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1921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学术资料商业经济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能编辑和复制,感谢您的阅读。 从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从零售业的三次革命谈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作 者】宋周/何燕 【作者简介】宋周何燕重庆商学院 一、西方零售业的三次革命及其零售发展的内在特点 的零售业经历了三次革命性变化。 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以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这一阶段前期,由于社会生产表现为大批量、少品种的特征,商品供不应求,同行业间的竞争尚不激烈,从而决定了零售以销售为中心的规模化经营观念(大量聚物)。当时百货商店一般设在的销售方式,由营业员为顾客提供柜台。这一阶段后期,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产品日益增多,供应商越来越急于将商品销售出去

2、。为吸引顾客,扩大销售,以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开始经营当时的优质、时髦、高档和名牌商品。在销售方式上开始为顾客提供记帐、送货到家一系列服务。上门推销、邮寄销售等促销也应运而生。 第二次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超级革命的完成,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急速发展,社会产品日益增多,商品出现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开始形成。这一阶段社会生产特征表现为小批量、多品种,社会消费开始进入膨胀阶段,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商业经营观念亦转向以市场为中心,这一阶段零售商业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价格战。由于价格战势必要以低廉的成本为前提,于是适合这种需求的超级市场随之产生,并以远远快于百货商店速度迅猛的发

3、展。由于超级市场一般比同等规模的普通百货商店节省三分之二的营业员和大笔流通费用,零售价也便宜5-10%,适应了顾客方便、实惠的需求,迅速发展成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第一流零售形式。一般超市实行自选、自动售货方式,把购物者的取货、付款等全部购买行为变成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和行动,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宗旨。进入60年代末,传统的超级市场经营逐渐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各种新型的零售商店竞争带来的不利,超级市场进一步朝大规模化和综合化发展,70年代初出现了超级商店、特级市场等。 第三次零售商业革命以连锁商店的广泛发展为标志。连锁店的产生是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为背景的。伴随着60年代和70年代资本主义沟通,商

4、品周转迅速,可随时调剂余缺,改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扩大销售,从而适应了当今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扩大、竞争激烈的需求,迅速发展成为西方零售业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考察西方零售业三次革命的原因,可以发现,零售商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是由生产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的,同时越来越受到消费水平的影响。19世纪后期,的作用,使资本与生产迅速集中,的规模急剧膨胀,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以成倍的速度递增。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求流通领域创造出相应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其大规模销售产品的需求,百货商店应运而生。与过去的小商店比,百货商店的经营规模大、商品种类全、辐射范围广。它一头连着众多的生产厂家,一头面向成千上万的

5、消费者,真正承担起了大流通的职能,极大便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一种社会化的现代商业组织形式。但是,由于百货商店多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因而租金较高,加上装修豪华,营业设备先进,使得经营费用大大增加,所售商品的价格因此提高,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这种情况在经济萧条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次严重的用品为主,采用开架直选的方式,大进大出,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降低了商品价格。因而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对百货商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迫使其在商品种类结构及档次上进行调整。目前,发达国家的百货商店侧重于经营服装及高档次的大件商品类,而超级市场则常以经营食品、日常生

6、活用品为主。 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的广泛发展,并没有使众多的小商店失去存在的客观基础,因为这些小商店多开在居民区内,更加贴近消费者,其便利性特点是前二者无法具备的。但是小型商店也确实感受到了来自大商业方面的冲击,在竞争中陷入了不利地位。它们既不能与大生产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获得稳定的供货渠道和优惠的商品,也不能象百货商店、超级市场那样提供给消费者现代化的服务和精神需求方面的满足。为了同大商业抗衡,众多的中小型商店走上了连锁经营之路。小,它可以渗透到居民区的各个角落,单体规模很小;大,它可以融合成千上万的小商店于一体,由总部负责,创造出比其他零售商业更大的销售额。因而,它既能适应大生产扩大商品销售

7、的需求,还能以优惠的商品、便捷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购物要求。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价格始终是影响其购物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商品,价格越低,吸引力就越大。如果说百货商店的产生直接缘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那么,超级市场、连锁商店的兴起,则更多是受到了消费者的影响。尤其是在生活水平并不太高的国家,不同零售组织形式的发展空间,将更明显地取决于其对价格作用程度。可以说,哪种形式更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那种形式就会成为零售业革命的主流,这点在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中,将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评述 (一)我国零售组织形式的发展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计划的失误

8、,消费品的生产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多数商品只能凭票供应。这种状态下的商业,只是一种稳定人民生活的工具,参与的是分配式流通。这一时期的零售商业组织形式,也是以百货商店为主,但是同的百货商店相比是大相径庭的。规模上差距很大,而且在运作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它的货源大都是经过一、二、三级批发后获得的,与生产部门缺乏直接联系。国有商店中,还有数量很多的粮店、菜店、副食品店,但规模小,而且多是定量向城镇居民供应,根本谈不上规模经营。 得到发展,受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特别是提出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生产获得极大发展,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据统计,我国目前只有5%左右的商品仍然是卖方市场,95%的商品则

9、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特别是日用工业消费品,已经极为丰富,促销已成为这些产品生产企业的首要任务,旧有的商品流通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许多生产企业开始撇开流通部门自建销售则陷入困境,流通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这时,我国出现第一次零售革命。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当前我国零售业现状大致有以下两个特点: 1.百货商店趋于成熟,第一次零售革命业已完成 从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零售革命。百货商店渐渐脱离旧的范畴,得以快速发展,机构数与销售额增长迅速。1996年,全国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百货商店超过200家,其中96家超过3亿元,7家超过10亿元。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百货店约有100多家

10、。我国的百货商店销售额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的比重1991年达到11%,这个水平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百货商店最兴盛的时期相差无几。按每千人拥有百货商店数量计,我国高于,我国每千户拥有百货商店0.53家,美国1997年只有0.1家(注:中国商业年鉴1992年)。另一方面,百货商店的市场日趋饱和,危机隐伏。这表现在从1995年开始,各大城市大商场纷纷告急:北京当年10家大型商场商品销售额增加的仅两家,且增幅不超过6%,其他8家商品销售额均告下降。武汉大型百货商场在保持了10多年销售和利润同步增长的势头后,1995年上半年出现转折。在16家销售超亿元的大商场中,有4家销售和利润全面下滑,3家销售持平但利

11、润下降。郑州至1995年8月,5家大中型百货商场由上年赢利471万元变成亏损494万元。杭州的13家大型商场销售额还首次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2.3%(注:中国商业年鉴1996年)。 一言以蔽之,百货商店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供应日益丰富的历史需要,于90年代加快发展速度,至90年代中期已趋于饱和。这表明我国已完成第一次零售革命。 2.各种零售业态群雄并立,第二次零售革命尚处酝酿之中 第一次零售革命完成以后,我国并没有按照西方三次革命的上各种流行零售业态的展览大厅。由于巨大的示范效应,超市、连锁店、便利店、购物中心等组织形式都先后进入我国,并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一些

12、大城市中迅速扩展,占领市场,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仅上海就有超市600多家,而连锁公司更是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内,发展到300多家、6000多个门店,其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注:中国商业年鉴1996年)。随着百货商店的日益饱和与新型零售业态的强劲冲击,我国第二次零售革命的产生是迟早的问题。 (二)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的认识、评析 1.关于第一次零售革命的认识 改革开放之初,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的过渡尚未完成。由于许多商品比较紧俏,商店的生意相对好做,因而各种商店经济效益普遍不错,这就减弱了零售组织变革的动力。这种情况在1988年下半年的抢购风之后才有所改变。市场疲软使许多陷入困境,特别是到1

13、990年,国营商业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这使得零售业的变革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于是,新型百货商店的建设成为此次变革的标志。之所以称之为新型,是因为与原有的百货商店相比,它不仅有着现代化的商业设施,更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摆脱了原有僵化的四级大流转即一、二、三零的运作体系,而直接与生产企业和产地批发挂起钩来。这次变革的势头得到了迅猛发展,一直持续到今天。如今,这些商店与国外的大商店相比,尽管有些不足,但差距明显缩短。从一定意义上说,百货商店的广泛更新改造,改变了我国零售业的基本面貌,建立起了与现代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对商店自身而言,经过变革,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能力,摆脱了

14、旧体制的束缚,成为许多重要商品国内流通的主渠道。对生产企业而言,新型百货商店体系能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商品推向市场,又能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所以说这一阶段零售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成功的,尽管它承袭了百货商店的旧名,却有着实质性的变化,因此称得上我国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这一过程与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的历史是一致的,尽管变革的起点不同。 2.对当前各种新型组织形式的评价 虽然新型百货商店体系的建成,改变了我国流通领域零售组织的基本骨架。但是从整体上看,商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比较艰巨,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商业发展史有着相似的一面,那就是出现了现代化大

15、商店与众多孤立的小商店相对立的局面,要加速商业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对中小商店进行改造。此外百货商店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新型百货商店多以中高档为主,尽管有的把目标市场定位在普通消费者身上,但由于经营成本较高,不得不提高毛利率,导致商品售价相对较高。而消费者迫切希望出现既有现代化购物,又能保持较低价格水平的商业组织。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方面,这种要求尤为强烈。根据国外商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这些缺陷需借助商业革命来弥补,即采用新型商业组织形式,全面改造现存的零售商业体系。 我国零售业革新的探索首先是从超级市场开始。80年代中后期,在百货商店蒸蒸日上的同时,超级市场也作为现代商

16、业的代表形式被搬回来加以模仿。国内的许多大城市都陆续涌现出一批超级市场。尽管它们也是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但实际上与国外的超级市场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们既没有与生产部门建立起有机联系,又没有靠大量进货、大量销售及现代化管理而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相反,这些位于繁华商业区的超级市场,由于设施的改造、对部分商品的重新包装和加工以及大量监视防盗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售货成本,致使所售商品的价格明显高于一般商店。这与西方零售革命中超级市场低成本、低售价的特点相距甚远,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因而进入中国十余年也难成气候。 探索的第二个突破口是廉价销售。最近一两年,人们感受到了百货商店发展的局限性,又引进并探

17、索出了多种商业组织形式来开展价格竞争,在全国许多城市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廉价销售潮流。代表性的组织形式有十点利商场、平价商场、仓储商场、十元店、折扣店等。尽管涉及的商家的不多,但无论哪种形式,一出现便在当地引起轰动,顾客如潮。因为它触及到了消费者最敏感的价格问题。为此,各大百货商店也受到震动,纷纷研究对策,以抵制来自廉价销售潮流的冲击。然而好景不长,时至今日,除少数商店生存下来外,多数已销声匿迹。透过国外商业发展的历史看,廉价销售的方向没有错,但为什么不能推广开呢?究其原因,这些商场的廉价是在让利基础上实现的,也就是把正常利润抛开而搞低价竞争,其结果必然是降低自身的生存能力。这些商场多位于繁华商业

18、区,即使没有豪华装修,也会因地租昂贵而致经营成本提高。加之许多商场没有大规模吞吐优势,使得让利产生的低价难以持久,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由此可见第二次零售业革命不能以此为突破口。既然发展超级市场和廉价商店的路子都行不通,那么,第二次零售业革命到底从何着手呢? 三、依托连锁经营,促成我国零售业第二次革命 我们从上文对西方零售革命和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经过第一次革命的我国商业领域,出现的现代化大商场体系与落后而分散的小商店并存的局面,与外国连锁经营兴起时的状况是基本一致的。依托连锁经营,在我国掀起零售业第二次革命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与国外相比,加强我国小商店的现代化改造,有着更为重要的

19、现实意义。因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大都在50%以上,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很大部分用在了食品方面,这个着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实践说明,连锁经营在改造小商店方面是最有效的。 目前,散布在我国城镇居民区里的小型商店,主要以个体、私营为主,与现代化商业相比,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服务不规范,营业时间不能保证正常化,卫生状况差,经营条件落后,商品质量无法保证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小商店本身无法实现,最有效的途径是借助连锁经营。连锁商店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组织,有雄厚的资金对小商店的经营条件加以改善,有较强的能力对从业人员进行正规化培训,提高其营业管理水平。此外,由于连锁店组织化程度高,管

20、理制度科学而严格,因而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加上高进货人员的严格把关,使得连锁商店有能力尽量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所以说,连锁商店的广泛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购物环境。 连锁商店不仅能够加速小商店改造的过程,改变我国零售业领域的整体面貌。而且,它还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社会商品流通的宏观经营效益。连锁商店降低经营成本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进货成本的降低。连锁商店的进货,由经营总部统一负责,由于批量大,可直接从生产企业采购商品,从而减少了进货环节,免去了中间商的加价。而且由于规模大还可以获得价格上的折扣,这就降低了连锁商店的进货成本。库存成本的降低。由于

21、配送中心统一送货,因而连锁支店不必自己存货,从而节省存货费用,提高单位面积的营业效率。此外,统一储存在设备先进的仓库中,还可以减少商品损耗,尤其是食品等鲜活商品,这种优势更加明显。销售成本的降低。连锁商店经营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可以利用其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采购到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适销率,从而减少商品积压,提高销售效率。而且,由于连锁商店资金雄厚,有能力聘请、雇佣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营销策略研究,排除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销售额。这种开发费用分摊到大量的加盟店上,其数额并不大。促销费用的降低。连锁商店可以进行统一的广告宣传、公关策划及营业推广活动,将较高的促销费用分摊到各连锁支店,这比单独店做广告费用低,效果好。而且由于统一名称、统一店貌等,广泛分布在市场各个角落的连锁店,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宣传工具,比独立小店更利于提高知名度。 目前已有上海等一些城市率先进行了对原来的国有菜、粮、副食店的连锁改造工作。连锁商店的广泛发展,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日常购物环境,做到了以最普遍的商品,最优惠的价格,最方便的购买,最优质的服务满足最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连锁经营,能促成我国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重要提示:文档由 上传,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