霉(phyllostictapanax),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人参斑点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接触和昆虫传播。发生条件要求高湿度,有雨露水滴才能促使孢子产生、传播和引起大量的侵染。参床前后檐漏雨地方发病较重。大多发生在8月,天气干旱、光照过强,参苗生长衰弱易引起为害。人参斑点病防治方法 播种和移栽前种栽消毒;撤防寒土后,100mg/L多抗霉素喷洒畦面;参苗出土后,50%多菌灵500倍液,隔15-20天喷洒
14、1次,2-3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石灰消毒;注意参棚维修,防止漏水或强光照射。,病害人参斑枯病,人参斑枯病在近些年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现在人参斑枯病的防治技术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人参斑枯病的防治效果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人参斑枯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近圆形至多角形,黄褐色,中央稍浅,后期病 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入秋病部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人参斑枯病病原特征 分生孢子器生在叶面,聚生或散生,球形至近球形,器壁膜质褐色,大 小5170微米。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基部钝、项端稍尖,具隔膜 13个,略弯曲,大小15271.52微米。分类属性:称忽木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5、分布区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 流行动态:东北一般8月叶片老熟后易发病,天气干燥、气温高利于该病发生。人参斑枯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东北一般8月叶片老熟后易发病,天气干燥、气温高利于该病发生。人参斑枯病防治方法 1、认真清园,减少越冬菌源。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23次。,病害人参红皮病,人参红皮病又称水锈病。发病时参根局部或全部变红褐色,是人 参上较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患病参根要降低23个等级,使 该参场每年因红皮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人参红皮病症状 病根表
16、皮出现锈红色病斑,不规则形,大小不等,重者遍及全根,参根表皮粗糙纵裂,变厚变硬,刮去表皮内部组织正常,其色泽 症状颇似水稻锈根病。严重的病根须根枯死。轻病根在土壤条件 改善后可逐渐恢复。病根地上部茎叶生育正常。人参红皮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人参红皮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非侵染性病害。土壤通气性差,铁、锰离子含量高是人参红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参根表面特有的橘红色细菌,也可能是导致该病的因素之一。整地较晚,土壤常未充分熟化及雨季作业等造成土壤湿度大、通气性差,使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以及地势低洼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人参红皮病防治方法 1.早整地 使用隔年土,将参土内的有机物质充分腐熟,
17、最好筛土。2.改善土壤结构 刨土时一定要将底土收起并充分掺拌均匀,黑黄土比例最好达到4:6或5:5,黄土比例达不到的地块要进行客土。3.控制土壤水分,低洼地要高做床,挖好排水沟,增加松土次数,创造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环境,可减少红皮病的发生。4.土壤PH值小于6时,用生石灰0.25.千克/平方米,与床土混拌均匀。5.粘重土壤掺拌河沙或炉灰渣。6.加强调光管理,适时调光,合理调光。7.整地时注意掺入1/3活黄土、并施入适量生石灰和硫酸铜。8.选地势高、黄土或沙性土育出的无锈参苗移栽。9.移栽后注意控制参床土壤水分,并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饼肥。,病害人参白粉病,人参白粉病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叶片和
18、嫩茎。对人参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参白粉病症状 主要为害人参的叶、花蕾和果实,以青果受害为多。染病青果初褪绿变黄,不出现明显的病斑。以后在果实表面生出白粉状霉状物,后期老熟变为灰白色,霉层中间杂生出黑色粒状物。叶片受害,初生淡黄色不规则斑点,后密生白色菌丛,果实先僵化,后变黑枯死,不能成熟。人参白粉病病原特征 病原为半知菌粉胞属真菌。生孢子圆桶状至近柱状,32155215m12151715m;闭囊壳散生至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71513715m;附属丝在同一闭囊壳上长短不齐,长4113195m;子囊46个,多数4个,椭圆形至广卵形,60187013m35133715m 子囊孢子
19、46个,多数4个,卵形,椭圆形或广椭圆形,19183013m13181715m。人参白粉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白粉病一般在初果期开始发病,盛果期后发病较轻。人参白粉病防治方法 田间管理:1、注意参棚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2、发现病花、果及时清除出田间后,喷施有效药剂。对已经产生白粉的病花、果在摘除时,不要使白粉散落健康植株上,以免引起再侵染。药剂防治:1、在开花前2-3天用或倍保1200倍液、或斑绝1500倍液、或粉星600倍液、或世 高1500倍液等与花宝600倍液混合喷施,有促生长、壮花蕾、预防病害之功效。2、在青果初期(“拉扁”)用倍保1200倍液、靓剑1500倍液、或斑绝1500倍
20、液、或 世高1500倍液、或粉星600倍液、或鲜清750倍液等与果王600倍液混合喷施,有促 生长、座壮果、防治病害之功效。,病害人参炭疽病,人参炭疽病在东北地区及北京都有发生,不过没有黑斑点普遍,有时低年生参苗受害较重,在西洋参上常引起苗枯。人参炭疽病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发生于茎、果实、种子等部位。叶片受害,病斑较 黑斑病小,呈圆形、近圆形,直径约25毫米,黄褐色,后中央变黄白色,或边缘红褐色,中央淡褐色,稍有轮纹,多雨潮湿时斑上微露小黑点,干燥 时病斑脆裂穿孔。幼苗受害,小叶连同叶柄枯死或以后生长不良。人参炭疽病病原特征 人参炭疽菌(colletotrichunpanacicola
21、)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病菌以菌 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和种子表面越冬。人参炭疽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体和种子上越冬。次年发病的幼苗和病残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淋溅、昆虫和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在生长期,病斑上不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炭疽病在高温多雨和高湿情况下发生,天气干旱和阳光直接照射,人参抗病力减退到更易引起为害。东北6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害较重,秋季气温降至10以下则不再为害。人参炭疽病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并将病株及病叶集中烧掉,同时园内喷洒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窒息杀死病虫源,减少越冬初侵染源。2、播种前用75百菌清
22、500倍液浸种20分钟,随后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3、科学的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清沟排渍。定期喷洒药材根大灵是营养迅速向根系输送,提高植株营养转换率,提高抗病能力,使根块迅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4、药剂防止。在炭疽病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保护药效,防止病菌 借风雨再次传播。同时清除病残体,扫净落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病害人参立枯病1,人参立枯病在各个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播种地参苗成片死亡,在苗期的危害最大。人参立枯病不仅为害一、二年生幼苗,甚至三、四年以上的植株在生育初期亦常受害。人参立枯病症状 多发生与土壤干
23、湿土交界处。病部初呈梭形、黄褐色斑点,逐渐 凹陷,横向扩展绕茎一周时,茎部呈褐色环状缢缩,致茎叶逐渐 萎蔫,参苗站立枯死,故称“立枯”。参苗受害严重成片时,叶片 萎蔫下垂,茎部变软、弯曲、倒伏。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淡褐色 蛛网状菌丝。种子被害则导致腐烂;未出土幼苗受害则死在土中,造成缺苗断垄。人参立枯病病原特征 病原菌为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病菌菌丝分隔明显,初时无色,老熟时黄褐色,多呈直角分枝,分枝基部多略缢缩且具分隔。老熟菌丝常形成成串的桶形细胞、逐渐聚集交织形成菌核。菌核似菜籽或米粒大小、深褐色。有性阶段自然情况下很少形成。人参立枯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
24、中越冬,参籽混杂菌核也可传带。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翌春土壤温湿度适宜时,病菌萌发可直接穿透浸染植株,以后发病植株产生病菌,可向四周浸染、蔓延,扩大危害。立枯病病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生长最适温度2030。春季温度 连续偏低、湿度大时易于浸染。在参苗过密、郁闷窝风条件下,植株 发育不良,幼苗抗病力减弱,病菌易于侵害幼苗。病害通常较猝倒病 要求温度稍高,发生稍晚。一般6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下至7月 上旬为盛期,7月中旬基本停止为害。,病害人参立枯病2,人参立枯病防治方法1.田间管理(1)秋播田在早春要及时松土、覆膜,提高地温。(2)及时挖好排水沟,严防雨水漫灌参床;(3)及时松土、除草,
25、减少土壤板结,降低田间湿度;(4)严防参棚漏雨,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降低湿度。(5)发现病区,及时用有效药剂浇灌、隔离,控制蔓延。2.安全用药(1)种子消毒: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消毒,杀死种子携带病菌。可用适乐时520倍液拌籽或浸籽、50100倍液沾栽。(2)土壤消毒:播种前,用99%恶霉灵0.5-1克+米达乐1克/平方米处理土壤;(3)畦面消毒:参苗早春出土前,可用99%恶霉灵300倍液与米达乐300倍液、或99%恶霉灵3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100倍液混用、或喷洒床面,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2-5厘米床土层。(4)病区处理:用适乐时750倍液、或99%恶霉灵3000倍液与天达参宝600
26、倍液;99%恶霉灵30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混用、或99%恶霉灵3000倍液与米达乐500倍液混用浇灌,使药液渗入床土下病害发生部位。可迅速控制病害的蔓延。,病害人参黑斑病,人参黑斑病又称斑点病,世界性病害,凡种植人参、西洋参的国家都会出现。我国各栽培参区都遭受其为害,在吉林、辽宁、北京等地严重时发病率几乎高达100%,造成叶片早期枯萎落叶,种子干瘪,对参根和种子产量及质量影响很大。西洋参严重发生时可引起毁苗。人参黑斑病症状黑斑病主要为害叶、茎、叶柄、花梗、果实及种子,根部偶尔也可受害。叶上病斑近圆形、不规则形,直径315毫米,淡褐色至褐色,后期中央变浅黄褐色,稍有轮纹,空气相
27、对湿度高时叶斑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常相互汇合使叶片枯死早落。茎、叶柄及花梗上病斑长条形,褐色,微凹陷,扩展环切可使茎部折倒枯萎或叶片下垂。果实和种子受害,产生黄褐色至褐色斑,果实干瘪,种子不实。为害芦头呈黑褐色腐烂。在湿度大时,各病部均可长出黑色霉层。人参黑斑病病原特征 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panax)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此外有报道 胡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deuci)也可致人参引起叶斑;根链格孢(Aradicina)为害参根。病菌除为害人参、西洋参外,还为害三七。人参黑斑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表病残落叶和种子上越冬,也能存活于根茎受害部分。
28、人参出苗至展叶期,初次侵染引起茎斑,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特别是雨滴飞溅,将病菌带到植株上,引起上部叶片、叶柄及花梗等部位陆续发病。一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病菌生长发育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有较高的温湿度。在东北5、6月份人参展叶时开始发病,78月高温期遇连续阴雨,空气湿度大,孢子繁殖快,病害迅速扩展蔓延。若降雨期提前,病害可提早到6月发生。天气干旱发病轻。9月以后气温下降,病害逐渐减轻。人参黑斑病防治方法1.种苗处理:可用1福尔马林浸种10-15分钟,冲洗后晾干催芽播种。参苗出土后,可喷洒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多抗霉素200 x10-6,每隔10-15天进行1次,雨季可多喷几次。2.加强
29、田间管理:及时处理病枝、病叶和病果。秋后收集残枝败叶烧毁,杜绝越冬菌源。3.药剂防治:-般于6月初进行第1次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常用药剂有1:1:16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代森铵800-1000倍液及多抗霉素lOO-150 x10等,病害人参灰霉病,人参灰霉病是近年来人参栽培中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在吉林省延边地区参地中调查发现,因灰霉病危害造成的人参根受害率为5%-10%,地上部受害率为30-%60%。人参灰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秆和果实。叶片被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侵染,初为水浸状、褐色斑点,病斑扩展迅速,青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较大。叶片正反面均生出灰色霉
30、状物。病菌易从摘短的花梗处浸染发病,殃及叶柄,致使叶柄腐烂、脱落。茎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可扩展至叶柄、叶片和果柄,致使茎叶萎缩枯死。果实受害,子实褐色干枯。受害部位均可密生土灰色霉状物。人参灰霉病病原特征 致病菌为真菌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人参灰霉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病菌孢子或菌 丝萌发经伤口或直接浸染幼茎,形成大量分生孢子传播到地上 部浸染茎叶。掐花感病及风雨淋溅、农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 要途径。在人参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浸染,蔓延迅速。持续低温多雨,湿度过大,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适宜条件。在东北6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为发病盛期。人参灰霉病防治方法
31、1、注意排水,及时松土、除草,防漏雨潲雨,连续阴雨天应注意通风和尽可能适量增加光照。2、药剂防治可选用闪泰800倍液、灰典1000倍液、死斑一号600倍液混用,或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菌药王1000倍液、凯秀3000倍液、伟亮1000倍液混用,或灰久宁1000倍液、美极1500倍液、死斑一号600倍液混用。,病害人参疫病1,人参疫病在各个栽培参区均有发生,是人参、西洋参成株期的 重要病害。漏雨参棚和林下栽培的人参受害严重,大发生年份 地上部和参根能迅速死亡腐烂,损失严重。人参疫病症状 为害概况及茎叶。叶片病斑呈水浸状,不规则形,暗绿色,无 明显边缘,病斑迅速扩展,整个复叶凋萎下垂。茎上
32、出现暗色 长条斑,很快腐烂,使茎软化倒伏。根部发病呈水浸状黄褐色 软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肃离,并附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具特殊的腥臭味。人参疫病病原特征 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菌丝体白色绵状,有分枝无隔膜。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菌丝直接侵染参根,或形成大量游动孢子事宜传播到地上部侵染茎叶。人参疫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厚坦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和土壤中越冬。春季菌丝接触到寄主或卵孢子、厚坦孢子萌发后直接引起侵染,通常为害土面的茎基部或土面下的根。病菌靠土壤流水传播。参株受害初期零星发病,随后陆
33、续大片倒伏。病菌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经雨水淋溅传播到上部茎和叶片,也可引起发病。疫病发病温度范围较广,如吉林抚松地区5月中旬和9月中旬温度较低也可发病。造成疫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大雨后土壤和空气湿度增高,有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引起侵染及蔓延;温度高,潜育期短,再次侵染 频繁,短期内造成毁灭性为害。北京农田栽参,78月遇连续大雨,常造成疫病的流行。雨 水少的年份发病轻。荫棚的条件影响参畦的土 壤湿度,板棚不漏雨比草棚漏雨的发病轻。林下栽参,湿度大病害重。,病害人参疫病2,人参疫病防治方法人参疫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改变待田间发现病株时再采取防治措施的传统方法。必须选择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3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生物活性,翻耕熟化,避免粘重板结及排水不良的土壤。及时排除过量积水,防止潲风雨,保持参棚良好的通风状况,力争降低空气湿度,保持叶面干爽,田间参苗栽植密度不宜过大。药剂防治方法:参苗出土前以内吸性杀菌剂瑞毒霉撒于床面,每隔一个月撒一次,直至8月底,用量为1.52.0千克/亩/次,对于防根腐病的发生效果显著。土壤和畦面消毒可用甲霜灵400500倍液+恶霉灵3001000倍液喷洒。土壤处理可用新型农残降解剂沃土安,每亩用750克稀释1500倍液喷洒,能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土壤病原菌,保肥抗旱的效果。生育期较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定期喷洒金雷多米尔60
35、0倍液+霜脲锰锌600-800倍液。雨季来临前可用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雾,疫病盛发期可用世高800倍液+霜脲锰锌800倍液或金雷多米尔600倍液+世高800倍液混合喷施。应经常巡视参园,一旦发现病株连同参根疫病挖出烧毁,以1%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消毒病穴周围土壤,以控制菌源外延。,病害人参根腐病1,人参根腐病在人参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农田栽 参为害严重,六年生人参发病率可达50%-60%,严重影响生产。人参根腐病症状 主要为害老龄参。常从芦头或支根处开始发病,向主根蔓延。病部呈黄褐色至灰褐色,参根部分 或全部腐烂,地上部先叶片萎垂,后整株枯萎。一、二年生参苗引起苗腐。症状与立枯病、炭疽 病易混淆
36、。人参根腐病病原特征 茄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真菌。病菌菌丝纤细,无色,有隔。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稍弯曲,具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至卵圆形;菌丝和大型分生孢子上可产生淡褐色、圆形、厚壁的厚垣孢子。,病害人参根腐病2,人参根腐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可通过雨水、流水以及带菌堆肥传播蔓延。镰孢菌主要由伤口侵入为害。侵入后病部产生新的病菌,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人参根腐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932。主要发生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浸水,湿度过
37、大,排水不良的参床易发病。常造成参根腐烂,参苗成片死亡。人参根腐病防治方法(1)、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菌剂进行土壤调理,抑制病菌繁殖。(2)、注意防雨、排涝、通风,保持稳定的土壤温、湿度;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板结,以利降湿和提高地温。(3)、土壤消毒:用99%恶霉灵粉剂1020克/帘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帘;或3%恶?甲水剂150倍液处理土壤。(4)、种子(栽)消毒: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10倍液拌种;50100倍液拌种栽。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栽。(浸后要沥干,预防发生冻害。)(5)、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对病区进行消毒隔离。药剂采用恶霉灵、多抗霉素
38、、恶甲水剂等。,病害人参猝倒病,人参猝倒病在人参的幼苗期容易发生,对幼苗的危害比较大,人参猝倒 病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比较长,防治的时候增加了很多困难,因此在防 治人参猝倒病的时候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方法防治。人参猝倒病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发病初期在近地面处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暗色病 斑,很快缢缩软腐倒伏,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严重发病,参成片倒 伏死亡。人参猝倒病病原特征 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菌丝白色棉絮状,游动孢子囊顶生或间生成熟后不易脱落。内形成肾形无色游动孢子。人参猝倒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该菌腐生极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39、存活较多。病菌侵入寄主,在皮层的薄壁细胞组织中快速扩展、蔓延到细胞内和细胞间,病组织上生流动孢子囊,进行重复侵染。后期又在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通过风、雨和流水传播。最适侵染温度为16摄氏度20摄氏度。在低温、高湿、土壤通气不良,苗床植株过密条件下,对植株生长发育不利,使幼苗抗病力减弱,病菌即可乘机侵入幼苗。人参猝倒病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地作苗床。床要整平、松细。肥料要充分腐熟,并撒施均匀。播种不宜过密。防止参棚漏雨。2、播前2周每平方米床土用40%福尔马林30毫升对水100倍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床土表面盖严,闷35天后除去覆盖物,耙松,放气710天后播种。
40、也可用苗菌敌混土撒施于苗床上消毒。3、发病初期拔除病苗,并及时浇灌65%代森铵500倍液,或40%乙磷铝300倍液、25%甲霜灵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72.2%普力克400倍液。,病害人参锈腐病1,人参锈腐病主要是危害人参的根部,在根部会 出现锈褐色病斑,人参锈腐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因此需要注重预防工作,那么人参锈腐病到底 该如何有效的防治呢?人参锈腐病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初期在侵染点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锈褐色 病斑。病斑边缘隆起、中部微陷,病健部分界明显。病轻时,表皮完好,仅侵染表皮下几层细胞,不侵染根内部组织;严重发病时,不仅破坏表皮,且深入根内组
41、织病斑处积聚大量锈粉状物,呈干腐状或主根横向烂掉。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不展,呈红褐色,最终枯萎死亡。越冬芽胞出现黄褐色病斑,重病时在地下腐烂,不能出苗。锈腐病可为害各龄参根,是人参的最重要病害之一。人参锈腐病病原特征 在中国已经报道的人参锈腐病菌有3个种:(1)Cylindrocarponpanicicola(Zinss)etZhu;(2)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Zinss)Scholten;(3)Cylindrocarponsp.均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柱孢属真菌。,病害人参锈腐病2,人参锈腐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人参锈腐病由半知菌门柱孢属真菌所致。气
42、生菌丝繁茂,初白色,后褐色,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分生孢子生于轮状分枝或简单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宿根及土壤中越冬。15年生参根内部普遍带有潜伏侵染的锈腐病菌,带菌率随根龄的增长而提高。当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土壤温湿度有利发病时,潜伏病菌就侵染致病。腐殖质黑土有利于发病。参根发生烧须或其他损伤,易诱发病害。土壤黏重、板结、积水、酸性土及土壤肥力不足会使参根生长不良,有利锈腐病发生。人参锈腐病防治方法 1、宜选阔叶树林地栽参,农田栽参以前作是禾本科作物为好。精细整地做床,清除树根等杂物。2、精选无病参苗,并用多抗霉素200毫克/公斤浸喷参根后移植。实行2年制移栽。改秋栽为
43、春栽。移栽时施入鹿粪等有机土壤添加剂,对锈腐病防治效果明显。注意防旱排涝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生物防治,哈茨木霉对人参锈腐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栽参时施入有利防病。栽前用多菌灵、速克灵、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药1015克,与半干细土7.5公斤拌匀施用。,病害人参菌核病1,人参菌核病的发病时间主要是在入夏以后,对已人参 的影响很大,那么对于人参菌核病的防治我们应该如 何有效的进行呢?下面是人参菌核病的具体情况:人参菌核病症状 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为害茎基和芦头。病部初 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 织变灰褐色软腐,剩下外皮和内部纤维组织。烂根表面 空腔及根茎
44、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芦头部受害春季不能出苗。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地上部表现萎蔫易从土中拔出。该病主要分部在东北局部参区,一旦发病可使整畦参根大半烂掉。人参菌核病病原特征 核盘菌(SclerotinialibertianaFuck.S.seler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真菌。菌核较小,l.5mm1.5-2mm。在西洋参上北美报道,除S.LibertianaFuck.引起的白腐外,还有S.smilacinDurand(S.panacisRankin)引起的黑腐。在自然条件下及在室内,有性时期都不易产生。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2。18。最适温度
45、为15。病菌主以菌核在病根和土壤中越冬,并随土壤传播。早春条件适宜时直接产生菌丝引起侵染,病部生长的菌丝又继续扩展蔓延为害邻近参株。菌核也能萌发生长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引 起初侵染。,病害人参菌核病2,人参菌核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萌发出菌丝侵染参根。人参菌核病菌系低温菌,从土壤解冻到人参出苗为发病盛期。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6月以后,气温、土温上升,基本停止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低温高湿以及氮肥过多是人参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有利条件。9月中、下旬,土温降到6-8,病害又有所发展。病菌的有性时期在病害的流行和传播中不占重要地位。
46、人参菌核病防治方法 1、选择好地栽参,防止参床低洼、冷凉和积水。早春注意松土,以利降温和提高地温。2、出苗前用1%硫酸铜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120倍进行床面消毒。3、及时发现并拔除,用生石灰或1%5%的石灰乳消毒病穴,或用5080倍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4、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8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40%菌核净500倍液灌根。移栽前用上述药剂处理土壤可起到 防病作用。,虫害人参蛞蝓,人参蛞蝓的发生会硬性到人参的品质,主要 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出现,所以要确保人参的 生长环境不要太潮湿。人参蛞蝓特征 蛞蝓是软体动物,和类似蜗牛的外壳,但缺 乏。它们是夜间活动,并通过锉和幼苗
47、的叶 子表面饲料。他们留下的粘液,这可能是叶表面上看到的道路,并为段塞活动指示灯。在潮湿环境中茁壮成长蛞蝓。秸秆覆盖在人参生产中使用的是蛞蝓的理想选择。他们可能会特别沿花园边界普遍。人参蛞蝓防治方法保持控制杂草和园林植被边界沿线。弹头诱饵,含有四聚乙醛,可用于沿花园和工厂之间的边缘。不要让球落在树叶。聚乙醛是有吸引力的狗和猫。必须阻止他们进入治疗领域。,虫害-人参地老虎,人参地老虎对人参的根茎有很大的伤害,严 重影响到了人参的品质,做好田间管理,减 少人参地老虎的危害。人参地老虎特征 地老虎是蛾幼虫夜蛾。但是也有一些常见的 各种蔬菜作物的害虫几个种。毛毛虫的颜色 各不相同,但通常为棕色或灰色。
48、他们是光 滑皮肤,而卷曲时感到不安。地老虎大小不一,但其长度可35至45毫米时完全长大。他们饲料低于或在地面上,并在夜间活动。少数种类吃植物的高,被称为登山地老虎的。已经由地老虎攻击植物有茎切断在下方的土壤表面或。人参地老虎防治方法地老虎尚未见报道作为一个地区问题,在大西洋,但伤害的潜力仍然存在。对人参有没有化学品登记地老虎。休耕网站的前一年种植将减少杂草的数量可能会吸引到该地区地老虎。这也可能是可以控制在农作物及毗邻地区的人参园地老虎。,虫害人参金针虫,人参金针虫的危害非常大,不管在人参还是在其他作物上都有 很大的危害,人参金针虫的防治需要制定有效合理的措施进行。人参金针虫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
49、2030mm,宽约4mm,金黄色,宽而扁平。体 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胸背至t第10腹节背面中 央有1条细纵沟。尾节两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 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均有1小齿。卵:乳白色,长约 0.7mm,宽约0.6mm,椭圆形。蛹:纺锤形,长1520mm,宽约3.54.5mm;前胸背板隆起呈半圆形,尾端自中间裂开,有刺状突起。化蛹初期体淡绿色,后渐变深色。人参金针虫生活习性 人参金针虫是地下害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在东北严重为害西洋参、人参,在浙江为害浙贝母严重,豆类、十字花科、茄果类蔬菜也是其最爱。以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咬食播下的种子、幼芽、幼苗根部、块根和地下
50、鳞茎等。人参金针虫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约3年完成l代,以各龄幼虫在土下越冬。老熟幼虫8月开始化蛹,9月初羽化为成虫,并在土室中潜伏越冬。翌春越冬成虫出土活动,4月中旬开始产卵,初孵幼虫不久即可取食为害。成虫白天躲藏于寄主作物田间表土中,或田边杂草、土块下,夜晚在地面活动交尾。土壤湿润对沟金针虫活动有利;多年生药材田因土壤长期不翻耕,有利于其生存,发生较重。新垦地或邻近荒地的药材田发生为害严重。人参金针虫防治方法 种植前要深耕多耙,收获后及时深翻,以利于天敌取食及机械杀死幼虫和蛹;夏季翻耕暴晒冬季耕后冷冻,能消灭部分虫蛹。,虫害人参蝼蛄,人参蝼蛄对人参的幼苗危害很大,做好全面的预防 措施是减少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