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9010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以A公司为例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 它是 指 企业在 正常经营 创造利润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 、 还要 承担对股东法律责任,要承担对员工、 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 的伦理、慈善等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国 企业都出现了环境污染、 劳工权益 等各种问题, 但 究其根源还是企业 社会责任意识的淡漠,责任感的缺失。由此可见,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企业社会责任越

2、来越受到全球企业的关注。进入 21 世纪以 来,企业社会责任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运动席卷了全球。中国虽起步晚, 但企业社 会责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注入了新鲜血液。 军工企业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国有企业, 在我国 经济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 它不仅具有 与其他行业的共性, 还被赋予了国防经济 和国民经济的特殊双重责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不仅是军工企业的使命 、 责任和义务, 也是整个社会对军工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 的要求。A 公司是军工企业的 “排头兵” , 是国家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力量。 在处于企业全球 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积极履行

3、社会责任并发挥表率引领作用,才能体现我国大型国际化企业“负责任 、受尊重”的形象。 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简要总结出军工企业特殊背景下的社会责任理论内涵。 其次通过分析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现状、 问题及成因, 总结出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特殊内涵 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对军工企业的新要求。最后 通过 A公司现行企业社会责任四维度分析,提出 A 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实施建议,并对未来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进行探讨和展望,得出适合军工企业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等特殊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关 键词 : 军工企业;社 会责任;体系;设计II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

4、(MBA ) 学位 论文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an attitude of enterprises to social. It means that enterprises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to their shareholders, employees, consumers, communiti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when create profits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arket economies, the wor

5、ldwide enterprises have come up with troubles such as pollution, labor rights, which basically caused by the lack of CSR. So to keep long term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must pay much attention to CSR. As the social develops, CSR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global enterprises. CSR even shoo

6、ts the world as a social spirit movement. CSR is a new word in China, but it is very import and has given new bloo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society and economy of ChinaAs a group of particula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s in defense industry have a particular role in national economie

7、s. They not only share some common natures with the enterprises in other industries, but also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economy. So actively conducting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s not only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defense enterprises but als

8、o the earnest expectation and the broad requirements of the whole society 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Corporate A is a leader of defense corporat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y strategy of going out. Only actively ta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a leading role can our top global enterprises reali

9、ze their impressions of taking responsibility and being respectable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SR produc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brief conclu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CSR in defense industry. Then th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10、 problems and initials of CSR in defense industry, we reach the particular connotation of CSR for defense corporate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ng new harmonious society.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four-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A,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c

11、orporate A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SR system, discuss the future extension of CSR for defense corporate and thus figure out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by which we can improve the CSR system of defense corporate in particular aspects of keeping the safety of our country and strengthening our defense c

12、apabilities Key word: Defense Corpor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Designation III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目录 研究成果 声明 I 关于学位 论文使 用 权的说明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 1 章 绪论1 1.1 研 究目 的及意 义 3 1.2 研 究框 架及研 究方 法. 4 1.2.1 研究框架 4 1.2.2 研究方法 5 1.3 技 术路 线及研 究思 路. 6 第 2 章 企业社会 责任的 理 论基础8 2.1 社 会责 任理论 的起

13、 源. 8 2.2 国 内外 理论研 究综 述. 8 2.2.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8 2.2.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0 2.3 我 国企 业社会 责任 概念界 定11 第 3 章 我国军工 企业社 会 责任的现 状. 13 3.1 我 国军 工企业 社会 责任建 设总 体态势. 13 3.2 我 国军 工企业 社会 责任成 果14 3.2.1 我国军工企业重视经济责任14 3.2.2 我国军工企业重视环境责任14 3.2.3 我国军工企业重视公益责任15 3.2.4 我国军工企业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15 3.3 我 国军 工企业 社会 责任存 在的 主要问 题及 成因分 析. 16 3.

14、3.1 缺乏军工行业特殊社会责任政策 16 3.3.2 缺乏清晰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17 3.3.3 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不全面 17 3.4 军 工企 业社会 责任 特殊内 涵17 3.4.1 企业社会责任普遍内涵. 17 3.4.2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特殊内涵18 3.5 和 谐社 会建设 对我 国军工 企业 社会责 任的 要求 19 第 4 章 A 公司社会责 任体 系设计研 究. 21 IV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4.1 A 公 司 概况 21 4.2 A 公 司 社会责 任建 设背景 22 4.3 A 公 司 社会责 任管 理内涵 22 4.4 A

15、公 司 社会责 任四 维度现 状22 4.4.1 经济责任. 22 4.4.2 法律责任. 23 4.4.3 伦理责任. 23 4.4.4 社会公益责任25 4.5 A 公 司 社会责 任特 殊内涵 现状. 27 4.5.1 国防责任. 27 4.5.2 军民融合. 28 4.5.3 防扩散28 4.6 A 公 司 社会责 任体 系构建 28 4.6.1 管理体系. 28 4.6.2 沟通体系. 30 4.6.3 法律责任体系32 4.6.4 员工责任体系34 4.6.5 环境责任体系34 4.6.6 国防责任体系34 4.6.7 军民融合责任体系 35 4.6.8 防扩散风险体系. 35 4

16、.7 A 公 司 社会责 任实 施的政 府监 督机制. 35 4.7.1 激励机制. 35 4.7.2 监督机制. 36 4.7.3 评价机制. 36 4.7.4 临时标准. 36 结论. 38 参考文献41 攻读学位 期间发 表 的论文与 研究成 果 清单44 致谢. 45 V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第1 章 绪论 企 业 的 社 会 责 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是 指 企 业 追 求 有 利 于 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 它超越了 法律和经济 所要求的义务 , 是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获得长期成功的关

17、键。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有助于企业长期经济目标的实现,这是有效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 的思想 起源于西方, 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霍华德? 伯文(Howard Bowen )在 1953 年出版 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 ,开创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先河。 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时, 政企分开 使得 中国 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市场经济大环境, 我国企业既品尝到了竞争的甜头 , 也遭遇 到了竞争的残酷。 他们在 生产经营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 而尽一切可能去降低成本。 在这种盲目的扩张下, 忽视了企业本应该有的对社会

18、、 对环境的影响和贡献, 忽视了承担社会责任。 最突出表现为: 忽视了诚信经营, 公平竞争, 从而使得 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充满了恶性竞争, 破坏了国家和民族团结; 盲目激进的扩张, 忽视了对员工的发展, 对股东、 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忽视了对环境、对社会公益责任的关注。 到了 90 年代, 企业发 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出现了停滞, 这时中国与国际接轨后,我们的企业也感觉到了差距 , 渐渐思考如何能像国外优秀企业那样处理好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相互 关系。 中国 从这时起, 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模糊的概念, 但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承担社会责任的自律性差、经营者社会责

19、任管理的缺失、社会监督力不够。 进入 21 世纪,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已经扩散到了全球。 联合国 “全球契约”成员数量已经超过了 8000 多家,来自世界 130 多个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ISO26000 ,吸引了全球 78 个国家及数十个国际组织的 500 多名专家的积极参与。 而国际一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在悄悄地发生方向性的变化。 首先, 对企业社会责任 的关注重点已从单纯的履行义务、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担当责任,发展到将履行责任作为企业经营中的新方式和核心竞争力的新途径。其次, 对企业社会责任 的实践也从仅仅是关注界定概念内容, 转向建立完

20、善健全有效的落实机制; 从只关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改善社会公布、 披露、 沟通方式, 转向关注管理体系创新。 最后,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从被外界1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推着, 发展到企业主动自觉追求企业社会责任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 我国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 已由最初的观望期进入到普遍关注且积极推进的新阶段。2006 年开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这一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需要从 “又快又好” 转变 为 “又好又快” ,强调了速度、 质量和效益要相协调, 人

21、口、 资源和环境要相协调。2006 年初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也明确要求,公司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这些政策的提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 军工企业是政府出资创办的国有企业, 是国民 经济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 军工企业不仅具有其他产业中企业的共性, 还具有 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的双重特征。 这种特点、地位与作 用,要求 军工企业首先要履行政治责任,同时也要履行经济、道德、法律、 环境资源和慈善 责任等社会责任。 军工企业不仅因中央企业的特殊身份而需承担比一般企业更大的社会责任, 由于身处国防 科技工业这一特殊行业, 军工企业在道德伦理上, 还承担

22、着与其它中央企业完全不同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 军工企业由于其行业性质而需承担的特殊社会责任主要包括: (1) 国家安全责任。 是指军工企业必须向国家和军队提供技术先进、 质量可靠的武器 装备, 必须围绕武器更新进行先进军事技术的跟踪研究和创新,必须为军队及国防现代化、武器系统集成提供技术服务等。国家安 全责任虽然没有像企业法律责任一样由法律强制规定,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军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军工 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是军工企业 存在的基本价值。 (2) 非传 统安全防护及应急救援责任。 在当代社会, 随 着社会不安定因素日益增多, 社会对军工企业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防护及应急

23、救援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要包括: 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设备的研制和生产, 以满足地震、 洪水、 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的救灾需求; 为大型基础设施的 防恐、 反恐及军民两用提供各类应急装备及技术服务; 为城市大型活动提供安全防护、 指挥、 控制、 监督、 跟踪等设施及 技术服务。 这些社会责任 不仅是在新国国际安全形势下, 社会赋予军工企业较新的道德伦理责任, 也是军工企业适应新的国际安全形势, 拓宽自身业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 军民融合责任。 并以此提高国防基础能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是我国目前极其重要的发展战略。 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防基础能力建设的主体, 军工企业应勇

24、于承担促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 具体来说 , 军工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转让及产业化等 “军转民”途径, 将自身储备的军用高新技术及管理经验应用到民用领域, 实现 “军技民用”, 促进社会技术及经济进步, 一 方面需要在2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政策允许下, 主要通过合资、 合作、 外协、 外购等 “民转军”途径, 吸纳民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实现 “民技军用 ”, 促进武器装备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而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巩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的双重目标, 最终实现军工经济和民用经济的全面融合。 政府管理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及推进工

25、作, 迫使国有企业 积极去履行社会责任, 成为依法经营 、 诚实守信, 节约资源 、 保护环境、 以人为本 的表率, 以及国家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促进社会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楷模。 军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 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不仅是 军工 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也是全社会对国有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 因此, 如何才能建立适合我国 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增强国家的 国防经济竞争力, 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和竞争, 进而提升地区甚至国家的声誉, 是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

26、将以军工企业“排头兵”A 公司为例,对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研究思路,对论文框架做一一梳理 。 1.1 研究目的 及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变革的创新领域之一, 是 企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是顺应世界企业发展的大潮流、 大趋势。 在我国,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改革与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 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日益深入, 已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重要时代主流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商业规则。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积极倡导企业社会 责 任 : “ 负 责 任 的 、

27、 持 续 的 企 业 行 为 对 于 其 实 现 目 标 , 包 括 提 高 创 新 能 力 、 员 工 素质和企业声誉至关重要。 积极主动地处理好环境、 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不仅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也是解决像贫 困、 气候变化这类世界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大声疾呼社会责任, “这是个需要负责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拥抱责任! ”欧盟各国明确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提升地区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自身来看,CSR 可以带来商业“优势” ,包括吸引、留住、激励员工;通过节能减排、 降低能耗 等来降低成本; 通过开 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帮

28、助解决社会问题,带来创新。同时 CSR 也 有助于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提高企业声誉。最后,CSR 也是3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持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方法。从社会广泛的利益来看,CSR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协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和竞争。CSR 还可以提升地区甚至国家的声誉, 在欧洲,有许多国家致力于推进企业树立符合 CSR 的企业文化,使得该地区更加吸引投资者,该地区市场的产品具有更积极的品牌形象。 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诉求多元多变, 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舆论大环境下。 国有企业迫切需

29、要通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提升社会沟通水平,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 信任和支持。 党中央、 国务院一 直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 胡锦涛同志、 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意 义; 国务院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下发的 中央企业 “十二五” 和谐发展 战略实施纲要 要求中央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推进中央企业与社会、 环境的和谐发展, 推进诚信央企、 绿色央企、 平安央企、 活力央企和责任央企建设。2011 年 11 月,国资委在北 京召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社会责任面临的新形势后,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

30、责任工作的重要意义。 A 公司作为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有着服务于 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的 核心使命, 有着为国家安全提供装备、 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产品、 为民族复兴提供优秀文化的神圣职责。作为国家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统筹履行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对于推动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对A 公司本身, 能够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 得 到社会公众的尊重, 利于企业进行国家化经营。 对我国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 有利于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增强企业软实力,提升企

31、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强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健康运行。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研究 A 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现状,与A 公司 的实际概括和管理体制相结合, 在目前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 现状的基础上, 为 A 公司社会责任体系设计提出 管理思路, 同时可以为中国的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设计 提供一些有用的想法和建议。 1.2 研究框架 及研究方法 1.2.1 研 究框 架 4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本文从现实资料着手, 对社会责任发展历程及理论内涵进行探讨, 然后 从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出

32、发, 以 A 公司为实例, 提出A 公司及我国 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的建议 。 本文将主要研究 框架 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 阐明选题的 背景 、 目的、 意义、 国 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全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说明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说明对我国军工企业及A 公司社会责任体系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 简要总结军工企业特殊背景下的社会责任理论内涵。 先介绍 国外社会责任理论 发展过程, 然后 探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 发展历程等 。 通过对比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理念,分析我国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内涵。 第三部分, 简要分析 我国军工企业社会

33、责任特殊背景下的发展 现状, 在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 对未来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进行探讨 ,结合我国国情和军工企业强军报国、 军民融合 等特殊社会责任, 总结出建设和谐社会对军工企业的新要求。 第四部分 ,首先简单介绍军工“排头兵”A 公司 的概况、实施背景。其次, 通过对A 公司现行企业社会责任四维度 (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道德责任、 慈善责任) 的分析, 基于A 公司企业 社会责任 的现状, 提出对A 公司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实施建议及启示 。 最后, 得出适合军工企业 A 公司维护国家安全、 增强国防实力 等特殊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 政府监督机构 。 第五部分

34、 ,通过前几部分的分析研究,得出本文结论和展望。1.2.2 研 究方 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将采取规范 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 文献分析法。 即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 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脉络, 对企业社 会责任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形成理性认识, 并根据逻辑框架及知识体系形成我国 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 第二, 比较分析法。 首先, 对我国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比较 ; 其次, 对一般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及特殊军工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提炼出 军工企 业区别于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35、 特殊影响和特殊社会责5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任; 最后, 在此基础之上对处于不同 行业的国有企业与特殊军工背景下的 A 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A 公司所具有的特殊社会责任及体系优化调整方案。 第三, 案例分析法。 以 A 公司特殊军工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进一步论证 军工企业履行特殊社会责任及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3 技术路 线及 研究 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见图 1-1。 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解决军工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问题后, 提出在建

36、立和谐社会下形成适合我国军工企业特殊的社会责任体系。基于我国军工企业 CSR 的体系模型,分析影响 A 公司 CSR的各种因素,进一步探讨建立适合 A 公司的体系及机制。6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图 1.1 本 文技 术路 线图7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第2 章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理 论 基 础 本章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进行详细解读, 综合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国内外发展过程,从而总结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下我国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2.1 社会责 任理论的起源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37、 Responsibility, CSR )理论自 20 世纪 初期在美国被提出,其概念以及理论体系的产生 不断发生变迁和发展, 可以将 CSR 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及理论初步创立阶段 。 该阶段主要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 到 70 年代。在此之前,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企业被抽象为一个生产函数并且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存在唯一目的。 美国经济学家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 20 世纪20 年代初提出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道德因素。 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理 论概念的

38、丰富以及理论的形成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日益扩 大 ,主要产生了比较 有 代表性的 CSR 理 论 : 以 弗 里 德 瑞 克(Frederick ) 为 代 表 的 学 者 所 提 出 的 “ 社 会 回 应 ” 理 论 , 该 理 论 主 要 强 调 企 业 作 为社会环境中的一员, 不 仅必须满足社会需要, 还要对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社会期望做出回应。以普兰斯顿(Preston ) 为 代 表 的 学 者 提 出 的 公 共 责 任 理 论 , 他 认 为 企 业 在 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兼顾法律要求、 政府政策以 及公众期望,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应局限于少数

39、的利益相关者。 三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全球化及其实践应用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企业 的社会责任在实践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一方面表现在许多大的跨国企业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社会责任准则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另 一方面, 一些行业的、 地区的、 国家的 组织也着手建立了各自的 CSR 准则。 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美国的 SA8000 标准、 欧盟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以及联合国倡导的“全球契约”计划。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也于 2004 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ISO26000 的制定。 2.2 国内外 理论研究综述 2.2.1 国外理论 研究 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或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

40、到 19 世纪英国工业革 命时代。 最早是由美国的谢 尔顿(Oliver Sheldon )在 1924 年提出的,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各方利益联系在一起, 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包括道德因素, 社区利益等, 这些都高于公司的经营能力。 随着社会责任理念的发展, 学术界普遍认为, 对企业社会8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责任理论的正式研究始于霍华德? 伯文 (Howard Bowen)在 1953 年出 版 的 商人的社会责任 一书之后。 这本书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先河, 被学者们 认为 是第一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威 书籍。 1953 年, 霍华

41、德 ?伯文首次明确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 “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府 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和义务。 ”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概 念 发 展 中 最 大 的 辩 论 者 是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家 米 尔 顿 ? 费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70 ) , 他认为社会责任与商业是相分离的, 商业运作中没有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股东的私有财产, 其运作是为了给股东赚取更多的利润, 因此企业只承担对股东的经济责任,企业没有道德或其他特殊的责任。 凯思?戴维斯 (Keith Davis ,1973) 和罗伯特? 布罗姆斯特姆 (Robert Blo

42、mstrom ,1975 ) 对米尔顿 ?费里德曼的观点进行了最有力、 最精彩的批评。 凯 思?戴维斯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 “企业考虑问题的范围是在企业寻求的传统经济效益之外还应完成从造福社会的事务 ”; 罗伯特 ?布罗姆斯特 姆 “ 社会责任是一种管理义务, 无论对社会整体的福利还是对组织的利益,企业都要采取行动加以保护和改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 1971 年给 CSR 下了 定义,该定义包括三个层次, 最内层次是产品、工作和经济增长责任(基本责任) ;中间层次环境保护、善待员工等;最外层次的责任包括企业为提高社会环境应该更多参与的责任 (如协助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等) 。 阿奇?卡罗尔

43、(Archie Carroll)把 CSR 定义为 “在某一特定时期, 社 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 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委员会在 2003 年的一份 文件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在国际社会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这份文件中指出, 企业社会责任是由内部维度和外部维度两个维度构成。 企业社会责任的 内部维度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等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 业的外部维度要求企业对商业伙伴、 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以及对全球化环境的改善承担一定的责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阐述 最具影响力阿奇 ? 卡罗尔(Archie Carro

44、ll,1979 ,1984,2000 )对 CSR 进 行了经典的四层次概括,提出 CSR 包括经济 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并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 他认为企业的经济责任包括企业要致力于减少成本、 创造利润、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环境保护、 消费者保护、 劳动法等相关法规; 企业承担的伦理责任包括遵9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守法律之外, 必须遵守公平、 正义等原则; 企 业承担的慈善责任包括贡献自身的资源。图 2.1 社 会责 任金 字塔 模型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过程中,19 世纪 60 年代

45、主要是企业 社会责任的定义确定上;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社会绩效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 和 企 业 财 务 绩 效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这些延伸概念上;20 世纪 90 年 代 是 关 于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Stakeholder ) 、企业 伦理理论(Business Ethics )等研究中。 2.2.2 国 内理 论 研究 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末, 在 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下,我国企业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 责任

46、问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和思考。 200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 , 并于党的十七大中将其写入党章。 2005 年,国资委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起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 ” ,并召开了 “2005 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大会讨论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综合性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 并发表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宣言 。 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间团体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进步 。 其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 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方向。 10 北京理 工大 学工 商管 理硕 士(MBA ) 学位 论文 2008 年

47、 1 月,国资委 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敦促中央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表率, 以人为本、 构建 和谐企业的表率, 努力成为国家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孙明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无道德阶段;第二,法律阶段;第三,积极应对阶段;第四,伦理观阶段;第五,伦理先进化阶段。 卢代富的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评述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 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 李立清, 李燕凌的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认为,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 “核心组 织 ” , 其 经 营 理 念 、 管 理 方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