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1044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放心消费,不仅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又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本文将阐述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管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为此,2006年11月,国务院专门制定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2、产品质量安全法,2007年7月26日温家宝总理又专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并签署了国务院第503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年来,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一个个刺痛中国人心扉的字眼一次次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仍不容乐观。1.1 农产品总产量高,劳动生产率低,大宗农产品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优势。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5000亿公斤,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年循环库存在300亿公斤左右。但是,由于中国农业资源短缺,

3、农户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经营成本高。如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基本上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优势,粮食生产成本以每年8.44%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宗农产品价格,以较大幅度高出国际平均水平,短期内又难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产品品类缺乏专用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严峻问题。各国对农产品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的习惯要求不尽相同,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则是一致的。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争议,绝大多数是质量安全问题,这就是国际贸易中通常所称的绿色壁垒。随着人类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这种绿色贸易壁垒

4、,将会成为今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主流。中国畜牧业市场潜力巨大,猪肉和禽蛋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0%和38%,且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得多,极具竞争优势。此外,水产品、水果、茶叶等也具有出口优势。但是,这类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由于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达不到国际质量安全标准或进口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使出口急剧下降。在农产品品类上,缺乏专用性。如粮食类中的小麦,因蛋白质含量低,缺乏专用性,不仅不能适应国内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使出口受阻,而且国内食品加工的专用小麦原料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1.3 整体科技水平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产品初级产品的转化增值程度不高,如畜牧业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加工

5、业的发展,是形成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的拉长产业化链条的重要途径,并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但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的科技含量不高,都是一些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转化,增值的效果很有限。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健全,多部门参与,效果不理想,联合执法经常流于形式,缺乏统一、权威的对城镇农产品销售市场、尤其是县乡农贸市场监督执法。市县乡村农贸市场及无公害生产基地都没有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点,超市无公害农产品销售渠道实际名存实亡,检测工作并没有常规化,难以适应质量安全工作要求,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保障。1.5 生态环境评价、农产品

6、安全、检测质量不健全,监测设备落后,整体活力不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农用投入品和农产品监测体系起步迟,投入少,不健全,从事监测专业人员弱,从而导致监测能力不强。我国农业监测大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没有专项投入,从事监测的人员,大多也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过来的,当时的监测主要是为农业科研和农业常规监测普查服务,尚有的监测单位,其规模小,投入不足,仪器设备不配套,承检范围窄,监测方法标准和评价标准一是数量少,二是抽象的多,分类细化的少,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分析,在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中,由生产地环境的质量问题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生产资料投入品

7、的质量问题,引起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比例一般在85%左右,而因收获、贮运引起的二次对农产品的污染超标的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因加工、包装、贮运而引起产品的二次污染超标比例一般占30%左右,因农产品原料污染而引起食品质量安全超标的比例一般占70%左右。由此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导因子,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投入品的安全。2.1 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农业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面对种类繁多的农业投入品,一些生产者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质量安全意识偏低,在科学规范使用方面明显

8、滞后,仍存在有病虫害乱用药或仅凭经验用药等现象,极易造成药品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他们追求的是治虫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行,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来增收,追求产量而不忽视农产品质量。2.2 农业生产多为分散经营模式,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底,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适应WTO要求,才能进入国际大流通,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这些的经营主体很难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这种状

9、况大大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2.3 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引导不够。近年来,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在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这些政策、制度、要求完全灌输到生产者中去,生产者也没有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真正变成自身生产的自觉行动。在农资销售中,不法经销商明知哪些农药是超标的,哪些农药是严禁销售的却偷偷销售,他们唯利是图,挣黑心钱,在查处违禁农药销售过程中有的销售者甚至制造重重障碍,阻止、妨碍执法人员的正常公务。2.4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基础、检测设施薄弱,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管理体制不完善。设备和技术投入以及

10、检测手段上几乎没有任何改观,仍停留在筹建的初始阶段,设备简陋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检测抽样覆盖面小,经费匮乏等,一直没有进行合格的标准计量认证,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政府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检验根本无法实现,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三、改善农产品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例行监测、市场准入、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事故和纠纷的调查处理等,只有把这些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监管能力,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1

11、 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对生产者耐心宣传和灌输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特别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的宣传,禁限用农药的宣传,合理使用农药的宣传。引用现实生活中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而遭受到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因质量问题造成对人身、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危害等。引导、说服群众,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不进行无公害生产就销路窄、效益低、真正让生产者懂得这些政策、要求,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真变成自身生产的自觉行动。3.2 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销衔接。一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

12、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建立新型产销机制,加强城市消费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之间的衔接,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3.3 加强技术培训,推动标准化实施。一是结合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工作,推动和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二是结合农业质量标准工作的实施,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三是结合科技体制改革,转变农技推广职能,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的一体化服务。3.4 强化监管措施,严把市场关口。一是以实施定点监测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二是以严格使用许可审批制度为手段,严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关;三是以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管理为中心,形成市场准入的基本管理工具;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

13、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质量安全预警快速反应机制。3.5 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借鉴其他国家有效的管理经验,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发展的内在需要,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市场准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授予农业部门责任相应的行政管理职权,适时整合现行分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建立高效运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3.6 健全支撑体系,加速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实施。加速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和加强相关研究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完善安全保障措施,构建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参考文献:1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 卫洪涛,农业环境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