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6942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环境管理手册.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一、企业概况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基地设在福建省福州市,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大型施工企业,隶属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工程局。拥有职工1300多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7人,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230人,拥有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桩机、大型运输吊装设备、土石方机械等各类设备,总功率16935千瓦。公司下设四个土建分公司,一个基础施工公司、一个材料设备租赁分公司、一个装饰设计公司。 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金属门窗工程专业壹级资质。公司的历史及业绩详见

2、质量手册(2003版)。公司基地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录E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录D建筑施工企业产品及施工特点:建筑工程具有产品固定性,施工是在特定的地理、地质、气候及人文等条件下完成,因此是在多变且较恶劣的室外环境下进行;建筑工程具有单个产品单件性、不同产品多样性的特点,所使用的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均不同,因此施工设备、工具、作业条件多变;建筑工程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产品涉及工业、民用、军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施工过程涉及规划建设、消防、环境保护、市政管理、通讯设施、劳动管理、医疗及社区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筑工程还具有产品体积大、投资规模大、生产周期长、产品寿命长、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建筑施工组织

3、管理纷繁复杂,人员随项目流动,变化频繁,施工环境艰苦,管理范围广、难度大,施工队伍构成和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低,手工操作多,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施工管理广受政府和社会关注,施工、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较多。因此,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是建筑企业的对政府、对社会、对职工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建筑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推行GB/T280012001和GB/T240011996标准是建筑企业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司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148号邮 编:350003电 话:(0591)7735094 7730757或7730762(总机转) 传 真:

4、(0591)7735084 E-mail: 703二、安全环境管理方针 基于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特点和工程情况,公司提出以下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遵守法规 爱护环境 保障安全 预防改进遵守法规:工程施工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安全标准规范,确保职工健康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不对周围社区造成影响,让政府主管部门和领导放心。爱护环境:每个职工应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噪声,减少粉尘、建筑垃圾、废水和光的排放,不给周边社区老百姓造成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让百姓过正常安宁的日子。保障安全:施工生产应认真仔细地识别危害因素,建立管理目标,精心策划施工安全措施,制订并严格执行规

5、章制度,重点控制“三保、四口、五临边”、施工机具、脚手架、基坑、模板、临时用电,开展安全检查监测,严防工伤事故发生,保障安全施工、安全生产。预防改进:企业要发展,施工生产一日不停,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个永恒的任务,必须时刻牢记危害的存在,时刻警惕危险发生的可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做好日常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预防危险的发生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状况和法规要求不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1 适用范围本手册是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描述,用于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绩效,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房屋建筑工程、

6、市政公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钢结构工程等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建立、实施与保持,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第三方认证审核。本手册涵盖了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和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的17个要素的要求。2 相关文件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4001-1996 idtISO 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安全工会检查标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条例基层

7、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工作条例闽建建200331号 福建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指南闽建建199758号 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标准闽建建199711号 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性质的认定和处理规定中建企字200338号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建七三200269号 中建七局三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建七三2001118号 中建七局三公司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七三2002105号 中建七局三公司施工现场安全违章违规暂行规定其它的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见公司发布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3 术语和定义3.1 职业健康安全术语和定义3.1.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

8、、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3.1.2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1.3 危险源辩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1.4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1.5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6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3.1.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

9、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1.8 绩效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3.1.9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1.10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1.11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1.12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已降低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3.1.13 “三宝” 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3.1.14 “四口” 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

10、口3.1.15 “五临边” 指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结构楼层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3.1.16 高处作业 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3.2 环境管理体系术语和定义3.2.1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3.2.2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2.3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2.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

11、害或有益的变化。3.2.5 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2.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3.2.7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2.8 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3.2.9 环境方针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

12、)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3.2.10 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2.11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2.12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3.2.13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在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

13、代等。3.3 行业或企业术语3.3.1 本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简称中建七局三公司)3.3.2 管理者代表 由公司总经理指定的负责管理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者。3.3.3 项目经理指本公司聘任的工程项目负责人。3.3.4 建筑工程按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所列的建筑工程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总称。3.3.5 隐蔽工程工序在施工结束后,交下道工序施工而被覆盖、隐蔽的工程,如钢筋工程、地下工程等。3.3.6 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质量、经济综合性文件。3.3.7 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出资人或组织,亦可称为

14、业主(GB/T 19001ISO 9001标准中指的顾客)。3.3.8 分承包方指分包商或供应商,GB/T19000-2000中的供方。3.3.9 分包合同本公司同分承包方之间签订的合同。4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本公司根据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和GB/T24001-1996 idtISO 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通过辨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贯彻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管理方针、目标和方案,明确职责权限,加强培训和协商沟通,实施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和监测,减少、预防、控制和消除危险源和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断改

15、进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下:见图14.2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4.2.1 由最高管理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发布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阐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总方向和原则,为目标制订框架,向社会各界做出遵守法规和其它要求、持续改进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的承诺,指导公司全体员工做好所有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活动。4.2.2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由试验中心组织制订或向全公司征订,管理者代表及公司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方针内容应体现:持续改进4.2 方针4.5 检查和纠正措施4.5.1 监测与测量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

16、3 记录控制4.5.4 内部审核4.6 管理评审4.3 策划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4.3.2 法规和其它要求4.3.3 目标和指标4.3.4管理方案4.4 实施和运行4.4.1 组织结构和职责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4.4.3 协商与沟通4.4.4 文件要求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图1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a) 本公司工程施工性质和规模以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特点和环境因素特点;b) 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降低安全和环境风险的承诺;c) 遵守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4.2.3 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

17、和环境方针的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详见(前言二),单独发布或修订时以受控文件管理。公司各部门、单位应认真学习、领会并牢记心中,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环境方针对内的传达方式:下达文件、颁布手册、培训等,公司和各分公司、项目部可将环境方针制作在公共活动场所如会议室、门厅、外围墙等醒目位置。对外各单位或全体员工都可向政府、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分包方、周边社区等相关方提供和宣传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在每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时对方针进行评审,以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在下列情况下应可对方针进行修订:a) 国家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b) 员工和相关方有强烈要求;c) 出现重大恶性事故;d

18、) 体系标准发生变化;e) 其它认为需要改进的情况。4.3 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识别4.3.1.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1 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3 职责3.1 安全监督站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及项目部识别危险源,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确认、汇总、登记、更新,建立公司危险源总清单,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确认不可接

19、受风险的重大危险源。3.2 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识别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调查表,反馈给安全监督站。3.3 管理者代表批准公司不可接受的重大危险源清单。4 工作程序4.1 工作流程危险源识别的准备、工作活动的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确定危险源是否可容许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基本步骤图4.2危险源识别4.2.1危险源识别准备安全监督站负责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则、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公司劳人部根据已收集的与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有关的文件,组织进行员工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危险源

20、识别和评价的方法。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组织,成立由施工、安全、技术、材料设备、能源、保卫、工会及工人代表等人员组成的辩识组。4.2.2 危险源辨识的单元和活动分类可按以下进行: 公司生产基地和项目部的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所提供的服务的阶段;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确定的任务;非经常性的任务。4.2.3 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等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的人员(包括员

21、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生产作业场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等)。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曾经发生和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可依据的有关的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等。4.2.4 危险源识别方法和管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

22、、获取外部信息、基本分析方法、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4.2.5 危险源清单建立分公司、部门生产负责人、项目部安全员组织辨识组从其活动、产品、服务中找出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评价表,并将此表报安全监督站。安全监督(分)站对所有调查表填写的内容进行确认、汇总、登记、形成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将其下发给有关部门和单位。新开工地,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应在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相应风险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编入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中,上报公司安全监督站,由公司安全监督站识别、评价后及时进行补充。4.3危险源风险评价4.3.1 风险评价方法4.3.

23、1.1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2,3,4,5级。风险级别风险名称风险说明1不可容许风险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2重大风险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会造成多人伤亡。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者3中度风险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4可容许风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重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

24、般伤害事故的风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者;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 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5可忽视风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4.3.1.2 定性评价方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3个级别: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或完全可以预料;极不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或实际不可能;不可能:界于上述两者之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级别:轻微伤害:出现轻伤,如表面损伤,轻微割伤、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烦燥和刺激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如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职业癌、急性不治之症,一人以上(含一人)人员死亡;一般伤害:界于上述两者之

25、间,如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后果可能性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轻微伤害543一般伤害432严重伤害3214.3.1.3 定量评价法(LEC法)各部门也可以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如下表所示:发生事故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可能性106310.50.20.1完全可能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頻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頻繁程度(E)1063210.5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

26、次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身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4015731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危险等级发分(D)分数值危害程度风险级别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有危险,可以接受12345注:D=L*E*C4.3.2 风险评价要联系实际,参照以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既要评价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发生的可能性,还要考虑与需要采取措施的能力相适应。4.3.3 优先选用直接判断法,也可以采

27、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方法。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曾经发生过事故,现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4.3.4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a)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其他要求;b) 风险评价定为1、2级风险的危险源。安全监督站根据调查表,按照上述的方法组织人员进行评价、讨论、确定重大危险源,编制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为保持评价的有效性,由安全监督站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应的风险重新识别、评价,如有变化予以更新。根

28、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明确目标、指标,制定管理方案。4.4 风险控制策划4.4.1风险控制原则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联锁、防护或隔离措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教育,以及应急预案、监测检查等措施)。4.4.2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a) 目标和管理方案;b) 运行控制;c) 应急程序;d) 培训;e) 监测和监视。对应风险评价结果和上述要求,可得如下风险控制措施表:风险级别控制措施按标准描述管理措施代号名称5可忽视风险不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4.4.2;4.5.14可容许风险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须另外的控制

29、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的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4.4.2;4.4.6;4.5.13中度风险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评价并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订目标和管理方案4.4.2;4.4.6;4.5.12重大风险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制订目标和管理方案。4.3.3;4.

30、3.4;4.4.2; 4.4.6;4.4.7;4.5.1;1不可容许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若即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4.3.3;4.3.4;4.4.2; 4.4.6;4.4.7; 4.5.1;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4.6 危险源的更新4.6.1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安全监督站应及时组织与下列活动有关的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

31、价和更新:a)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本组织活动、工程、服务发生较大变化,如新工程、未施工过的工程;c)当发生事故、事件或相关方抱怨时;d)当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有变化时;f) 当施工工艺、设备发生变化时。4.6.2 当施工生产工艺及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项目经理应重新识别危险源,并将变化的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调查表反馈给公司安全监督站,由安全监督站确认、评价、更新。4.6.3 公司安全监督站对危险源重新识别,按上述相关步骤进行。5. 记录表格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记录及公司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由安全站保存,各部室保存本部门的危险源清单。表格有:a)危险源识别评价表b)危险源

32、总清单4.3.1.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1、 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对其进行管理。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 职责3.1工程部负责本程序的管理,汇总各单位的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评价活动,确定重要的环境因素。3.2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识别本单位的环境因素;4、 工程程序4.1 环境因素的识别4.1.1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公司所属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等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活动、产品和过程分析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采购、运输、施工准备、施工、动力

33、、设备使用维修、工程保修、后勤、绿化、废弃物管理等多方面。4.1.2 各单位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时须考虑以下几方面:a)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对水体的排放:如生活用水、建筑施工用水;对大气的排放:如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的排放:如施工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如金属屑、木屑、施工垃圾、废包装物、废纸;土地污染:油泄漏,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泄漏;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或消耗:生产/生活用水、生产/生活用电、生产/生活用油/气;地方性的环境问题,如对公司、周围居民、地区等造成的环境影响。b)三种状态:正常运行;异常运行:如启动、关闭、维修情况;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情况和紧急状态,如火

34、灾、爆炸等事故等所拌随的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c)三种时态:过去时态:以往发生的、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在时态: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和环境问题,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时态:施工生产和工程交付后将来可能产生的法律、法规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d)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工程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物资供应商;服务提供者;废弃物处理者。e)可控制的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4.1.3 识别方法可采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等。4.1.4 环境因素清单的建立工程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

35、素识别评价表,公司职能部门直接报送工程部,项目部经本生产副经理批准后向分公司工程科、公司工程部汇总。4.2 环境因素评价4.2.1 评价依据a) 环境影响的程度、恢复能力、发生的频率、相关方的利益;b) 我国签署的相关国际公约;c) 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要求;d) 行业主管部门经及公司的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管理、化学危险品、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规章和要求;e) 公司的实际情况: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能力、对公司公共形象的影响等。4.2.2 评价方法4.2.2.1下列情况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a)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污染物超标排放;b) 潜在的环境事

36、故或紧急状态;c) 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固体废弃物;d) 对周边环境有重大影响,社区强烈关注、相关方合理抱怨;e) 对有考核指标的部门,其水、电、钢材、木材、水泥等的消耗;4.2.2.2 综合打分法评价准则:对环境因素清单中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一个或多个评价项目上分别打分,根据评价项数n,取各项评价项目的评分值之和,即Mn=M1+M2+M3+M4+M5进行评价。若Mn/n3,即定为重要环境因素,M1 、M2、M4 、M5、M6的值为5时,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对污染物及噪声排放评价项目及分值标准:1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等级规模和范围评分,M11超出社区52周围社区内33场界内12、

37、环境影响严重程度等级环境影响严重程度评分,M21严重,有毒有害52一般,无毒有害33轻微,无毒无害13、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等级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评分,M31频繁发生,连续发生至每日发生52经常发生,每日至少一次至每周一次43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34很少发生,每月少于一次至每年一次25不发生,几乎不发生,一年以上一次14、 社会关注程度等级社会关注程度评分,M41社会极度关注52地区极度关注43地区关注34社区关注25不为关注15、 法律法规符合程度等级法律法规符合程度评分,M51超标52接近超标33未超标1能源和资源消耗评价项目及分值标准6、可节约程度等级可节约程度评分,M61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38、52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33较难节约14.2.3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经过评价后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工程部形成全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总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公司应确保在设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考虑重大环境因素。4.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更新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各单位按照上述程序及时更新环境因素:a) 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新的变化;b)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c) 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化要求;d) 发现泄漏的环境因素。5 记录a)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b)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 目的用来确定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

39、和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3 职责3.1安全站、工程部分别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识别、收集,组织确认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和符合性,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原件,并将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全体员工并遵照执行。3.2 其它部门和单位负责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文件使用、贯彻执行,向相关方传达,并确保其文件的有效性。4 工作程序4.1 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40、求包括:a)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b) 省、直辖市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c) 地区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d) 执行(相关)部门的规定、标准、规范、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e) 应遵守的国际公约。4.2 获取的方法和渠道安全站、工程部定期与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以及标准技术情报所、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研究所等部门进行联系,获取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出版社、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络等渠道,获取最近的文件、法律、法规。4.3 选择、确认安全站、工程部负责确认所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建立法律法规受控文件清单,当上述文件更新或增加时,及时修正。安

41、全站、工程部保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原件,按行政文秘管理手册的“文件控制程序”对法律法规进行管理。4.4 法律法规的传达、学习安全站、工程部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通过文件的管理(转/下发、建立受控文件清单等)、安全生产例会、培训、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传达给全体员工。也可以对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摘编,有针对性地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分公司、项目部。当以培训方式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要求时,遵照人力资源管理手册执行。对相关方的传达可通过合同洽商、施工生产过程会议、交底、检查通报、黑板报时等方式进行。5 相关文件行政文秘管理手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6 记录安全

42、和环境法律法规受控文件清单4.3.3 目标和指标4.3.3.1 目标和指标的要求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并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在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 辨识出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和风险评价结果;c)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d) 经济状况、运行和生产要求的可行性;e) 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确定的目标和指标应能够:a) 降低风险级别或控制风险;b) 突出对事故的预防;c) 尽可能量化和可测量。4.3.3.2 目标和指标制订体系建立之初的目标和指标,由安全站、工程部根据体系策划、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

43、初始评审结果组织制定,形成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贯彻实施。各部门将公司的目标和指标中的有关部分作为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各分公司、项目部根据公司的目标和指标制订本分公司和本项目的目标和指标,作为公司目标和指标的分解,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安全站、工程部备案。4.3.3.3 目标与指标的实施和更改公司的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应纳入责任状或合同中,层层签订。通过发文、内部会议、黑板报宣传及培训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员工进行目标、指标的宣贯。各单位对本单位的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负责,公司安全站、工程部对公司的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负责。公司安全站、工程部每季度对公司目标和指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公司安全分站、工程科对分公司及项目部的目标和指标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在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相关记录: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目标责任书4.3.4 管理方案4.3.4.1 管理方案的要求管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 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并为实现目标和指标提供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