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8110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二零一四年十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安环监验字(2014)第015号项目名称: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委托单位:旬阳县太极城垃圾处理中心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二O一四年十月编制单位: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法 人:技术负责:项目负责: (验监)证字第201042248号报告编制:审 核:审 定:监测人员:刘毅刚 屈 磊 薛 丽 唐杰磊杨清伟 李会玲 唐家东电 话:09153209971传 真:09153209971邮 编:725000邮 箱:www.akshbz地 址:安康市解放路13号目 录一、前言1二、验收监测依据

2、2三、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四、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6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建议及批复8六、验收执行标准10七、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12八、环境管理检查20九、结论22十、要求与建议24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一、前言 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位于旬阳县城西南方向约13km的双垭村沟道内,为该沟谷上游一段,建设规模为:设计服务年限10年(20112020年),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15吨。项目总投资7070.78万元,设计总库容90万立方米,有效容积77万立方米,项目总占地230.8亩,垃圾填埋场占地128.8亩。 2010年2月核工业二零三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旬

3、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安康市环保局于2010年2月以安环函【2010】14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该项目2011年8月开工建设,2013年7月竣工,2013年7月开始进行垃圾填埋。2013年10月17日安康市环保局以安环函【2013】286号文同意该项目的试生产批复,2014年4月1日安康市环保局以安环函【2014】79号文同意该项目的试生产延期至2014年10月17日。该项目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陕西旬阳康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安康市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安康市坚信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县第二建筑公司、陕西宏远建设

4、(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为安康市天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安康市金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环境监理单位为安康市嘉誉环保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10月我站受旬阳县太极城垃圾处理中心委托,对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规定和要求,2013年10月我站派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后,编制了验收监测方案,并对垃圾填埋作业的规范性、减少渗滤液产生量、规范建设防飞

5、溅网等情况提出了整改要求。依据监测方案和整改情况,我站于2014年8月29日-30日对地表水、渗滤液、噪声、无组织排放(H2S、NH3、臭气浓度、颗粒物、甲烷气体)进行了现场监测,根据监测和调查结果,编制了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本次验收监测对象: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115吨)环保工程。本次验收监测主要内容:(1)卫生填埋场H2S、NH3、臭气浓度、甲烷气体、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情况监测;(2)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及排放情况监测;(3)卫生填埋场周边地下水质监测;(4)卫生填埋场区域地表水质监测;(5)周边厂界噪声监测;(6)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

6、措施检查;(7)项目周边公众意见调查; (8)环境管理检查。二、验收监测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2001.12.27);2.4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附件(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2000.2.22); 2.5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污染事故防范环境检查工作的通知(验字2005188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管理规定(验字2005172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7、);2.7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程(陕环发201038号);2.8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安政发201331号);2.9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安政发201332号);2.10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安环函201014号,2010.2.2);2.11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试运行的函(安环函2013286号,2013.10.17);2.12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延期试运行的函(安环函201479号,2014.4.1);2.13环境监理报告;2

8、.14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1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规范(CJJ17-2004);2.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11);2.17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2.1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2.1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2.2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8)2.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2.2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

9、554-1993);2.24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实施方案(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8)。三、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工程建设概况3.1.1 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填埋场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填埋场服务年限10年,设计总库容90万立方米。3.1.2 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1)组织机构及职能:填埋场实行场长负责制,场内设办公室、财务室等职能机构。(2)劳动定员22人,其中填埋区操作人员8人,技术人员6人,其他人员8人。(3)工作制度:全场实行1班作业,每天8小时,年工作365天。3.1.3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实际总投资7070.78万元,实

10、际环保投资为2962.0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41.9%。3.1.4项目组成填埋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坝、防渗层处理、渗滤液导排与收集池、填埋气导排系统、洪雨水截排工程和场内道路等。该项目建设情况见下表。项目组成工程类别工 程 内 容主体工程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库区防渗工程(1.5mm厚HDPE膜)渗滤液导排系统,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处理系统垃圾挡坝1座截排洪系统配置相应的设备如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自卸车、挖掘机、洒水车等。环保工程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调节池2000 m3、渗滤液处理站一座、回灌潜水泵2台。辅助配套工程道路工程垃圾进场道路(长约7.2Km,混凝土路面),场内道路(长约

11、200m,砂石路面)防洪工程截排洪沟:在填埋区东西两侧设截排洪沟拦截山坡雨水,将其导入沟谷南口沟道。截洪沟断面为矩形,采用MU30浆砌块石砌筑,为变断面设计。拦洪坝:拦洪坝采用碾压土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4m,坝顶宽度为4m,坝体内外坡坡度为1 : 2.5,坝肩开挖坡度为1:1,坝轴线长度为56.332m。覆土备料场在垃圾填埋场东侧,进场道路旁边设置覆土备料场1座,占地面积约20亩。3.1.5平面布置填埋场包括垃圾填埋区、生活及生产管理区、渗滤液处理区和进场道路四部分,占地面积230.8亩。填埋区主要有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污水调节池、垃圾坝、截洪沟和绿化带

12、等,占地面积约158亩。生产生活辅助区占地面积约3亩,覆土备料场占地面积约20亩,绿化占地面积约50亩。场区平面布置见附图。3.2生产工艺简介3.2.1生产工艺及流程旬阳县生活垃圾由垃圾转运车辆运送至垃圾转运站,按车计量,然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区作业分区单元,进行卸料、推铺、压实、覆盖,灭虫,最终完成填埋作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过渗滤液导排系统进入污水调节池,然后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垃圾填埋气经过气体导排系统收集、导排;场区周围洪、雨水经过截洪沟收集、导排至填埋区外,以减少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量。本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为生活垃圾填埋工艺和渗滤液处理工艺两部分。(1)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工艺垃圾

13、填埋作业采用填筑单元升层法和平面分层法结合的卫生填埋工艺,由下游向上游填筑单元升层斜坡填埋,以一日作业量为一个作业单元。垃圾填埋时先采用平面作业,当达到设计高程时,再采用斜坡填埋。垃圾运输车入填埋场后,先计量;再去填埋场倾倒垃圾,由推土机摊铺垃圾厚度0.40.45m;再由压实机进行碾压压实,每次压实的范围须有1/3覆盖上次的压痕,压实后的垃圾容重应不低于0.85T/m3;当完成一个填埋单元(一日垃圾)时,即垃圾压实高度达2.5m时,进行覆盖土0.2m,并进行压实。在一个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需进行中间覆盖,暂不在其上继续填埋时进行,中间覆盖土厚度为0.3m。垃圾填埋到达设计垃圾堆体高度时进行终

14、场覆盖。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推铺卸料按车计量生活垃圾推土机推土机压实机灭虫覆土压实自卸车土料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2)渗滤液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UASB+MBR+反渗透” 的复合式处理工艺的措施,垃圾渗滤液通过收集管道汇入调节池,污水首先进入反硝化罐内处理后,然后自流入硝化罐经过硝化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分体式超滤膜系统;经超滤系统的水一部分到超滤清液箱内,大部分回流至反硝化罐内,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回流至反硝化罐内,形成氮气和有机氮分解完成。经MBR(反硝化+硝化+超滤)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液箱后,用泵输送至纳滤系统内,纳滤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在反渗透系统中产生

15、的浓缩液外排至浓缩池,清液流入反渗透清液箱中。经反渗透产生的清液达标排放,其产生的浓缩液经浓缩液池收集后回灌填埋区。MBR定期外排的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内,污泥经过混凝沉淀后,打开排水阀门将上清液排入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用泵输送至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经统一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剩余部分排入双垭村沟道。目前渗滤液处理设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垃圾渗滤液调节池提升泵UASB反应池中间水池沼气收集一级硝化池反硝化池MBR系统混合液回流污泥浓缩池二级硝化池超滤纳滤达标不达标浓液反渗滤浓液浓液池清水池剩余部分排入双垭村沟道回喷至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流程图3.2.2产污环节(1)废水本项

16、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含两部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和生产生活服务区的废水。其中垃圾渗滤液产生量较大,水质变化大,经填埋场内导排、收集系统收集的垃圾渗滤液统一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剩余部分排入双垭村沟道;而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废水、车辆清洗水,相对而言,水量、水质变化不大。本项目运营期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较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进入处理站统一处理。(2)废气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填埋气体、沼气和恶臭。另外,垃圾处理场除产生废气污染物外,还有粉尘污染,粉尘主要由机械推平、压实、覆土及运输车辆等产生,作业区及道路扬尘与气象条件有关,干燥季节,遇有较强风力时,扬尘较大。(3)噪声垃圾填埋

17、场主要噪声源为垃圾运输车辆进出填埋场的交通运输噪声、作业区工程机械噪声和渗滤液处理站的机械运转噪声等。(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职工生活垃圾和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滤渣。四、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4.1废气排放及治理 垃圾场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填埋过程采取日覆盖土的措施,一层垃圾一层土,每天作业完毕都要压实覆盖,减少恶臭气体的挥发和尘土的飞扬; 加强垃圾填埋气疏导工作,设置沼气收集系统一集中燃放; 种植绿化隔离带,以控制臭气扩散;采用洒水防尘的措施,对填埋作业区、场区车辆通道和进场公路路面进行定期洒水。4.2废水排放及治理4.2.1填埋场渗滤液 垃圾在填埋压实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

18、液的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等。该项目对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采取以下措施:(1)垃圾库采用封闭全包式防渗,垃圾渗滤液通过场内碎石竖井、导流层有组织地导入渗滤液调节池;(2)对垃圾渗滤液在场内处理达到GB16889-2008表2规定的标准后排放;(3)渗滤液调节池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结构;(4)填埋作业时合理控制工作面,尽量减少渗滤液产生量。4.2.2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较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进入处理站统一处理。4.3噪声产生及治理该项目噪声主要为填埋场机械设备噪声,设备噪声值约6090dB(A),通过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及减少汽车鸣笛降低噪声。该项目主

19、要产噪设备及控制措施见下表。主要产噪设备及控制措施噪声源产噪设备声源强度dB(A)措施声源位置与厂界距离填埋场运输车辆85选用了低噪设备减少鸣笛措施/推土机、压实机96距厂界30200m4.4进场垃圾控制该项目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故各种建筑垃圾、有毒药物、危险废物、特种垃圾等不能进入填埋场。垃圾处理厂对进场垃圾种类进行了严格控制。4.5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500米共涉及33户搬迁,目前已全部搬迁。4.6生态影响及恢复措施4.6.1垃圾填埋场本垃圾填埋场建设用地位于双垭村沟道内,项目总占地面积230.8亩。对填埋场拟采取的主要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为场地绿化:(1)在空

20、地上种植草皮及花木,填完后的场地及时种草、恢复植被。(2)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垃圾填埋区修筑垃圾坝、防洪设施、排水坡、绿化带;在进场道路和场内道路旁设置排水沟、在空地上铺盖草坪。(3)控制填埋场的标高,尽量减少对周围树木的砍伐。(4)采取分单元填埋的方式,分区进行填埋,并在填埋同时及时进行压土覆盖。4.6.2覆土备料场垃圾填埋过程中所需要的覆盖土,填埋场在东侧进场路边设置了覆土备料场,覆土备料场占地面积约20亩,能满足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垃圾覆土的用量。取土场现为低矮灌木林地,垃圾填埋场在取土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面,尽量减少对周围树木的砍伐,并在空地上种草,服务期满后恢复植被。4.7主要污染源

21、及处理设施该项目污染源及处理设施对照见下表。污染源及处理设施对照表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源强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去向废气填埋场CH4无组织排放填埋场敷设导气管导气井大气H2S、NH3粉尘颗粒物设置绿化隔离带、洒水无组织大气废水填埋场渗滤液COD、SS、BOD5、氨氮约54.82m3/d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清水池出口目前处理后回喷,用于洒水降尘及绿化,剩余部分排入双垭村沟道。生活污水及车辆清洗废水COD、SS、BOD5、氨氮约6.4m3/d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清水池出口项目生产生活辅助区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进入处理站统一处理。噪声生产设备及动力设备设备噪声6096dB(A)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汽车鸣笛生态恢复

22、绿化在空地上种植草皮及花木,填完后的场地及时种草、恢复植被。填埋场绿化面积为50亩,填埋场区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宽度10m。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面,尽量减少对周围树木的砍伐,并在空地上种草,服务期满后恢复植被。利用原有林地对粉尘和恶臭气体进行隔离。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建议及批复5.1环评结论(节选)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一项解决生活垃圾引起的诸多问题,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状况的环保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地方“十一五”环保规划;填埋场选址位于旬阳县城西南方向约13km的双垭村沟道内,为该沟谷上游一段,场址建设符合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GB168

23、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相关要求,选址基本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在采取设计和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与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总体而言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可以接受。在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和完善垃圾填埋场设施建设期各项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可行。5.2环评主要要求与建议(节选)(1)按照设计和环评要求认真落实填埋气、渗滤液、防渗层等污染防治措施,认真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工程建成后,应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运行;(2)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作为控制区

24、,控制居民迁入等有关活动,以保证周围人群不受影响;(3)由于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中主要成份CH4为易燃易爆气体,须搞好场区CH4污染物浓度的监控工作,确保填埋气体的安全处理;(4)杜绝事故状态下渗滤液未经处理达标排入水环境;发生事故时,渗滤液暂存入事故池或调节池内,待渗滤液处理设施维修运转正常后,继续处理,不许外排;(5)可研设计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补层(1.5mmHDPE膜)加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双层复合防渗系统作为填埋场的防渗方案。加强防渗层施工的技术监督和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达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6)加强垃圾推卸的计划管理,切实做到当天垃圾,当天进行压实、覆土遮盖; (7)组织专人负责对污染防治

25、设施等定期巡视、检查、维修及落实情况,避免发生跑、冒、漏等事故,也将事故风险降为最低。同时,进行日常保护设施记录;(8)确保垃圾坝体稳定性,坝工程质量;汛期应增加巡视人员对坝体及其边坡检查频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制定垃圾坝溃坝风险应急预案,预案中应包括:若发生垃圾堆体进入旬河,为防止旬河污染采取的应急措施;(9)填埋场区、取土场及填埋封场后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10)建议可在竖向导管中定位安装若干抽水泵,一旦按自然坡降水平铺设的集水系统失效,考虑启动应急的水泵系统自下而上提抽、收集或转移;(11)填埋场应结合实际情况,本着立足“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

26、,当机立断”原则,制订事故应急预案;(12)建议在填埋场下游沟道选址再设置一道拦渣坝,以确保填埋场溃坝引起的事故。(13)对渗滤液处理区高噪声源处应进一步采取降噪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标。进一步的降噪措施主要针对空压机、各类泵机,以及电机引起的噪声超标进行治理。5.3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安环函201014号)(节选)一、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拟建于旬阳县城西南方向约13km的城关镇双垭村沟道内。建设内容为:垃圾填埋场一座,设计总库容90万m3,有效库容77万m3,设计使用年限10年( 2011-2020年),占地约128.8亩;填埋场生产管理区及配套辅助设施,占地1.8亩;渗滤液处理站,占地约

27、1.5亩;新建、整修进场道路7.2km;压缩式转运站两座,占地约合1.2亩。工程总投资7070. 78万元,总占地面积230.5亩。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115t;建设规模分类为类,日处理能力分级为级。 二、该工程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国家及地方“第十一五”环保规划。双垭村填埋场场址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填埋场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也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项目建设在全面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环保

28、“三同时”制度,确保填埋场安全运行,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保护角度出发,我局同意该项目按照环评报告书中所列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及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建设。三、该项目要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l、施工期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要严格按照报告书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予以落实,同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确保不出现二次污染。2、营运期垃圾渗滤液处理是该项目的重点,应严格按设计防渗系统工艺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垃圾场底层防渗采取场地底层与边坡防渗结合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补层加土工复合排水网双层复合防渗系统方案,达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规范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9、污染控制标准要求。3、要做好环境敏感点的噪声防护和恶臭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污染。4、切实做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保护项目地环境质量。5、认真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垃圾收运与转运设施、垃圾防渗处理都要按清洁生产要求高标准的进行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使工艺尽可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禁止在项目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新建居民住宅及相应饮水设施。四、该项目必须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在项目实施工程监理的同时,落实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报告是该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的必备文件。五、项目建设要保证环保投资,确保环保治理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工程竣工后,你所必须书面提

30、交试生产申请,经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期间,必须按程序向我局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违犯本规定要求的,承担相应环保法律责任。六、验收执行标准根据环评执行标准并结合现行适用标准,验收监测标准见下表。6.1废气排放验收标准废气无组织排放验收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9.2.1甲烷排放控制要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6.2废水排放验收标准废水排放验收标准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31、-2008)表2标准。6.3地下水质验收标准地下水质验收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表1中类标准。6.4地表水质验收标准地表水质验收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标准。6.5噪声验收标准噪声验收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验收执行标准类别验收监测标准废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单位: mg/m3,臭气浓度除外)项目H2S氨臭气浓度国家标准0.061.5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单位:

32、mg/m3)颗粒物1.0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9.2.1甲烷排放控制要求项目甲烷国家标准(ppm)填埋区1000废水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单位:mg/L )项目色度(倍)CODBOD5悬浮物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六价铬总汞总砷总铅总镉总铬国家标准40100303040253100000.050.0010.10.10.010.1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表1 类标准(单位:mg/L, pH除外)项目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国家标准6.58.545010

33、002500.30.11.01.00.0023.020项目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总大肠菌群(个/L)国家标准0.020.21.00.050.0010.050.010.050.053.0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标准(单位:mg/L, pH除外)项目pH悬浮物CODBOD5氨氮总磷国家标准692041.00.2项目砷汞铅镉六价铬粪大肠菌群(个/L)国家标准0.050.00010.050.0050.0510000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LeqdB(A))昼间60夜间50七、验收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7.1验

34、收监测期间的工况旬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设计处理垃圾规模115t/d,现已堆放垃圾3.0万t。验收监测期间,日处理垃圾量分别为90t/d、90t/d。监测期间与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验收期间工况见下表。验收期间工况一览表垃圾填埋场设计能力监测时间8月29日8月30日处理量(t/d)工况(%)处理量(t/d)工况(%)城市生活垃圾115t/d9078.39078.37.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保证验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站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进行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1、项目的确定、点位布设及采样等严格按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2、按各项目用水要求制备实验用水,保证使用

35、合乎纯度要求的试剂; 3、使用的仪器、设备均进行了定期校准和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4、声级计在测试前后用标准声源进行校准,测量前后仪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0.5dB,若大于0.5dB则测试数据无效;5、分析测试严格按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工作曲线的斜率和截距,要求相关系数至少应达到0.9990以上;6、采样过程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增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在分析的同时做10%的质量控制样品分析;对无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且可进行加标回收测试的,在分析的同时做10%的加标回收样品分析,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7.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运

36、行正常,工况满足75%以上负荷要求;8、监测采样分析测试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本站质量体系文件中质量管理手册(第五版)运行;9、验收监测采样记录及分析测试结果,严格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10、监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从采样、运输、到实验室分析等方面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7.3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及结果评价7.3.1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在填埋区下风向布设2个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在填埋场区布设2个甲烷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在场区共布设3个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点。监测内容及监测分析方法及仪器名称见下表。监测点位见附图。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编号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频次

37、1垃圾填埋场下风向H2S、NH3、臭气浓度每天四次监测两天2垃圾填埋场下风向1填埋场区(填埋工作面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每天三次监测两天21垃圾填埋场上风向颗粒物每天四次监测两天2垃圾填埋场下风向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外废气无组织监测排放项目分析方法及仪器名称项目分析方法依据检出限所用仪器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0.01mg/m分光光度计 YQ-079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1742-1989)0.003mg/m分光光度计 YQ-079臭气浓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10(无量纲)甲烷气相色谱法(HJ/T38-1999)0.04mg/m气

38、相色谱仪 YQ-001颗粒物重量法(GB/T15432-1995)0.001mg/m3电子天平CP1147.3.2废气无组织排放项目监测结果及评价该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见下表。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表 单位:mg/m3,臭气浓度(无量纲),甲烷(ppm)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结果达标情况H2S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0.0060.0050.0030.004达标8月29日0.0050.0040.0060.005达标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0.0040.0060.0040.005达标8月29日0.0060.0050.0040.005达标NH3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0.020.0

39、50.070.04达标8月29日0.040.050.080.07达标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0.030.060.050.07达标8月29日0.020.070.060.05达标臭气浓度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15141115达标8月29日17151615达标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16151317达标8月29日18161517达标颗粒物垃圾填埋场上风向8月28日0.0880.0860.0870.085达标8月29日0.0880.0920.0860.089达标垃圾填埋场下风向8月28日0.1260.1230.1200.119达标8月29日0.1230.1260.1180.124达标垃圾填埋场

40、渗滤液处理站外8月28日0.1200.1170.1150.116达标8月29日0.1190.1170.1160.116达标甲烷垃圾填埋场填埋工作面以下1#8月28日2.0442.0722.1981.974达标8月29日2.0302.2122.2261.932达标垃圾填埋场填埋工作面以下2#8月28日2.0022.0442.2182.002达标8月29日1.9742.1842.1561.904达标由上表可以看出,验收监测期间,填埋场区场界H2S、NH3、臭气浓度排放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要求,填埋场区CH4排放浓度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

41、控制标准(GB16889-2008)9.2.1甲烷排放控制要求,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7.4废水监测内容及结果评价7.4.1废水监测内容在渗滤液处理站进口、处理站出口各布设一个监测点位,进行废水排放浓度及处理效率监测。监测内容、监测分析方法及仪器名称见下表。监测点位见附图。废水监测内容监测点名称监测项目监测时间、频次处理站进口色度、悬浮物、COD、BOD5、NH3-N、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砷、汞、六价铬、总铬、铅、镉每天四次连续监测两天处理站出口废水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仪器名称类型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依据检出限所用仪

42、器废水色度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悬浮物重量法(GB/T11901-1989)4mg/L电子天平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GB/T11914-89)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接种法(HJ505-2009)0.5mg/L恒温生化培养箱汞原子荧光法(HJ694-2014)0.04g /L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砷0.3g/L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0.01mg/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0.001mg/L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0.025mg/L721分光光度计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43、/T7466-1987)0.004mg/L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0.01mg/L总铬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6-1987)0.004mg/L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HJ/T 347-2007)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0.05mg/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4.2废水监测结果及评价该项目废水处理站进出口水质监测结果见下表。处理站进出口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点位日期频次色度CODBOD5SS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Cr6+AsHgPbCdCr1#处理站进口8月28日12507843143101.751031891.244.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