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0874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设计,厂址选择属于工业布局问题,是一项宏观经济决策问题;而工厂布置则是在厂址确定之后,按产品的特征、规模和工艺流程,确定工厂各组成单位的空间位置。如果把厂址选择看作是追求社会物流合理化,那么工厂布置则是追求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问题。,第一节 厂址的选择,一、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一)总原则是:,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

2、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1 自然条件,(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2 基础设施,(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

3、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2 基础设施,(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3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和群众的认可。(

4、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2)水土保持禁垦区。(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5)军事设防区。(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二)区域投资环境多因素综合评估法,多因素评分法(等级尺度法)多因素综合评估法,一)多因素评分法(等级尺度法),它是在198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提出的,主要是从东道国政府对国外直接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着眼,重点考察投资环境的微观方面,具体分析影响投资环境的八大因素。这八大因素是:,八大因素是:,(1)资本外调的自由(或

5、称资本抽回自由)(评分值为0一12分);(2)外商股权比例(即允许外商拥有所有权比例)(012分);(3)对外商管制程度(或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间的差别待遇)(012分);(4)货币币值的稳定性(420分);,八大因素是:,(5)政治稳定性(020分);(6)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28分);(7)当地资金的供应能力(010分)(8)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214分)。,具体评估步骤是:,1、列出八大主要因素及其分层的子因素,对于每一个因素,都依据它们对项目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程度给定一个确定的满分分值。2、依据对投资环境的有利程度,对每个层次的各主要因素给定相应的具体分值(实际值)。,具体评估步骤是:,

6、3、各因素的评分之和就得出该项目投资环境的总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方法是根据总分值(在8100分之间)的高低进行优劣评估,分数越高,表明该地区投资环境越好;得分越低,表示项目区的投资环境越不理想。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投资环境的总分值,即可选出具有优越投资环境的国家(或地区),二)多因素综合评估法,这是一种总体评估方法。根据目前中国投资环境的现实出发,结合国际投资环境评估因素,设置了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利用外资政策、法律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市场发育程度、物价波动幅度、政府行政效率、劳动力素质与劳务成本状况,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等十项因素指标,经计算比较得出某区域投资环境优劣状

7、况的评估结论。评估的目的是要明确该区域内投资环境的相对水平和对区域内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二、厂址选择,(一)厂址选择的意义 厂址选择是生产力布局的具体体现,它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业布局规划,按设计任务要求,对建厂地区和工厂位置的选择。厂址选择是否合理得当,对基本建设投资、建设速度、生产经营管理、劳动条件、生活条件、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厂址选择应考虑的条件,1、厂址选择应考虑的环境条件(1)提供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特别是提供熟练技术劳动力的条件。(2)交通运输条件。厂址选择尽量靠近水运、铁路、港口、码头等交通设施,以利于工厂货运,降低物流费用。

8、,1、厂址选择应考虑的环境条件,(3)厂址选择要考虑消费需求及其变化。要根据目前和将来市场对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情况,选择在主要消费区或最迫切的消费地区设置工厂,并要综合考虑生产、流通和消费,促进三者的统一。(4)厂址选择时,要考虑各种其他资源供应情况,如供电、供煤、供气、供热等能源的资源情况,以及供水、排水、排污和“三废”处理等情况。,1、厂址选择应考虑的环境条件,(5)厂址选择在具体位置的确定上要特别注意工程区域的地质、地理、水文条件,如地面力求平整、地震情况、生活设施情况,以及气温、湿度、雨量、风向、水文等情况。(6)厂址选择尽量把有联系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以便形成专业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区

9、域工业特色,促进区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强经济联系,以便合理组织厂际之间的物流。,2厂址选择应考虑的厂内条件,(1)考虑所建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产品结构特征、生产工艺要求、设备投资情况等。(2)所建厂要能满足容纳全部建筑物、构筑物和厂内道路和其他物流设施,有扩建伸展的余地,少占农田。,2厂址选择应考虑的厂内条件,(3)要有合理的通道条件,包括货物的进出、职工的上下班、消防和救护等。其基本要求是既方便又要易于控制。(4)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场所,布置要合理,既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要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三)厂址选择的多方案比较,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

10、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1 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2 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3 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

11、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4 各项费用的比较,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4 各项费用的比较,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抗震所需费用比较。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四)多方案比较方法,厂址方案比选的方法一般采用方案比较法、评分优选法、最小运输费用法、线性规划法和重心法等。,(1)方案比较法,方案比较法,是对初选的几个厂址方案,列出厂址方案的比较表,进行初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两三个较为合适的厂址方案;再进行较详细的

12、调查和踏勘,计算出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从中选择追加投资回收期较短或年生产费用最小的为最佳方案,这里需要列出投资与经营费用对比表。,(2)评分优选法,评分优选法,这是一种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实用优选方法。首先列出对比方案所需要考虑的共同对比指标,按其对方案确定的重要影响程度给以一定的比重(设其为W);然后各方案确定的评比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出评分值(设其为p),并列人指标评价对比表;最后分别计算出每个指标的评价分值(即每个指标的评分值与其对应的指标比重的乘积),求得每个方案评价的总分值,取其总分最高的为最佳厂址方案。,(3)最小运输费用法,最小运输费用法,是把生产运输因素作为厂址选择的

13、重要基点。对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销售市场的运输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寻找运输距离最短和运费最低的厂址方案。可运用重心原理来确定合理的厂址方案,在计算中要对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和运输价格作全面考虑和多方案分析比较。,(五)厂址推荐方案,通过多方案分析比较,最后选取最佳合理厂址方案作为推荐方案。,(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

14、求的理由。,(3)环境条件的分析。,项目的规模、建设性质;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噪声、震动数值;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污染物处理方案、设施和主要工艺原则等,(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三、厂址选择报告,在选择厂址时,应尽量多选几个点,根据前面所讲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适宜的作为所选厂址,然后向上级部门呈报厂址选择报告。内容大致如下:,(一)概述,(1)说明选址的目的与依据。(

15、2)说明选址的工作过程。,(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全厂占地面积(m2),包括生产区、生活区面积等;(2)全厂建筑面积(m2),包括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面积;(3)全厂职工计划总人数;(4)用水量(th,t年)、水质要求;,(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原材料、燃料用量(t年);(6)用电量(包括全厂生产设备及动力设备的定额总需求量,kW)(7)运输量(包括运入及运出,t年);(8)三废措施及其技术经济指标等。,(三)厂址条件,(1)厂址的坐落地点,四周环境情况(厂址所在地理图上的坐标、海拔高度、行政归属等);(2)地质与气象及其他有关自然条件资料(土壤类型、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全年气象

16、风速、风向等);(3)厂区范围、征地面积、发展计划、施工时有关的土方工程及拆迁民房情况,并绘制1:1000的地形图;,(三)厂址条件,(4)原料、辅料的供应情况;(5)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职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方式;(6)给排水方案,水文资料,废水排放情况;(7)供热、供电条件,建筑材料供应条件等。,(四)厂址方案比较,依据选择厂址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分析对比不同方案,尤其是对厂区一次性投资估算及生产中经济成本等综合分析,通过选择比较,确认某一个厂址是符合条件的。,(五)有关附件资料,(1)各试选厂址总平面布置方案草图(比例1:2000);(2)各试选厂址技术经济比较表及说明材料;(3)

17、各试选厂址地质勘察报告;(4)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报告;(5)厂址环境资料及建厂对环境的影响报告;,(五)有关附件资料,(6)地震部门对厂址地区地震烈度的鉴定书;(7)各试选厂址地形图及厂址地理位置图(比例1:5000);(8)各试选厂址气象资料;(9)各试选厂址的各类协议书,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第二节 厂区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置图 将厂区范围内各项建筑物(包括架空、地面、地下)总体布置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食品工厂的总平面设计根据工厂的生产性质、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等要求,对厂区内所设置的一定数量的生产车间、辅助设施和生活用房等不同的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按生产工艺、管理、

18、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用地条件进行科学全面的布局的过程。,一、总平面设计的内容,(1)合理进行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平面布置(2)厂内运输系统的合理安排(3)结合地形合理进行厂区竖向布置(4)协调室外各种生产、生活的管线敷设,进行厂区管线综合布置(5)环境保护,二、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1)按工艺流程进行车间布置,使运输线最短,平面不交叉往返;合理组织人流与物流。(2)符合防火、防爆等要求,在满足采光、环境卫生标准及通风条件下,厂房与各类建筑物应力求紧凑。(3)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厂前区(办公楼及福利设施)及生活区。厂前区宜布置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并面向生产区主干道;工厂出

19、、入口应靠近城镇道路及公共汽车站。,(4)生产区车间应根据防火、防爆、卫生与工艺性质的不同,按性质分区布置,避免不同功能车间的相互干扰。(5)原料堆场、化验室、厂前区和生活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煤场、扬尘及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如锅炉房、煤气站等)应靠下风侧布置,以便分区工艺卫生标准的实施。(6)工厂电源、水源、动力车间(如压缩空气站)应就近负荷大的车间加以布置。(7)纵向长度大的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按高线的方向布置。,(8)土质地耐力较差及填土地区,宜布置负荷较小的车间。(9)地下、半地下的工程建筑物,应尽量安排到地下水位低的地方。(10)厂区外廓应接近长方形,长与宽比例为(1.5-2.0

20、):1为宜。在布置厂区方位时,应注意日照及主导风向,特别是在气候炎热地区,应尽量减少太阳对车间内部的辐射热,最好让主导风向与厂房的纵向垂直或不少于45。,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三、总平面设计的具体要求,1、食品工厂建筑物的组成以及相互关系(1)食品工厂的主要构筑物(按使用功能划分)1)生产车间如饼干车间、饮料车间、发酵车间、装罐车间等2)辅助车间化验室、实验室、机修间等3)仓库冷库、成品库、车库等4)动力设备发电间、变电所、空压机房等,5)供水设施水泵房、水处理设施、水塔等6)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7)全厂性设施办公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厕所、传达室、图书馆,休息室、员工宿舍等,(2)建筑

21、物相互之间的关系,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一般围绕生产车间进行排布,生产车间一般在厂区的中心位置,其他车间、部门及公共设施都围绕主车间进行排布。(主要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在总平面的布置图中的示意图见教材P51),2、各类建(构)筑物的布置,(1)生产车间的布置按工艺生产生产的顺序进行布置。设计成T形、L形、U形。车间生产线路一般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此外也有多线生产的。总的要求车间之间的距离最小,并符合卫生要求。,(2)辅助车间及动力设施的布置,锅炉房应尽可能布置在使用蒸汽较多的地方,附近应有燃料堆场,并布置在锅炉房下风向;污水处理站应在厂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并且在标高较低地段,且有一定的卫生防护

22、距离;空压站应尽量布置在空气较清洁地段,并尽量靠近用气部门,同时考虑空压机的振动、噪声对临近建筑物或生活区的影响,(2)辅助车间及动力设施的布置,维修设施一般布置在厂区的边缘和侧风向,并与其他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仓库应尽量靠近相应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并应靠近运输干线,具有防火设施;行政管理部门布置在生产区的边缘或厂外,最好于工厂的上风向位置。,3、竖向布置,平面布置确定坐标(建筑物、仓库、码头。道路、工程管线等);竖向布置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利用和改造自然地形使土方工程量为最小,并合理的组织场地排水。竖向布置方式一般采用连续式和重点式布置。连续式又可分为平坡式布置和阶梯式布置,

23、连续式布置,场地由连续的不同坡度的坡面组成,要将整个厂区进行全部平整。平原地区(自然地形坡度3)和建筑密度大的工厂宜采用。,重点式布置,场地由不连续的不同地面标高的台地组成,仅对布置建筑物场地、道路、铁路占地进行局部平整。丘陵地区和建筑密度不大(建筑系数15)的工厂宜采用。,4、管线布置,原则和要求:1)满足生产使用,力求短捷,方便操作和施工维修。2)宜直线敷设,并与道路、建筑物的轴线以及相邻管线平行。3)尽量减少管线交叉。4)应避开露天堆场及建筑物的护建用地。,4、管线布置,5)除雨水、下水管外,其他管线不宜布置在道路以下。6)大管径压力较高的给水管宜避免靠近建筑物布置。7)管架或地下管线应

24、适当留有余地,以备工厂发展需要。,5、道路布置,(1)厂区物流大的车道应与城镇街道和公路相衔接,或尽量靠近,以减少道路施工及被征用土地费。(2)厂区主要进出口道路、厂内主干道及易燃、易爆车间外的道路,应满足消防车行驶的条件。当采用尽头式车道时,应在尽头留出场地以备倒车所用。(3)厂区道路一般选用3.5m和5m两种宽度。,6、绿化布置,厂房之间、厂房与公路之间有不少于15m的防护带,厂区内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厂区绿化的原则和要求:,1)绿化的主要功能是达到改善生产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作用。2)绿化应与上产要求相适应,并努力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3)绿化布置应突出重点,兼顾一

25、般。4)进行绿化布置,一定要有绿化意识、科学态度和审美观点。,7、总平面布置的形式,(1)整体式将厂内的主要车间、仓库、动力等布置在一个整体的厂房内。(2)区带式将厂区建筑物、构筑物按性质、要求的不同而布置成不同的区域,并用厂区道路分割开。,7、总平面布置的形式,(3)组合式由整体式和区带式组合而成,主车间一般采用整体布置,而动力设施等辅助设施则采用区带式布置。(4)周边式将主要建筑物沿街道、马路布置,组成高层建筑物。,四、平面布置不同设计阶段的深度,工厂总平面设计,视不同设计阶段,其设计深度可参见表C所示要求。,表C 总平面设计两个阶段的相互关系,表C 总平面设计两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五、总平

26、面设计方案的评价,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建筑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工程量指标经营费用指标投资费用指标定性分析指标,1、建筑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反映总体布置是否合理紧凑,用地面积是否节省建筑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和固定装卸设备的堆场、作业区的占地面积与厂区占地面积的百分比。,1、建筑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露天堆场、道路和地上、地下工程总管线占地面积与厂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建筑系数不能完全反映厂区土地利用情况,而土地利用系数能全面反映厂区的场地利用是否经济合理。,2、工程量指标,表示是否充分利用地形。包括土方工程量、修建铁路和道路的工程量,给排水工程量和厂区围墙的长度,3、

27、经济费用指标,反映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生产流程是否合理设备选择和布置是否得当,仓库和车间是否紧凑。,4、投资费用指标,投资费用指的是工厂基本建设总投资额追加投资回收期指标(见书P30),5、定性分析指标,指在进行设计方案比较时,不能用数值衡量的指标。如平面设计中生产车间采光条件是否良好;行政区和生活区的环境条件是否受到工厂产生的废气污染等。,六、总平面布置设计实例,地形图:用所谓等高线表示地势变化幅度的图形;等高线:地面上同等高度的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理想曲线;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六、总平面布置设计实例,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在直角坐标上绘制。坐标圆点表示厂址地点,坐标分成8个方位,表示不同方位的风吹向厂点,也可分为16个方位。如果将常年每个方向吹向厂址的风之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百分率为该风向的频率,则将各方向风频率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坐标上描点,可以连成一条多边形的封闭曲线,称之为风向频率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