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487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适用房消防预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龙岩市西城片区经济适用房B区2号楼消防预案编制单位:福建恒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7年10月20日龙岩市西城片区经济适用房B区2号楼消防预案一、预案编制依据及原则:(一)预案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2、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4、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二)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2、贯彻“以人为本、快速有效”原则;3、“属地救援”原则。二、编制目的: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结构,由地下

2、一层,地上十八层(局部十七层)组成。总用地面积为5208m2,总建筑面积为22901.3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8377.05 m2,半地下室面积为1625.97 m2,地下建筑面积为2898.3 m2,建筑檐口高度为51.450 m,建筑物总体为长方形,主楼长88米,宽为13.6米。底层层高为3.65m,标准层层高为2.8m。本工程为经济适用住宅楼,一层为架空层,二层以上为住宅楼,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车库,战时做为人防地下室。本工程按二类建筑等级,二类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分类,二级耐火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本工程设计图中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39.85M。四、项目危险

3、源分析1、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气体、液体及化学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末彻底清洗前,进行焊割。2、在有可燃气体、粉尘或禁止明火的危险场所焊割3、在有五级以上的大风气候时进行高空或露天作业进行明火或焊割作业。4、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末切断电源、气源。赤热的焊嘴、焊钳以及焊条头等,放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品上。5、使用不合格的的焊割工具或设备。6、电线碰电产生的火花或宿舍使用禁止使用的电器如电炉等引起的火灾。7施工现场末配备灭火器材。8、在禁止明火场所如模板堆场吸烟等。五: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及分工根据2001龙新建197号,闽建建200181号,建建2001141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项目部实际

4、为加强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经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制订项目部消防事故防灾紧急处理预案制度并认真宣传、严格执行、防范于未然。一、重大事故防范组织机构:项目部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立重大事故紧急处理专项治理组。组长: 罗杰 (项目经理)副组长: 吴暂轩 (技术负责人)组员: 许永福 (安全员)、 陈晓洪 (土建施工员)、 洪志坚 (质检员)、 廖汉贤 (资料员)、 曾运泉 (木作班组长)、 张长云 (钢筋班组长)、 陈贤静 (泥作班组长)。二、治理组人员主要职责:1、组长由项目经理( 罗杰 )担任,主要承担对重大事故紧急处理的协调指挥

5、、各方联络、汇报及防灾资源的配置;2、技术负责人( 吴暂轩 )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协调指挥、负主要组织责任。项目经理因事项不在岗时,行使项目经理职责。3、安全员( 许永福 )主要负责对内联络、及时召集发生事故相关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公司重大事故紧急处理组组员到现场后的协调配合,方案的提交及事故分析、报告编写。4、组员主要负责现场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做好现场记录,为今后的重大事故紧急处理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由 廖汉贤 汇总资料,写出事故文件并上报。六、突发事件应急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一)程序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的五分钟内,应马上向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汇报,同时首先解决人员疏散及救治

6、;安全员不在岗时,工地值班人员应及时行使安全员职责;2、项目经理接到重大事故汇报后,应立即赶赴到现场,并在初步了解了事故性质后及时向公司工程管理部汇报,并现场指挥紧急处理事故;3、技术负责人接到重大事故后,应立即通知重大事故紧急处理专项治理组有关人员赶赴工地现场。(二)、各施工期间常见的突发消防事件防范措施1、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组织施工。施工企业特别是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以避免或遏制事故的发生。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对每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从而控制和消除施工中的隐患,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7、。因此,它是工程施工中实现安全生产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认真执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工前完成编写和审批。、要有针对性、要全面、具体。、经过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开工时应先对使用者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应列入任务单下达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对新购的或原有的安全设施防护用品,都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准进入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清除出施工现场,以防误用,发生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应列入工程项目财务计划中,并保证使用。3、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4、加大安全培训教育的力度。七、培训与演练1、应急预案的

8、学习、培训及记录、参加培训人员: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及工人、参加培训内容:现场急救措施、培训记录:(一)止血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2、失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

9、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

10、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4、注意事项: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上止血带时间过长

11、,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二)包扎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常用的包扎法如下:1、环形绷带包扎法。 此法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

12、、肢体、胸、腹等部位的包扎。方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最后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成两头打结固定。注意事项: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 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三角巾宽带: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三角巾窄带: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

13、的“8”字固定等。(三)骨折固定1、骨折的种类: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外伤伤口深及骨折处或骨折断端刺破皮肤露出体表外。复合性骨折: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或其它脏器,或伴有关节脱节等。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未完全中断。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2、骨折的症状: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大出血。3、骨折的固定材料:夹板4、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

14、回伤口内, 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

15、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四)搬运1、搬运的方法: 常用的搬运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可根据伤者的伤势轻重和运送的距离远近而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徒手搬运法适用于伤势较轻且运送距离较近的伤者,担架搬运适用于伤势较重,不宜徒手搬运,且需转运距离较远的伤者。2、注意事项:移动伤者时,首先应检查伤者的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

16、搬运方法。病(伤)情严重、路途遥远的伤病者,要做好途中护理,密切注意伤者的神志、呼吸、脉搏以及病(伤)势的变化。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搬运脊椎骨折的伤者,要保持伤者身体的固定。颈椎骨折的伤者除了身体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避免移动。用担架搬运伤者时,一般头略高于脚,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2、应急预案的演练及其记录演练及记录、若重大事故发生,技术负责人接到反馈时,应立即组织项目部专项治理组成员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施救抢险工作;、若有人员伤亡,项目部专项治理组成员应将伤亡人员分灯,及时拨打120,若急救抢险机构人员未

17、到现场时,由项目部急救员(经过培训)立即投入抢救工作,其余抢救人员配合进行。若急救抢险机构人员到场,急救员应听从医务急救人员的指挥、指导实施抢救或由医疗抢险机构人员直接实施急救,并由技术负责人或急救员陪同伤员前往急救中心。、若系建筑设施损毁,项目部应配合公司专项治理组组织场地警戒、人员疏散,调动必要的物资、机械清理危险作业现场;、重大事故发生后所需物资的调集配备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的机理予以分别考虑,所需的抢险、急救物资、资金如现场有配备,应及时提供;如工地现场没有配备,应及时汇报公司专项治理组,由公司重大事故紧急处理组负责对外联络的副组长工会主席联系市、区内医疗、抢救部门紧急调集所需物资资

18、金并由材料员协助调到现场应急使用;、由技术负责人召集项目部有关项目部有关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查清原因、分清责任,“四不放过”原则应到位。2、演练过程得出的建议方案:、建立本项目部防范重大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健全项目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项目部应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及时做好各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现场操作工人、特种作业工人的培训、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和问题、并落实整改;、积极选用新型、标准、规范化的安全防护用品、机具、学习利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八、附件1、应急预案机构及人员联络电话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罗杰组长13859543078陈贤静组员13806997427吴暂轩副组长13062248860曾运泉组员13959028513陈晓洪组员13850640809张长云组员13626036603洪志坚组员13507511970许永福组员13950843163廖汉贤组员135075260732、应急设备清单:应急设备数量应急设备数量千斤顶二个氧气瓶二个切割机、钢钳等一套急救箱一个工具车一部灭火器8个担架两个消防管2卷3、急救医院电话:1204、工程项目安全防护平面图及就近急救医院路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