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0516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岭南学校国学经典讲座第一讲主讲人:周金成,讲座分三部分:1、学习国学经典的机遇2、吸取精华,去其糟粕3、学习国学经典的态度,现在一说到“豆腐渣”桥梁、“豆腐渣”堤坝,便不由自主的想到贪污与腐败,一说到讨薪问题,我们便会联想到跳楼,作为中学生,我们课堂上听的是大公无私,到街上走一圈就有可能被欺骗,我们不知所措,困惑!为什么?是世界经济的冲击,还是世界文化的渗透?我认为:关键是我们国人自己失去了方向,西方经济冲击也好,不良文化渗透也好,那是外因,内因毕竟是决定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学习国学经典,所以身不修,家不齐,更不用说治国与平天下,连起码的责任心都丧失了;或者说国学经典读得

2、不够,有的人缺乏良知,有的人显得愚昧,所以必然出现一些悲剧或闹剧的发生。社会中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丢失了。人人呼唤社会良知,不如人人都出一点力,兴国学之风,或许有效。,什么是国学:所谓“国学”,作为名词古已有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其具体的界定,人们多有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相对于新学它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它指中学,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其实,岂止“区别”那么简单、轻松。“国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付西学东渐的压力。,国学经典的地位与面临形势,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现实生活中,侃

3、侃而谈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的大有人在,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者屡见不鲜。甚至有窜改经典的笑话,如:“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又如:”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汹涌澎湃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实用功利主义的驱使与影响,如西方强势文化与霸权的渗透与制约,等等。然而,其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承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对体现民族之魂魄的基本载体国学有意无意地采取了忽略或偏激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漠视文化本根做法的后遗症将显得日益严重。因此,在今天

4、完全有必要重新认识国学的价值,呼唤国学的回归,重建国学的学科,一是国内掀起国学热1、武汉的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又隆重开馆2、苏州“淑女学堂”的学员们穿上自制汉服在上课3、一家网站“网罗”近百位国学专家,办起“国学博客圈”。4、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在上海争相开设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5、两会代表呼吁开设国学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总感到心中一阵刺痛:“我们不能培养忘祖的一代,建议中小学开设国学课!”“古典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精致起来,很有必要让青少年多接触中国的优秀文化,我希望能引导年轻人都来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也发出同样呼吁。,二是西方人重视中国文化清华大

5、学外语系崔刚教授刚从剑桥大学访问归来。通过对欧洲一些大学和知识界的了解,他深深感到,如今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剑桥大学的一位副校长特意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裴仕琳”。崔刚说,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国学热是件好事,可以说是对民族文化遭受冷落的反思。”许多法国人翻译中国四大名著。,三是学习国学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正式成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已经招收2004、2005级两个国学班,2006年继续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计划为30人,真诚欢迎对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浓厚兴趣、有

6、志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才俊报考。为鼓励国学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专门设立国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国学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把握这个机会,天堂之门便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打开。以后,各大学会青睐那些国学爱好者的。,如今岭南学校的国学经典正如火如荼。领导重视,不惜在时间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小学的琅琅读书声姑且不说,中学教师是全员上阵,或坐下来潜心研究,或出谋划策,“国学经营”几年,已初结果子;现在国学经典已成为岭南学校的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作为岭南学校的学生,我们付出了什么?别无他求,只要你付出点时间便足够了。机不可失,失不可再来,这几年我们抓住机遇,多读,多背,多写,快马扬鞭,还

7、愁没有用武之地,理想的大学之门会为我们打开的,请相信你我的努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国学”,收获就是希望。,国学的春天在岭南,芦蒿满地芦芽短,就我们学校而言,现在的读本主要是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现在我主要谈谈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问题。,儒家思想中的优点,一是民本思想的范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证;“省刑罚,薄税敛”也是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二是为人处世的典范。教人如何处理家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尊长与老幼之间的关系。三是天下为重的胸怀。仁人志士所信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克录,这种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比天高,比海宽,是一种无

8、边无际的博大。,四是仁爱的发源地。“仁”是儒家思想之首,仁即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倡就是仁爱,我们现在提倡的“感恩的心”也出出自儒家思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指出人应有同情与怜悯之心,包括爱护小猫小狗,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如果视周围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就有了“仁爱心”。把硫酸泼在大熊猫脸上,用高跟鞋踩死小猫,虐待自家小孩儿这些不仁之事可以说屡见不鲜,不说这些人心理不正常,最起码是把祖先遗留的“经典”丢失了,需儒家仁爱思想来武装一下。,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唤醒人性,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首先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也就是

9、有社会良知和实践勇气的知识分子。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然文质彬彬是一种过程,艰苦而漫长,而不是一种形式。,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科技也具有强烈的两面性,被希特勒掌握了先进的科技,世界便没有了和平。“国学经典”中,也难免有些糟粕的东西,我们应有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观点,不能采取全盘端来的“拿来主义”。,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三纲”是精神枷锁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君王,妻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丈夫,儿子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父亲。后来的儒学鼓吹者更进一步发展成这样的行为规范: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夫虽不夫,妻不可以不妻。也就是说,君王其行为不论有

10、多荒唐,作为臣民的只有忠心跟随的份儿,绝对没有任何怀疑或批评的权利。这样的思想,不但彻底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还是把全国臣民变成了君王一人的奴才。而儒家思想的所论述的“君权天授”,更是赤裸裸地彻底剥夺了人民的参政权利,使得君王可以凌驾于全国人民之上作威作福不受制约。这种思想基础,正是集权主义者求之不得的温床。,等级观念错误划分 儒家思想更卑鄙的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

11、普通民众的子弟有更多的机会在官场上发迹这一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从哪里来?从儒家思想来的!,说到等级关系,我们不妨说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要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而封建等级观念极盛的社会里,学生必须小心谨慎,否则随时就会被逐出师门。我们不难忘记宋濂的求师经历:“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们不赞成古之师生严明的等级关系,否则,我们学习起来提心吊胆,还有什么思索与创新?我们应庆幸我们生活

12、的时代,应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孔子的训条扼杀了人民的创造性 家思想最窒息人性的,要数孔子的这个训条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没有统治者的允许,人民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否则大逆不道。人民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家贵族们制定的行为规范,它是束缚人民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而历史上专制统治正是得益于这个思想。长期以来,全国人民只有统一思想的份儿,只有与上保持一致的份儿,只有按照上面规定说话做事的份儿,而绝对不允许人民怀疑和批评。孔子的这个思想,不但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性,还为统治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奴才。,4、“忠孝”所包含的思想糟粕对于那个“孝”字,其

13、中的糟粕路人皆知。儒家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今如果有个女人因为身体上的疾病不能生育,或者她根本就不想生育,你能指责她最为不孝吗?这儒家思想分明就是要将女人变为没有自尊又没有自决权的生育机器。其荒唐、反人性之意不言自明。,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在中国三千多年有史书记载的历史上,哪个帝王统治者是靠自己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哪个帝王不是靠军队杀戮、血腥镇压、恐怖统治、甚至焚书坑儒来坐稳其帝王交椅的?,儒家思想片面强调人的修身养性,

14、极具欺骗性,而绝口不谈那些不受制约的皇权正是产生腐败和荼毒生灵的根源。其实,真正可以使天下太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民主的社会制度,不是个人的什么修行。正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专制制度导致了人的堕落、暴君的肆虐、人民的惶惶不可终日、以及对人民创造性的严重压制。,儒家思想一直提倡“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民授”。为了让人民有个盼头,它告诉人民:如果君王也修身养性,天下就会太平,人民就会幸福。它的目的是麻痹人民,让人民整天做梦,永远期盼出一个修身养性层次极高的“明君”,却不让人民直接参政、不让人民选择心目中最佳的君王人选。可是中国历史上出过几个明君呢?确切地说:一个也没有!但是人民就这样在儒家思想麻醉之

15、下期盼“明君”期盼了几千年。儒家思想是中国最成功的精神鸦片。,我们对对待国学经典应采取的态度 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这些国学经典整体上来看,精华部分远远大于糟粕。有糟粕!那也是瑕不掩玉,不能因为一点瑕疵,放弃整块美玉。,就圣诞节来说:近年来,圣诞节在中国确实如日中天,但只要稍一冷静,会发现它与基督文化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西方圣诞节,那是一种虔诚的精神节日,是教徒的神圣故乡,而中国大地上那些冰雪小孩和圣诞老人,只多不过是一种商业促销的媒介而已。不管挖空心思的商家也好,还是乐此不疲的消费者,他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基督教的文化和精神,只是一种娱乐形式而已。但我们

16、不能因有人没有领会圣诞节的实质而完全否定其价值,并且把它驱逐到国门外,这与开放的国策是相悖的。,经典教育就是学习圣贤之道,培养心胸光明坦荡的人,培养有良心的民族;我们要敢于接纳,敞开坦荡的心胸,从先人那里汲取营,然后再向外延伸,才能不断茁壮成长;一味向西,否定民族性,便失去了国人的沃土与标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养只讲科技救国、经济救国,而忽视基本智能的教育,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民族性。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更需要从经典中去寻找到心灵的家园,这不仅是个人的福气,也是家庭的福气,也是民族的福气。,因此,我们首先应仰视国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情着一颗虔诚的心,领会到真谛。不管什么“学”,第一

17、步都是全面了解,其目的都是“取其精华.”,切忌不分对错,不论懂与不懂,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抡起“不”字大棒乱舞一通,搅得是非颠倒、人妖混淆,惟恐天下不乱。,其次是平视,与经典同行,与经典为伴,只有这样,我们才感到充实,找到快乐。现今我们社会文化的空虚与空洞以及在西方文化的冲突上让现代的国人很迷茫,一股小小的“韩流”,就把我们冲得不知所措,我们不知自己走在什么样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怎么样去指导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价值观现在受到的很大的冲击,处于混乱的状态,因此我们要从古典中找寻,找寻我们民族的根与特质,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犹如流浪在外的游人迟早要回归自己的出生地一样。,最后是审

18、视。目前,我们只重视国学的叶,而忽略了国学的根。国学的根是什么?这根指的是国学精神,即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各派学说之中的营养成分。而如果把复兴国学误解为重拾古书,尊孔建旧式书堂,甚至是强迫孩子们死背古诗,那么无疑就是走入了歧途,这继承和复兴国学就只是另一种功利而浮躁的行径了。对国学精神没有正确的理解,掉再多的书袋子,也成不了国学大师。而把生活简朴,满屋子贴儒家警句,整天念经吟诗,过古代穷酸秀才的生活,当作复兴国学,那也未必就是务实之道。,一棵树不能没有叶,但是它活与不活,关键还是在于根!所以我们切不可在形式上盲从。对待国学经典中的字与句,我们应有发展的眼光,持辩证的观点,这样才

19、不致于使国学经典僵死在博物馆里;认真对待经典中的字与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国学经典才能在21世纪活得枝繁叶茂,国人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谢谢光临指导再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

20、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

21、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