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480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 摘要:本文就心对学的的前沿进行概括和梳理。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有一定的交叉,但研究的目标、假设和却殊异,这提供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方法论依据;近年来心理学的一些新发现大大扩展了经济学对偏好和效用的认识;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产生了质疑;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发现能对经济学领域的一些反常现象进行有力的解释,所有这些预示着经济学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经济学心理学交叉学科 NewDirectionofEconomics:PsychologicalInfluencesonEconomics AbstractThi

2、spapersummarizesthenewdevelopmentsofpsychologicalinfluencesonEconomics.Thispapermaintainsthatdifferentmethodologyandassumptionsonhumanbehaviorsleadtoabundantpsychology-economicsresearch;newpsychologicaldevelopmentsexpandtheconventionaleconomicpreferenceandutilitytheory;judgmentbiasesunderuncertainty

3、posemoreradicalchallengestoeconomicmodels;newpsychologicaldevelopmentscouldexplainmanyofabnormalitiesofeconomics,allofrefertoanewdirectionofeconomics. JelClassification:D81;D84;D90 一、引言 经济学和心理学是人类学科门类中的两大重要知识门类,两者的研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前者研究个人和厂商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决策,其研究目标是要揭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最后的均衡结果;后者是研究一定的环境或情景下个

4、人和集体的行为特征及动机,其研究目标在于理解和认识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境下的决策、判断及其背后的动机和根源。其实早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这样的内容交叉就一直存在和延续着,曾经有数不清的经济学家阐述和研究过经济学的心理学基础及二者之间的关联,这些经济学家有AdamSmith(1859)、JeremyBentham(1789)、Jevons(1879)、Edgeworth(1881)、AlfredMarshall(1890)、Keyens(1890)、MaxWeber(1922)、JacobViner(1949)然而,自从1890年WilliamJames的心理学原理产生的一个多世纪来,心

5、理学的很多发现却一直受到经济学的排拒和坚决反对。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样的研究才有比较大的进展,一是,经济学家开始正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将这些成果引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Chamberlin,1948;Allais,1953;Markowitz,1952;Simon,1955;Siegel,1959;Strotz,1955等等);二是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原则处理理论(WardEdward,1954;Miller,1956;Tversky,1967,1969,1972,1974,1977,1980,1982;Plott,1983;Kahneman,1972,19

6、73等等),至此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才提到了该交叉学科的研究议事日程上。本文认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尚在发展,它们对人类行为的认识程度在提高,因此,简单地给出任何一种肯定的结论也许并不,而且很可能还会误导更进一步的研究,而真正科学的态度也许是:看何者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和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本文并没有就经济学对心理学的影响进行回顾和评论,相反,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简要地回顾和梳理这些心理学发现及其对经济学的影响,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以及经济学的发展有所助益。本文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之间的差异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从心理学有关偏好的一些新发现入手,重点讨论了

7、经济学上的偏好理论、效用理论及其现实扩展;第四部分着重阐述心理学上有关人们形成判断和信念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偏差及其对经济学研究的质疑;第五部分讨论心理学的发现在经济学中的一些;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 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前提假设和方法差异 从研究假设来看,传统经济学常常借助两个关键的假设来模型化个人的经济行为:一个是理性假设(rationalityassumption),所谓理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消费者和政府等会利用一切可用的信息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自私自利假设(self-interestassumption),是指经济行为人始终以自身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作为决策的目的。换

8、句话说,传统经济学认为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等都是理性的“经济人”(economicman),一般而言,他们都会利用最佳的方法收集各种与己有关的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细致精确的,最后,在此基础上会合乎逻辑地和理智地选择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这一说法有这样三层涵义:一是信息是完备的,“经济人”能够获得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可获得的信息;二是“经济人”的决策方式是前瞻式的(forward-looking),即他能够考虑到他当前决策对于未来的后果;三是“经济人”的决策结果是优化决策的结果,因而不存在所谓有意识的人为偏差。这三层涵义意味着经济学中的行为人在决策时将主要受制于信息和物质等外在因素,换句话说,经

9、济行为人的决策不过是对这些外在刺激的一个良性反应,它与行为人可能受到的内在刺激关系不大。反观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领域,它们则主要将人类的行为视作为一个能够进行编码和解码的反应系统来研究,只不过是人类这个认知系统并不象机器系统那般,只会对外在刺激做出机械式和程式化的反应,相反,人类是以一种自觉的和理性的方式进行着这个过程。当然,心理学也承认“理性”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但是,心理学并不象经济学那样对“理性”推崇备至,它们认为理性本身以及它在人们行为决策中的影响程度还尚待研究。不仅如此,认知心理学还认为整个人类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还受制一些不自觉的、非理性的甚至冲动性的因素,比如,情绪、环境、行为人原先的信念和脑中的记忆留存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不单单是理性决策结果。相较而言,内在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将作用于人类的行为本身,而外在的因素对行为的作用程度则相对小些,所以,人类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是如此复杂,简直难以用“理性”穷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