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3060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身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是李悝的学生),有强烈的从政愿望。,2.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3.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了富国强兵,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达21年,商鞅的两次变法(前356年和前350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4.因变法功勋卓著,晋爵为大良造,被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5.孝公死后,因守旧势力的攻击被处以车裂之刑,其言论主张被后人整理为

2、商君书。,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太子的两个老师鼓动太子反对变法,商鞅就处罚了那两位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这样,大家就不敢反对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残忍的死刑,就是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让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撕裂人的肢体。,商鞅的人生结局,商鞅变法的背景,1、大背景:社会转型(政治、经济、思想、动力等方面),2、小背景:,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的主张得到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会

3、遇到哪些阻力呢?,旧贵族反对,老百姓不信任,舌战群臣,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商鞅舌战图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取信于民,立志变法,南门徙木,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

4、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1)开阡陌,废井田,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田开阡陌封疆”的含义“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是井田中间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作用: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实力,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保护了个体小农生

5、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开阡陌,废井田,(1)开阡陌,废井田,(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作用:便利赋税征收;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度,2.军事方面:,措施: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途径;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24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思考回答: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的作用?,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最低一级叫公士,最高一级叫

6、彻侯,各级爵位都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依次类推。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奴隶、和担任一定的官职等,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3.政治方面:,(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作用: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但也招致其怨恨,作用: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保证了兵源,强化了专制统治,(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又什伍连坐制),(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普遍推行县制,加强

7、中央集权,作用:削弱了奴隶主贵族在地方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4)根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作用: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又什伍连坐制),4.文化方面:,影响: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消极: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文化典籍的损失,思考: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统一人们的思想,内容:烧毁儒家和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实质:文化高压政策,加

8、强思想统治,请思考:商鞅的观点正确吗?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在思想文化领域,商鞅还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他认为儒家学说于国有害,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这些是耕战政策、富国强兵以及以法治国的大敌,是亡国之俗,应该统统毁灭。,燔诗书,商鞅的焚烧诗书,蔑视文化的做法,造成了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又恶劣的影响。同时,他对忠、孝、敬、让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5.风俗习惯方面:,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9、二、商鞅变法的内容(措施),目的:富国强兵,1 经济方面(富)A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统一度量衡,2 政治方面(强)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B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C 推行县制D 根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3 军事方面(强)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4 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A燔诗书而明法令,5 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商鞅变法的措施与作用归纳,商鞅为什么结局悲惨?,战国策秦策记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10、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关于商鞅死因的另外几种说法:,(1)司马迁:刻薄寡恩,用刑太过(商鞅严)(2)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奴隶主利益,受到报复(3)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与秦惠王矛盾加剧而被杀,判断变法(改革)成败的依据是什么?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看改革内容是否属于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规定,告发奸人可以得到奖赏,不告发的则处以腰斩。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连坐。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

11、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这些人煽起了秦惠王(即太子驷)的仇恨情绪,唆使他发布了逮捕商鞅的命令。商鞅听到消息,带着手下和老母逃跑。他们一直逃出京城,想找个客栈投宿。客栈的主人不敢收留商鞅,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又逃往魏国避难,但是因为他曾带领秦兵攻打过魏国,所以也被拒之城外。无奈之下,商鞅只得重返商地,最后遭擒,被车裂而死。后人就用“作法自毙”来形容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的。,作法自毙,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 积极作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3 局限性,4

12、消极影响:,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线;,1 性质:,A、从结果看: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实现富国强兵目标,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B、从原因看: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迎合生产力发展需求C、从影响看:政治、经济、后世,思考: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运动?,影响变法成败的主要因素有那些?,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4.是否取得统治者和人民的支持,学习了商鞅变法你获得了哪些认识和启示?

13、,1、改革充满阻力,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2、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3)历时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推行力度大:强调法治,以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强调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的特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

14、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按照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可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较题,按照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可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担任低级官职;立军功,努力耕织。,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梭伦崇尚中庸,手段温和;商

15、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小结:商鞅变法,指导思想:法家理论宗旨:富国强兵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练一练,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B,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A,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主要说明A、儒学无积极意义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D,4、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土地

16、归私人所有.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D,5、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按军功授爵.建立县制,D,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按军功授爵.建立县制,A,8.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按军功授爵.建立县制,D,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一、废井田,开阡陌(制度),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探究: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17、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4、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5、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实行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阅读下列材料,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快乐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