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1293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封面市地: 济南市 2013 年 10 月 13 日 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史进程,国有企业体制转换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有资本严重不足、负债比率过高、债务结构债务期限结构、债务来源结构与债务使用结构不当、不良债务大量存在。那么什么是企业资本结构呢?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筹集资本的各项来源、组合及其相关关系,是企业短期、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及其各构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从不同

2、途径筹集的资本构成了资本的总和。由于企业经营处于变化中,资本的构成情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不可能固定在某一比例上。对此我们要进行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使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优化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现阶段债转股只是修正国企资本结构的过渡之举,国有股减持是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国有股减持;国有股权 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 Abstract Throughout ou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eat historical process, the system of stat

3、e-owned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development, som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have also emerged. Among them, relatively outstanding is state-owned company structure unreasonable problem, main show is : its own serious shortage of capital, indebted rate is

4、exorbitant, ( th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of debt structure, debt source structure and debt structure used improperly,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bad debt ). Then, what is the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The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is the enterprise raises money capital the source, co

5、mposition and related relationship, enterprise is short-term, long-term liabilities and equity and its various components proportion relationship. Enterprises from different ways to raise capital constitute a capital sum. Because business is chang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ca

6、n not be fixed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We are optimi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o that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optimize and we are facing a problem, current debt just modified state-ow

7、ned enterprises capital structure transition act, reduction of state-owned stocks is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the inevitable choice.KeyWords :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Optimization; Reduc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State-owned equity 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目录1 引言

8、 . 12 资本结构相关概念解析 . 12.1 资本结构 . 12.2 资本结构优化 . 12.3 资本结构在企业中的作用 . 12.4 资本结构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 . 22.4.1 所有权结构对企业治理的影响. 22.4.2 债权治理功能弱化. 33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 43.1 总体状况 . 43.2 债务融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43.3 直接融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53.3.1 企业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 53.3.2 直接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的成因分析 . 64.1 企业外部的原因 . 64.1.1 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 6

9、4.1.2 国家作为出资者投入资本不足. 64.1.3 银行预算约束软化的影响. 74.2 企业自身的原因 . 74.2.1 企业自有资本得不到足额补充. 74.2.2 治理结构不完善. 74.2.3 资产配置不合理. 74.2.4 融资风险意识欠缺. 84.2.5 融资成本观念差. 84.3 社会原因 . 85 我国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 85.1 不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原则 . 85.2 弹性原则 . 96 调整和优化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 96.1 企业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 96.1.1 提高资产盈利水平. 96.1.2 注重股权多元化. 96.1.3 防止股票融资

10、偏好. 96.1.4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106.2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 106.3 加快国有股重组步伐 . 10结束语 . 11参考文献 . 11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 1 引言资本结构一直是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获胜,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资本结构实质上是关注的是资本属性的问题,即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安排问题。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利用债券筹资,科学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是企业筹资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这么长时间里,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仍是当前改革

11、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已成为国企更好发展的障碍,阻挠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面临着负债比例过高,筹资方式单一等问题。 2 资本结构相关概念解析2.1 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2.2 资本结构优化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

12、、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要素之间实现优化均衡的资本结构,它应作为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2.3 资本结构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的资本结构作为决定企业整体资金成本的主要因素,决定着企业治理结构,并代表着企业的最终控制权结构。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绩效,具体地说:(1)融资方式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干预方式投资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施有多种方式,主要表现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影响控制权的选择。以股东的控制方式和干预方式来说,它就会因

13、股权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股权比较集中,投资者拥有大额股份,他就会进入董 1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事会,通过“用手投票”来控制和干预企业经营;而如果股权比较分散,单个股东的股权比例很小,投资者就大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用脚投票”来间接实施对企业经营者行为和重大决策的控制及干预。(2)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企业经营者进行融资时,为使投资者同意把资本投入到这家企业,他必须对投资者做出承诺,例如,保证在将来某个时间支付投资者若干报酬或归还本金。为了提高承诺的可信程度,经营者必须采取下列行为之一:承诺在特定状态下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特定资产或现金流量具有所有权;放弃一部分投资决策权,将

14、之转让给外部投资者。这两种选择代表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即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导向型融资。相应的形成两种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即目标型治理和干预型治理。(3)在资本结构中,其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股权结构是基础,它决定了股东大会的权力核心,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构成及权力归属,也决定了出资人对管理者监督的有效性。2.4 资本结构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本结构本身又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

15、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金融关系,即以资本和信用为纽带,通过投资与借贷构成的股东、债券人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由于在产权意义上,企业的资本结构体现了企业治理主体的权利基础,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企业治理的有效性。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畸形发展,不但导致了企业资本营运效率的低下,而且导致了企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扭曲与失衡,治理机制难以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也妨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4.1 所有权结构对企业治理的影响产权主体缺位是影响整个国企改革成效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

16、主要原因之一。纵观20年以来的企业改革历程,无论是改革之初的“放权让利”,还是后来的“利改税”、“拨改贷”以及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企业的资本生成制度,从制度变迁的效应来看,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侧重于政府控制的放松,而不是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在企业不存在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由于企业产权边界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经营者缺乏必要的产权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 银行 的 债务 就不具有约束力,这就为企业过度的负债扩张提供了客观上的环境和主观上的动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政府行政干预的内部人控制。随着国 2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有企业改革

17、,特别是“放权让利”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放给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事实上都落到内部人手中,而未下放的权利仍然掌握在各级行政部门手中,他们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还远未停止,这就形成了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相结合的治理结构特点。一方面,出现了经营者权力迅速增大而对其监督与约束力度大大减小的趋势,以经营者为首的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国有企业进行过多干预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造成了这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原因是复杂的,企业融资结构仍是主要原因,特别是没有从企业融资体制入手改革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长期以来,由于对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存在片面的认

18、识,即只强调国有经济绝对的数量和规模而不注重国有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只强调实物形态的资产管理而不注重价值形态的资本运营;不是从国有经济总体上来认识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只是从具体的每个企业是否是纯国有资本企业这样狭隘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带来两个问题:(1)在国民收入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即国家财政投资能力日益下降的前提下,为了保证企业的国有经济性质就不得不以极少量甚至是零国有资本金创办国有企业,再通过国有银行把非国有的资金集中起来贷款给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银行负债率居高不下,形成所谓的“债务危机”;银行作为外部出资人又没有形成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机制,银行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几乎不起任

19、何作用。(2)在企业内部形成国家独资的股权结构,而国家,实际上政府作为企业惟一的所有者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产权行使的问题。2.4.2 债权治理功能弱化从融资的角度看,单纯依靠股权控制难以有效的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因为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代理问题,这类代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必须借助于债务的治理作用。债务的治理功能主要体现为债务人面临着债权人的压力和破产机制的约束,如果企业经营失败,无力履行债务契约,债权人就可以有债权持有者转化为债权所有者,按照契约或有关法律对债务人进行相继治理,如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或重组等。为了避免控制权的丧失,经营者只有努力经营,力争保持财务状况良好,

20、至少将经营状态维持在能支付债务的水平之上。因此,有效的资本结构能将债务的硬约束和股票的投票权结合起来,发挥两种控制方式的合理作用。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及其改革过程中,债务的约束功能是微弱的。一些企业虽然已是债台高筑,却还不断从银行发债融资,国有企业的债务并未给经营者带来多少压力。理论上,企业的支出不得大于其货币存量与企业的收入之和,如果企业的支出超过收入的限度就会破产,那么这种约束就是硬约束,反之就是软约束。我国目前的债务约束显然是软约束。国有银行作为特殊的债权人,其自身也没有明晰的产权边界,其资产属于国家,而不属于法人;同时国有企业也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 3高等教育自学毕

21、业论文务关系实际上体现为同一所有者之间的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已成为国企改革和脱困的障碍,阻挠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其基本特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股权结构和所有权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三高”和“三低”,即外源性融资比例高,总体状况从总体上看,当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外的影响;既有银行信贷约束软化的因素,也有企业监控机制不健全的原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的统计,随着企业融资总额的逐年上升,间接融资比重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至1997年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仍占77%,在企业资本总来源中占

22、绝对优势,从而形成了企业的长时期高负债状态。直接融资由1995年的12%上升至1997年的23%,虽然比重增加近一倍,但仍然相对较低,其中主要来源于股票融资,债券和商业汇票融资的发展和商业汇票融资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3.2 债务融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融资在教长时间里高度依赖于国有专业银行而形成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导致企业缺乏活力,亏损严重。国有企业负债率偏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并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 债务总量快速增长,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2) 企业银行借款等正常渠道形成的债务比

23、重不断下降,拖欠货款、欠缴税利和应付工资福利费等非正常渠道形成的债务比重不断上升,债务结构不合理。(3)不合理资金占用越来越多,债务逾期未还金额不断增加,企业偿债压力越来 4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越大。(4) 从企业资金融入效率来讲,负债率偏高导致企业融资 成本 偏高,影响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同时由于负债率偏高,使企业债务风险越来越大。银行贷款利率超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的高利率、低收益,其结果是企业利润不够偿还贷款利息,贷款包袱越来越重,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近年来,为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实行贷改投,将中央一级的原拨改贷形成的本息

24、余额转为国家的资本金;逐渐加大核销国有专业银行呆帐的力度;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种种措施,对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大,效果也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从贷改投的效果来看,拨改贷资金在整个国有企业基本建设规模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即使全部转为国家资本金,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幅度也很小。因此,尽管国家采取了若干措施来改善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但效果并不明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3.3 直接融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直接融资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市场 经济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股

25、份制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迅速拓宽,直接融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结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其中以股票融资的发展最为迅猛。但就目前状况看,不仅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相比,直接融资的发展也显滞后,规模仍然偏小,还存在许多影响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3.1 企业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方式。包括股票、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在内的直接融资占企业新增筹资额的比重迅速提高,其中股票融资提高最快。直接融资的发展,使我国企业融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除了上市股票和公开

26、发行的债券外,规范的票据融资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企业内部的职工入股和集资也成为许多改制中小企业认同的融资方式。此外,融资租赁,资产置换等新的融资方式也开始出现,直接融资的规模逐年增长。3.3.2 直接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改革中资金需求的紧张状况也得到了缓和。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不够成熟,证券市场的法制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因此市场的发育本身存在许多不足和非规范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3.2.1 证券市场规模偏小,市场发育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5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商业汇票的流通市场也尚未形成。扣除

27、这些不能上市交易的部分,我国证券市场的流通市值实际不足10%,而1996年,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其证券市场的流通市值与同期GDP的比例分别为224%、178%和133%,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巴西,其比重也达到93%、145%和67%。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市场规模太小了。3.3.2.2 企业融资来源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从企业新增融资构成来看,银行贷款1995年占88.4%,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占80%左右;企业通过发行证券等直接融资最多也只达到了23%,同国外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融资占企业外源融资比重美国在50%左右,日本在30%以上,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也都保持

28、在30%左右。我国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显然偏低。3.3.2.3 居民金融资产 品种单一,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过低, 投资渠道狭窄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额中,银行存款占 80%以上,有价证券只占10%左右,持有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不足10%。,而发达国家居民金融资产 的比例一般是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各占三分之一。从这一侧面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不足,企业融资渠道不充分。 4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的成因分析4.1 企业外部的原因4.1.1 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长期以来对自有资金的积累

29、没有明确的要求,使得国有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等外部资金,不注重自身积累,同时,筹资手段少。另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仍习惯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筹资环境,许多企业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而主动去寻找新的筹资方式。4.1.2 国家作为出资者投入资本不足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行使对国有企业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企业完全或主要的出资者。然而,我国的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规模扩大,甚至设立过程中,国家作为最大的出资者没有注入或没有注入足够的资本。对企业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未予明确界定并且让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替代出资者,以贷款填补出资缺口,把本应由国家作为出资者的权益让渡给银行,减少了出资者本应投入

30、的自有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借入资本。6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4.1.3 银行预算约束软化的影响在引入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企业预算硬约束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利率能够调节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企业必须按期偿还本息;三是银行具有自主性,一般不会去填补由非正常因素所造成的企业资金缺口。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和银行的产权关系尚未理清,国有商业银行同时承担了经营职能和政策职能,其经营活动经常受到政府直接干预。在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拖欠贷款的情况下,政府为保证属于自己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利用自己所有者的身份,迫使银行发放指令性贷款。即使对那些亏损严重,管理混乱,甚至已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企业,出

31、于安定团结,避免失业增加的政治上的考虑,银行也要继续给予贷款支持。而作为国家银行,它们根本不必担心企业是否会破产倒闭,也不必顾及是否存在清偿力危机。4.2 企业自身的原因4.2.1 企业自有资本得不到足额补充从根本上讲,企业增加自有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投资者的投入,二是企业税后利润转入。前者要求投资者真正履行出资者义务,及时、足额地向企业投入资本,并以此享有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后者则要求企业在其存续期间正确决策,努力经营提高资本收益率,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便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更多的盈余公积金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对此,国家在有关文件中早有明确规定,但执行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

32、因,除了企业从吃财政“大锅饭”变为吃银行“大锅饭”后,认为生产需要资本找银行是天经地义的思想观念问题以及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承包指标体系中没有自有资金应达到的比例指标约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经济效益不高,资本收益率偏低,支付利息后的税前利润己经不高,税后利润更低,多数企业资本营运效率不高,许多企业一年的经 营利润还不足以支付银行贷款利息。4.2.2 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股票与债务仅是两种融资方式,而且还决定着企业的治理。在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企业和银行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作为债权资本主体的银行根本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在企业

33、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和法人股占比例过大且不能流通,政府作为企业的外部人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并行使所有者职能,从而造成作为股权资本主体的政府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4.2.3 资产配置不合理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的配置和运用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固定资产占用量大、设备闲置、在建工程多、现实生产能力低;二是一些企业设备严重老化、生产效率低下; 7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三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四是产成品积压严重。造成固定资产占用量偏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体制问题。许多企业没有从“大而全”、“小而全”的陈旧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一味争项目、争投资,项目批准立项后,又往往超预算,延长工期。结果一方面在建工程不能

34、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有些项目建成后使用效率很低。4.2.4 融资风险意识欠缺企业融资风险意识欠缺,表现为企业投资只注重上项目、上规模,为争取银行贷款,企业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常常高估投资收益而低估潜在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认为只要项目投产后扩大其资金规模,就没有破产、倒闭的后顾之忧,即使遭遇风险,政府也会提供更多的政策保护。4.2.5 融资成本观念差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做出投、融资的理性选择时,必须考虑的是现有生产规模上扩大投资是否有利,只有当投资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具有投、融资的社会原因(1)金融体系不健全和资本市场不完善也是造成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国国

35、有企业筹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一般为短期借款,企业就难以筹集到巨额的长期资金,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和政策性银行取得长期资金,因此,他们的债务压力及其风险水平都低于我国企业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以及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对企业改革的不利影响,也是造成企业沉重债务负担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亏损企业靠银行借款发放工资,产生难以偿还的债务。由于投资体制改革滞后,有利可图的项目未经国家审批立项就不能立刻上马,使企业失去获利的机会,也就失去减轻债务负担的机会 。 5 我国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在确定我国国有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时,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遵循

36、以下原则:5.1 不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原则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赚得利润。因此,良好的资本结构不仅不应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此,所确定的资本结构首先应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除此之外,企业在优化资本 8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结构时,还必须注意确保企业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同时,还应科学地确定债务结构,合理安排债务到期日,以免因负债到期日集中而加大企业偿债压力。5.2 弹性原则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管理状况、资产结构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资本结构的确定。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资本结构也理应做出

37、适当的调整。 6 调整和优化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之一,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毫无疑问解决好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将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增强获利能力,为国家多做贡献。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进行有效资本运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6.1 企业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6.1.1 提高资产盈利水平企业债务不断沉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盈利水平低下、缺乏效率,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严重弱化。为此,要增强内部融资的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盈利水平,增加企业的自我积累。6.1.2 注重股权多元化依靠以

38、银行贷款为主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潜在的融资成本必将提高,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注重股权融资多元化,适当采取内部职工股、期权期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避免过高的负债率,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6.1.3 防止股票融资偏好我国企业对股权融资呈现出强烈的偏好,一个原因是我国发行债券的资格审核认证比股票上市严格得多,一般上市国有企业的财务及其他要求很容易达到股票融资的条件,加上审核不是很严格,通过股票融资的审核是很容易的;第二个原因是股票融资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同时由于股票

39、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股票融资容易吸收资金,更重要的一点是发行股票融资筹措的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但是企业忽视了股票融资的缺点股票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 9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对筹资来讲,普通股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同时稀释了所有者对企业的控股权。6.1.4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我国企业的高负债使得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尤为必要。财务风险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取得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时间安排。债权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权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

40、的偿债高峰,而另一时点上的资金闲置,从而提高融资效率。搞好存量管理,充分利用好现有债权融资,避免因支付危机而造成企业的破产。6.2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为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这不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同时,要积极利用债权融资,特别要注重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有效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但资本市场仍存在较大缺陷,一是上市公司中占总股本60以上的国有股权没有上市流通;二是大量非国有企业未能成为上市公司,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大概只有的公司没有国有股;三是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尚未形成。因

41、此,造成上市公司优于非上市公司获得优惠融资权。所以,发展资本市场,应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核准一切要求上市而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只有形成供求相对平衡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才能真正地比较判断融资成本,选择融资方式,实现资本结构最优。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融资,债权融资应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债权融资有抵税作用,可以获得税收优惠,使融资成本降低。近几年来,企业债券市场虽有发展,企业债券总规模每年增长,但企业债券占融资比重很低,影响企业融资效率,也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资本结构。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发展债券市场,是优化资本结构的前

42、提条件。6.3 加快国有股重组步伐要想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不仅要考虑债权资本问题,同时也应注重权益资本的处理,那么国有股重组是关键。从理论上说,国有股直接上市是最直接、最彻底的重组方式,但是,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并不意味着国有股重组无法进行,因为国有股重组具有丰富的内涵,实现国有股的流通性即上市并非重组的全部,也可以通过国有股场外协议转让于非国有股东、增发社会公众股,相对降低国有股比重、国有股回购、国有股配售、国 10高等教育自学毕业论文有股放弃配股或大比例转配、剥离资产、注销部分国有股的优化股本结构、国有股拆股上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职工和管理层持股制度、部分国有股改为优先股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

43、。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通过以上措施调整资本结构直至达到企业加权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有利于企业合理安排所有权与控制权,有利于合理解决治理结构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破产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资本结构越来越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要想真正的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问题,必须结合转轨经济这个逻辑出发点和既定的历史现实,根据中国的具体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根据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加以权衡和考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参考文献1. 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3余甫功: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分析与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4晏艳阳: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5吕娜:试析资本结构的评价及优化,理论界2006年第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