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父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525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臣父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君臣父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君臣父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君臣父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君臣父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君臣父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臣父子》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课 君臣父子,广东番禺中学 黄杰雄,原 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疏通文意,注 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

2、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原 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疏通文意,注 释(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鲜:音,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原 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3、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疏通文意,注 释(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疏通文意,译 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

4、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 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5、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疏通文意,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

6、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疏通文意,原 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疏通文意,注 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7、。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原 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疏通文意,注 释(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汎:音,同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疏通文意,译 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原

8、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疏通文意,【评析】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

9、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疏通文意,原 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疏通文意,注 释(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疏通文意,译 文 孔子说;

10、“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原 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评析】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疏通文意,【评析】在本章中

11、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疏通文意,原 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疏通文意,注 释(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2)无违:不要违背。(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4)御:驾驭马车。(5)孟孙:指孟懿子。,疏通文意,译 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原 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

13、,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疏通文意,原 文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疏通文意,注 释,译 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

14、马又有什么区别呢?”,(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2)养:音。,【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因为此说比较妥贴。,疏通文意,原 文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疏通文意,注 释,译 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15、(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4)馔:音,意为饮食、吃喝。,【评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疏通文意,原 文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疏通文意,注 释,译 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

16、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1)几:音,轻微、婉转的意思。(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评析】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疏通文意,原 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疏通文意,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评析】春秋末年,社会动荡

17、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原 文1211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疏通文意,注 释,译 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1)齐景公:

18、名杵臼,音,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评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疏通文意,练习一:命题意图:主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忠、孝、悌的基本涵义,以及这些观念的现代意义。孔子所说的忠、孝、悌等观念的基本含义是:忠,是尽心尽力;孝,是敬爱父母;悌,是尊敬兄长。这些观念强调人伦之间相互真诚爱护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它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团结友爱,

19、使大家同心同德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奋斗,都有重要意义。,思考探究,但是这些观念毕竟是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它带有强烈的等级和宗法色彩.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观念进行分析,注重它们的合理内涵,剔除那些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的内容.比如:对于”忠”,剔除人身依附的关系,本着独立、平等、诚实的原则,尽心尽力为人、做事即可.对于“孝”,我们应当认识到它是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引起的子女对父母的爱,在这种爱的基础上产生的尊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乃至奉养的行动,必然是纯真无伪的情感的流露。至于父子之间无原则的服从与被服从,甚至父死后也要求儿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极端思想则必须摒弃。,思考探究,“悌”讲的是尊敬兄长,

20、兄弟友爱,才能共同维护家庭利益。今天更应该把这推广到整个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全社会的人都互相尊重,互爱互助,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大家都能安居乐业,同享繁荣和欢乐。,思考探究,练习二:命题意图:加深对传统孝道的理解,在理解中赋予这段话新的内涵。“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出自篇,它的意思是说:父母在世,不要远游,有必要远游时,一定要明确告诉父母所去的地方.孔子时代,天下不宁,交通不便,出游不易,”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远游,父母必然牵肠挂肚,萦萦于怀.“不远游”、“游必有方”,都是不想让父母牵挂、担忧,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在今天,成年子女远游已是平常事,但无论到什么地方,

21、给父母报平安,不使父母过分思念和忧虑,都是必要的。至于未成年的子女,不管是想“近游”还是“远游”,孔夫子的教导仍然值得记取、深思。,练习三:命题意图:结合现实,加深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核心意义。这话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个人都要谨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仍然有它的现代意义.从全社会来说,它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守其分,形成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结构和机制,才能使社会井然有序,正常运作,创造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某个个体来说,每个人都应找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定位,立足本职,尽到自己的责任,成为社会这部大机器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部件,那么这个人才是融进社会和时代、与社会一起前进的人.,思考探究,免费学科网,海量精品,免费下载,【免费学科网】80万精品资源 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