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435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课程标准: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对比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2、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巨变,单元概论

2、,二战前:以 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 格局(雅尔塔体系)20世纪60、70年代:新兴力量的崛起,使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出现 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但尚未形成新的格局,暂时处于 的局面,欧洲,美苏两极,多极化,一超多强,1、基本概念,理清一条基本线索: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突出把握三个关键的时间:二战结束后,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形成了美苏两极格

3、局。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壮大,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已成为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3、单元复习方略,(第27课),(第25课),(第26课),回顾:20C六七十年代推动多

4、极化趋势的政治经济力量,欧共体(欧盟),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社会主义阵营,1967年走向联合,经济政治实体,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推行独立外交,60年代末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实体,改一边倒外交,行以日美为轴心全方位外交,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推动,国家众多,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兴起),1971年26联大恢复合法席位,政治大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随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而瓦解,瓦解,弱化了两大阵营的对抗,推动了多极化进程,整体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上三足鼎立挑战两极格局和美国霸权,政治上第三世界和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制约着两极格局,一、两极格局的结束,根本原因:直

5、接原因:具体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欧联合自强、日本崛起、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美苏实力相对下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的结束,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1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2(金考卷2008年第2期检测四15)1991年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瓦解B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C世界已经形成多极化格局D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3(金考卷2008年第2期检测四26)苏联解体和

6、东欧剧变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政权的颠覆活动 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A B C D,D,C,A,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现五个中心力量,世界经济

7、力量的多极化。,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泛滥,北约轰炸南联盟,9.11事件,南北经济差距加大。国际裁军和军控出现停滞。,4(金考卷2008年第4辑突破三2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B两极政治格局的结束C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D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形成5(金考卷2008年第2期检测四27)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

8、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C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D美、日、欧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今日的冷战对手,C,A,7(2005年北京文综,22)“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横行 南北差距加大 地区冲突不断 恐怖主义抬头A B C D 8(天星2008年一轮复习讲义123页3)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包括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美国、欧共体、日本三极格局形成 现在

9、正处于“一超多强”的格局。A B C D,D,C,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材料二: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材料三:2005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原苏联境内的乌克兰等国发生”颜色革命”,而俄罗斯则对此大为不满,美俄仍在暗中较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在欧洲采取了哪一措施?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所导

10、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请你试着结合材料,探究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与格局是如何变化的?(4分)(4)新时期我国在外交领域作出了什么调整?请举两例说明。(8分),(1)“冷战”或遏制政策;欧洲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每点2分,共4分)(2)苏联解体。(1分)根本原因:苏联自身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弊端没有得到克服,困难和矛盾积重难返。(2分)(3)变化: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全球;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

11、极化,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多极力量崛起。(每点2分,共只要答出2点即给4分)(4)以联合国为中心舞台开展多边外交,倡导举行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或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每点2分,共8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 界 格 局,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世 界 形 势,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知识整合,单元知识结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呈 现,表 现,知识体系构建,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12、战略,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脱离群众,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两德的统一,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苏联解体,更改国名:1991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松散的邦联),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底,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 体”,标志苏联正式解体,美苏两极 冷战局面结束。,“八一九”事件: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过程,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西方国家的“和

13、平演变”策略的影响,影响:,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探究一: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

14、)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6)要抵制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的侵蚀。,钱其琛回答世界历史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根据材料分析东欧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