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9621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公司治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题目名称及选题来源(一)题目名称成长机会、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二)题目来源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的研究课题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背景20世纪7080年代,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热潮首先在美国兴起,本世纪初的网络科技泡沫的破灭、著名公司的财务丑闻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学术界和世界的视点再次转移到公司治理这个问题上。现在公司治理已经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对与公司治理相关的问题,如股权结构、所有制、融资结构、产权制度、董事会制度和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之所以对公司治理研究感兴趣,其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

2、如果人们能够发现影响企业绩效的公司治理因素,管理人员就能够对症下药,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人更多的将公司治理视为投资人对经理人的监督手段和对公司进行控制的手段,对优良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认识不足。这样公司治理“形式化”在有的企业被默认为可接受现象。在研究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学术文献中,国外学者通常对公司治理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初步确立了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机会等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架构。国内的文献也大多集中在债权结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等单方面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上。尽管国内外关于治理对经营绩效影响问题的

3、研究文献在不断增加,但是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始终没有得到一致的研究结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成长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熟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保持较好成长性的保障,成长机会也会影响到公司治理安排。成长机会不同的公司,最优治理机制应该有所不同,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也应该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在以上方面有所发现。(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公司治理是一个包含结构、机制、过程、制度等多重涵义的丰富体系,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但是,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有关成长机会、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综合

4、作用的实证检验并不多见。对于具有不同成长机会的公司而言,不同的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信息透明度等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进行研究,找出不同成长机会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充分考虑成长性的差别,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为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综合分析公司治理整体机制与经营绩效关系,弥补只研究单个机制的不足,有助于丰富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第二,考虑公司成长机会的差别,有助于企业更理性的选择公司治理机制,为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论依据。三、研究现状国外经济学家公认的对公司治理问题正

5、式研究起源Jensen和Meckling,他们于1976年首次应用代理理论来解决现代公司中管理者和股东之间所存在的两权分离问题。根据代理理论观点,公司治理研究已经制定出许多治理机制用以减少或消除管理者和股东矛盾,保证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提高经营绩效。Jensen把这些治理机制划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之后,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国内研究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从公司治理的一个或几个子机制出发。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选择1993年底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7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公司业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对深交所

6、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公司治理对外部投资人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负相关,在非保护性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正相关。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胡铭(2002)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之间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他对所考察的250家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分布在两端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都较高。吴淑馄(2004)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并非越高越好,而且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托宾Q值)的影响与股权结构有紧密关系,在考虑交叉反应的情况下,非执行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正

7、相关,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与公司绩效只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但张必武、石金涛(2005)研究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可显著提高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与公司业绩是正相关的。于东智(2003)以2000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沪证交所上市的1088家公司为样本,以1997一2000年度为研究区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分离并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而龚红(2004)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后却提出两职分离与公司业绩(EPS,ROE,EVA: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第二类从编制出的公司治理综合指数出发。白重恩等(2002)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

8、时,建立各种机制的衡量标准,通过定义一个评级指标G指标,来反映中国上市公司的总体治理水平。G指标包含了公司的股权结构、经理层、董事会的组成等8项指标。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新兴的股票市场上,好的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影响很大,而且中国股民愿意为好的公司治理支付溢价。以李维安为首的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从股东权益与控股股东、董事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和监事会、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6个维度,设置了80多个评价指标,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评级研究。相对而言,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司治理相关研究时较为重视内生性

9、问题。Demsetz(1985,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所有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Himmelberg、Hubbard和Palia(1999)利用一个纵列数据样本发现美国公司的内部人持股内生于公司业绩。Bhagat和Black(2002)在研究1985年至1995年美国企业的董事会组成和公司绩效的内生性关系时,发现绩效差的企业趋向于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但是纯粹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并未使绩效得到改善。同时,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并未获得较高的绩效。Hermalin和Weisbach(2000)在综述了学者们关于董事会的事实证研究后,得出了董事会是内生性的治理机制的重要结论。具体而言

10、,董事会的组成和规模会影响董事会决策的质量,例如,更换CEO、并购和决定经理层的薪酬等同时,公司绩效、CEO的更换或股权结构的变化,都是影响董事会的重要因素。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在研究时开始注意内生性问题,王华和黄之骏从内生性视角研究我国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的内生互动关系,选取2001-2004年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广义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营者股权激励与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的反向互动关系,而经营者股权激励和非执行董事比例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其次,在考虑到经营者股权的内生性影响下,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价值之间依

11、然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李汉军和张俊喜(2006)通过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了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很强的内生性关系。成长机会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方面,大多文献研究单个治理机制对企业成长机会的影响,曾江洪,丁宁(2008)对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平稳性、董事会结构、两职状态和董事会教育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谢军,曾晓涛(2005)选择市净率作为企业成长性的量化指标,以 76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股权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发现法人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数值最大,国家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为正,流通股比例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且数值最小。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对

12、于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与债权融资等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在研究视角上,早期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单一的治理机制与公司的绩效的直接关系,把众多治理机制作用分隔开来。本文将分析造成这些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把成长机会看成是调节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作用的变量,综合考虑多种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的共同作用。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一) 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坚持严谨而科学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期在本课题研究上能有所突破。(二) 论文的创新点公司的成长

13、机会不同,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把样本公司分为不同的小组,逐组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探讨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时,多数文献和研究通常只注重治理因素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忽视经营绩效对治理因素的反馈作用,本文在做相关实证研究时,将考虑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内生性;本文将主成分分析的计量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司成长机会的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克服选择单一指标或简单加权综合评分的局限性。五、论文构架第一章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 文献综述。首先介绍公司治理的内涵、结构、机制、模式等内容,然后进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等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三章 理论分析

14、与研究假设。分析成长机会对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不同成长机会下各个公司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假设。第四章 成长机会、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依据成长机会的不同,分组研究样本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内容涉及样本的选择、数据的选取、变量的设计、变量的统计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实证分析。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参考文献部分致谢部分六、研究难点及对策(一)研究的难点首先,在样本公司的选取上,如何剔除掉不合理的样本,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现实可解释性。其次,衡量上市公司成长机会高低的指标、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何选取才能保证所有样本具有可比性

15、。再次,解决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内生性问题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最后,应用统计软件可能会遇见一些技术问题。 (二)对策 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经常与导师、同学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加强统计和计量知识的学习。七、研究进度2010.022010.04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数据资料,形成论文的整体思路和框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2010.052010.09仔细研读有关文献,并整理理论部分,写出文献综述,完善理论基础。2010.102011.02撰写论文,并继续跟踪、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和数据。2011.032011.05 论文的润色、充实、审稿、装订,准备答辩。八、参考文献1.王华,黄之骏.

16、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2006,(9):101-1162.白重恩,刘俏,陆洲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2):81-913.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6,(4):5-94.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及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3):32-395.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0,(1):24-306.向朝进,谢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5):117-1247.孙永祥,黄祖辉.上

17、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12):23-308.杨嵘.公司治理的理论综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9.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11)10.H.Demsetz,B.Villalonga.Ownership Structure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1,7:209-23311. M.C.Jensen.Agency Costs of Free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12. B.Stefan,D.Wolfgang,M.M.Schmid,H.Zimmermann.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ation,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6,12(2):249-28313. 周建,刘小元,于伟.公司治理机制互动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 Vol. 21. No.1. February,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