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9962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doc.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闻通稿(电子版邮箱: hnylxinwen ,密码 hnyl2012)英利集团简介英利集团成立于1987年,1999年承担国家“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填补了国家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2007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目前,集团总资产366亿元,员工2.6万人,员工平均年龄25岁,共辖75家子分公司,总产能2.6吉瓦,市场占有率接近10%。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东南亚等1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多年来,集团坚持“讲政治、防风险、树品牌、谋发展”的发展战略,在运营模式、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品牌美誉度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建立了明显的领先优势,是首家赞助2

2、010南非和2014巴西两届足球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近两年来,面对欧美双反、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的不利局面,英利集团坚持“不减薪、不裁员”,积极进行内部挖潜、技术创新、调整市场策略,凭借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成本、营销和品牌优势,2012年全年销量达到2300兆瓦,成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业。 多年来,英利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新产品研发、前瞻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步伐,光伏组件产品和技术研发达到了同行业最高水平。2011年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资金6.84亿元,2012年上半年投入科技研发资金2.73亿元。2011年5月17日,英利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单耗标

3、准,被海关总署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确定为加工贸易一级国家标准。 一、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作用,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1月,科技部批准英利建设“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被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同确定为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近三年来,英利加快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带动作用。1、多项科技部支持的科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在科技部支持下,英利承担了包括“效率20%以上新型电极结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及示范生产线”(熊猫电池)项目在内的科技计划8项,其中“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

4、这些课题覆盖了光伏材料与技术的全产业链。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光伏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英利掌握了从高纯硅材料制备、高质量晶体硅生长、超薄硅片切割、高效太阳能电池、长寿命光伏组件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英利先后与荷兰国家能源研究中心、挪威工业技术研究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太阳能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德国RENA太阳能公司、美国Amtech公司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设备制造商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在新型类单晶铸锭技术、N型硅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5、,部分研发成果已经产业化。通过合作,极大提升了英利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我国光伏技术的发展。3、依托英利的全产业链,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英利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引领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行业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进步。例如,利用全产业链优势进行了从N型单晶硅生长、超薄片切割、高效电池制备、高性能组件封装的技术攻关,用N型硅代替P型硅生产太阳能电池,不仅提高了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了电池衰减率,还解决了在低成本下生产高效电池的难题。二、四项领先技术,保持全球光伏行业领先水平1、大容量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首台20千瓦时实验样机成功下线。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容量磁悬浮

6、飞轮储能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克服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固有缺陷,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已申报2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目前已有7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继1千瓦时样机下线后,2011年9月29日,公司第一台也是国内首台20千瓦时磁悬浮飞轮储能实验样机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民用飞轮储能系统装置的空白,也标志着英利在飞轮储能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技术正处在规模产业化阶段。2、N型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熊猫”电池已成为全球三大高效太阳能电池之一。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部“9

7、73”和“863”计划项目支持下,集团研发的以“熊猫”命名的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已超过20%,大规模量产效率达19.5%,已实现年产750兆瓦的生产能力。成为继美国Sunpower公司、日本三洋公司之后第三个能够生产高效率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厂商,填补了国家的空白。“熊猫”电池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比美国同类产品价格低30%,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市场的欢迎。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熊猫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达到20%,实验室效率达到21%。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提升了我国新一代高效率硅太阳电池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使我国高效电池的研发及制造水平进入了世界前列。3、类单晶硅生长及

8、缺陷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藏羚羊”项目已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类单晶硅制备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成本的铸锭工艺制备高质量类单晶硅的新型工艺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硅片质量,从而提高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并保持低成本优势,是当前世界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是制造低成本、高效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集团以“藏羚羊”命名的该项技术已获得重大突破,能够使多晶硅电池效率从目前的16.8%提高到18%以上,已申请了5项国家专利。 4、采用“新硅烷法”制备高纯硅,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集团全资企业六九硅业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半导体级高纯硅及电子气体生产企业,采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硅烷法”生产的

9、太阳能及电子级高纯硅料,具有闭环式生产、无污染、高纯度的特点,打破了我国电子级硅材料作为国家战略物资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持了国防科技发展,电子级硅烷特气的商业化生产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三、四大领先优势,领跑全球光伏行业1、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保持最完整产业链质量和成本控制优势。集团建立的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从多晶硅生产、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制造、应用系统和储能的光伏产业全部环节。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大技术团队,保证了质量、成本控制优势和在线优化能力,使单瓦耗硅、非硅成本两项指标全球领先。2、“三大互动”创新模式,保持全球光伏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10、。集团承担建设了“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建立起前沿创新与一线创新互动,专项创新与产业链创新互动,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的“三大互动”创新模式。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成果鉴定12项,申请专利208项,其中120项已获授权,主持和参与编写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共15项。3、借力世界杯足球赛,成就全球知名品牌的优势。集团积极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被国际足联确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的合作伙伴。英利成为了首家赞助足球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英利同时还是美国国家足协和足球队、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的高级合作伙伴。持续的品牌营销策略大幅提升了

11、英利品牌在全球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产品溢价能力大幅提升,“yinglisolar”成为了全球著名光伏品牌。 4、独特的企业文化,保持行业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优势。集团把做好党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将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像家庭、像学校、像部队”的独特企业文化,培育了一支团结高效、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能征善战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员工队伍。2011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荣获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

12、”称号。集团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单位评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 四、回馈社会,积极承担发展的责任 英利集团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累计向灾区、贫困地区、国防、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捐赠款物1.3亿元。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捐款捐物6800余万元,安置复转退伍军人400余人,安置军人家属100余人。集团大量吸纳安置下岗职工、残疾人和附近农民就业。集团全资企业易通公司吸纳365名残疾人就业,被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命名为“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英利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实施绿色发展。公司建立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成立了“资源综合再利用委员会”全面领导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公司平稳运转。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保和节能改造。“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使单位产量能耗实现大幅度下降,其中水耗下降了43%,电耗下降了27%。2011年,公司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碳减排先锋项目,是国内同行业首家加入这一项目的企业。早在2006年,公司就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