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1501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注意的发展与教学(9P).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案院 系 学前教育系 课程名称 小学生心理学 学 时 34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级师范专业 授课教材 心理学教程王振宇 教 案授课日期: 教 案 编 号:3教学安排:课 型:理论、实验、上机、观摩录像、其它请注明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其它请注明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音像、其它请注明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小学生的注意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注意的含义、外部表现、分类以及小学生注意发生发展的特点。 (2)理解注意的范围、分配、稳定、转移等品质及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 (3)掌握小学生注意发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能分析小学生分心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止措

2、施。 重点与难点:(1)注意的含义与分类 (2)注意的品质 (3)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导入:小学生的注意案例一、什么是注意双耳分听实验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如学生专心听课,他的心理活动不是指向当时对他起作用的一切刺激物,而是只指向教师讲述的内容,并且长时间地坚持指向

3、这些内容,排除一切局外刺激物的干扰。注意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一)注意的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第二,保持的功能,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二)注意的外部表现讲注意的外部表现时,抽学生表演“注意”的种种动作。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二,注意的分类教师:“我将呈现一张图,时间为2秒钟,图上有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先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然后

4、请他回答下列问题:有三个什么形状的图形?各是什么颜色?色、形、数是如何结合的?讨论:为什么刚才第一个问题回答最好,而其他问题回答不完整?大家是否也有同样的体会?对第一个问题的注意是什么注意?对其他问题的注意是什么注意?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对比、新异、活动(2)主体本身状态:需要兴趣和情感、知识经验、对人和事物的期待、人的身心状态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2)合理地组织活动。(3)稳定的间接兴趣。(4)坚强的意志力。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特点目的没

5、有有意志努力不需要需要条件客观(刺激物特点)强度、新异性、对比度、运动变化主观(主体状态)需要、兴趣、强烈情绪、精神状态、知识经验对活动任务意义的理解、间接兴趣、排除干扰的自我意志性质低级,不学而能、被动、不自觉高级,学后获得主动、自觉局限性难以持久注意于一定的任务枯燥乏味、易疲劳、投入程度不高有效的活动两种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三、注意的品质(结合小学生注意品质的特点)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

6、,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就不一样。前者较大,后者较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第三,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此,要想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职业和工作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如印刷排字工人、报务员、领航员、驾驶员等等。对于一般人来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需要扩大阅读时的注意范围。可见,注意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

7、的实践意义。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稳定。第二,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兴趣好像是一种兴奋剂。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第三,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

8、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统一安排,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目而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一心不能二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注意的分配的三种情况: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

9、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打敲键盘和看屏幕)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开车)第三,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胡琴)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能够毫不紊乱地同时进行几种活动,有人则感到很困难。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4、注意的转移人们把注意有目的地从

10、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这叫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因素:第一,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第二,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第三,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

11、较困难和缓慢。第四,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小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

12、颖性。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

13、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儿童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小学儿童的注意。2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小学儿童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儿童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优点,评分宜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

14、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做出肯定的标志,如用“”“古”“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纯训练性的,教师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题竞赛,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又如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

15、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等。小学生不可能对枯燥无味的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注意的核心是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貌似注意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不但无助于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养成心猿意马、疲疲塌塌等不良注意习惯,它将极大地妨碍学习的效果。(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

16、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课堂教学小结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对于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教学。我们的小学教学长期以来是不让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分散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手段,这

17、是“堵”,殊不知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就是容易分散,所以我们的小学教师宜采用“疏”的方式,就是从教学过程着手,通过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本课时内容着重讲解小学生的注意特点及教学应用,旨在在学生明白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宜疏勿堵。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案例分析老师头顶的蜜蜂 小刚和小红是同桌。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小红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看着黑板上的每一道题,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而小刚呢,一听到窗外有鸟叫声,就情不自禁地想看看这鸟长得什么样;一听外面有人大喊大叫,他就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还不时地用手摸一下衣服兜里的乒乓球,想着一下课就马上去抢占乒乓球案子。突然,他看见窗外飞进来一只小蜜蜂,在老师头顶舞来舞去的,可有意思了,他不由地笑出了声。老师看见了,要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下他可傻了,老师讲什么他一点也没听进去,低着头,红着脸,紧张得不知所措。老师批评了他,然后要同桌的小红回答同一个问题。小红干净利落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满意地笑了,然后对小刚说:“你可得好好向小红学习啊”,小刚惭愧地坐下了。讨论:(1)小刚为什么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小红为什么能回答老师的提问?(2)小刚应该向小红学习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试比较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和注意的转移 3、试分析小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备注: 2学时为一个课时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