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349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88.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 作者姓名 考号 完成时间 2010 年 10 月 28 日目 录一、低碳经济的含义与发展4(一)低碳经济的提出4(二)低碳经济的概念5(三)低碳经济的的发展5二、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6(一)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6(二)河南目前环境状况堪忧7三、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SWOT分析7(一)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7(二)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8(三)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10(四)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威胁11四、河南煤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12(一)宏观政府方面所需采取的措施12(二)企业自身所需采取的措

2、施12(三)社会大众需要重视13五.总结13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SWOT分析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人们尝试不同发式来改善环境。低碳经济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国际趋势。河南省作为中国的能源大省、人口大省,目前环境问题严重。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型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做好战略环境分析,制定好发展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本文从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提出背景开始,然后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来分析河南企业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SWOT分析 煤炭一、低碳经济的含义与发展

3、(一)低碳经济的提出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 2003),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 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到2020 年, 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 年水平上减少20% , 到2050 年减少60% , 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在白皮书中,要求通过提

4、高资源的生产率, 在更少的污染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实质就是用更少的消耗自然资源和更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来赢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低碳经济的初级目标是实现自然能源的低消耗,其最终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三)低碳经济的的发展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与落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

5、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2008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要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并落实成为政绩和业绩的考核指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视。由于我国来自能源、环境、人口的压力十分巨大,必须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措施来应对现实情况,采用低碳模式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2008年1月,上海市和河北保定市,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6、”,成为首批试点城市。这两个城市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其他各省市也纷纷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节能减排,用实际行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严格执行“两高”产业(即高污染、高能耗)淘汰标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并且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一)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河南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河南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

7、,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2008年,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为18784万吨标准煤,比2007年增长5.3%。其中,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7.9%,比2007年下降0.1个百分点;石油消费比重为7.9%,与2007持平;天然气消费比重为2.7%,比2007年上升0.2个百分点;电力消费比重为1.5%,比2007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01年-2008年,我省煤炭消费比重一直在87%上下波动,最低为2002年(86.6%),最高为2007年(88%);天然气消费比重近几年在波动中逐步上升,由2001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2.7%,最高为2008年,达到2.7%;石油和电力消费比重近几年均

8、处于下降趋势,2008年比2001年分别下降了1.6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数据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二)河南目前环境状况堪忧河南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它也是全国的能源、原材料重要基地。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河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2007年,全省废水排放量296467万吨;COD排放量30.45万吨,氨氮8.54万吨,二氧化硫156.39万吨,烟尘71.27万吨,粉尘41.4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2.22万吨。全省工业行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18890亿立方米。但是,河南省的低碳资源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2007年底,河南省拥有林地面积207.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

9、.3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2%;耕地面积7926.1千公顷;水资源总量65.16亿立方米;湿地面积110.87万公顷。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爱护环境,降低污染程度是当前必须面对的形势。 2008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三、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SWOT分析 (一)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1、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由以前的原材料及初加工型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为主导调整,从高耗能、重污染产品和工艺向节能型产品和清洁型先进生产工艺方向调整;产业技术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知识技术密集相结合调整。2、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在建设资源节

10、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日子里,河南各级部门对妥善处理能源排放,最低限度对大气造成污染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节能减排经验。这对发展低碳经济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3、自主创新的意识加强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秘密在于不断开拓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己的个性。有关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已经意识到,要采用适合自己的节能减排方式。引进人才,学习新的煤炭勘探、加工技术,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4、清洁能源市场潜力大国内热水器生产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河南。2007年,北京清华阳光公司投资3.5亿元,在驻马店建设了可年产5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基地;20

11、09年,投资3.5亿元,年产5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的力诺瑞特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太阳能基地投入使用,2009年3月10日第一台产品正式下线;除此之外,风能发电进步迅速,根据气象部门普查,河南主要有三个风区:一是位于方城县的“南襄通道”,二是黄河故道,三是豫东平原。风力发电被视作新能源发电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河南在这方面已迈出突破性步伐。河南省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抱团在技术上发力了,以共同打造“河南风电”品牌。(二)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1、粗放型增长依然明显。煤炭业的加工率和利用率反映了河南目前的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河南省优质煤炭资源相对不足,制

12、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煤炭持续供应的难度。历年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单位:%年份总效率发热及供电200259.4736.36200358.3434.34200458.3633.45200560.9734.18200664.9436.1200766.2238.1200865.9639.49(注:数据来自河南统计年鉴2009)2、煤炭消耗总量大,消费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河南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过快增长,导致了河南省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与2007年相比,2008年河南能源消费总量1.8784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煤炭消

13、费量1.6511亿吨,同比下降0.1;石油消费0.1484亿吨,与2007年持平;天然气0.05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水电0.0182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1;综合来看,煤炭一直占我省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属于以煤炭为主的低质型的消费结构。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当核心能力适应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要求时,就能有效地促进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前提。创新活动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原因的制约。在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融资苦难、人才匮乏等原因,制约了企业创新

14、能力的提高。(三)河南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1、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的气候问题越来越瘦高国际社会的关注,各个国家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为之付出努力。清洁发展机制(CDM)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会。即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其在国内就可相应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即多获得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2、国家鼓励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2001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税收优惠。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表明我国走“低碳”

15、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制订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并考虑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小范围的碳交易试点。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现金企业的行为越来越透明化,受到了社会媒体,人民大众的监督。越来越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种意识有效地督促煤炭企业财务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4、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意识的提高,对推进低碳经济无疑起到推进作用。(四)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威胁1、管理体制不健全2009年河南省机构改革中撤消了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将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划归省

16、工业和信息化厅,煤矿安全管理职责归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规划建设等职能划归能源规划建设局,导致管理部门重叠,各部门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推诿现象。真正维护行业利益,一心为民办事的现象减少。2、政府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在有低碳经济发还存在着欠缺。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在实施上与我国的税收政策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力度还不够大。3、对GDP的威胁现今以GDP为主要考核业绩的机制对低碳模式发展的负面效应。许多地方政府的所有努力向追求GDP和财政收入倾斜,放松甚至忽视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其他重要方面,形成不利的导向,对发展低碳经济产生威胁四、河

17、南煤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一)宏观政府方面所需采取的措施1、政策体制支持。要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保证煤炭企业有法必依。用法律形式约束企业必须履行节能减排的责任义务,加强对超标污染排放行为的法律惩戒,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支持和推动企业等有关主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要完善煤炭产业的管理体制,监督体制,服务体制。2、给予财政支持。首先,建立完善的税后体系。针对各个税种的特点,设立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税目。对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节能减排的企业征收资源税、生态税等。其次,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引导各类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能力创新的支持力度。金融作为当代经济的核心

18、与血液,应该也必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最终建立一个一低碳经济为市场主体的良性的投资,融资的金融支持体系。(二)企业自身所需采取的措施1、传统产业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由于河南省是一个自然资源消耗量十分巨大的省份,对资源的利用率也十分低,因而采用高新技术以此来提高煤炭利用率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2、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建立以煤炭企业自身为主体,在对环境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融会贯通之后为己用。3、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避免人浮于事,做到为事架构,因职用人。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运用不同的现代管理手段,包括精益生产管理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19、。4、对煤炭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建立对兼并重组项目的备案管理制度。加快企业的改革速度,以技术重组为主体,整合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提升煤炭产业的地位。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三)社会大众需要重视各级媒体应该对低碳经济做好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低碳,了解低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对符合低碳经济的企业行为提出明确的表扬,对不实行低碳经济,污染大气,拒绝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提出批评并予以曝光。同时,人民群众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从实际行动上来支持低碳战略。五.总结优美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来爱护,发展低碳经济、改

20、变当前工业模式、消费模式、生活习惯,已经进入广大人民的视野。发展低碳经济利国利民。它不仅能带来煤炭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也给社会其他发面带来了机遇。例如,可以抓住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来发展低碳农业,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温室气体减排,积极利用和太阳能发电。合理安置淮河、黄河附近居民,利用水能发电,因地制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总之,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的新课题。做好低碳经济,根据河南实际情况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大好事。参考文献: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09,(1)3汪宜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J.发展战略,2009,(9)4马晓微.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特征J.中国能源,2008,(10) 5马驰,王淑萍.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经济论坛,2009,(11) 6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7刘传红,冯碧梅.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9,(1)8贾健.发展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J.金融与经济,2008,(10)9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10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