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448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经济地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经济地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经济地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经济地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经济地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经济地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经济地理学.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经济地理学一、简单介绍1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提出为什么要研究新经济地理学呢?克鲁格曼认为,首先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像美国这样的大国,生产的区位是和国际贸易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一些重要的情形中,国际贸易和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比如用标准的国际贸易范式来谈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就越来越没有意义了;二十世纪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经济学世界观,却很难从贸易、增长和商业周期中找出另人信服的证据,但在研究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这样的证据就不难找到,因此,新经济地理学为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新经济地理学的概念:新

2、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特征,如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为什么在发生在此处。它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来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产生,其原因: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近年来,主流派的经济学者之所以对“空间”问题产生兴趣,是因为很多人发现了传统经济学在分析现代

3、经济问题时的局限性。经济学理论一般都忽视现实的空间,认为生产要素不需要费用瞬间可以从一个活动空间转移到另一个活动空问,不考虑运费的影响,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困难越来越突出。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特别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由于知识信息具有可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领域边际收益递增取代边际收益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缺失空间维度的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处理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建模技术

4、工具,主流经济学实际上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完全竞争模型,这个解释目前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藤田昌久等( Fujita et al1, 1999)进一步指出:但是,经济地理领域的研究其实早就认识到区域和城市发展都取决于规模收益递增,不幸的是,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常常会导致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框架的分崩离析,在没有适用的技术工具条件下,以建模著称的许多城市经济学家不得不简单地假定城市(或城市中的CBD)的存在是已知的,尝试借助于黑箱式的集聚经济来解释城市,并运用集聚经济概念解释城市体系,对企业而言,规模收益递增是完全外生的,因而完全竞争的假设能够得以继续使用;区域科学则折中各种非严谨建模方法,试图从规模经济

5、、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导出空间集聚。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维度的漠视既是无意的,也是有意的;也可以说,是建模的技术工具问题挡住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空间因素的去路,也挡住了研究空间区位的有关经济学分支学科融入主流的道路。第二,已有的关于空间经济的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前面所介绍的空间经济研究的传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它们对于空间因素研究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取之处的,这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平台,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以推动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但是由于没有考虑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最终都失败了。D - S模型

6、与新贸易理论的创立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Dixit and Stiglitz, 1977)一文,该文将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张伯伦( Edward Chamberlin)早在1933年就已经提出的垄断竞争思想赋予了严谨、规范的表达形式,建立了精美的D - S模型。该模型为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工具,随后在经济学领域迅速掀起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四次“革命”,高潮迭起,相继产生了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Krugman, 1998b) 。综上所述,复杂科学的兴起、报酬

7、递增思想的渐人人心以及相应模型处理手段的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经济学探索“经济空间”的含义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新经济地理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 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其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Krugmam)、藤田(Fujita)、维纳布尔斯(Venables)、蒲格(Puga)、赫耳斯曼(Helpman)和鲍德温(Baldwin)等。其代表著作是克鲁格曼的专著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以及克鲁格曼和其他经济学家在期刊上先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详见参考文献)。书籍和文章:中文的书籍有:安虎森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空间经济学原

8、理空间经济学教程,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我国有梁琦翻译的中文版本;经典的文章有: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Fujita,MoriFujita-Thunen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Tiebout, Charles M.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416-424.Fujita and Krugman, 2004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

9、esent and the future.Dixit , Avinash K. and Stiglitz , Joseph E. , 1977 ,“Monopon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67 ,pp. 2972308.Paul Krugman, Space : the final frontierPaul Krugman: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 AER 1

10、980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ing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JPE、1991Tomoya Mori and Koji Nishikimi: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Spatial Economy:Size, Lo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CitiesTomoya Mori , Koji Nishikimi and Tony E. Smith:Some Empirical Regularities of Spatial Economies: ARelationship be

11、twee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ity Size其他:张吉鹏. 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产业聚集兼评杨宝良的外部经济与产业地理聚集.世界经济文汇J. 2004年第3期.李小健,李二玲. 产业聚集发生机智的比较研究.中州6学刊J. 2002年第4期。杨海余,王耀中、刘志忠.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心外围模型评价.2004年第7期。粱琦.产业集聚论M 商务出版社. 2004.袁志刚,范剑勇,2003 :1978 年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管理世界,第7期。范剑勇, 2004 ,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 来自中国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第1 卷第1 期。李国平,范红

12、忠,2003 ,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经济研究,第11 期。Marshall , Allfred , 1920 ,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An Introductory Volume , 8th ed. London : Macmillan.Hirschman ,Albert O. , 1958 ,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New Haven , Conn. Yale Univ.Press.Myrdal , Gunnar , 1957 ,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2De

13、veloped Regions , London : Duck2worth.Arthur , W. Brian , 1990 ,“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 ,”Scientific American 262 :92299.Krugman, P. , 1991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 99 ,pp. 4832499.Krugman ,P. , 1991b , Geography and Trade , Cambri

14、dge(Mass) , MIT Press.Krugman ,P. , 1991c ,“History versus Expecta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y ,106 : 6512667.Krugman ,P. , 1992 ,“A Dynamic Spatial Model ,”NBER Working Paper # 4219.Krugman ,P. , 1993 ,“First Nature , Second Nature ,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 ,”Journal of RegionalScience ,3

15、3 :1292144.Samuelson , Paul A. 1954 ,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Transport Costs , : Analysis of TradeImpediments ,”Economic Journal , 64 : 2642289.Venables , Anthony J . 1996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 InternationalEconomic Review , 37 : 3412359.Baldwin , Richard E. ,

16、 1997 ,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 ,” Processed , Graduate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University of Geneva.Martin , Philippe and Ottaviano , Gianmarco I. P. , 1998 ,“Growing Locations : Industry Location in aModel of Endogemous Growt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Feb. 99 , Vol .

17、43 , Issue 2 , p281.Matsuyama , Kiminori ,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 Industrialization , and Indeterminacy of equilibriu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y , 106 : 6172650.Ottaviano , Gianmarco I. P. , 1996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Trade , and Endogenous SpatialFluctuations ,”Center for Economix

18、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 No. 1327.Ottaviano , Gianmarco I. P. and Puga , Diego , 1997 ,“Agglome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ny : A Survey of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Center for Economix 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 No. 356.Tomiura , Eiichi , 2003 , “Changing Economic Geography and Vertical Linka

19、ges In Japan ,”NBERWorking Paper # 9899.Ades , A. F. And Glaeser , E. L. , 1995 ,“Trade and Circuses : Explaining Urban Gia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 110 ,pp. 1952228.Fujita , Krugman , Venables , 1999 ,“External Trade and Internal Geography ,”Chapter 18 in The Spatial Economy : Cit

20、ies , Regions ,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 MIT Press : Cambridge , MA.Davis , Donald R. and Weinstein , David E. , 2002 ,“Bones , Bombs and Break Points : The Geography ofEconomic Activ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92 , pp. 126921289.3 理论脉络理论脉络:早期模型Helpman和Krugman(1985)建立了一个存在递增收益和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认为相互之间

21、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因为市场接近的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生产结构 Krugman和Venables(1990)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了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以及贸易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集聚程度会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先提高后下降,提高是因为聚集带来的规模收益会吸引更多的厂商,下降是因为核心地区投入品价格的上涨 这些模型已经开始为产业集聚现象寻求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解释,但是他们没有阐明集聚发生的具体机制;由于假设存在一个市场规模较大的中心地区,所以不能解释“中心-外围”模式的形成 理论脉络:中心外围模型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探

22、讨,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通过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来探讨集聚发生的机制。主要贡献及缺点 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将过程的演进性和动态模拟引入模型 当地区(国家)之间存在劳动力或要素流动存在障碍时,劳动力或要素流动机制是不存在的,而且研究发现,在美国存在一个劳动力流动的调整机制(Blanchard,Katz,1992),而在欧洲并不存在理论脉络:集聚机制模型Venables(1996) 的观点 不依靠劳动力的流动,上下游产业间的联系也会促成集聚,即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带来的投入品供给增加和需求扩大, 使得某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厂商而形成集聚;Baldwin(1997)

23、的观点 在模型中引入研究开发活动,认为通过要素的内生积累也可以促成集聚;Martin和Ottaviano(1998)的观点 研发部门通过投入多样化而获得的收益与Krugman模型中的劳动力流动扮演的角色相同,要素积累中局部的技术外溢会使集聚强化;理论脉络:集聚机制模型的评价积聚机制模型的主要结论与Krugman(1991)模型十分接近,集聚程度仍然会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先提高后下降。这些模型解释了集聚机制,但没有说明集聚发生的确切地点。理论脉络:理论发展(1)讨论两个地区两种产业的模型很多都可以拓展为多地区或多产业的模型(如Krugman, 1992)模型既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

24、情况,也可以用来分析国家之间的情况,两者的不同在于,要素的流动性以及贸易成本可能会有差异,但是并不影响主要的分析结果很多研究表明历史偶然因素(Krugman,1993)、地理位置优势(如中心地区和港口)(Krugman,1993)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Matsuyama(1991)认为对集聚地、成本和收益及促成积聚因素的预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如贸易成本、规模经济等(Ottaviano,1996)。理论脉络:理论发展(2)全球化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也同样受到关注(Tomiura2003; AdesandGlaeser,1995),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对一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影响很大,产业会向有利

25、于对外贸易的地区聚积。Livas-Eliezondo和Krugman(1996)建立的单部门模型用来讨论国际贸易对一国内产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后来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通过引入产业间的联系对这一模型做了扩展4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和评价自克鲁格曼 (1991) 的文章问世后,“新经济地理学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声名鹊起, 已经不再被主流经济学所漠视。尽管克鲁格曼本人谦虚地认为他仅仅是把已有的经济思想做了形式化的技术处理,但他以迪克西勒和斯蒂格里茨(1977) 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借助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假定收益递增思想,建立的描述产业集聚的“中心-

26、 外围”模型,激发了学界对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新思考,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Schmut2zler ,1999 ; Ottaviano , and Puga , 1997) 。可以说,以克鲁格曼等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使得过去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竞争,而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空间经济学,回到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新经济地理学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带进主流经济学。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空间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1)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投入要素按照同一

27、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比例更大,即f(tk,tL)tf(k,L).从成本来看,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生产的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减少。厂商可以通过收益递增而提高其收益。对于单个厂商来说,收益递增可能是内生的,或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扩大生产使分摊在每件产品上的固定成本降低,从而平均成本随产产量的增加而降低,或由于联合生产而获益,如可以共享投入要素,共享集中管理带来的优势:集中正是规模经济的反映,(2)不完全竞争模型。在迪克西勒和斯蒂格里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中,企业的不同产品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的,但这种替代是不完全的。该模型正是克鲁格曼分析聚集和中心外围模型形成的基石。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

28、,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区域,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与外围的关系。(3)运输成本。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而存在,即任何制造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即一件产品只有一部分被运送到了目的地(因此,运输成本事实上是从被运输的产品中被扣除的)。而不是设计一个独立的运输业的存在。厂商正是通过对运输成本及其它因素的综合考虑,决定生产的区位选择,从而影响到生产活动在空间的聚集,及中心外围格局的形成。正是基于以上三个理论基础,克鲁格曼以产业积聚为核心,设计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应当说,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

29、理学对空间经济学的最主要的贡献。后面将分别用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一个相图例子和一个严谨的一般均衡模型,由简到难,逐步分析产业聚集的内在机理和中心外围生产格局的形成,以对新经济地理学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创新:丰富了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现实;从经济全球化视野下重新考察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区位科学模型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不足 依赖数学模型; 区域过分抽象化; 缺乏实证研究5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技巧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技术所涉及的并不是如何理解现实经济现象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复杂的现实问题在不失去基本信息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处理。其基本方法来自于D-S模型的垄断竞争框架,D-S模型

30、的核心是CES函数。消费者效用函数不是全面地考虑各种差异化的产品和这种产品背后的诸多经济资源间的相互关系,而是假定它采取比较特殊的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形式。在现实经济中,任何产品并非都在一个地区生产。那么如何把这些在多个地区生产的产品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有效而现实化的假设为运输费用的“冰山交易”成本假设。与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不同,新经济地理学从演化角度来解释和理解静态模型的。直接把动态过程模型化,难度极大。新经济地理学采用先建立静态模型,然后加入动态要素,讨论何种均衡为稳定均衡或者不稳定均衡的问题。计算机数值分析。6包含的模型经济关联和知识关联模型,经济关联模型又分为第一类经济关联模型和第二类

31、经济关联模型。第一类经济关联模型沿用了核心-边缘模型的框架,即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思路;消费者的偏好用两个层面的效用函数来表示,即农产品和工业品集合的消费,用C-D函数表示,工业品组合的消费用CES函数来表示,利用冰山型交易技术的假设。包括马丁和罗格斯(1995)的自由资本模型、奥塔维诺等发展起来的自由企业家模型、鲍德温(1999)的资本创造模型;马丁和奥塔维诺(1999)的全域溢出模型;鲍德温、马丁和奥塔维诺的局部溢出模型;克鲁格曼和维纳尔布斯(1995)以及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尔布斯(1999)建立的核心-边缘垂直联系模型、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型第二类经济关联模型可以称

32、之为线性模型,放弃C-D,CES假设和冰山成本假设,采用准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及线性运输成本,并把这种假设与第一类经济关联不同模型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第一类的非线性关系,长期均衡下的内生变量可以得到显性解。知识关联模型主要是伯利安特和藤田的研究7一个简单数字例子首先用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来说明新经济地理学产业聚集的内在机理和中心外围模型的形成。 假设一个国家有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生产两种产品,其中农产品使用土地,农业人口的分布外生,在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半。制造品有许多种类,在两个地方都可以生产。如果制造品仅在一个地区生产,必须支付交通费以满足另一个地区的需求。如果制造品在两个地区都生产,则必须在两个地

33、方都支付固定的开办成本。每个地区制造业劳动力与制造品的生产成比例。假设每个地区的制造品需求与当地人口严格成比例。假设整个国家60%的劳动力是农民,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半。再假设对一种典型制造品的需求为10个单位。如果制造业都集中在东部,该地区的需求是7个单位(当地农民的需求是3个单位,制造业工人的需求是4个单位),另一个地区的需求是3个单位;如果制造品在两个地区都生产,那么两个地区的需求都是5个单位。再假设开办一个工厂的固定成本为4,单位运输成本为1,那么情形如表1所示,一个典型厂商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1)如果所有其它厂商都在东部,该厂决定在东部地区生产,那么东部地区有7个单位需求,西部地区有3

34、个单位需求,需要负担4个单位的开办成本和3个单位向西部地区的运输成本,总成本是7个单位;如果该厂商决定在西部生产,则要负担4个单位的开办成本和7个单位向东部的运输成本,总成本等于11;如果该厂商在两个地区都生产,则没有运输成本,但需要为两个地区各负担4个单位的开办成本,总成本是8。根据成本最小化原理,该厂商的合理选择是在东部生产。因此,如果其它厂商都在东部生产,新厂商就会在东部生产,生产便向东部聚集。这便是新经济地理学产业聚集形成的机理。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均衡,如果其它厂商都在西部生产,则该厂商便会在西部生产;如果其它厂商在两个地区生产,则该厂商也会在两个地区生产。 表1 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可

35、以分析一下其他厂商在两地开办工厂时该厂商的不同选择。9、一个简单的图形表述以下用一个简单的相图来分析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积聚和中心外围模型形成。和以上数字例子一样,假设一个国家有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生产两种产品,其中农产品使用土地,农业人口的分布外生,在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半。制造品有许多种类,在两个地方都可以生产。如果制造品仅在一个地区生产,必须支付交通费以满足另一个地区的需求。如果制造品在两个地区都生产,则必须在两个地方都支付固定的开办成本。每个地区制造业劳动力与制造品的生产成比例。假设每个地区的制造品需求与当地人口严格成比例。 西部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 3 21 P M M P 西部制造业

36、就业在总制造业中的份额 图1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西部制造业就业在全国制造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纵轴表示西部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MM线表示制造业就业分布对人口分布的依赖关系,相反,PP线表示人口分布对制造业就业分布的依赖关系。如果西部的人口比较少,厂商就不值得在西部设厂而承担固定开办费用。相反,如果东部的人口比较少,厂商就不值得在东部设厂而承担固定开办费用。只要人口在两个地区的分布足够平均,则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生产。MM线描绘的正是这种关系:西部的低人口分布,对应的是西部没有制造业生产;西部人口处在中间水平时,制造业的生产与人口成比例;西部的高人口分布,对应着东部没有制造业生产。西部

37、的制造业越多,西部人口所占分额越大,但两者并不存在比例关系,因为农民不能流动,所以PP线向上倾斜,但比45度线平坦。假设制造业的生产逐渐向均衡点调整,那么其动态调整过程如图1所示,存在三个稳定的均衡点:制造业分布在1或3,或者两地平均分布2。由于农业部门的“离心”作用强于制造业的“向心“作用,以上中心外围的制造业分布可能就不能维持下去。以下导出制造业能够集中在一个地区的集中。考虑一个典型的厂商,它的总销售量是x,令表示制造业就业占总人口的比例,令F表示开办工厂的固定费用,t是单位产品在两地的运输费用。如果制造业只在东部生产,西部的人口只是,东部典型厂商向西部销售产品的运输费用是,而在西部设厂的

38、费用是F,因此,生产在东部集中而不在西部设厂的必要条件就是:。 显然,制造业的集中取决于三个因素:F较大,即有足够的规模经济;t较小,即运输成本足够低;较大,即可自由流动的产品所占份额比较大。7、模型的数学描述以上只是产业积聚和中心外围模型的简单描述,Krugman(1991)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学表述,具体如下:1)假设(1)假设考虑一个国家,包括两个地区:东部和西部,生产两种产品:农产品和制造品。农产品是同质的,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制造品包括许多差异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经济,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2)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偏好,其福利是消费农产品和制造品组合的C

39、-D生产函数: (1)其中下标M和A分别表示制造品和农产品,实际上是支出中用于制造品的份额。制造品的组合是所消费的每种制造品的CES函数,其中制造品的数量很多,并非每一种都能被生产出来: (2)只要有足够多的制造品被生产出来,这种函数形式就保证了对任何产品的需求弹性都是。(3)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每种生产要素都只用于一个特定的部门。其中,“农民”被用来生产农产品,“工人”被用来生产制造品;农民不能变工人,工人不能够变农民。为了节省符号,假设共有个单位的农民和个单位的工人(这样的单位选择保证了在均衡时,农民和工人的工资相同)。农民的地理分布被认为是给定的,每个地区有(1-)/2的农民。工人可以流

40、动到实际收入较高的地区。农民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产品,制造业中的规模经济采取了线性成本函数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函数中,为了生产任何一种种类的制造品,厂商必须要负担用制造业的劳动来表示的固定成本: (3)其中是生产i种类制造品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是i种类制造品的产量。 (4)最后,我们假设在两个地区之间运输制造品有成本。运输成本采取萨缪尔森所谓的“冰山”形式:即一件产品只有一部分被运送到了目的地(因此,运输成本事实上是从被运输的产品中被扣除的)。用1来表示一件被运输的制造品实际到达目的地的部分。假设农产品的运输没有成本,这样假设是为了便于分析;它保证了农民的工资率和农产品的价格在两个地区都

41、一样。2)定价和竞争因为有许多潜在的制造品,每一种制造品的生产中都有规模经济,任何两个人厂商都没有理由试图生产同样的产品,因此,制造品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此外,根据式(2)给出的制造品的组合形式,每种产品的生产商将会面临的需求弹性是。所以制造品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上的一个固定价: (4)其中,是制造业工人的工资率。如果制造业是自由进入,利润将为零零利润条件可以写为: (5)当利润为零的时候,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它是衡量规模经济的一种方法,就是。因此,均衡规模经济只是的函数,虽然 是衡量喜好(而非技术)的一个参数,但它却可以被用来衡量收益递增的重要性

42、。零利润和定价条件一起暗示着一个代表性制造厂商的产出是: (6)考虑一个地区,劳动力中有单位的工人,则该地区生产制造品的数量是: (7)3 )中心外围模式的可持续性一个问题:如果所有制造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另一个地区只有农业,这种情形是一均衡吗?选择哪一个地区无关紧要,因此只看一个均衡:东部是制造业中心,西部是农业外围,看看它的持续性如何。 正如很快将会看到好运样,有两种“向心力”使制造业中心存在下去,一种“离心力”使它四分五裂。使中心凝聚在一起的是(1)厂商希望位于接近市场较大的地方;(2)工人希望获得其他人生产的产品。要以认为这两种力量分别对应着赫希曼所谓的后向关联的前向关联。使中心四分五裂

43、的是厂商希望移出去,为外围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以下将要做的是推导一个标准,用它来决定后向和前向关联是否足够大到支撑一个已经建立起来中心。由于给定选择的单位,工人和农民的工资率是相同,也就是说,在支出中,有的份额用来购买制造品(包括那些在运输中“熔化”掉的产品),(因为利润为零)并最终转化为工人的工资;但是,在选择单位时,还使得份额的人口是工人。因此,给这一这样选择单位后,工资率肯定是相等的。现在,研究一下这两个地区的收入如何。东部有一半的农民,他们得到总收入的(1-)/2份额,再加上所有的工人,它们得到的份额是。令总收入是1;那么东部的收入是: (8)另一方面,西部只有不能流动的农民,它们得到的

44、收入份额是(1-)/2;因此,西部的收入是: (9)如果对任何一个厂商来讲,进入西部无利可图,那么所有的制造业都集中在东部这种情形就可以持续。因此,必须决定,对一个厂商来讲,到西部开始生产是否有利可图。令n是目前在东部生产的(大量)厂商的数量。那么,在这些厂商中,每个厂商的销量将是: (10)如果一个厂商试图在西部生产,它需要吸引工人。为了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支付比东部厂商更高的工资,因为所有的制造品(除了它自己生产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制造品外)必须进口。回忆一下,对于一个运输的产品,只有的部分到达了目的地,因此,西部制造品的价格将是东部制造品的价格的1/,总价格指数(它是制造品价格和农产品的价格

45、的几何平均)因此将是倍。为了吸引工人,一个背叛厂商支付的工资必须能与业已建立的厂商的实际工资相竞争,因此支付的名义工资是东部的 倍。但是,一个厂商索要的价格是在边际成本之上加一个固定的加价,边际成本又与工资成比例。因此,一个新到西部的厂商索要的价格将超过业已建立的东部厂商索要的价格。其比率是: (11)因为运输成本,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可能与厂商索要的价格不同。对东部的一个消费者来讲,西部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11)式所示的价格。高也的比率是1/;也就是说,相对消费价格是。对一个西部的消费者来讲,东部的产品要承担运输成本;西部产品的相对价格是。西部产品的相对价格每上升1%,会减少该产品的消费,相对于一个代表性的东部产品的消费来讲,减少比例是%。然而,因为价格更高,较高的价格使相对支出的下降只有(-1)%。可以使用这个结果来推导一个背着厂商销售的产品的价值。如果还记得东部和西部的收入,一个背叛厂商销售的产品的价值就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