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663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奇妙的物理世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韦叶平,一、实验的设计和组织,基本思想:创设一种科学探究实验环境(设备、方式、氛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按“趣”、“疑”、“动”、“思”四点进行实验1、设计一些简单和趣味性强的实验仪器,便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趣”、“动”)2、为每种仪器配套一系列的探究课题,让探究问题始终贯穿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疑”、“思”)3、开发配套的实验课程设计(教案),便于教师课堂引导,二、实验仪器的应用,1、学校科学探究实验室2、学校的室内、室外科学宫(校园文化)3、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前黄中学科技馆),三、实验介绍,一、超级碰撞球,实验目的:

2、1、探究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探究运动的物体相互作用时能量的传递。4、探究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时力的作用以及能量的转换,提出问题:1、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弹性球可以弹到比释放它的地方还高的高度吗?2、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弹性球在弹起后的速度能超过下降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支架立在硬质底座上,在支架上端横梁与底座之间穿两根钢丝,一钢丝上穿一大一小两个弹性球,另一根上穿三个大小不一的弹性球,顶端的球最小,底端的球最大。2、同时拎起一组两个弹性球至一定高度,释放下面的大球,比较大球弹起的高度和释放

3、的高度。现象:大球弹起的高度远远低于释放它的高度。,3、再把两弹性球拎至上次的高度,同时释放两球,比较小球弹起的高度和释放的高度。现象:小球弹起的高度高于释放它的高度,弹起 的速度也高于下降到最低点时的速度。,4、拎起另一组的三个弹性球至一高度,先释放最下面的大球,观察弹起的高度。接着按同样的方法释放最下面的两个球,比较每次释放时最上面的球弹起的高度,并比较每个球弹起的速度。现象:释放的球越多,最上面的小球弹起的高度就越高,弹起的速度也越大。,探究问题:1、为什么不论释放几个弹性球,只有最上面的球会弹起?2、球的弹起遵循什么原理?3、反弹时的能量从何而来?4、反弹时弹性球的受力情况是怎样的?5

4、、如果下面的球更重或者上面的球更轻,最上面的球弹起的高度会怎样变化?6、如果有很多弹性球按照实验中的方法排列,同时释放这些球,最上面的球会弹到很高的地方吗?并且会具有更快的速度吗?为什么?7、如果大球在上小球在下,释放时还会弹起那么高吗?8、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此实验的原理从而获益?,二、翻跟头的魔丸,实验目的:1、探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2、探究重心的变化及其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提出问题:有没有办法可以让物体在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沿一斜面上翻着跟头往下滚?物体的内部结构应怎样设计?斜面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魔丸平放在有机玻

5、璃槽的一端,抬起这头,观察魔丸怎样运动至另一端;反复多次。现象:魔丸翻滚着运动到另一端。2、将有机玻璃槽的中间架在支架上,用手控制两端的高低,观察魔丸的运动。现象:魔丸翻滚着在玻璃槽内来回运动。,探究问题:1、魔丸为什么会像翻跟头似的运动而不是直接滑动下去?2、猜想一下魔丸内部的结构会是怎样的?3、试分析魔丸运动时重心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换情况。4、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倾斜过大,试分析魔丸会如何运动?5、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内壁很光滑,魔丸的运动会是怎样?如果是很粗糙,又会是怎样?,三、滚动的方轮,实验目的:1、探究重心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探究非直线运动的质点运动轨迹。提出问题:圆形的轮子可以在

6、水平的地面上平稳地运动,如果是规则的多边形轮子可以平稳地运动吗?它们运动的轨道应该是什么样的?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方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外力帮助方轮翻滚,观察其翻滚的情况及中心点的轨迹变化 2、将方轮放在悬链线形状的斜面上,仔细观察方轮如何运动。现象:方轮沿着波浪形的轨道平稳地运动。,探究问题:1、为什么方轮在平地上只能跳跃的滚动,而在悬链线形状的斜面上却可以平稳地运动?2、如果方轮的轴不在中心(重心),那么方轮还可以平稳地运动吗?3、试分析方轮一个顶点的运动轨迹以及方轮重心的运动轨迹。4、如果是三角形或多边形的轮子可以平稳地滚动吗?对轮子的边长和斜面每

7、个起伏的宽度有什么要求?,四、自动上坡的旋转体,实验目的:探究重心的高低变化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提出问题: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在一块斜面上会沿着斜面向下滚动,这是因为重心在向下运动。那我们有办法使物体沿着斜面往上运动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V形斜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双圆锥体放在斜轨道的低端,松开手,不要用力,让双圆锥体自由运动,观察双圆锥体的运动情况。现象:双圆锥体沿着斜面向上滚动。,2、观察双圆锥体在到达平衡位置前的运动情况。现象:双圆锥体在这个位置稍有上下滚动,然后静止。,探究问题:1、为什么双圆锥体会沿着斜面往上滚动?试分析双圆锥体的受力情况。2、双圆

8、锥体的运动有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实际上它的重心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3、如果两条轨道是平行的,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4、为什么双圆锥体在到达平衡位置前会来回滚动?5、双圆锥体的运动与轨道的倾斜度有何种关系?,五、袋鼠下坡,实验目的:1、探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2、探究物体重心的变化以及重心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提出问题:如果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自身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有没有办法利用物体自身重心的改变让物体在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沿斜面运动?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袋鼠模型放置在斜坡顶端。2、按一下袋鼠模型的尾部使其头抬起。3、松开手,观察袋鼠模型的运动

9、。现象:袋鼠模型沿斜坡跳跃着往下走。,探究问题:1、仔细观察袋鼠模型的组成结构,分析它为什么会沿斜面向下运动。2、试分析在袋鼠模型运动时其重心如何改变。3、袋鼠模型向下运动的能量从何而来?4、为什么袋鼠模型会跳跃着向下运动?5、试分析袋鼠模型运动遵循什么定律。6、如果斜坡的斜率增大或减小,袋鼠模型运动的速度将如何变化?7、如果斜坡的表面粗糙,袋鼠模型运动的速度将如何变化?,六、动量守恒(碰碰球),实验目的:1、探究动量守恒 2、探究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规律。提出问题:当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撞击另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运动情况将是怎样?如果后者的质量M是由若干个m组成的,又将会是怎样?猜想

10、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7个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的钢球用细线挂在支架的横梁上并相互紧靠。2、拎起一端的一个钢球至一定高度,然后释放,观察这个球撞到剩余的球时这些球的运动情况。现象:只有另一端的一个钢球弹起,其余的钢球不动。,现象:另一端只会弹起相应的2个、3个钢球,其余的钢球不动。,3、依次拎起一端的2个、3个钢球至一定高度,释放,观察撞击后剩余钢球的运动情况。,探究问题:1、为什么一端的一个球落下,另一端只会弹起一个球?2、为什么另一端只会弹起与释放的球数目相等的球?3、如果拎起4个、5个甚至6个球,碰撞后会有怎样的情况?4、试分析钢球的受力情况,以及能量在钢球间的

11、转移规律?5、如果每个钢球的大小不一致,情况又会是怎样?6、如果释放的钢球重量比其它的球重,剩余的球会怎样运动?如果比其它的球轻呢?,七、奇异的翻转环,实验目的:1、探究力的分解和分力的作用。2、探究质点运动时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在物体运动时路程,速度和时间中如果前两者都不相同,运动的时间还会一样吗?什么情况下时间会相同?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钢圈迅速翻转使其竖直,并使三根钢丝的交会处置于最下端,三颗钢球都集中在钢丝的交汇处。2、翻转钢圈180度,使三根钢丝的交汇处置于最上端。3、三颗钢球沿着钢丝自由滑落。现象:三颗钢球同时到达钢圈内壁。

12、,探究问题:1、为什么三颗钢球同时到达钢圈内壁?2、试分析三颗钢球在钢丝上滑动时各自的受力情况。3、可以用数学公式说明三颗钢球同时到达钢圈内壁的原因吗?4、如果不是以直径竖直翻转,而是以一条弦竖直翻转,三颗球还会同时到达钢圈内壁吗?5、如果边上两根钢丝的夹角发生变化,三颗球还会同时到达钢圈内壁吗?,八、超声雾化,实验目的:1、探究超声波对液体的作用。2、探究超声雾化现象的原理及应用。提出问题:在液体中发射高强度超声波时,将发生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这些是超声波应用的基础,其中一种就是超声雾化现象。你能猜测超声雾化现象的原理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指导)1、在超

13、声雾化演示仪中注入一半以上的水,打开电源开关,观察现象。现象:演示仪不断放出像雾一样的气体。2、将手探入水中,感觉水的温度。现象:水的温度没有升高。,探究问题:1、你可以解释超声雾化现象的原理吗?超声波在实验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你知道实验中雾是从何而来的吗?3、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你知道这是怎样工作的呢?4、你可以说出一些利用超声波探测物体的动物吗?它们是如何探测的?5、超声波还在哪些方面有应用?,九、振动与转动能量的转换,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在上下振动时产生扭转效应的情况。2、探究振动与转动之间能量的转换规律。提出问题:弹簧振子在上下振动时是否可以转动?弹簧的上下振动与振子的转动之间运动

14、与能量是如何转换的?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将转动振子拉一段距离,松开手,观察振子的运动情况。现象:振子在做上下振动的同时产生了转动,探究问题:1、振子上下振动与转动这两种运动是如何同时进行的?2、如何调整可以使振动与转动之间的能量相互转换?3、为何振子转动一段时间后会不再转动,然后又会重新转动?4、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振动与转动之间能量的转换关系。5、振动与转动相互转换时弹簧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十、手动仿古鱼洗,实验目的:1、探究波动的现象及规律。2、探究共振现象的产生及其原理。提出问题:我们在一些名胜古迹都见过鱼洗和龙洗,他们大多被迷信地解释,我们可以科学地解释这种

15、现象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在不锈钢盆两边有两个把手,供手摩擦用。在盆中注入水。2、用两手在不锈钢盆的两个把手上来回摩擦,观察盆中的水的运动情况。,现象:不锈钢盆发出翁鸣声,盆中的水不停的往上冒,并越来越高。,探究问题:1、不锈钢盆中的水为什么会飞溅起来?2、为什么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完成实验?3、试分析有哪些因素决定了盆中的水的运动情况?4、实验中我们发现盆中很多地方的水都喷了起来,那么我们可以使盆中所有的水都喷起来吗?5、不锈钢盆发出嗡鸣声是哪两样东西发生了共振?,十一、电磁弹簧振子,实验目的:1、探究电磁驱动现象的原理。2、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提出问题

16、:磁场是如何驱动和阻碍物体运动的?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弹簧挂在钢架横梁上,弹簧上挂一铁块,铁块上粘有一强磁铁组成弹簧振子。用手拉动弹簧振子,使其可以做周期性上下运动。2、当振动停止后,手拿着塑料环套在弹簧振子上上下往复运动,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情况。现象:弹簧振子不运动。,3、换用铝环重复上一步,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情况。现象:弹簧振子开始上下振动起来(电磁驱动)。,探究问题:1、为什么塑料环套在弹簧振子上上下来回运动,弹簧振子不振动,而改用铝环弹簧振子就开始振动起来?2、弹簧振子随着铝环上下周期性的振动验证了什么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

17、些地方运用了这个原理?3、为什么即使用了铝环,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使弹簧振子振动?4、弹簧振子的运动有哪些条件和要求?怎样可以使弹簧振子迅速运动起来?,十二、司 南,实验目的:1、探究指南针的工作原理。2、探究地球磁场的方向及作用。提出问题:“司南”是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大家都已清楚地球的磁场分布,“司南”的原理是什么?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让司南勺在平滑的地盘上旋转,待勺停止运动时观察勺柄的指向。现象:勺柄指向南方。2、反复实验多次,观察勺柄的指向。现象:勺柄每次都指向南方。,探究问题:1、勺柄为什么每次都会指向南方?2、勺柄指向的是真正的地球南极吗?3、根据

18、此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吗?4、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到了地球的磁场?,十三、变 角 镜,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组的成像规律。提出问题:如果两面平面镜间有一夹角,那么在两面平面镜之间的物体所成的像会是怎样?成像情况与夹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在可以改变夹角的两面平面镜之间放一小物体,改变镜子的夹角,观察小物体在镜子中的像的个数的变化。现象:镜子中的像随镜子夹角的增大而减少,随镜子夹角的减小而增多。,探究问题:1、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平面镜在某一角度时应成多少个像,并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2、成像的个数与夹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夹

19、角多少度时不能成像?4、有没有可能成无数个像,可以都观察到吗?,十四、小球变大球,实验目的:探究一组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提出问题:您知道一组不同方向排列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吗?所成的像较原物体有什么不同?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把塑料球放进平面镜箱内,观察所成的像。现象:平面镜组中许多球的像组成一个大球,探究问题:1、为什么一个小球可以在平面镜组中形成若干个球?2、为什么一个小球可以在平面镜组中形成一个大球?3、你可以推测平面镜箱中平面镜的组成情况吗?为什么要摆成这种形状?4、如果把小球改成一个对称的图案放进去会成怎样的像?5、如果是一盏灯泡有会成怎样的像?6、如

20、果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增大或减小,所成的像会有怎样的变化?,十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提出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距等大的虚像。如果平面镜之间有空隙,我们会看到完整的像吗?空隙处会有怎样的现象?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两位同学分别站在平面镜组的两边,距离适当,观察镜中与空隙处的现象。现象:两位同学不仅可以看见自己在平面镜中完整的像,而且可以看见完整的对方。,探究问题:1、为什么我们在不连续的平面镜中可以看见自己完整的像?2、为什么我们只是通过平面镜间的空隙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对方?3、这个实验反映出平面镜成像的什么现象?4、如果平面镜的

21、宽度增大或减小,还可以看见完整的自己和对方吗?5、如果镜子间的间隔变大或减小,又会有怎样的情况呢?6、如果两位同学站的距离比较远还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吗?如果站的很近呢?,十六、望不到尽头的长廊,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提出问题:如果有两块平行的平面镜,而且物体放在两块平面镜之间,这时我们通过一块平面镜的外侧观察时会看到怎样的像呢?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当不开灯、关闭门时。现象:什么也看不到2、当开灯、关闭门时。现象:看到灯箱内有两排灯笼像一条长廊。3、当开灯、打开门时。现象:只看到一组成像。,探究问题:1、为什么关上灯时什么也看不到,而一开灯就可以看到一

22、条无尽的长廊?2、请猜测灯箱内的结构会是怎样的?3、实验中的两面平面镜一样吗?有什么区别?4、如果想看到一条弯曲的长廊,可以通过调整此实验装置来实现吗?怎样调整?5、如果换用凸面镜或凹面镜,所成的像又会是怎样?,十七、滚轮轴,实验目的: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探究当物体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提出问题:在一个轮子上缠绕几圈布带,怎样通过拉动布带让轮子向有或向左滚动?什么样的情况下,轮子只是滑动而不是滚动?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以逆时针方向将布带绕在滚动轴上。2、从滚动轴的右边将布带向上拉,观察滚动轴的运动情况。现象

23、:滚动轴向左滚。3、从滚动轴的右边将布带向右平拉,观察滚动轴的运动情况。现象:滚动轴向右滚。,4、将布带向上边与右边之间的某一角度的方向拉,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滚动轴向右滑动。,探究问题:1、为什么向上拉,滚动轴向左滚?2、为什么向右拉,滚动轴向右滚?3、什么情况下滚动轴只会滑动而不滚动?4、你能总结出什么条件下滚动轴才会滚动,什么条件下又会滑动吗?5、如果将布带向左拉,滚动轴的运动情况又会是怎样?6、你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现象?,十八、竞速轨道1,实验目的:1、探究物体的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2、探究质点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相等,但其

24、中一个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另一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有加速也有减速,它们的路程与速度不同,那么它们运动的时间会相等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同时释放两个实心钢球通过同样高度、同样斜率的斜面滚到A、B两条轨道上,其中A轨道是平直的,B轨道先是平直的,然后凹陷下去,再平直一段距离,接着有爬升上来与A轨道同一高度,观察两个球到达轨道末端的时间。现象:B轨道钢球先到达轨道末端。,探究问题:1、实验结果与你猜测的是否一致?你可以说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吗?2、在B轨道上运动的钢球什么时候是加速运动,什么时候是减速运动?3、如果凹陷的部分没有平直的一段距离,两球会同时到达终点吗?4

25、、钢球的轻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5、如果B轨道凹陷的更多,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吗?,十九、竞速轨道2,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几个因素。提出问题:两个球如果在斜率相同但空隙不一样的轨道上运动,哪个球会先到达终点?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把两个篮球放在两条斜率相等的轨道上,其中A轨道较宽,B轨道较窄。两个球同时滚下,观察哪个球先到终点。现象:B轨道的球最先到达终点。,探究问题:1、为什么轨道较窄的球会最先到达终点?2、球在斜面上滚下是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3、如果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和钢球,谁会先到终点?4、如果用两个质量相等的钢质球壳和实心

26、木球,运动情况又会是怎样?5、两个球滚下来快慢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二十、惯性离心离演示仪,实验目的:1、探究离心力的工作原理。2、探究物质的密度与力场的关系。提出问题:离心力的现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常碰到,但我们知道离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V形有机玻璃管内灌上水,观察两个球的状态。现象:塑料球浮在水面上,玻璃球沉在水底。2、转动转盘,V形有机玻璃管随着转动,观察两个球的状态。现象:塑料球开始往中间移动,玻璃球没动。,3、加快转动的速度,观察两个球的状态。现象:塑料球运动至V形管的底端,玻璃球运动至V形管顶端。,探究问题:1、为

27、什么在V形有机玻璃管转动时,塑料球会往底端运动?2、当转动的速度增大时,为什么玻璃球会往外运动?3、为什么转动后,本来在底端的球会在最外边,而本来在外边的球会在底端呢?4、仔细观察V形有机玻璃管内的水在转动的速度很大时是否发生了运动?水的运动与两个球的运动有联系吗?5、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地方利用了这样的原理?请举例说明。,二十一、静电摆,实验目的:1、探究高压电场产生静电的现象及原理。2、探究静电作用力的现象及其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是两块平板电极间的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会是怎样的呢?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将金属球放在两电极盘(金属盘)之间,把高压直流电源的两个电

28、极分别接在两个电极盘上,打开电源,观察金属球的运动情况。若石墨球不运动就稍稍偏移一点石墨球的位置。现象:金属球在两金属盘之间来回摆动,并产生电火花,探究问题:1、为什么当电极盘通上高压电后金属球会在两盘之间来回摆动?2、这是电学中的什么物理现象?3、如果金属球开始时放在两电极盘的正中间,通电后会摆动吗?4、金属球的摆动受到哪些力的作用?5、调节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值,当电压增大或减小时金属球摆动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这说明了什么规律?6、金属球摆动有什么作用?,二十二、气悬球演示仪,实验目的:1、探究高压电场产生静电的现象及原理。2、探究静电作用力的现象及其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是两块平板电

29、极间的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会是怎样的呢?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鼓风机固定在支架上,出风口斜向上。2、打开鼓风机电源,调整好风力。3、把薄塑料球放在气流下方,缓慢靠近气流。现象:感觉到气球被鼓风机吹走。4、感觉到气球被气流往上吸的时候就松开手。现象:气球将悬浮在空中。,探究问题:1、为什么气球会有被鼓风机吸住的感觉?2、试分析气球悬浮在空中应用了什么原理。3、试分析气球悬浮在空中时的受力情况和气球周围的气压大小。4、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应用了相似的原理?这种现象会有坏处吗?请举例。5、如果气流竖直向上吹,气球将会怎样?此时的受力情况又是怎样?,二十三、伯努利效应

30、实验器,实验目的:1、探究伯努利原理。2、探究空气压强变化的作用。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大气压力非常巨大,但是大气在空间分布基本均匀,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大气压力呢?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穿有布带的有机玻璃管的下端插在鼓风机的出风口上,细有机玻璃管基本竖直向下。2、打开鼓风机电源,让风在有机玻璃管内斜着由下向上吹出。现象:布带在有机玻璃管内循环转动。,探究问题:1、为什么布带会在有机玻璃管中循环运动?布带的受力情况如何?2、如果改变细有机玻璃管的角度会影响布带的运动吗?3、为什么吹出去的布带是波浪形的?4、试分析有机玻璃管内的压强情况。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伯

31、努利效应?6、伯努利效应有危害吗?请举例。,二十四 发音铝棒,实验目的:1、探究物体发音的条件及原理。2、探究乐音与噪音的区别。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乐音也有噪音。你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一只手抓住铝棒的中间,另一只手粘上松香来摩擦铝棒,多次摩擦后观察现象。现象:摩擦后铝棒会发出声音,并且多次摩擦后声音不断变大。2、换用不同长度的铝棒,采用同样的方法摩擦,仔细观察每根铝棒所发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现象:越短的铝棒音调越高。,探究问题:1、铝棒摩擦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2、为什么不断

32、摩擦,声音就会不断的变大?3、松香的作用是什么?4、如果不抓在铝棒的中间可以发出声音吗?为什么?5、音调与铝棒长短有何关系?为什么长短不一的铝棒所发出的声音不一样?6、你喜欢这种声音吗?这是噪音还是乐音?乐音和噪音有什么不同?,二十五 钢球爬坡,实验目的:探究物体重心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提出问题: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会沿着重心下降的方向运动,但大多是竖直下落或者沿着斜面向下滑动或滚动。我们能否利用物体自身重心的改变使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轨道上端可以改变开口的距离。先将两条轨道平行放置,钢球只能停在轨道下端。现象:摩擦后铝棒会发出声音,

33、并且多次摩擦后声音不断变大 2、将轨道上端的开口逐渐增大,观察钢球运动情况。现象:当轨道张到一定距离时钢球开始向上滚动。3、换用另一个钢球重复上述步骤。现象:钢球同样会向上滚动,但轨道所张的距离不一样。,探究问题:1、钢球为什么会向上滚动?试分析钢球的受力情况。2、钢球向上滚动的能量从何而来?3、钢球是否真的往上爬?什么时候是真的往上爬?4、钢球向上滚动的现象是否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实际上它的重心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5、大小两个钢球哪个更容易往上爬?钢球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6、试推断钢球的轻重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7、通过实验你觉得怎样可以使钢球爬得最高最快?,二十六 静电屏蔽,实验目

34、的:1、探究导体所带电荷在导体上的集中位置。2、探究静电屏蔽现象的现象及原因。提出问题:当一个导体带电时电荷集中在导体的内部还是外部?猜想并假设:,实验设计:(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教师引导)1、将大铁丝笼与地绝缘,在它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各粘上丝带。2、将铁丝笼接上数万伏电压的一个极,观察丝带的运动情况。现象:外表面的丝带都飘了起来,内表面的丝带还是垂直下落3、将铁丝笼上的电荷除掉,一位同学进入铁丝笼,再通上高压电极的一个极,观察铁丝笼内的同学是否有触电的感觉。现象:铁丝笼内的同学不会感到触电,安然无恙。4、把另一个电极接上带有绝缘柄的金属球,一位同学拿着绝缘柄将金属球与铁丝笼靠近,观察铁丝笼与金属球之间产生的现象,并观察铁丝笼内的同学是否有触电的感觉。现象:铁丝笼与金属球之间产生电火花,笼内的同学还是安然无恙。,探究问题:1、为什么当铁丝笼通上高压电后只有外部的丝带会飘起来,而内部的丝带还是垂直下落?2、人在铁丝笼内,通上高压电后为什么不会触电?要是换你,你敢进去吗?3、人在铁丝笼内安然无恙,而外部的金属球会与铁丝笼产生电火花,这是什么原因?物理上叫什么现象?4、你敢穿上铜丝的衣服,手套,袜子接触高压电吗?为什么?5、人能否站在地上接触高压?6、当飞机飞在带电的云层时,乘客为什么不会触电?,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