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9988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胡晓晶,俞彤(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在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共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课程标准;高等职业院校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人才非常紧缺。因此,高职院校如何结合实际办学条件,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旅游管

2、理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常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在应用过程中又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常常造成教学的被动。实际上,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对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问题进行判定、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学会在复杂的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把学生带入案例的情景中,进行讨论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方法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过,由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以导游和基础服务业为主,仅仅靠课堂案

3、例无法解决学生在旅游工作中将面临的诸多问题。(二)教学质量不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一般采用虚拟模拟导游系统进行实训,该系统可以模拟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导游讲解能力,但无法培养导游应具备的应变能力。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旅游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规划、设计与开发,在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共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导游服务过程

4、为载体,以导游服务过程的各环节为任务,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一)课程设计课程以导游服务过程为载体,以导游过程的具体环节为任务,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每项任务即是一个教学项目,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实际跟团带团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本课程设计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

5、条件,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见图2。(二)课程开发本课程的开发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旅游企业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在调查旅游服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其必须知识和职业素质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分析与重构,创建面向导游服务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及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本课程开发过程见图3。在确定了学习任务后,对学习任务的必需技能、知识进行分析,设计面向导游工作过程的知识学习顺序。将知识学习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高素质技能型

6、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知识点设计如图4所示。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效果(一)建立了生产性实习基地联合校外旅游企业成立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即全真职业氛围的教学半台,并配套设置了导游培训室、旅行社办公室实训室、校园导游部等教学平台。营业部实行公司化管理,教师学生轮流在营业部承担旅游业务咨询和计调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提供了真实的、鲜活的教学任务,搭建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平台。(二)建立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实践式教学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旅游业务为载体, 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根据导游工作步骤设立若干小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7、分别在模拟的和全真的带团导游过程中中实施课程教学。(三)促进了考核模式改革建立了“工作过程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运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导游人才库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学生导游过程的表现和学生在营业部的工作业绩,对学生该门课程的各项技能作出准确的量化评价。最后,综合给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从而实现能力考核无纸化。根据学生在导游过程和营业部工作时体现出来的优势与潜力来确定学生导游高级技能的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导游人才。这种考核方式重视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考核,基于职业素质的培养,把学生的实践过程和能力考核高度、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引起了学生高度重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