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7548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职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企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一)开展“岗位技能”专业调研 1.构建企业调研机制 组织教研组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建设调研,了解楼宇智能专业相关岗位群,并对每个具体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获取完成工作任务的核心技能,然后,以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项目,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2.开展专业相关岗位分析 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智能化集成公司、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企业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划、现场施工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维护、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工作。其中涉及的具体岗位有:“楼宇供配电与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音像广播系统的

2、安装员、施工员,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师、业务代表,房地产及小区物业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员”等。依据每个具体工作岗位,分解岗位工作任务,掌握岗位核心技能,为后续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规格绘制打下基础。 (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岗位、工作任务、核心技能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招收初中起点的毕业生,专业以电路、智能设备知识和安装、调试、维护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计算机为主要控制工具,依据楼宇智能相关岗位能力分析,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楼宇智能物业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及相关设备的操作维修等工作的技能型“灰领人才”。 二、立足

3、岗位,绘制“人才培养规格书” 通过岗位系统调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详细绘制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书,具体内容包括:人才规格及其基本要求。 (一)核心工作岗位分析 通过楼宇企业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中职楼宇专业所涉及的核心工作岗位内容主要有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管理和维护建筑设备,室内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使用与改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和管理火灾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从事楼宇智能的方案设计、项目预算、市场营销、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人才需求规格描述 通过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描述为: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拥有扎实的楼宇专业知识,熟悉楼宇行业相关法律、

4、条例,掌握中高档写字楼园区的弱电、门禁、综合布线、消防监控、巡更等系统的安装、运行与维护等核心技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与人际沟通能力,开展智能楼宇系统相关营销活动。 (三)专业人才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掌握照明电路、电子电工技术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智能楼宇与物业设备安装工艺知识、安装工具及测试、调试的应用技术知识;熟悉一般智能楼宇物业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安装工艺并掌握智能楼宇与物业管理整个安装、调试过程;熟悉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懂得测试技术、设备的拆装调试技术、设备的维护及维修技术。 2.能力要求 (1)具有现代楼宇设备安装、运行、测试、调试、维护、改造

5、和管理能力。 (2)具有对楼宇设备系统和室内环境品质的构造,性能和状态评价及故障分析排除的能力。 (3)与物业设施管理相关的项目管理能力。 3.证书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型”中职智能楼宇专业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证三书”,即本专业的毕业证、加上楼宇智能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电工证”、“智能楼宇管理师”、“物业管理员”。 三、工作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一)“工作任务导向”培养模式 楼宇专业“工作任务导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智能楼宇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工作项目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岗位技能”

6、系统调研,制定楼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然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职业功能模块校本教材,采取“工作任务导向”实践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该模式强调“以技能为核心,以素养为根本”的多元评价模式,制定专业核心能力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实训机制,构建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和实训工作规范运作。 (二)基于“DACUM”课程开发 基于楼宇“工作任务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调课程开发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训为手段,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岗位实战型人才。 学校楼宇专业可以采用“DACUM”课程开发模式,从企业

7、需求出发,在楼宇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企业人才需要调研报告、企业用人需求规格报告书,系统掌握中职楼宇专业人才市场状况,以及行业企业对人才基本素养规格要求,从而为后续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提供必要的引领和参考。 组建由DACUM课程研发团队,该团队除了要有本专业骨干教师、课程理论专家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学的方式,吸纳楼宇行业高级技师加盟团队,通过召开DACUM专业研讨会,以职业分析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岗位技能为核心,设计与开发专业课程。 (三)“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改革 依据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教学内容和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思路,由任课教师

8、实施推行。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师资队伍的培训、专家指导、企业实践专家参与等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究,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展示、总结、提升,形成系统的楼宇专业“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模式。 1.教学项目设计 组织教研组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调研,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形式,详细了解楼宇智能专业相关岗位群,并针对每个具体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提取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核心技能,然后以专业能力为目标,设计实践教学项目,策划整个专业教学实施过程。 2.教学资源库建设 结合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引进企业机制,建设教学资源;营造适应工作任务导向课程模式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创设

9、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情境,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 (1)打造专业“学习资源库”,形成供学生学习查找资料的平台。购买专业参考书籍,包括购买楼宇智能化与物业管理杂志,拓宽专业知识面;购置各类施工规范、设备原理等方面的书籍,提供资料供学生检索;购买电子学习资源库,包括购买智能楼宇设备资料、维修手册、工具手册等,配合课程开展;开发建设专业学习资源库,包括组建团队,配合课程任务进行课件、视频的制作,提供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发培训考核题库。 (2)加强教学软件建设,营造仿真和模拟教学环境。校企共同开发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教学平台软件;提升物业电工、智能楼宇物业、物业给排水及其他实验室的建设效能。 (3)建立一个专业“企业化”教学场景(包含备料区、咨询区、学习区、服务区),使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 (4)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实训室进行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书芝.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李明.面向企业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3张英.探索式教学方法在楼宇自动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基金项目:本文是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编号:Nb2011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