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415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参考答案 1、C2、D3、D4、A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9.1.1国际收支1、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 A、经常项目收支 B、贸易收支 C、外汇收支 D、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概念是() A、仅指贸易收支 B、仅指外汇收支 C、狭义的国际收支 D、广义的国际收支3、IMF判断居民和非居民的标准是() A、国籍 B、地理位置 C、民族 D、经济利益中心4、根据IMF对国际收支的定义,经济体的含义比国家要() A、广 B、窄 C、二者相同 D、二者无法比较5、广义国际收支强调的基础是() A、现金 B、交易 C、贸易 D、服务 参考答案 1、A2、B3、AB

2、CD4、ABCD5、ABD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1重商主义理论1、最早对国际贸易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解释和主张的是() A、重商主义学派 B、自由贸易理论 C、保护贸易理论 D、新古典贸易理论2、早期的重商主义理论称为() A、贸易差额论 B、货币差额论 C、重工主义 D、重农主义3、货币差额论主张() A、绝对禁止金银出口 B、在对外贸易中要多卖少买 C、以金银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财富 D、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对外贸易 E、搁置不用的货币是不会产生货币的4、晚期的重商主义同早期重商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 A、不反对将货币输出国外 B、不要求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顺差 C、主张大力发展本国

3、的工场手工业 D、开始把重心转向生产领域 E、认为货币也是商品5、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贸易的流向 C、国际交换的比率 D、贸易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E、贸易的利益参考答案 1、C2、B3、CD4、A5、AB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2绝对优势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经济学家() A、托马斯.孟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俄林2、斯密认为,财富的源泉是() A、金银 B、劳动 C、资本 D、土地3、斯密指出,增加财富的方法有() A、开采金银 B、保持顺差 C、发展分工 D、增加资本 E、限制进口4、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

4、的同时还提出了() A、自由贸易思想 B、保护贸易思想; C、管理贸易思想; D、干预贸易思想5、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在于() A、假定机会成本不变 B、无法解释全面处于劣势的国家为什么也能参与贸易 C、没有说明国家之间产品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 D、没有将劳动分工的概念扩大到国际范围 E、理论过于复杂参考答案 1、C2、ABCDE3、AC4、A5、B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3比较优势理论1、如果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占绝对劣势,该国仍能进行对外贸易,这引证了() A、重商主义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保护贸易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假定() A、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B、两国实行

5、自由贸易 C、规模收益不变 D、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E、只有一种生产要素3、比较优势可以分解成() A、来自贸易的利益; B、来自保护的利益; C、来自分工的利益; D、来自管理的利益; E、来自征收关税的利益4、如果机会成本可变,则规模相近的两国之间不能进行完全分工,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C、无法判断5、如果两国国内交换比价完全相同,则两国() A、仍能进行贸易 B、不具备进行贸易的条件 C、说明比较优势理论有重大缺陷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ABCD2、C3、B4、ABCE5、A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4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

6、投入商品生产的劳动量,这种假定不正确,原因在于() A、劳动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B、劳动力不完全同质 C、劳动投入的比例也不相同 D、还有其他生产要素存在 E、劳动不是财富的源泉2、如果小国比大国小得多,则其进出口量对大国国内价格的影响是() A、使大国国内价格接近小国 B、发生大幅震荡 C、不发生影响 D、无法判断3、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参加贸易的大国和小国,在分工过程中会() A、都完全分工 B、都不完全分工 C、大国完全分工,小国不完全分工 D、大国不完全分工,小国完全分工4、交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 A、降低了国内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B、减少了贸易量 C、减少了贸易利益 D、没

7、有影响 E、一般不影响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贸易5、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多个国家和多种商品参与国际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原则() A、仍然适用 B、不再有理论价值了 C、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D2、C3、C4、B5、AB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5特定要素模型1、特定要素模型研究的是() A、国际贸易的交换比例 B、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C、国际贸易的格局 D、国际贸易对国家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2、国际贸易对国家和国内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是() A、都有利 B、有不利 C、对国家有利,但通常对某些利益集团会造成伤害 D、对国家不利,对所有利益集团有利3、特定要素是指() A、可以自

8、由配置的要素 B、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C、只能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要素 D、仅指劳动这种要素4、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则() A、生产这种产品的特定要素的收入将下降 B、生产这种产品的特定要素的收入将增加 C、生产这种产品的特定和非特定要素的收入都将下降 D、生产这种产品的特定和非特定要素的收入都将增加5、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为() A、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B、使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 C、对流动要素的影响不确定 D、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 E、使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参考答案 1、B2、AB3、AD4、ABCDE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

9、随练返回目录2.1要素禀赋理论1、要素禀赋理论假设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2、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为() A、俄林 B、赫克歇尔 C、萨缪尔森 D、斯托尔珀 E、李嘉图3、赫-俄模型假定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意味着两国() A、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相同 B、两国的国内价格相同 C、两国的生产能力相同 D、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位置相同 E、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4、赫-俄模型假定() A、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B、要素在两国间完全不能流动 C、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 D、没有运输成本 E、两国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5、赫-俄模型仍然沿用了

10、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2*2*1模式,这种说法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ABDE2、B3、B4、C5、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1.2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和丰裕度1、生产四要素是指() A、土地 B、劳动 C、信息 D、资本 E、企业家才能2、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某种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如果某种要素投入得多,我们就说这种要素密集程度高.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C、无法判断3、如果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则其要素相对价格比他国同种要素的价格相对要() A、高 B、低 C、不一定 D、取决于其他因素4、通常用来表示要

11、素丰裕度的方法是() A、以实物单位的多少 B、以实物的比例 C、以相对要素价格 D、以绝对要素价格5、按照要素禀赋论的假定,如果生产Y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大于生产X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例,则成Y产品为()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劳动丰裕型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资本丰裕型产品 参考答案 1、C2、ABE3、D4、A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1.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1、国际收支平衡表所依据 的是() A、贸易的作用 B、贸易的利益分配 C、贸易的模式 D、贸易对收入的影响2、俄林认为,贸易的流向应该是() A、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该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12、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D、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E、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3、俄林认为,决定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是() A、要素的需求 B、消费偏好 C、技术水平 D、要素禀赋4、俄林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 B、要素价格的国际绝对绝对差异 C、技术水平的国际绝对差异 D、消费偏好的国际绝对差异5、根据赫-俄理论,一国进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本国最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C、用赫-俄理论无法解释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D2、B3、D4、A5、ABCD

13、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3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分析1、里昂惕夫应用实际数据验证要素禀赋论() A、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 B、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C、得出了部分不一致的结论 D、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2、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熟练劳动应该属于() A、劳动力 B、资本 C、技术 D、企业家才能3、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就是() A、消费者偏好不同 B、两国的关税水平不同 C、两国的生产要素异质 D、要素密集度逆转4、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技能理论的共同点在于() A、都强调人力技能的重要作用 B、都认为熟练劳动是资本 C、都

14、认为数量劳动是特殊的劳动力 D、都认为熟练劳动是企业家才能5、下列说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有() A、要素禀赋论忽略了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 B、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改变了贸易格局 C、生产要素具有异质性 D、现实中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 E、还应该考虑消费者的不同偏好 参考答案 1、C2、CDE3、D4、5、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4国际贸易新理论1、要素禀赋论无法解释下列现象() A、一国进口密集使用自己稀缺资源的产品 B、一国出口密集使用自己丰裕资源的产品 C、同一行业的双向贸易 D、以上三种现象2、新贸易学说认为的新要素包括() A、劳动力 B、资本

15、C、人力资本 D、研究与开发 E、信息3、下列理论中,用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新贸易格局的是()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产业内贸易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需求偏好相似理论4、需求偏好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 B、克鲁格曼 C、弗农 D、里昂惕夫5、林德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各种因素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消费习惯 B、消费结构 C、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D、生产能力参考答案 1、2、3、4、5、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4.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技术差距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流向的关键因素是() A、技术差距 B、产品价格差异 C、需求偏好不同 D、要素禀赋不同2、波斯纳在

16、分析时将新产品从诞生到模仿的过程分为() A、发明时滞 B、使用时滞 C、需求时滞 D、模仿时滞 E、消费时滞3、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 A、新产品阶段 B、成长阶段 C、成熟阶段 D、标准化阶段 E、衰退阶段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的是() A、贸易的流向 B、贸易的利益分配 C、贸易的原因 D、贸易的利益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是() A、静态分析 B、比较静态分析 C、动态分析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 1、2、3、4、5、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4.3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要素禀赋差异 B、技术水平差异 C、规模经济 D、产品差

17、异化 E、要素密集度逆转2、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 A、是一条直线 B、凸向原点 C、凹向原点 D、上述说法都不准确3、差别产品是指() A、产品类似而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B、产品有自己的特征 C、产品完全同质 D、产品的基本功能完全不同 E、产品既相互竞争又有一定的垄断性4、产业内贸易又称() A、产业间贸易 B、双向贸易 C、区际贸易 D、贸易重叠 E、周期内贸易5、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企业类型有() A、完全竞争企业 B、垄断竞争企业 C、寡头企业 D、垄断企业 E、以上说法都正确 参考答案 1、A2、ABC3、B4、C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

18、返回目录3.1贸易条件的含义与计量1、从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就完全可以判断对外贸易对本国是否有利,这种说法() A、不正确 B、正确 C、无法判断2、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可以将贸易条件指数分为以下几种() A、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B、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C、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D、分配贸易条件指数 E、福利贸易条件指数3、如果一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则该国的商品贸易条件将() A、不受影响 B、会发生很大变化 C、可以忽略不计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从生产角度来考虑贸易条件变化的贸易条件指数是() A、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B、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C、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D、分配贸易条件指数 E、福利贸易

19、条件指数5、从实际收入水平角度来反映一国实际购买能力的贸易条件指数是() A、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B、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C、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D、分配贸易条件指数 E、福利贸易条件指数 参考答案 1、D2、C3、A4、ABC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3.2.1相互需求原理的基本内容1、相互需求原理分析的是() A、贸易产生的原因 B、贸易的格局和流向 C、贸易的利益 D、贸易利益的分配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决定两国产品交换实际比例的关键因素是() A、两国的要素禀赋 B、两国的比较优势 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两国的技术水平3、如果一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

20、强度,则最后的交换比价将() A、接近本国的国内交换比价 B、接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价 C、接近两国比价的平均值 D、无法判断4、相互需求原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以两国的贸易平衡为前提 B、只能应用于规模相当的国家 C、只能应用于双方的需求对市场价格有影响的情况 D、没有考虑比较优势 E、没有考虑资源禀赋5、两国间产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取决于() A、两国的要素禀赋 B、两国的比较优势 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两国的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 1、D2、C3、ABCD4、AB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3.3.2提供曲线1、提供曲线,又叫() A、无差异曲线 B、贸易无差异曲线 C、

21、生产可能性曲线 D、相互需求曲线2、关于贸易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又叫社会无差异曲线 B、一国只能有一条贸易无差异曲线 C、如果一国的X产品生产有优势,则该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会凸向X轴 D、该曲线反映的是一国的生产能力3、关于提供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曲线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而来 B、可以反映一国的贸易条件 C、如果一国生产X产品有优势,则曲线凸向X轴 D、两国的提供曲线交点确定两国的均衡相对价格 E、该曲线跟生产无关4、推导提供曲线,需要利用() A、贸易无差异曲线 B、相对价格线 C、等成本线 D、预算线 E、边际成本线5、提供曲线反映了一国为进口一定数量的Y商

22、品所愿意出口的X商品的数量,这种说法() A、无法判断 B、正确 C、不正确 参考答案 1、A2、ABCDE3、D4、C5、B6、CD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3.3.4提供曲线的移动1、提供曲线本身既有供给曲线的性质,又有需求曲线的性质.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2、提供曲线发生移动的原因主要有() A、需求偏好变化 B、需求选择变化 C、资源禀赋变化 D、要素生产率变化 E、技术水平变化3、在某种情况下,一国供给能力的增长反而会使本国的福利水平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 A、生产能力下降 B、要素价格均等化 C、哈罗德命题 D、贫困化增长4、提供曲线的移动意味着

23、() A、一国关税水平的变化 B、一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变化 C、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D、一国贸易政策的变化5、如果一国消费者的偏好转向进口产品,则该国的提供曲线将() A、向进口产品方向扩展 B、向出口产品方向扩展 C、向原点靠近 D、以上说法都不对6、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节约程度的影响,可以将技术进步分为 ( ) A、顺贸易型技术进步; B、逆贸易型技术进步; C、中性技术进步; D、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E、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参考答案 1、D2、C3、B4、CDE5、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1经济增长的原因1、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外移的方向和程

24、度取决于() A、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量 B、技术水平的变化 C、资源禀赋的变化 D、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比率2、罗布津斯基定理最基本的假设是() A、要素数量不发生变化 B、产品产量不发生变化 C、产品价格不发生变化 D、消费偏好不发生变化3、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一种要素的增加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量以更大的比例增长,同时其他产品的产量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4、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节约程度的影响,可以将技术进步分为() A、顺贸易型技术进步 B、逆贸易型技术进步 C、中性技术进步 D、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E、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F、5、如果技术进步出现

25、之后,在某商品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劳动比率比原来下降了,则该技术进步应该是() A、中性技术进步 B、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C、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A2、C3、B4、ABC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2.1经济增长的类型1、如果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一国可能出口的商品产量的增长比例与进口竞争商品的产量的比例相同,则这种增长是() A、中性的经济增长 B、逆贸易型的经济增长 C、顺贸易型的经济增长 D、上述说法都不是2、如果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一国可能出口的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进口竞争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则这种增长是() A、中性的经济增长 B、逆贸易型的

26、经济增长 C、顺贸易型的经济增长 D、上述说法都不是3、如果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一国出口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低于进口竞争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则这种增长是() A、中性的经济增长 B、逆贸易型的经济增长 C、顺贸易型的经济增长 D、上述说法都不是4、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一国出口商品生产与进口商品生产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将经济增长划分为() A、顺贸易型经济增长 B、逆贸易型经济增长 C、中性经济增长 D、劳动节约型经济增长 E、资本节约型经济增长5、在发生顺贸易型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一国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将()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 1、C2、B3、B4

27、、C5、D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2.2增长过程中的贸易偏向1、如果一国出现了出口偏向型增长,则本国的贸易条件() A、不变 B、改善 C、恶化 D、无法判断2、如果一国出现了进口偏向型增长,则本国的贸易条件() A、不变 B、改善 C、恶化 D、无法判断3、如果一国出现了出口偏向型增长,则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 A、不变 B、改善 C、恶化 D、无法判断4、如果一国出现了进口偏向型增长,则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 A、不变 B、改善 C、恶化 D、无法判断5、如果一国的生产是顺贸易型,而消费是逆贸易型,贸易的变动趋势则为() A、对外贸易比重上升 B、下降 C、不变 D、难以判断

28、参考答案 1、D2、B3、A4、A5、AB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2.3哈罗德命题1、哈罗德命题是关于增长过程中的() A、贸易条件变化 B、贸易格局变化 C、贸易利益变化 D、进出口差额变化2、根据哈罗德命题,如果A国的经济增长快于B国,A国的对外贸易就会出现() A、出超倾向 B、入超倾向 C、平衡趋势 D、无法判断3、根据哈罗德命题,如果A国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超过该国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则A国会形成() A、出超倾向 B、入超倾向 C、平衡趋势 D、无法判断4、根据哈罗德命题,如果A国工资的增长率小于人均产值的增长率,A国会出现() A、出超倾向 B、入超倾向 C

29、、平衡趋势 D、无法判断5、哈罗德命题研究问题的角度是动态的,即() A、从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出发 B、从国内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变动差异出发 C、从工资成本角度出发 D、从经济增长类型出发 E、从技术进步类型出发 参考答案 1、DE2、ABCD3、B4、C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2.4经济增长对福利的影响1、经济增长带给国家福利的净效应取决于() A、增长效应 B、保护效应; C、自由贸易效应; D、福利效应; E、贸易条件效应2、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情况包括() A、一国的出口在贸易条件不变时大大增加 B、该国是大国 C、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国的出口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非常

30、低 D、该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高 E、该国的技术水平落后3、如果两国商品生产过程中都出现了中性技术进步,则两国的提供曲线() A、都内移 B、都外移 C、一国内移,一国外移 D、一国外移,一国不变4、一国如果发生了贫困化增长,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极大地() A、改善 B、不变 C、恶化 D、无法判断5、如果一国发生了贫困化增长,说明该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 A、进口部门 B、出口部门 C、进口竞争部门 D、非贸易部门参考答案 1、D2、CD3、ABCD4、ABCD5、A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4.3.3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1、提出中心-外围论的是经济学家() A、哈罗德 B、穆

31、勒 C、刘易斯 D、普雷维什2、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分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进口替代; E、出口导向 F、管理贸易3、出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有() A、合理配置资源 B、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 C、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D、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E、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4、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有() A、有利于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 B、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C、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D、有利于扩大就业 E、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5、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局限有() A、容易导致国内工业低效率 B、容易面临国内市场狭小 C、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D、可能加剧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32、E、容易被外资所控制参考答案 1、AD2、AB3、B4、A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2.2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1、根据H-O-S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在国际上有均等化趋势的有() A、要素价格 B、要素数量 C、要素丰裕度 D、商品价格 E、关税水平2、根据H-O-S定理,国际贸易将会() A、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劳动力价格 B、降低资本丰裕国的劳动力价格 C、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资本价格 D、降低资本丰裕国的资本价格 E、以上说法都对3、如果商品赫要素价格不变,某一种要素增加而另一种要素数量保持不变,则将大幅度地增加该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出,而减少后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产出.这就是

33、() A、H-O-S定理 B、R定理 C、S-S定理 D、H-O定理4、根据S-S定理,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劳动力的实际报酬将()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上述说法都不准确5、根据H-O-S定理,国际贸易对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 A、都无影响 B、都均衡化 C、绝对价格均等,相对价格不确定 D、相对要素价格均等,绝对价格不确定 E、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 1、AB2、B3、C4、C5、A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1.4.8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1、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在于() A、打破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严格假设 B、肯定了国际贸易同国内贸易的不同特征

34、 C、对国际贸易进行了动态分析 D、探讨了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 E、分析了两国之间的交换比价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这种说法() A、错误 B、正确 C、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D、无法判断3、在李嘉图的例子中,他假定了两国的交换比例,这种假定() A、反映了两国的交换比例 B、同现实情况基本相符 C、只是一个简单假设,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D、这个比例一旦确定就不会再发生变化4、李嘉图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发生变化,则这种理论分析属于() A、动态分析 B、比较静态分析 C、静态分析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5、同绝对优势理论相比,比较优势理论() A、更接近现实 B、两者的理论价值相

35、当 C、前者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框架 D、后者的假设更严格 参考答案 1、CDE2、C3、B4、B5、ABCD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1.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内容1、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A、对外贸易关税政策 B、对外贸易配额政策 C、对外贸易总政策 D、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E、对外贸易商品政策2、属于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基本政策,构成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立足点的是() A、对外贸易关税政策 B、对外贸易配额政策 C、对外贸易总政策 D、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E、对外贸易商品政策3、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旦制定,基本上不再更改,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4、一国的

36、对外贸易政策,同整个世界的经济福利是一致的,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5、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A、关税制度 B、关税政策 C、非关税壁垒做法 D、鼓励出口的手段 E、管制出口的政策和手段 参考答案 1、AB2、D3、ABCD4、C5、AD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1.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1、对外贸易政策的种类包括()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对外贸易总政策 D、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E、对外贸易商品政策2、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3、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30年代超保护贸易主义的表现

37、包括() A、间接贸易限制取代了直接贸易限制 B、转向管理贸易制度 C、重点从限入转为奖出 D、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 E、由保护幼稚工业转向保护垄断工业4、重商主义倡导的实际上是() A、自由贸易 B、管理贸易 C、保护贸易 D、超保护贸易5、贸易自由化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的自由贸易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A、自由与保护相结合; B、实际上是管理贸易; C、保护重点由限制进口转为鼓励出口; D、是有选择的自由化; E、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参考答案 1、D2、A3、C4、ACDE5、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1.3保护贸易理论1、提出保护幼稚产

38、业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李嘉图 B、穆勒 C、汉密尔顿 D、李斯特2、李斯特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主要措施应该是() A、关税 B、配额 C、补贴 D、非关税壁垒3、李斯特认为,保护幼稚工业的最高期限应该是()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4、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斯特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分析有些混乱 B、非常接近英国的现实 C、对落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D、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学派之一 E、其核心是财富的生产力较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5、最早提出保护贸易理论的是() A、李嘉图 B、穆勒 C、汉密尔顿 D、李斯特

39、 参考答案 1、ABC2、CD3、CDE4、ADE5、BCE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2.1关税的含义及分类1、关境是海关管辖的势力范围,同国境相比,二者() A、很可能一致 B、关境有可能大于国境 C、关境有可能小于国境 D、二者无法比较 E、上述说法都不正确2、一国征收关税的目的有() A、提高外国产品竞争力 B、限制本国产品出口 C、增加财政收入 D、保护本国生产 E、推进贸易自由化3、根据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以分为() A、财政关税 B、保护关税 C、进口税 D、出口税 E、过境税4、关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A、国内效应 B、进口效应 C、出口效应 D、价格

40、效应 E、贸易条件效应5、征收关税的方法主要有() A、正常关税 B、从价税 C、从量税 D、差价税 E、滑动税 F、混合税 参考答案 1、D2、B3、D4、D5、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2.2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1、征收关税以后,国内受损失最大的群体是() A、政府 B、生产者 C、出口商 D、消费者2、小国同大国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价格的制订者 B、前者是价格接受者 C、前者征收关税损失较小 D、前者有可能通过征收关税获益3、对于大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者可能从中获益 B、生产者会有净损失 C、政府会损失关税收入 D、国家的净福利可能为正4、对于

41、小国征收关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者可能从中获益 B、生产者会有净损失 C、政府会损失关税收入 D、国家的净福利不可能为正5、对于小国征收关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者剩余增加 B、生产者剩余减少 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国家净福利增加 参考答案 1、A2、DE3、ABD4、A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2.4最优关税1、一国的最优关税可以使该国征收关税带来的净受益最大,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2、关于最优关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最高关税 B、是零关税 C、是禁止性关税 D、小国的零关税是最优关税 E、是针对一国的利益而言的最

42、优3、一国征收最优关税后,会() A、使本国贸易条件改善 B、使贸易量减少 C、使全世界的福利增加 D、使本国得自贸易的福利最大化 E、改变本国的比较优势4、一国的最优进口关税同最优出口关税是相等的,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5、对小国而言,最优关税() A、是最高关税 B、是零关税 C、是禁止性关税 D、介于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 参考答案 1、B2、ABD3、A4、A5、ABC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2.5有效保护率1、一国海关对外公布的关税税率是进出口商缴纳关税数额的依据,这个税率就是有效保护率,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2、关于有

43、效保护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又叫实际保护率; B、反映对加工过程的保护程度; C、对消费者很重要; D、对生产者很重要; E、通常大于名义保护率3、一国对某产成品的进口税率为10%,对生产该产品所用原料的税率为50%,则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同名义保护率相比,() A、名义保护率高; B、有效保护率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4、如果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各种进口要素成本与最终产品价格比例为0,则对最终产品生产者的有效保护率() A、等于名义保护率; B、大于名义保护率; C、小于名义保护率; D、无法判断5、有效保护率的局限性在于() A、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B、只考虑了关税结构

44、的影响 C、没有考虑对保护对象之外的其他产业部门的福利影响; D、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 E、只考虑了小国的情况参考答案 1、BE2、ABE3、BC4、D5、A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3.1进口配额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的主要形式有() A、相对配额 B、绝对配额 C、国别配额 D、全球配额 E、关税配额2、同相同水平的关税相比,进口配额() A、保护效果更好; B、容易在外国出口商中相成垄断; C、更透明; D、不会破坏市场机制; E、对自由贸易的危害更大3、同进口配额相比,自动出口配额() A、不会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 B、形式上稍有不同 C、收入效应不是由进口国获得

45、D、对进口国没有影响 E、垄断利润由进口国获得4、一国对进口实施配额以后,则() A、消费者福利增加 B、生产者不受影响 C、政府财政收入随之增加 D、国家的净福利受到影响5、进口配额发生作用主要通过影响() A、进口数量 B、进口价格 C、出口数量 D、出口价格参考答案 1、B2、CD3、A4、B5、D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3.2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1、同关税和配额一样,出口补贴也是限制进口的措施,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2、补贴的形式有() A、财政补贴 B、行政补贴 C、直接补贴 D、间接补贴 E、消费补贴3、同小国相比,大国实行出口补贴而导致的净福利

46、损失() A、更大 B、较小 C、没有差别 D、无法判断4、一国实施出口补贴之后() A、消费者剩余会增加 B、生产者剩余会增加 C、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 D、上述说法都对5、大国实施出口补贴之所以受损失更大,是因为() A、大国的实力不强 B、大国的财政补贴太多 C、大国的进口量太大 D、大国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参考答案 1、B2、B3、A4、B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5.3.3生产补贴的经济分析1、同出口补贴相比,鼓励出口的生产补贴的鼓励作用() A、效果不好 B、效果更好 C、二者一致 D、无法判断2、同关税相比,保护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补贴的保护作用() A、效果不好 B、效

47、果更好 C、二者一致 D、无法判断3、鼓励出口的生产补贴同出口补贴不同的是() A、对消费者没有造成损失 B、对生产者没有造成损失 C、对政府没有造成损失 D、对净福利没有造成损失4、一国实施了保护进口竞争行业的生产补贴之后() A、消费者剩余减少 B、生产者剩余增加 C、消费者剩余增加 D、生产者剩余减少5、一国实施了鼓励出口的生产补贴之后() A、消费者剩余减少 B、生产者剩余增加 C、消费者剩余增加 D、生产者剩余减少 参考答案 1、ABCDE2、D3、C4、D5、B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6.1.1贸易创造效应1、按照一体化的程度高低,国际经济一体化一般有下列形式() A、优惠

48、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E、经济联盟2、关税同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李斯特 B、弗农 C、林德 D、瓦伊纳3、对关税同盟的参加国来说,贸易创造效应() A、可以减少福利 B、可以提高国内价格 C、可以提高福利 D、可以提高关税水平4、能够从贸易创造效应中获得福利增加的的是() A、政府 B、生产者 C、出口商 D、消费者5、在贸易创造效应的图形分析中,政府的财政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B2、B3、ABC4、DE5、A关闭 国际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6.1.2贸易转移效应1、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贸易转移效应一定会带来国民福利的净损失,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断2、在贸易转移效应的图形分析中,政府的财政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3、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包括() A、竞争效应 B、规模经济效应 C、刺激投资 D、贸易转移效应 E、贸易创造效应4、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