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266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培训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2,一、总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第三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3,一、总则,(一)全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新形势下需要一部新规则来规范财政部在2012年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1

2、2年4月1日起施行。1989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当时事业单位执行的一些财务制度或标准制度是融合在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之中或者是依照或参照行政单位相关制度执行。财政部颁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标志着我国真正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独立、统一、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4,(二)修订充分体现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财政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等,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这些年财政改革取得的相关成果。新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要求事

3、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与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实行“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更加全面完整。其中,单位的支出将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对基本支出预算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对项目支出预算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编制;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上。,一、总则,5,突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严格限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这次修订规则突出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性质。,一、总则,新规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

4、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新规则对原来管理条款的修订与补充,新规则强调,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6,一、总则,(三)新规则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一是进一步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时,为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在附则中规定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本规则的适用问题。二是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并明

5、确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的有关要求。三是规范事业单位收入管理。修改完善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并进一步明确事业收入的范围,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四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修改完善支出的分类和事业支出的定义,并根据财政改革的有关要求,全面强化支出管理要求。,7,五是完善事业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分别界定了结转和结余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六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根据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资产的分类和定义,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管理,建立资产的共享共用制度。七是加强事业单位负债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建立

6、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八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增设“财务监督”一章,具体规定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此外,规则还根据需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专用基金管理、财务分析指标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一、总 则,8,(四)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无偿供给。2、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经营收支不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 4、要正确确定管理目标 5、财务管理要体现特殊

7、性。(五)事业单位的分类1.行政型事业单位;2.公益型事业单位;3.企业型事业单位,一、总则,9,公益型事业单位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纯公益类、准公益类两类。(六)事业单位的分级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主管会计单位(简称“主管单位”),即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主管会计单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一、总则,10,二级会计单位(简称“二级单位”),即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

8、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二级会计单位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而是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三级会计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即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不论是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还是与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只要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就是或者视同是基层会计单位。,一、总则,11,一、总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 原则,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

9、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应的关系,事业单位制定财务管理规定,出台财务管理措施和开展其他活动,都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事业单位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厉行节约,反对和杜绝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革新挖潜,提高事业成果质量和事业规模效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事业单位既要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财力的可能,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项资金。,12,一、总则,(八)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1.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事业单位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为主,事

10、业单位的一切活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要进人市场,在财务管理中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成果。因此,事业单位在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2.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按照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同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13,一、总则,(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1.要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应当按照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11、不得编制赤字预算。2.要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事业单位除了依法取得国家财政补助外,还应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潜力,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集资金,促进事业的更快发展。在依法组织收入的同时,必须注意节约支出。加强支出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需要。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4,一、总则,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财务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经济核算,尽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2、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使单位的国有资产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5.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事业单位必须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财务管理的方法,对单位的业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15,一、总则,(十)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概念: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的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是政府加

13、强财政资金宏观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提高财政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措施。2.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和制度保证。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方法。缺乏完整的评价标准。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3.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16,一、总则,(1)要确立绩效评价工作的层次。(2)要确立绩效评价标准。(3)要确立绩效评价的原则。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握好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2)作到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3)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4)处理好人大、审计、财政及主管部门的关系。(5)运用好绩效评价的结果。,17,二、单位预算管理,(一)事业单位预

14、算的概念与构成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事业单位预算的 构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二)改革现行预算管理的对策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第七条),18,二、单位预算管理,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

15、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改革的配套措施: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19,二、单位预算管理,1.收入预算编制的方法与要求,财政补助收入数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定额和补助标准编列。事业收入根据上年完成情况及本年增收因素编列,其中从财政专户

16、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后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可参照上年上缴数、核拨数和留用数编列。经营收入按本年经营业务计划及产品销售情况编列。,2.支出预算编制的方法与要求,事业支出中的人员支出按有关标准和编制人数或在编的实有人数等计算编列,公用支出有定额的按定额计算编列,没有定额的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经营支出可按定额成本、上年成本和有关“增减建议数”测算编列。,20,二、单位预算管理,(三)收支预算编列的程序,单位提出建议数,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事业单位依据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预算,财政部门正式批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编报和审批程序一般也应采用“二上、二下”方法确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计划

17、,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21,二、单位预算管理,(四)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单位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其具体做法:首先,摸清家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年度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其次,对部门和单位的本年度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年度本部门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

18、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最后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且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考核每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也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22,二、单位预算管理,(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单位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过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建立预算编审小组。第二步: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步:编制收入预算。第四步:编制支出预算。第五步:上报财政部门。第六步:财政部门进行审核,下达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控制数。第七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调整,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上报财政部门。第八步

19、: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及时下达到各部门各单位。,23,二、单位预算管理,(六)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执行1.分解落实预算指标。2.制定实施预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3.单位的非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收入,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七)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

20、,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24,二、单位预算管理,1.所谓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原预算安排的行为。预算管理部门在进行预算调整时,所要遵循的法律程序与预算编制程序基本相同。2.预算调整的类型按调整的幅度不同,预算调整分为局部调整(小调整)和全面调整(大调整)。局部调整。它是对预算收支某些项目的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它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四种措施:动用预算后备基金;预算追加追减;预算留用;预算划转。全面调整。是在国家对原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出较大调整时,财政预算相应进行的大调整,它实际上是重编预算。,25,二、单位预算管理,(八)事业单位决算事业

21、单位决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单位的决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算前的准备,编制决算草案,编写决算说明书。,26,三、收入管理,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一)事业单位收入的构成1.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性质:国家预算资金的一部分。管理方式:为加强预算资金的管理,主管会计单位应编报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在申请当期财政补助时,应分“款”、“项”填写“预算经费请拨单

22、”,报同级财政部门。事业单位在管理和使用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定和要求,做到按计划控制用款,按资金用途用款。2.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27,三、收入管理,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主要包括:科研任务收入:指科研单位从国家、部门、地方和企业等单位承接纵、横向科研任务所取得的收入。技术性收入:指科研单位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出口、技术入股、联营分红等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中试产品收入:指在进行中间试验期间试制

23、的产品,经销售所取得的收入。新产品试制收入:指试制生产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的产品,经销售所取得的收入。3.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28,三、收入管理,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传统的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中称其为“下级上交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的特点,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和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补助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若是指定用于专项用途并须单独报账,则称为拨入的事业经费

24、,即拨入专款,不能作为上级补助收入。在某些行业的会计制度中,上级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合并称为业务补助。,29,三、收入管理,附属单位是指与该事业单位(或称主体单位)间除资金联系之外还存在其他联系的事业单位或企业。一般而言,附属事业单位与主体事业单位之间存在预算上的拨付关系及行政上的隶属关系;附属企业通常在历史上曾经属于主体事业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专业业务及其辅助业务,后因种种原因,从原事业单位中独立出来,成为管理上和财务上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但它仍旧在许多方面与原事业单位存在联系。这些联系一般包括:主体事业单位有权任免其管理人员的职务;修改或通过其预算;支持、否决或修改其决策;以是否存在

25、这些联系判断一个单位是否为其附属单位,尤其是否为其附属企业。如一个企业只与该事业单位存在资金上的联系,则一般认为该企业只是事业单位的投资单位,而非附属单位。,附属单位的 界定,30,三、收入管理,5.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性质:类似企业收入。事业单位存在某些与自身正常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定价可以市场公平价格为标准,保本的基本上含有一些利润,类似企业营利活动。特点:(1)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开展专业活动取得的收入只能作为事业收入,不得作为经营收入。(2)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

26、闲置资源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取得的。由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取得的收入不纳入本单位经营收入。,31,三、收入管理,内容:(1)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即单位通过销售定型、批量产品(不包括试制产品)和经销商品取得的收入。该种收入一般存在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医院销售药品的收入应纳入事业收入中的药品收入。(2)经营服务收入,即单位对外提供餐饮、住宿和交通运输等经营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3)工程承包收入,即单位承包建筑、安装、维修等工程取得的收入。(4)租赁收入,即单位出租、出借暂时闲置的仪器设备、房屋、场地等取得的收入。(5)其他经营收入,即除上述收入以外的经营收入。,32,三、收入管理,管理事业单位应按本

27、单位特点准确区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分别核算。同时,个别单位的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可能相互交叉,难以准确划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事业单位应在不影响自身专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经营活动,遵守有关部门的定价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按国家规定缴纳有关税收后,经营业务的利润应与其他收入一起进行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经营收入也须纳入单位的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6.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33,三、收入管理,其它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投资收益是指事业单位向除

28、附属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投资而取得的收益。但不包括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投资收益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期间分得的利息或红利;二是出售或收回投资时形成的买卖差价或收回价值与最初投资价值的差额,该差异为正数时,即为收益;为负数时,即为损失。,利息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因在银行存款或与其他单位或企业的资金往来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它不包括事业单位在各种债券投资上的利息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等,这些利息收入应列为事业单位的投资收益。,捐赠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包括内部职工)无偿赠送给事业单位的未限定用途的财物,包括实物或现金。限定用途的损赠财物应在拨入专款中单独反映。,续(下页),3

29、4,三、收入管理,收取的违约金,收取的违约金是指依据有关合同或契约,事业单位对违反合同或契约条款的单位、企业或个人收取的罚金。,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固定资产租赁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其他单位或团体使用而取得的租金收入。,事业单位应对其他收入加强管理,按合同及时收款并入账。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十六条),续(前页),35,三、收入管理,事业单位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第十七条)小金库的表现形式1.截留、转移、隐瞒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存私放。2.部门

30、、单位违反规定取得的收入,私存私放。3.骗取、套取、虚列有关支出,私存私放。4.利用学会、协会和工会帐户私设“小金库”。5.商业贿赂等取得的收入,私存私放。6.其他形式的私存私放。,36,四、支出管理,(一)概念: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二)内容:事业单位支出包括:1.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

31、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37,四、支出管理,2.经营支出,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的特点,无偿拨付的、不需单独报账的、国家预算以外的资金。如果上级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的非财政资金补助限定用于特殊的业务活动或某项专门活动,且要求附属单位单独核算并报账,则称为拨出专款。向附属企业投入须按投资协议或合同的规定,由附属企业支付资金使用费或缴纳利润的资金为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38,四、支出管理,4.上

32、缴上级支出,即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5.其他支出,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的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第二十一条),39,四、支出管理,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经营支出应当与

33、经营收入配比。(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第二十三条)(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1.专项资金的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以及单位自筹部分;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核算。,40,四、支出管理,2.对资金使用单位来说,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环节:专项资金的预算环节。包括将专项资金预算纳入年度预算,获得财政拨款;对未纳入预算的突发项目通过追加申请的方式争取财政专项。专项

34、资金的使用环节。包括资金授权审批、支付方式、支付金额等。专项结束后的项目决算。包括结余资金的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等。资金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四)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法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经济核算,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41,四、支出管理,1、内部成本核算法的概念:内部成本核算是指以内部管理为目的的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内部成本是一种不完全,并且也不是十分严格的成本,其成本核算方法较为简单。2、内部成本核算的特点从核算内容上看,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 从核算方法上看,它是不严格的成本核算 从核算形式上看,它是内部成本核算 3、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的

35、过程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成本项目的计算分配方法必须做到在一定时期内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其成本费用开支项目必须与事业支出账户相衔接。具体核算过程大致如下:,42,四、支出管理,确定计算对象 划分成本项目 确定成本计算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是: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间接费用通过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意义推行内部成本核算不仅是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而且也是推行经济责任制需要。,43,四、支出管理,(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第二十五条)1.国库的涵义国

36、库顾名思义即“国家金库”,这是我们对国库含义通常的理解,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库的基本含义。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预算部门每年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并审批预算单位提出的用款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的支付手续。,44,四、支出管理,按照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政府财政资金支付都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统一进行,财政预算部门还要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并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通过零余额账户,对政府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是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

37、根据用款单位申请,由财政部门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是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由预算单位自行开出支付令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财政资金,每日与财政部门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45,四、支出管理,3.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强化了财政预算的执行,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步伐真实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使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

38、和遏制了腐败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46,四、支出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 构成,国库单一账户,4、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心内容,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预算外资金账户,小额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账户。,零余额账户,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47,四、支出管理,5

39、、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1)财政预算内资金;(2)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3)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4)其他财政性资金。(六)政府采购1.政府采购:即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2.基本特征:,48,四、支出管理,(1)政府采购资金来源是公共资金。(2)政府采购为非商业性采购,采购意图一般是围绕政府政策制定的。(3)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4)采购过程要求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3

40、.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建议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49,四、支出管理,4、事业单位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票据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票据管理手段落后 票据使用不规范票据的购领、缴存等管理环节存在漏洞票据的稽核工作有待加强加强票据管理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 推行票据电算化管理 加强票据管理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票据的稽核工作,50,五、结转与结余管理,结转和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

41、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51,五、结转与结余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52,六、专用基金管理,(一)专用基金的概念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

42、金。(二)专用基金管理的原则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三)专用基金的特点1.专用基金的提取均有专门规定,即根据一定的比例或数额提取;2.规定有专门的用途和使用范围,除财务制度规定可以允许合并使用外,一般不得互相占用、挪用。,53,六、专用基金管理,3.它的使用属一次性消耗,没有循环周转,不可能通过专用基金支出直接取得补偿。(四)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1.先提后用:指各项专用基金必须根据规定的来源渠道,在取得资金以后才能安排使用。2.专设账户:指各项专用基金应单独设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3.专款专用:指各种专用基金都要按规定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

43、支出不得超出资金规模,保证基金使用合理、合法。(五)专用基金的内容1.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54,六、专用基金管理,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2.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3.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

44、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55,七、资产管理,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56,七、资产管理,前款所称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

45、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57,七、资产管理,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

46、备案。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58,七、资产管理,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

47、单位的投资。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59,七、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60,八、负债管

48、理,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应缴款项包括事业单位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61,九、事业单位清算,事业单位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当进行清算。事业单位清算,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

49、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1.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2.转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转作国,62,九、事业单位清算,家资本金。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3.撤销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4.合并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50、5.分立的事业单位,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事业单位,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一)事业单位财务清算的步骤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清算时,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成立清算组。清算组一般由划转撤并的事业单位负责人和财务、审计、监察、物资、后勤、人事、工会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并需报经有关部门批准,63,九、事业单位清算,,在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清算组对清算期间的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状况负责。清算组应首先制定清算方案;然后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作好国有资产的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