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8974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与激励[全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作者:谭建光 来源: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 发布时间:2006-03-07 16:11:00内容简介 本文结合当代中国城乡社区发展的背景,分析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兴起、乡村社区志愿服务兴起的状况。一方面探讨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转型,另一方面探讨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及其变化,特别是集中研究了社区志愿者的社会激励机制与自我激励机制。文章还提出社区志愿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日常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志愿组织的适应途径。关键词: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结构、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谭建光(1960),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青年志

2、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志愿服务、青少年发展与共青团工作。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volunteering in urban communities and analyzes the volunteering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current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structure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transforma

3、tion, introduction and extra encouragement mechanisms1. Under the trend of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that is increasingly common,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on how communities can adapt to their needs.中国的志愿服务(VolunteerService)是从社区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

4、逐步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90年代初期,另外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产生了他们的全国性志愿者组织。” 随后,其它政府创办的志愿组织、民间自发的志愿组织、境外进入的志愿组织纷纷兴起。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类型的志愿组织,不论是官方背景或民间背景、海外背景,发展过程中都逐渐重视进入社区、扎根社区,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领域寻求生存空间。所以,中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潮流,与志愿组织、志愿服务的发展潮流,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国家的微观层面推动着社会转型。 我们长期跟踪研究社区志愿服务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特别是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基地,探索中国社会志愿服务的变化轨迹。因为,广东省

5、是当代中国大陆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三个“第一”: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电话热线1987年诞生于广州市(手拉手热线电话服务);全国第一个正式登记的志愿服务社团1989年诞生于深圳市(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1999年诞生于广东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和借鉴内地省市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北京市、上海市等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志愿服务发展顺利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视野。本文的重点是探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志愿组织转型和激励机制转变,希望获得一些研究心得,有利于促进社区志愿组织的健康成长。一、城乡社区发展与志愿服务

6、的兴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人们对于社区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社区建设从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转变到规划的、有明确指导的状态。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社区、社区服务、志愿服务 社区形态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社区的认知、认同却具有历史的变迁。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认可“社区”的概念及相关因素的。那时是政治和行政体系完全控制社会的各个层次,包括城市的街道、居委会;农村的镇、村(公社、大队)。进入新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摆脱单一政治化的模式,恢复日常化的丰富多彩形态之后,对社区的需求和体验就逐渐产生。德国早期社会学家藤尼斯对社区的解释,即社区是表示在一定地

7、域内,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守望相助、出入相友、休戚与共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观念逐渐被我国的专家和民众接受。当代丰富之后的解释,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存在日常互动关系的,具有心理文化认同的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认同行政化的街居、镇村结构,转变为逐渐认同地域与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社区结构,表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革,从而也为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大陆的社区服务,伴随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而逐渐兴起,国家民政部于1987年9月在武汉召开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正式宣导社区服务。随着社区服务的不断发展,社区内陆续出现了社区服务中心、

8、社区服务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协调委员会、社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等社区组织。 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所谓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宣导下,依托街道、居委会、社团等社区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的力量,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生活需要而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自助互助的服务活动。 随着中国“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民众满足生活需求的途径从过去依赖单位转向现在依赖社区,社区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大陆的社区服务分为商业性服务、非营利服务和志愿服务三种类型。商业性服务是针对居民生活享受需求提供的有偿服务,既方便居民生活,也

9、有利于企业经营。非营利服务是低收费、保本经营的便民利民服务,既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有利于社区就业。志愿服务是无偿性的、适应居民特殊需求的服务,既有利于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也有利于志愿者奉献爱心。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是逐渐成型,逐渐扩大影响力的。早期的街道、居委会、镇、村都没有志愿服务的概念,而是将传统的互助服务与新中国的“学雷锋”运动相结合,宣传“为人民服务”和“做好事”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青年志愿服务兴起之后,首先是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引起居民对志愿服务这种形式的了解、关注;然后,镇街机构与志愿机构联合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义务工作站”,既接受来自各种团体的志愿者为居民

10、提供服务,也接受居民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因此,志愿组织、志愿机构逐渐在城乡社区扎根,具有独立的服务领域,帮助了社区中真正有需要的人群。 (二)城乡社区的演变与志愿服务的兴起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迅速兴起,与社区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的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明显增长呢?这与社会转型时代的城乡社区演变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城市社区的演变情况看,公众生活从“单位”向“社区”的转移是越来越普遍的趋势。过去,城市的大部分居民属于“单位人”,或者直接居住在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机构等)提供的生活区,从户籍管理到生活服务都由单位包揽;或者居住在城市社区,但主要的

11、生活管理与服务仍由单位包揽,街道、居委会仅仅是户籍登记等简单服务。除了“单位人”之外,真正由社区全面管理与服务的居民极少,而且被称为“社会闲散人员”。改革开放以后,有两大趋势使得“单位人”的生活管理与服务逐渐转移给社区。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趋势,首先是冲击“企业福利化”、“企业社会化”,将原来企业承担的员工福利、员工服务功能剥离出来,移交给社区。因为,企业的主要功能是经营、赢利,承担太多的福利与服务就削弱了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健康发展。二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承担的大量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功能交回社会,主要由社区承担。因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决定党政对社会领导与管理的传统模式必须转变,形

12、成“社会服务公众”、“社区服务公众”的格局。然而,社区的发育存在欠缺,各种专业服务尚未培育起来,因此,特别需要来自各层次的志愿者参与,以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从乡村社区的演变情况看,对当代中国乡村影响最大的是“城市化”浪潮。“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地方变富以后,集镇化和市镇化的步子就开始了;村变得更像乡镇,乡镇变得更像市镇,县城和小城市变得更像大城市,大中城市变得更为国际化。” 如果对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乡村社区演变进行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居民的迁移是两中途径。一种是乡村居民大量迁入中小城镇,购房建房,组成新的生活社区;另一种是在村落选择土地建设新的社区,从而让原村民聚集居住。这两种途

13、径腾空出来的旧房屋,通常租给外来流动人口居住,从而形成了流动人口聚集居住的“社区”。不论是乡村居民迁往新的聚集社区,还是流动人口迁入旧的聚集社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因为,传统乡村守望相助的格局被打破了,居民进入聚集社区又激发许多新的生活需求,就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邻里关系,而必须借助社会的互助。那么,在专业社区服务没有健全之前,社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就非常及时、有效地满足了乡村居民、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 中国城乡社区演变引发居民的生活需求多样变化,产生对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的各种需求,从而也促进了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随着今后社区的兴旺发达,志愿服务也必然越来越受欢迎;就会推动更多的志愿组织诞

14、生。 二、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转型 中国社区建设需要志愿服务,社区居民的生活改善需要志愿服务,特殊人群、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志愿服务。因此,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进入社区、扎根社区是具有现实土壤的。 (一)社区公共服务与志愿组织的生存空间 社区服务包含的内容繁杂、形式多样,从营利性、非营利性、无偿性都涉及。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为了社区的需要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本身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自行安排的共有服务”。根据市场性和公共性的程度不同,可列出以下矩阵。图1:社区公共服务产业类型实用图(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第130页) 社会治安社区广场社区防治社区中心设

15、施服务环境卫生、绿化 就业服务社区热线社区物业社区教育、社区卫生 社区文体社区公共事务、志愿服务便民商业服务社区老人院服务 居家老人服务 从以上矩阵图的内容看,市场性程度高的社区服务是企业发挥功能的领域,因为投入的成本高,获得的利润回报也高;公共性程度高的社区服务是政府和社区机构发挥功能的领域,因为投入的成本高而获得的回报低。具有公共性特征而市场性程度低的社区服务就是志愿组织发挥功能的空间。 根据调查资料汇总和专家分析观点看,社区志愿组织的服务领域主要在于: 1、具有公共性而市场性较低的社区服务,如居家老人服务、社区文体服务、社区环保服务、公共事务服务等。这些服务项目是公益性的,同时主要靠投入

16、人力、精力,需要的资金投入、物力投入较少,是志愿组织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 2、公共性高而市场性低的社区服务,如社区治安、社区广场、社区防治、就业服务、社区热线等项目,也是公益性的服务。但是需要投入较大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主要由政府和社区机构从税收争取费用进行兴建、管理。志愿组织在其中开展各项具体的服务活动。 3、公共性高而市场性也高的社区服务,如社区中心设施服务、社区物业、环境卫生和绿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等。他们不单纯是公益服务,也包含满足居民生活品质提高的因素,具有部分营利的特征。志愿组织参与这些社区服务项目时就必须界定清楚,不能为营利性项目直接提供志愿服务,而是为营利性项目之外的居

17、民相关需求提供志愿服务。 4、市场性高而公共性低的社区服务,如便民商业服务、社区老人院服务等。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商业赢利属性,志愿组织不应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在其非营利的领域提供服务。如帮助困难认识往返便民商业活动的过程,前往老人院提供关爱服务等。 我们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分类之后,就可以发现志愿组织在社区的生存空间是比较大的。只要不是局限于“公共性低和市场性低”的项目,而是以服务这些“两低”的项目为主,但同时对其他三中类型的社区服务,根据需要和可行的原则提供部分领域的志愿服务,就能够有所作为,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现代转型 中国传统的社区志愿组织,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

18、影响和形式化倾向的影响,组织结构注重庞大和统一,往往导致僵化、机械。我们调查发现,传统志愿组织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片面追求数量。如一些城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下达硬性指针,要求社区的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人口的8%,导致应急性的召集居民报名参加志愿组织,产生负面影响。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些观念,社区机构规定硬性指针的依据是“国外的志愿者人数占人口的20%以上”、“美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外国的志愿者是分散在众多的社会团体、志愿组织之中,每个组织内的志愿者并不多,千百万个社会团体、志愿组织的人数汇集起来,所在比率就非常大。中国的志愿组织盲目追求单一组织的人数,要

19、求所有社区志愿者都到一个组织中登记,造成组织人数膨胀而管理失效,居民参与组织又缺乏服务机会的状况,组织内部非常混乱。二是志愿组织管理的机械化。社区应付上级的要求而成立志愿组织,管理上套用行政机关的方式,不是充分尊重志愿者的自主性、创造性,而是习惯下达服务活动指针、要求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是志愿组织偏离自愿、自发的特征,具有官僚色彩,引起志愿者的不满。三是志愿组织运作的形式化倾向。由于建立社区志愿组织的初衷是适应上级要求而不是适应居民生活需要。因此,社区志愿组织的运作具有形式取向而不是服务取向。即根据上级要求举办大型服务活动多,而针对居民需求开展日常服务少。以上存在的问题决定了传统的社区志愿组织缺

20、乏活力、缺乏效率、缺乏吸引力,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变迁的冲击时,必须实现自我转型。 那么,现代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有关专家进行了归纳:1、无论是基于正式机构还是社区自发的志愿服务,组织者都必须确保志愿者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环境条件的支持。2、明确需要由志愿者执行的任务,以及其参与工作的方式。3、挑选志愿者,并为其投入工作做好前期准备。4、提供有效的监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5、防止志愿者的流失,尽量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尽量延长他们留下来服务的时间。 6、从志愿者身上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善服务品质和效果。 专家同时提供了志愿服务的界定图式供志愿组织管理者参考。 图

21、2:志愿服务的界定(美肯艾伦普遍适用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自发行为-有组织的行为 个人行为-集体行为 基于社区的行为-基于正式机构的行为从上述图式看,两边极端的志愿组织模式:一是完全自发的社区个人行为;二是完全有组织的社区机构控制下的集体行为。然而,现实社区的志愿者组织,最有活力的恰恰是处于两种模式之间的大量非极端状态。既发挥个人自发的创造热情,又发挥组织管理的效率优势。所以,我们提出的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转型,并不是从单一极端状态转向另一极端状态,而是开拓广泛多样的组织形态。 我们可以用三个沿海城市的社区志愿组织发展模式来看结构转型的多种可能性,并且分析怎样推动社区志愿组织健康发展。 G市是

22、沿海特大城市之一,原有的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比较健全。该市发展志愿服务并且向社区推进的时候,往往依靠行政力量。如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检查,就下达指针,要求各社区的志愿者人数达到总人口的8%。我们调查的时候发现,该城市的志愿服务是“上热下冷、中间梗塞”。即市、区层面的领导前往国外、港澳考察社区建设之后,都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基层建立相应组织。然而,社区居民并不热情,因为他们不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是带着完成上级任务的心情报名参加志愿组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管理者(街道、居委会)对志愿服务采取应付、形式化的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对自己的政绩没有太大的作用,就对上级敷衍了事。所以

23、,虽然G市的志愿服务产生较早,但是发展并不顺利。有大型活动的时候轰轰烈烈,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不见踪影,社区志愿组织并没有扎根、生长。 S市是新兴移民城市,受港澳的影响而发展“义务工作”模式。直属服务队伍和社区服务组织的义工非常积极,不断创造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服务途径。但是,义工人员的想法与管理机构的意图有时产生矛盾,出现了“两头热情、连接困难”的状况。即社区义工人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而且不断创新,产生良好的影响。市直属义组织也开展大型服务活动,造成很大的声势。可是,志愿组织的高层管理与基层社区的团体之间缺乏沟通、联系,难以相互支持。其结果是S市的义务工作经常有创新、有突破,但是志愿组织、志

24、愿人员的友好合作则存在较大欠缺。 Z市是中等城市,发展志愿服务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时间仅仅5、6年。但是,志愿组织注重将政府体制的支持优势与社区组织的自发活力相结合,使志愿服务在社区居民中受到欢迎,产生很好的影响力。Z市考虑与中央、团中央的一直,没有采用“义务工作”名称,而是采用“志愿服务”名称,也借助传统的社区机构发动居民了解、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Z市频繁派出志愿者骨干前往香港、澳门,参加义工培训学习、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在社区志愿组织的建设和活动开展方面借鉴外国、港澳台的经验。他们突出“人性化”、“人情味”,尽量削弱行政带来的机械、僵化色彩。所以,社区志愿组织的分散化服务

25、、自主化管理,与全市志愿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集中、提升服务、树立品牌做到有机结合。 从上述三个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比较看,完全套用传统社区管理机制,不利于志愿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完全照搬外国社团结构与机制,不利于志愿组织适应国情和顺利成长。兼顾中国传统社区管理特点,又吸收和借鉴外国、港澳志愿社团结构因素的做法,有利于社区志愿组织发展壮大、有利于社区志愿服务兴旺发达。 三、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及其变化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虽然,志愿者的服务源于奉献和爱心。“但没有哪一项事业仅仅依靠爱心、激情和崇高就能长久地支撑下去,也没有哪一个组织单凭理想与冲动或领导精英

26、的个人魅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持久地运转和发展。” 社区志愿组织必须通过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快乐、获得回报。 (一)社区志愿者的社会激励机制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兴起之后,党和政府及社区机构都在探索各种社会激励机制,即从社会方面对志愿者的服务予以承认、进行奖励、提供回报。这里,我们必须区分的是志愿者追求回报与社会提供回报的区别。作为志愿者本人是不会追求社会回报的,因为,他们是怀着奉献爱心和充实精神等动员参与志愿服务,恰恰是摒弃了职业场所的利益计较。可是,作为社会方面对于志愿者的服务应该给予奖励和回报,只有让帮助社会和他人的人得到激励,志愿服务事业才能长期发

27、展。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2599名志愿者和1284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社会激励的需求表现如下:表一:志愿者应该得到社会的表彰(安国启志愿行动在中国) 选 项 志愿者(%) 市民(%) 非常同意 289 361 比较同意 485 448 说不清115 104 不太同意 81 68 很不同意 3019 Total 10001000 不论是志愿者还是市民,都认为对于志愿者包括社区志愿者应该给予社会的表彰,从而一方面弘扬志愿服务事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服务、帮助他人;另一方面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尊重、得到理解,产生长期服务、奉献社会的意愿。 社会激励机制的建设,包

28、括制度化的措施、舆论的宣传和现实生活的回报等。既有宏观的导向性激励,也有微观的辅助性激励。从近年来各地志愿组织,包括社区志愿组织探索和实施的激励机制类型看,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社会荣誉激励机制。这是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最普遍的激励。从国家级机构颁发的“志愿者金奖”到社区机构颁发的“优秀志愿者奖励”。因为,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社会与他人提供服务,其目的就不是为了物质激励。但是,社会给予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就能够使志愿者感受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目前,社区志愿服务的荣誉激励机制由不同层次的称号组成。最基础的是社区志愿团体授予的荣誉,即志愿团体根据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和社区外人士前来参与

29、志愿服务的情况给予评奖和荣誉。上一层是社区管理机构授予的荣誉。即社区管理机构对志愿团体、志愿人员、志愿服务项目,根据服务效益和社区居民的评价而进行评奖、颁发荣誉称号。更高层次是政府授予的荣誉。即志愿团体和社区机构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给予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特殊称号,如“杰出志愿者”、“志愿者金奖”等。不同层级荣誉激励的重点有所区别。政府授予的奖励,拥有广泛的社会宣传,同时享受一些政府荣誉称号的相应待遇。社区机构授予的奖励,在社区居民中广为传播,提高了志愿者在居民中的受欢迎程度。社区志愿团体授予的荣誉,让获奖的志愿者在团体成员中受到尊重、感到自豪。如今,我们的调查发现,对于政府荣誉和社区机构荣誉的重

30、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志愿团体荣誉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待提高。一方面,政府和社区机构的荣誉有限,只有极少数精英能够获取,大部分志愿者难以得到。另一方面,政府和社区的荣誉比较正规,不够灵活多样。因此,大力发展和创新志愿团体的荣誉激励机制,是未来的重要趋势。我们认为,提升志愿社团荣誉激励机制的关键,是设置灵活多变又富有人性的荣誉奖项,让获奖的志愿者感觉受到“圈内人”的尊重、敬佩。这样,志愿者为社区、他人提供帮助之后,受到“圈内人”的称赞、表彰,就觉得自豪,愿意继续提供服务。 第二、社会回报激励机制。虽然社区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出于高尚、无私的动机,没有考虑获得回报。但是,社会各界及社

31、区机构,则必须探索和建立志愿服务的回报机制。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志愿者提供的服务,绝对不能够从服务对象方面获得回报,否则就违背了“爱心奉献”的原则。可是,社区的其它机构应该创造条件,让志愿者的服务获得社会回报。不同的社区对回报激励机制的探索非常多样,形成不同的模式。有些社区建立“志愿服务银行”,借鉴义务献血的回报机制,制定相应制度,即志愿者为社区及他人提供的服务折算小时,储存在“服务银行”里,将来一旦需要,可以获得社区志愿机构提供的同等时间服务。有些社区采取“互助服务”的回报激励方式,将志愿者为社区、他人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效果张榜公布,让广大社区居民知晓,一旦志愿者本人有需求,也能够获得大家的热

32、情服务。有些社区采取“服务转换”的回报激励方式,即对热情在社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进行重点介绍,并且通过服务活动发掘志愿者的各种才能。一旦社区有职位、岗位、工作的机遇,优先考虑志愿者的就业或兼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中国的城乡社区,在建立志愿服务的社会回报机制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随着中国公民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变,社区的生活、休闲、交往、体验功能不断健全。一方面,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为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居民对社区管理和社区工商业、社区文化事业、社区福利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为志愿者本人的就业、兼职、才智体现提供了空间。因此,社区机构鼓励

33、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充分显示爱心、展现自我,同时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推荐就业、兼职,是具有很多机会的。此外,社区志愿者的回报激励机制还有许多形式和内容,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 (二)社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 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参与服务过程获得的自我成就感、自我表现提升感和自我满足感。我们调查中发现,很多社区志愿者,不论是各个机构或社团进入社区服务的志愿者,还是社区居民中的志愿者,都具有爱心和热情,但又不仅仅是因为爱心才从事志愿服务,而是包含复杂多样的动机。那么,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看重社会激励机制,而且形成自我激励机制。由于善于从自我激励的角度了解参与服务价值,即使社会激励

34、有欠缺,志愿者仍然能够自己保持服务的热情。 我们对中国第一个产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地区广东省深圳市864名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他们对参与服务的收获评价很高。 表二:参加志愿服务,我感觉收获很大 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汇总 人数208 553 74 10 845 频率240 639 86 12 977 概括起来,社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自我价值激励。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从而影响自我评价的改变。有些企事业单位人士,在职业工作中处于较低的岗位,受到日益激励的职业竞争刺激,自我表现评价越来越低,缺乏人生的信心。参与社区志愿组织

35、,他们发现每一个都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且首当其冲服务对象的欢迎。因此,志愿者在职业之外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调整人生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些社区,对于过去社区中的“问题青少年”、“边缘青少年”,改变教育和服务方式。以前,采用“帮教服务”的模式,明显体现教育者是一方,问题青少年是另一方,产生抵触情绪。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之后,志愿机构成立“成长青少年”服务队,吸引边缘青少年参与活动。这样,边缘青少年具有双重身分。既通过活动接受教育,但有较好表现的则成为志愿者,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时候更好地改变自我。原来,边缘青少年被居民“看不起”,自己也认为人生没有价值。如今,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为

36、居民提供帮助,既改变居民的看法,也提高自己的新认识,愿意朝好的方面转化。人都是有价值的,都需要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机会让志愿者重新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是激励他们参与服务活动的重要因素。 第二、自我成就激励。志愿者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对他们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因为,社区志愿服务不在于承担多么重大、艰巨的任务,而在于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具体的帮助。职业生活中,人们对成功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突出完成任务、实现明显效益才觉得成功。这样,就对一般人员产生压力,很难感觉生活的成功。而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由于志愿者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服务,而且不要求酬金

37、,受到的要求与评价就不同。只要热情、真诚,提供的任何具体服务都得到他人的肯定,容易产生成功感觉。志愿组织应该高度民主重视志愿者的自我成就激励。“如果有一件事生存创新组织可以做得既好又频繁,那么这件事就是庆祝成功。而且庆祝成功的过程中,这些组织还给予员工一些无形的好处,可以称其为精神收入,这些好处已经远远超过了员工根据绩效工资制应得的加薪。” 社区机构和志愿团体,对于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只要承认服务是有效果的、受到对象需求的,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志愿者为了让社区和居民满意,将会千方百计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在为社会做好事的同时也感觉人生的成功。 三、自我提升激励。我们的调查发现,志愿者

38、在参与志愿组织、为社区提供服务之前,大多数没有想到志愿服务对人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许多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员,在回忆服务过程是就特别强调自我提升的意义。因为,社区志愿服务是提供志愿者在职业岗位之外的交往与实践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参与服务,提高交际能力、提高应对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非正式团体领袖能力等。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志愿者,从初期参与社区服务的实际操作,到参与策划、组织志愿活动,再到对新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不知不觉之中,他们自己成为具有领袖才能的资深志愿者。那么,能够将这些新培养的素质应用到职业生活中,志愿者的职业生涯发生变化,越来越成功。除此而外,参与志愿服务是一个提升精神境界、

39、完善人格素质的有效途径。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建设与美化服务,为居民带来舒适环境;参与社区老弱病残服务,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参与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服务,参与创造和谐的社区氛围;服务过程使自己的精神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净化,培养崇高的人生追求。 第四、自我快乐激励。志愿者的自我快乐激励机制,是指学会在社区服务中寻找快乐,或者善于将忧愁情绪转化,获得快乐的体验。我们调查中发现,只有快乐的志愿者才能够长期坚持进行社区服务,因为他们不仅有付出,也感到有许多收获,善于为付出与收获而快乐。从人的本性来看,“哪怕人们采取的行动不是那么气量狭窄,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基础仍然是自我利益。”“即使人们怀着利他主义的动

40、机,个人利益以及个人愿望的达成,都有可能支配其投身的领域。我们的工作就是理解其动机,并帮助他们寻找一种表达的方式。” 所以,推动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服务的是奉献精神,但是维系志愿者长期坚持社区志愿服务的则是快乐激励。虽然,责任、事业心、热情、慈善心等对志愿者领袖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普通志愿者特别是青少年志愿者,在热情、激动过后就需要快乐激励机制。许多志愿者善于将社区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因素都转化为充实人生、调剂人生的快乐因素。特别是他们学会将遇到的困难及遇见的付面因素自我消化、过滤,寻找快乐的因素影响自己和他人。社区志愿服务,就是志愿者通过快乐地提供服务帮助社会与他人,使广大居民更加快乐、更加幸福的

41、事业。 目前,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逐渐建立,但是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系统性。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凭经验进行激励,重复性、普遍性的激励因素多,逐渐深化、影响深层的激励要素缺乏。由于缺少激励的层级,社会激励达到一定程度就减弱效果,自我激励达到一定程度就难以满足需求。如许多社区机构设置最高奖项是“五星级志愿”(服务500小时),那么继续服务的志愿者就缺少激励方式了。另一方面是缺乏灵活创新。因为许多社会激励因素是领导机构设置,没有广泛征求志愿者的意见,并且让他们参与设计,奖励方式与内容单一、机械,缺少吸引力。由于志愿组织内部的自由交流、鼓励创新的氛围不足,志愿者的自我激励因素也受到思维制约,不够丰富多样。随着中国社区的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必然越来越兴旺发达,探索更加富有活力的社会激励机制和自我激励机制,吸引广大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做好社区志愿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