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一、技术名称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研发克氏原鳌虾隶属节支动物门、甲壳纲、鳌虾科、原鳌虾属,又名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下统称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小龙虾稻田养殖迅速发展,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举多赢”,但是,水稻生长过程相对复杂,水稻附加值难以进一步提高,小龙虾的效益是水稻的3d倍,养殖户对水稻的种植动力在逐渐下降;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摄食大量微生物,因此对水质营养程度需求极大,稻田小龙虾常因水质不够肥美而需加入人工肥水,造成饲养成本提高,养殖者的利润下
2、降,因此,如果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小龙虾的产量,降低饲养成本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白乌鱼养殖过程需要不断以药物或更换新水方式调理富营养化的水体,否则极易产生恶臭水体,轻则引起白乌鱼鱼腥味加重,重则导致多种病害发生,降低其产量。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养殖方法可有效解决:1 .该养殖方法以名优特水产品白乌鱼为主导,以标准化模式创建为特征,能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稻田效益。2 .通过白乌鱼解决稻虾模式下小龙虾对高营养水质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 .有效解决现有的稻田小龙虾饲养模式存在的饲养成本高,水稻产量低以及白乌鱼单独饲养时易生病的问题。4 .促进了养殖环境营养物
3、质的有效利用与循环。减少了肥水产品的使用,降低了污染风险。5 .有效改善稻虾养殖存在的不足,提高单一稻田小龙虾模式产值,开辟了新的养殖模式(立体循环农业)。(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在丘陵地区推广IlOO余公顷,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4个,辐射带动100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大户近300个、专业合作社60余家,家庭农场30余个进行水产养殖技术提升,开发了“白乌鱼糕”、“白乌鱼片”、“白乌鱼汤”、“风味白乌鱼”等深加工产品。(三)提质增效情况稻+小龙虾+白乌鱼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还可减少稻田病虫害,提高水稻
4、质量,实现鱼米虾三收,每亩稻田助农增收3000-4000元。(四)技术获奖情况白乌鳗早繁与成鱼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白乌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广成果获得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技术要点稻田开沟:稻田边缘开小龙虾养殖沟和白乌鱼养殖沟,小龙虾养殖沟和白乌鱼养殖沟两端依次衔接形成环沟,衔接处设置有隔断;水草种植:在小龙虾养殖沟内移栽水草;水稻托插:于5月份在稻田上杆插水稻;白乌鱼放养:于5月中下旬放养白乌鱼苗,养殖过程中投饵量为35%,早晚各投一次,于11月起捕捞销售;小龙虾放养:于6月初投放虾苗,养殖过程中日投饲率为0.5-2%;水体管理:根据养殖情况将环沟内的水体进行更换。四、适宜区域各个白乌鱼养殖省份的水稻种植区均适宜推广该模式,尤其适合丘陵地区。五、注意事项(1)水稻选择中杆、根系发达、分槃力强、抗倒力强、中熟或早熟的抗病品种,以6000-7000株/亩的密度进行移栽,每窝在23株。(2)投放小龙虾虾苗的规格为60-120尾/斤,投放密度为3040斤/亩。(3)投放白乌鱼鱼苗的规格为100-150g,投放密度为15尾/m3。六、依托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