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9688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申报书.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 报 书学 校 名 称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专 业 名 称 旅游管理 修 业 年 限 3年 专业负责人 沈永曦 专业开设时间 1998年 填 报 日 期 申 报 类 别 品牌 特色山东省教育厅2007年6月填 写 说 明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三、每个专业只能在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中选择一种申报,在封面相应类别方框中画。四、申报书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775615、16修业年限3年所在院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

2、部学院旅游系专业设置时间*1998年首次招生时间*1998年首届毕业生时间2000年已有毕业生届数6届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573人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634人本校相近专业何时确定为何种省级及以上教改试点专业或示范专业2001年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沈永曦性别男出生年月1949.1学历专科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旅游系主任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教育分会理事从事专业旅游教育联系电话单位053185857250住宅053185856263手机133351

3、23165电子信箱shenyongxi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时间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授奖单位1989.5从五四运动到十年改革 三等奖团中央、全国学联等1999.9被评为全国团校优秀教师团中央2000.9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政府2005.7教改课题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探索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5.7教改课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色研究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6.9主持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在2006年被团中央评为共青团教育精品课程;团中央2007.6主持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山东省教育厅*专业指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专科专业。

4、*学生均指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二、师资队伍情况*专职教师人数16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43.8 %双师型教师数及比例 12 ( 75 %)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1 7 8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12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具有硕士学位人数7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 81 %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54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13近5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6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获奖时间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2007年3月饭店业多元化发展与饭店管理专业差异化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获山东

5、省教育厅2006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7月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探索获中国高等教育协会2005年旅游教育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7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色研究获中国高等教育协会2005年旅游教育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7月高职旅游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获中国高等教育协会2005年旅游教育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老、中、青分别指55岁(含)以上、4055岁、40岁(含)以下。*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

6、所学专业*任教课程专科本科硕士博士1沈永曦男58教授大学政治教育礼仪礼貌服务饭店管理概论2武丽娜女50教授研究生应用语言学与英语外语教学硕士英语文学应用语言学与英语外语教学饭店英语前厅服务与管理3张 静女43教授大学文学学士汉语言文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4孙清萍女42教授大学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服务心理学旅游规划5张 青女45副教授研究生管理学硕士汉语言文学企业管理饭店营销学客房服务与管理6卢 杰男43副教授大学文学学士英语教育英语文学大学英语旅游英语7秦炳贞女41副教授大学法学学士科学社会主义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酒水调制8张 健女29讲师研究生理学硕士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导游基础与实务9陈修岭男

7、32讲师研究生管理学硕士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10尹 荣女31讲师研究生管理学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商管理旅游法规11冯茂娥女28讲师研究生管理学硕士自然地理学旅游管理旅游规划12李 丽女28讲师研究生理学硕士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概论13单铭磊男33讲师研究生心理学硕士经济管理心理学餐饮服务与管理14张永芬女48讲师大专旅游管理实验室指导15赵健男27助教大学文学学士艺术设计饭店装饰艺术16李媛女27助教大学管理学学士运动训练礼仪与形体训练*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是否博士点是否硕士点是否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是否国

8、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否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近5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32近5年教师出版专著数*3近5年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年份项目名称主持人下达或委托项目单位完成情况2004年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沈永曦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结题2005年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色研究沈永曦山东省教育厅 2006年结题2004年山东文物旅游研究张静山东省文化厅2005年结题2005年山东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测评与提升战略研究张静山东省教育厅 2006年结题2005年饭店业多元化发展与饭店管理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张青山东省教育厅 2007年7月

9、结题2006年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教师人力资源研究冯茂娥山东省规划办 2007年9月结题2006年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冯茂娥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7年12月结题2006年饭店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李丽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7年12月结题近5年教师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年份获奖人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06张 静山东文物旅游研究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厅2006张 青饭店业多元化发展与饭店管理专业差异化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5.沈永曦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探索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5.沈永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色研究二等奖

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5张 静高职旅游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6孙清萍秦炳贞山东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获奖情况需另附目录清单。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专著或论文名称作者年级*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时间、期号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年级*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性质*侯燕等02级2年级2003年历城区运动会开幕式其他组队02-06级二年级2003-2007北戴河中直接待办暑期专业实践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安冬等03级3年级2006年中英人寿公司礼仪展示

11、其他赵九强04级2年级05年暑期山青饭店专业技能实践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周茂嫒04级2年级05年暑期长岛风景区导游 其他组队04-06年级04年-06年大明湖景区“五.一”义务导游其他董倩玉05级2年级2006年历城区港沟镇运动会开幕式其他李旭06级1年级07年至今山林餐饮公司专业技能实践其他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徐丽娜01级3年级04年省级优秀毕业生教育厅王金飞03级2年级04年省级优秀贫困生教育厅冯慧娟04级2年级05年省级优秀贫困生教育厅李虎04级2年级05年省级优秀毕业生教育厅杨萌05级2年级06年省级“三下乡”活动优秀学生团省委杨迎光04级3年级0

12、7年省级高校优秀毕业生团省委*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02级2年级)。*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五、教学条件教材中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90 %使用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60 %学校近5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63万元近5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2100元2500元2300元2400元2500元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6000元实验开出率100 %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5实际开出实验个数5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单位有否协议承担的教学

13、任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有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实习3040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有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实习1520济南皇冠假日酒店有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实习215深圳彭年酒店有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实习2030苏州尼盛万丽酒店有餐饮部、客房部实习2030上海威斯汀酒店有餐饮部、客房部实习6北京陶然花园大酒店有餐饮部、客房部实习15-20中直机关北戴河接待办有会议接待100150济南大明湖景区有导游、景点营销510山东中国青年旅行社有导游、计调510阿联酋EMIRATES TOWERS HOTEL集团有餐饮服务2新加坡华星公司(SSA)有餐饮服务1020*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

14、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 27.8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 %专科近2届学生累计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率 73 %近4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或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情况竞赛时间竞赛名称获奖等级本专业近5年招生数 2002年 2003年 2004年2005年 2006年93人135人215人198人168人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78 %近4年毕业生情况 03年 04年 05年 06年本专业近4年学士学

15、位获得率%本专业近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本专业近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7 %98 %961 %968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一)历史沿革与成就一、专业发展概况 为了适应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于1998年创建了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国内星级酒店需要的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基层管理者。2002年按照教育部学科调整要求,更名为旅游管理专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专业竞争,该专业对用人市场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确定了自己培养星级饭店基层管理者的目标和学科定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发展方向,注重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旅游市

16、场用人规模的扩大,2007年该专业将发展目标确定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为饭店企业和旅行社企业培养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管理者。二、专业发展已具规模 1998年该专业第一批招生只有35人,经历了9年的发展,目前在校学生达到573人。教师队伍从1998年的专职教师6人,发展到现在的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平均年龄39岁。具有高级职称人数占专职教师人数的46%;硕士学位7人;12人获得了国家认可的技术等级证书,4人次获得省级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75 % 。同时该专业从旅游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

17、师6名,包括行业协会管理者、旅游企业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岗位技术能手。三、形成专业建设特色 在9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该专业逐渐形成特色,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实行更加贴近旅游企业用人特点、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根据旅游行业人才发展要求,不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灵魂的塑造,模拟旅游企业环境,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奠定了学生职业发展的人格基础。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育人体系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教育

18、专家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国际著名的喜来登饭店集团所属的上海威斯汀酒店、洲际集团所属的济南皇冠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饭店集团所属的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以优秀企业文化著称青岛海景花园酒店等实习基地,2003年开始服务于中央领导的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接待处,建立了与山东中国青年旅行社、大明湖风景区、红叶谷风景区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与新加坡Careerstar公司、阿联酋Jumeirah集团的实习基地,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五、教学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在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及学术研究。近5年来,教师共完成相关著作13部;发表论文 54篇,其中核心期刊 32篇,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

19、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三项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学生管理类论文三等奖一项、院级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多项;完成相关课题8项,其中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荣获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的探讨获05年旅游教育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山东文物旅游研究获得山东省文化厅全省重点艺术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饭店业多元化发展与差异化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获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山东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测评与提升战略研究获得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三奖,本专业教师参与撰写的山东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获

20、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餐饮服务与管理在2006年被团中央评为共青团教育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系列);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在旅游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旅游教育课件评比中获得一个三等奖和两个优秀奖。六、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 9年来为社会输送了600多名学生,连续多年就业率在96%以上。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优异成绩,98级学生黄骞、刘超、王洪泉毕业一年内便提升为青岛海景花园酒店主管,而后分别外派管理酒店,王洪泉现任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驻京办事处玛依塔克酒店总经理,刘超任山西三晋国际饭店行政总监;99 级学生吕文庆,现任鲍鑫海鲜酒店总经理;郭传刚任山青饭店副

21、总经理;01级学生徐丽娜就业于青岛香格里拉饭店,同年10月份,被提升为客户关系部主管,并作为管理层培养对象被选派到香格里拉大学(中国)学习,06年获得山东省细微服务先进个人;01级学生刘东实习结束后留用青岛海景花园酒店,当月被提升为西餐部主管,随后被提升为餐饮二部经理,近期又被派往威海海景花园酒店任餐饮总监;杨磊就业于济南吉华酒店,因工作出色,成为国际金钥匙组织成员;02级学生宋贺在新加坡实习后,先后就业于青岛海景花园酒店、济南舜和商务酒店集团,现任天禧舜和营销经理,0206年刚刚毕业的学生张辉,已经被提升为济南天发舜和酒店的前厅部副经理。03年夏天该专业接受了暑期到北戴河中直机关接待处的服务

22、的任务,学生们勤奋的工作、出色的服务受到中央首长以及接待办领导的高度评价,需求数量由开始的22人增加到05年70多人,从06年暑期开始,接待任务所需要的120人将全部交给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完成。近几年出现服务相关行业上门争聘毕业生的局面。像浙江宁波香格国际广场、青岛英派斯健康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也纷纷加入对该专业学生的争聘行列。鉴于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实践与探索,2001年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二)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一、专业优势 1、专业建设具有地域优势。济南是山东省会城市,是

23、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商务旅游、政务旅游、景区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都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全市旅游收入出现显著增长。以2006年为例,全市接待旅游者1720.6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146.3亿元,比去年增长19.9%。目前济南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75家,其中白金五星1家,五星级2家,全市共有旅行社198家,其中国际社22家;济南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旅游产业成为济南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优势不仅为旅游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为建立旅游管

24、理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见习、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培养学生旅游服务职业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2、先进的办学理念。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该专业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打造高职专业准企业文化,塑造学生的职业灵魂,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学生的高质量专业能力”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3、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特点,结合职业教育规律,专业在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从培养学生职业

25、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精神入手,注重对学生职业灵魂的塑造,并将其渗透于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性活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教育与管理当中,形成浓郁的专业文化氛围;教学中形成课堂与实践结合、线形与模块结合、通用与专业结合、适应性与发展性结合的课程设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了学校、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体系;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投资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语音实验室、仿真专业实验室。4、具有教学和研究能力突出的专业教育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队伍不仅具有教学能力,在教学研究上也取得可喜的成绩,近5年来,教师共完成相关著作13部;发表论文 54篇,其中核心期刊32篇,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

26、等奖三项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学生管理类论文三等奖一项、院级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多项;完成相关课题8项。其中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的探讨获05年旅游教育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山东文物旅游研究获得山东省文化厅全省重点艺术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饭店业多元化发展与差异化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获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餐饮服务与管理在2006年被团中央评为共青团教育系统精品课程;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在旅游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旅游教育课件评比中获得一个三等奖和两个优秀奖。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保持行业前沿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办学

27、特点 1、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该专业注重培育人的职业灵魂,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来实现对旅游职业人的培养。借鉴先进的旅游企业文化,吸收到专业建设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行业、专业的深度认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管理中,组建各种学生组织,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在学生教育中,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职业要求的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扎实的作风。2、创新性教学模式。该专业在教学上探索了适应旅游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1)成立由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旅游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2)打破了传统的基

28、础课和专业课分离的状况,根据旅游行业用人需要,重新设置了课程,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参观见习、仿真模拟、实战演练、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3)利用专题讲座、专家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奠定学生职业发展基础;(4)采取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部分课程;(5)采用“我讲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我来纠正你” 的“四我”方法,对技能训练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使学生掌握扎实、规范的基本功,逐渐养成注重服务细节的职业意识。 (6)加大实践性教学时数占到总课

29、时,利用实验室操作、观摩考察、岗位实习、强化训练、毕业实习等方式完善实践性教学;(7)改革考试办法,建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考试办法;(8)制定自主选择与统一实习结合的制度,使学生实习与未来就业方向衔接。3、建立了“塑造学生职业灵魂”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根据旅游业岗位需要,结合我国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建立了“塑造学生职业灵魂”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1)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尤其注重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的两个关键环节,并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在各学期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 (2)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渗透在细节中,要求专业全体学生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微笑待人,培养服务意识;彬

30、彬有礼,养成礼貌习惯;统一出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意志品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团队精神;设置值勤督察,督促习惯养成;在教室、宿舍创造旅游文化气息,强化专业意识;(3)借鉴“0缺陷管理”、“走动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没有任何借口”等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深入细致,严格到位;(4)建立和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规章制度,实现学生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5)建立多种学生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管理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认识管理、体验管理、学习管理;(6)打造“专家型”辅导员队伍,保证学生管理的“专业化”,有利于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

31、7)在思想教育的内容上,除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外,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健康心理和工作作风,着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沟通意识、诚信意识、服从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一、专业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主要为星级饭店企业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正确的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优雅得体的气质风度以及现代饭店服务与管理中所需要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旅游信息管理能力、写作能力、现代饭店前厅接待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酒

32、吧服务与管理能力、营销活动与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层管理者。 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为旅行社企业培养适应国际、国内旅行社业务所需的具有先进经营理念、较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导游以及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督导能力,能适应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等岗位服务与管理的需要。二、人才培养规格 1、健全的人格。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乐于奉献,具有诚信意识、合作意识、敬业精神;忠于职守、敢于承担责任,服务意识强;2、良好的专业素质。具有服务意识,乐于助人,善于沟通,人际交往彬彬有礼、行为得体、

33、仪态大方,熟悉旅游饭店企业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酒吧、康乐部等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熟悉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等业务内容,掌握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市场运作基本规律,具有细微、深入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服务、管理、经营中的问题,思维清新,思维方式科学;3、专业能力强。具有星级饭店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酒吧、康乐部的服务能力,具有旅行社工作需要的导游业务、计调业务、外联业务能力,具有对基层岗位的督导能力,具有带领团队工作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培训能力、考核能力,具有独立工作的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核算能力、信息获取与使用能力、应变能力,能熟练地用英语或其他语种与人交流;4、拥有发展潜力

34、。具有一定理论功底,掌握基本的管理与经营理论,进取心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环境适应性强,具有长远职业生涯规划。(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受“假日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08年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旅游业表现出了强劲发展的势头。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到1.35亿-1.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近年来,出境旅游发展迅速,正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

35、,将有5000万人出国旅游,到2020年,将有1亿人出国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为旅游酒店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呼唤旅游酒店业上水平、上档次,普通百姓收入不断增加和余暇时间的增多都要求旅游酒店业满足其消费需求。全社会正积极要求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扩大服务供给,鼓励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当前旅游业获得了空前发展的良好机遇,“朝阳”产业必将蒸蒸日上,一派生机。2001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到202

36、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需要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一百万人,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十万名毕业生,旅游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现实。这就为旅游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是旅游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适时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全省经济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使全省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5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

37、旅游经济强省。省领导特别强调,要加快人才培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千方百计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会议部署了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旅游大企业、大集团的工作任务。全省旅游大会的召开,使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为旅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可见,山东旅游酒店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旅游酒店从业人员将成为急需人才。但是,目前我省旅游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缺乏高素质人才,存在着“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严重影响着旅游酒店业的声誉和创

38、新发展。山东省全旅游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共111526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者共6500人,占5.8%,具有大专学历者20438人,占18%,中专以下学历者86624人,占76%。从业人员的学历状况与旅游大省、强省的要求相去甚远。由于旅游酒店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上有其特殊性。本科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但很难适应酒店的高强度劳动,思想不稳定,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中专、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但综合素质相对偏低,酒店培养起来费时费力,难见成效。而高职学生备受旅游企业欢迎。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客服务技能,具备较强的酒店管理意识,英语口语能力较强

39、,进入酒店能够正确定位,很快适应环境,独立工作。我省酒店权威人士认为,在旅游企业员工中高职、大专生占60%较为适宜,而目前我省实际只达到15%。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旅游饭店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先接近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只有一定理论或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学生已远远不适应旅游酒店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为旅游酒店业输送高规格的服务人才是新世纪旅游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巨大的社会需求是专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山东省现有9300多万人口,500多家星级酒店。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省内旅游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景

40、点相继开放,新酒店陆续开张。现在的山东旅游,除了 “山、水、圣人”等传统旅游项目外,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齐鲁文化旅游、海滨旅游、海岛旅游等也发展迅速,每年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全省旅游星级饭店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必然带来对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相当乐观。实践证明,只有把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建设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办出特色和水平,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找准位置,适应环境,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每一届实习生、毕业生,都受到用人企业的

41、普遍欢迎,已成为旅游企业争相抢聘的对象,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我专业将抓住机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创新上,不仅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更要强调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打造高职专业“准企业文化”,锻造学生的“职业灵魂”。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真正实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专业建设目标。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一)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一、

42、专业建设整体目标根据旅游业用人需要的变化,结合目前出现的院校之间旅游管理专业竞争状况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在巩固原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强化专业建设目标,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各种资源,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形成本专业新的优势。 1、专业方向:逐步将专业发展明确为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 2、专业规模:将在校人数稳定在600人左右; 3、课程建设: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学院精品课程; 4、专业目标:在不断变化的旅游专业竞争市场上,形成新的优势,将旅游管理专业建成省级品牌专业,国内知名专业。二、专业建设思路 1、根据专业建设方向,建立新的由行业专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教育专家

43、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2、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专业发展持续性、教师继续教育和学生就业的稳定,精选35家国际饭店集团以及国内具有实力的旅行社集团进行深度合作,借鉴其经营管理模式、培训体系,利用其市场优势,形成企业资源、学校资源共享,制定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同时,有选择性开辟国际用人市场,外派学生实习、就业; 3、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探讨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继续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建立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课程建设更适合国际饭店集团的需要,适合涉外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国际企业稳定就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需要;4、继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从专业建设方向出发,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兼职教师队伍比例,加大双师型比例,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其知识与能力,建立教师培训规划,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培养35名青年教学能手,以此带动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5、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要求专业教师承担省级、厅级、院级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总结教学经验编写教材,尤其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编写特色教材; 6、加大对校内教学资源的投入,在原有仿真实验室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