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489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雄飞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罗雄飞(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理论经济学专业 南昌 330013)摘要: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复归,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这次经济危机不能简单地看成美国经济的危机及其扩散效应,它是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美国人过度消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不力只是这次危机的技术性原因,从根本上看,这次危机是全球化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经济的无序竞争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因此,它首先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无论美国经济

2、短期内能否实现稳定,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或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的提高,全球经济将长期陷于低迷。关键词:马克思 全球化经济 国际分工 经济危机 技术创新 福利制度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8月这场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前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30个发达国家组成的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曾经预言,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难以避免下滑,但欧洲将接过美国的接力棒,推动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展望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与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相分离。 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然而,经过1年多的治理

3、,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没有痊愈,反而引起更猛烈的次级债务危机和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起实体经济的收缩。与此同时,这场危机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发展成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样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其演变趋势如何?我们拟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一、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适用性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所在。为此,在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资本总是力图将工资限定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甚至压缩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以便获取最大化利润,并将利润尽可能转化为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而在资本

4、与资本的关系方面,每个资本为了在竞争中保存、壮大自己,就必须设法获取平均利润乃至超额利润。因此,都具有兼并他人和改进生产手段的内在要求。这种资本竞争必然造成生产趋于垄断和技术、管理的进步,并不断地把一部分有产者转化为无产者,整个社会生产因此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这两方面带来的一个共同结果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它们的矛盾运动必然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而资本的本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关系使这种危机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收入分配和财富的集中趋势决定着危机的基本性质,即危机只是意味着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与此同时,危机的发生也包含着资本品、耐用消费品

5、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创新的因素。在马克思设定的收入分配关系下,如果一定技术条件决定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对稳定,通过高积累、低消费和高投资,社会生产能够实现快速的外延式扩张。如果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社会经济就能够通过周期性危机螺旋式向上发展,直到这一生产方式的潜力完全耗尽。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合理性。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扩张达到无法逾越的边界之前,资本品、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是决定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其周期的长短与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这种周期类似于短周期,它是市场机制本身有可能克服的。当社会生产在一定技术条件和分配关系下达到无法逾越的边界的时候,相

6、对过剩的危机就会发生。消除这种危机的可能途径有收入分配调整、生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然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收入分配的调整是不可能的,代表资本的政府不可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因此,经济危机只能通过资本的自相残杀和技术创新来暂时消除。资本自相残杀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和加强,并引起更加激烈的竞争;技术创新和生产自动化必然导致对直接劳动者的剥夺越来越不可能。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马克思揭示的上述经济发展原理,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从1925年至1945年,国际性经济大危机发生了七、八次,两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经济危机的某种极端的表现形

7、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危机理论似乎失灵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增长,并且,尽管20世纪70年代中期爆发了经济危机,整个发达国家长时期陷于“滞胀”状态,而这种滞胀危机的性质也很难看成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相对过剩危机。由于发达国家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和收入再分配,全社会的潜在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因此,滞胀危机更多地表现为绝对过剩的危机。正因为如此,对医治相对过剩危机有成效的凯恩斯理论也随之失灵了。马克思认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其政府不可能干预经济,收入分配只能由市场决定。可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失灵,只是其设定的条件在特定环境下

8、发生了改变,因此,暂时的失灵并不能动摇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马克思设定的条件是以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因此,现实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经济运行条件的改变,很可能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社会性质的某种程度的变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用整个第27章阐述了“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马克思在这里指出:公司股份化和股份社会化,“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493页.,尽管向股份形式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497页.,这种形式依然可以看作“转到

9、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499页.。马克思还指出:这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会再生产出一种新的金融贵族,并在证券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而股份形式在一定部门造成的垄断,能够“引起国家的干涉”。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495页.总的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描绘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与信用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惨烈的世界大战表明,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就不能继续存在

10、下去。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苏联、东欧的演变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使资本、技术和商品等在发达国家之外大范围流动成为可能。这种变化又适逢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重大突破,IT产业成为新的高端产业,这推动了发达国家内部的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的外移。这些因素使发达国家经济在滞胀危机中寻找到了一条出路,并掀起了一波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国际垄断资本因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这次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本”的性质;另一方面,这种“社会资本”依然是过渡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资本。从全球范围看,这次

11、资本主义全球化对生产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结果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使发达国家较为健全的福利保障制度所具有的约束资本、平衡供需的作用弱化,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保障还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从根本上看,全球化经济还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单个国家的可管理性或国际经济的有限协调,都不能消除这种无政府性质。因此,经济全球化不仅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而且在全球经济层面使生产方式向马克思描绘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复归。这就是最近10多年来新自由主义日益上升的深层基础。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复归,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危机理论对这种全球化经济也就

12、具有很强的分析力。上述分析表明,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由于国际资本摆脱了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约束,且在发展中国家获得高度的自由,当代生产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向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复归。因此,其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与马克思在理论上所揭示的应该是相一致的。但另一方面,与19世纪60、70年代英国推动的自由贸易相比,这次经济全球化、自由化所处的时代条件迥然有别,其内在矛盾的表现形式或作用方式必然有很大差异。那时,英国具有资本、技术和殖民体系的优势,而与其它后发国家相比,其劳动力成本并没有明显的劣势。因此,英国自身成为世界性生产工厂,并把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为此,当一场危机到来之后,一些主要的后发

13、国家纷纷放弃自由贸易原则,转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与此同时,它们一方面利用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大力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并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在技术上赶超英国;另一方面,它们在国内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政策。因此,最后连英国也不得不放弃自由贸易原则。但是,贸易保护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最终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加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这次经济全球化、自由化而言,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很大差距。因此,成为世界工厂的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家反而在表面上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

14、与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此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无限增长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的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并且,在经济危机面前,可能首先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是后发国家,而是某些发达国家。因此,我们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次经济危机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种时代差异。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经济危机根源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决定,并且,在资本主义早期或者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的经济体,劳动力供给往往大于需求,处于过剩状态。因此,劳动力价格即工资一般被压缩到仅仅维持生存的水平,甚至达不到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其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的城市生活需要,即城市中生存最基本的

15、居住、就医、就学的需要。而另一方面,资本却能在几乎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低消费、高积累、高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快速扩张是这一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不能反过来说具有这一特征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典型的计划经济也表现为类似的特征)。通过资本之间的竞争,新技术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过程。但是,由于消费压抑和强烈的投资冲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大幅度慢于生产能力的增长,生产的快速扩张和消费力的相对缩小便构成最基本的矛盾。不过,在存在经济扩张空间的情况下,这一潜在矛盾不会成为现实,投资需求会弥补消费需求的不足。相反地,由于高积累、高投资,通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快速外延扩张或外延扩张与产业升级相结

16、合,能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并把越来越广的领域卷入这一生产方式中。因此,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历史合理性,它为知识、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动力,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经济繁荣。然而,由于强烈的消费压抑,经济繁荣的持续取决于投资扩张的空间。这就是早期资本主义严重依赖侵略扩张和世界殖民化的经济根源。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化经济而言,由于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化经济层面的一定程度的复归,这一生产方式内在的基本矛盾必然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特征方面得到体现。所不同的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是单个经济体内部的生产关系,而全球化经济研究的重点是国际经济关系。并且,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体

17、系中的单个经济体具有同质性。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同经济体的生产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这必然影响到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表现形式。在这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更多地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无限增长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的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此外,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某些国家的信用制度和虚拟经济也已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水平。这也会影响到全球化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关系。综合这些因素,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其一、最终消费在社会需求中所占比例相对下降,工业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全球经济呈现一种投资拉动型特征。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一方面,国际资本

18、在世界各地自由流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和社会福利缺乏制度性保障,劳动者的收入被压低到无法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水平,他们作为城市中的生产者,其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属在城市中最基本的居住、消费、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条件下,国际资本能够在全球化经济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此相应的是,不仅发展中国家数以亿计的低收入者处于很低的消费水平,这些劳动者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者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变相的福利,使他们能够把日常消费支出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在资本所获利润最大化且转化为投资的基础上,全球范围内很大比例的工薪收入能够通过信用机构转化为

19、用于投资的“社会资本”。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并没有因新经济的繁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些高福利国家为了减缓资本和产业外移,在其消费者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消费品中获得变相福利的条件下,他们还一再尝试降低已有的福利水平,出现了福利保障倒退的趋势。总之,无论是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始终保持高利润,随着资本之间竞争的加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加深,即全球性需求相对不足的发展,产品价格必然趋于降低,利润相应下降。因此,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到了资本利润不能不维持在一种很低的水平的时候,这本身也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趋于尖锐化的表现。,还是“社会资

20、本”的形成,都是以数以亿计的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可见,不充分认识数以亿计的低收入劳动者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不能理解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快速扩张和全球经济的长时间繁荣,也不能理解全球资本扩张条件下大量过剩资本即所谓热钱的存在。对此,一些经济学家已有明确的认识,日本学者武者陵司指出,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的飞速提升和劳动力不等价交换,是发达国家在全球配置资源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同时这也是“支撑此轮经济繁荣的两个重要因素”。正是发展中国家基于上述因素对发达国家剩余资本的大量吸收,“导致以发达国家为首的世界经济同时繁荣”。 武者陵司(日).世界进入空前超额

21、利润时代,参考消息2007年5月13日.其二、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趋于扩大,房地产业逐步成为各国经济最后景气的支柱。随着经济全球化条件的成熟,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传统产业像洪水一样奔涌而出,浩浩荡荡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一起,促成了长达10多年的全球性经济繁荣。然而,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必然弱化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仅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迅速扩大,就发达国家而言,尽管存在进口的廉价消费品部分抵消福利水平下降趋势的因素,这方面的差距还是趋于扩大。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放大了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收入差距的扩

22、大和日常消费支出水平的相对降低,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条件。住房既是大件消费品,又是一种投资品,很适合中高收入者购买。因此,当一国已有的主导产业进入成熟阶段、且产业升级受阻的时候,大量资本便会涌入房地产业,维持一种房地产景气。而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则往往预示既有发展模式所具有的优势最终丧失。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更是具有世界性意义。它可能意味着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其三、国际经济关系逐步陷于结构性失衡,正常的国际分工难以维持。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紧密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演变使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被打破;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使更多

23、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大国逐步认识到了自身在对外开放中的成本优势,相继走上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道路;信息技术革命则使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成为可能。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方面较为顺利地达成了共识。美国不遗余力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则积极主动地争取加入WTO。这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了世界各国的分工。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最大限度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除服务业外,美国等发达国家则主要依赖于高技术产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一种垂直分工格局。这种分工在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东南亚和中国大陆之间表现得最为典型。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大陆经济的高

24、速增长,离不开这种国际分工的发展。应该说,这种国际分工最初是合理的,它也是前10多年世界经济繁荣的基础。但是,这种国际分工又具有不稳定性。由于高技术带来的垄断利润不可能持久维持,当高端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之后,高技术产品必然要大幅度降价。为此,生产商为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必然将高技术产品中较为低端的零部件生产或高端产品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时,生产商尽管可以通过全球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从而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这种处于国际分工最高端的国家而言,在没有新的产业接替这些外移产业的情况下,既有的国际分工的基础将因此动摇,这必然意味着真正的产业空心化的到来,国内的

25、就业和消费必然趋于萎缩,财政收支难以保持平衡。由于处于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的发达国家无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太多的产品,贸易失衡必然会日益严重,以至最终使一个国家无法承受。并且,即便发达国家放松出口产品的技术限制,贸易失衡也不可能消除。从长期看,这种放松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从而加速产业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贸易失衡必然进一步加剧。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美贸易失衡并不是单纯的中美两国的问题,它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演变的必然结果。随着美国与东亚各国的国际分工的深化,中国大陆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劳动力大国,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最终

26、聚集地,成为世界性生产工厂。这样,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结构性失衡,由此引起的贸易失衡首先会在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国家和低端国家之间突出出来。但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中国制造”,而是一种“世界制造”,因此,中美贸易失衡的表象背后,存在着美国与整个东亚地区的整体性的国际分工问题,中、美作为两个代表性国家,其贸易失衡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先兆。我们对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特征的分析表明,这次经济危机不单是美国经济的危机,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或过度消费,它是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经济全球化,给整个世界带来了10多年的经济繁荣,推

27、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到如今,当曾经带来繁荣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陷入危机的时候,分享其繁荣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作为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它之所以首先在美国爆发,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全球化经济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是全球化经济的基本矛盾,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发达国家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是其转化形式。基于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随着资本和产业的转移超过一定限度,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必然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最高端引爆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见,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经济的无序竞争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缺失,构成了这次危机的深

28、层根源。当然,美国超前消费的传统与这次经济危机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的“信用”及其超前消费人为地延长了全球化经济的景气时间,推迟了危机的爆发,然而,被延缓的危机一旦爆发,必然表现得更加激烈、更加广泛、更加持久!我们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方面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这次经济危机首先是实体经济的危机,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美国的金融创新。2001年美国的IT产业进入拐点,相应的股市泡沫破裂,国际经济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开始显现,美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处境日益恶化。美国的“信用”和随后的房地产景气虽然暂时掩盖了国际分工及其实体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但问题迟早是要暴露出来的。当然,在美国2001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演变中,金

29、融创新发挥了扩充器的作用。它把次贷风险分散给了众多投资者乃至全世界,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房地产景气。次贷危机爆发后,它不仅加深、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危机,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它还大大增强了美国经济危机的传导性,加速了它的全球化过程。因此,金融创新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仅仅是技术性的,而不是根源性的。三、经济危机的演变趋势在全球化经济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美国处于最高端,并且,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又是以美国为源头。因此,要把握世界经济的演变趋势,必须在充分认识全球化经济的运行原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具体把握美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及其影响。20世纪的最后10年,IT产业逐步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使美国在国

30、际分工体系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中,美国一方面通过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并获得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产业向低成本国家的转移,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获取垄断利润,并以此带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以致全球财富向美国集中,从而实现了“两高一低”(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胀)的经济发展奇迹。然而,随着IT产业进入成熟阶段,该产业无力再支撑美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到2001年左右,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其标志性事件是纳斯达克泡沫的破裂。这一泡沫破裂后,日本学者武者陵司曾经就此预言:美国经济将陷入萧条,美国的金融放宽政策只能缓解经济低迷,从长远看必将

31、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武者陵司(日).世界进入空前超额利润时代,参考消息2007年5月13日.这一预言不但指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还正确地指出了金融放宽的可能后果。然而,这位学者并没有认识到此后美国经济保持繁荣的特殊性质,且高估了产业转移形成的超额利润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稳定的意义,因而,2007年5月对自己原先的观点作出了重大修正。伊藤诚也认为,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在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在由住宅市场的泡沫性交易膨胀所单独支撑的第2波景气中酝酿形成的”。 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另外,2001年左右美国国内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难以为继的

32、趋势。2002年至2004年,美国的家庭债务占收入的比重始终在8%以上,且呈上升趋势;经常项目赤字在1998年以后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2002至2004年一直占GDP的4%以上;政府部门收支则在2000年结束了长达8年的持续改善势头,赤字逐年增加。因此,2001年前后开始,美国的政府债务、家庭债务和贸易逆差呈现同步加深的趋势,只有私人公司的债务趋于减少(这可能是私人投资趋于谨慎的结果)。 参看朱钟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76-182页.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为刺激经济发展,2001至2003年,美国持续实行低利率政策。在包括IT产业在内的许多产业都缺乏比较优势的条

33、件下,这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大量过剩资本因此涌入房地产业寻找国内运用的出路,各种金融机构也不得不将贷款重点放在扩大住宅金融上。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又通过金融创新对住房信贷实行多重证券化,将信贷风险分散给国内外不同偏好的证券投资者。这使自由化环境下缺乏监管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失去自律。它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条件下,为追逐风险收益竞相给那些无收入、无工作、无财产的高风险业主发放贷款,且首付比例极低。美国约有850万个低收入家庭共计2550万人靠这样的次级贷款获得了住房。 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人为地加强了房地产业的景气程度。截止2

34、006年底,美国住房信贷累计余额高达13万亿美元,与美国当年的GDP相当。 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据余永定引用的数据为12万亿美元.见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年5期.住房信贷证券化则进一步带来虚拟资本的膨胀。据李德水引用的材料表明,美国的次级住房信贷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经过多次证券化后,其总市值达10万亿美元以上,2/3以上在国际上销售。“信用违约互换”这样一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值更是高达45.5万亿美元。 李德水.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若干判断,红旗文稿2008年14期.据余永定引用的材料,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值为62万亿

35、美元.见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年5期.美国金融业因此呈现虚假繁荣。美国金融企业的利润总额在上世纪70-80年代只是非金融企业利润总额的1/5,到2000年上升到1/2,目前则已高达7/10以上。 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上述分析表明,2001年以后美国经济的景气已经开始逐步丧失合理的基础。尽管新经济效应的弱化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此后的经济景气的维持似乎更多地依靠一些特殊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低利率政策和金融创新带来的房地产业的发展,由国家信用和房产升值勉强维持的国内消费信心,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带

36、来的战争刺激等。这一时期,美国人的过度消费其实是一种假象,是由各种特殊因素维持着的假象。这种消费并不是真正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而是特殊环境下的举债消费。因此,一旦债务负担超过未来财富增长预期许可的限度,或是收入预期和房产升值预期发生变化,其消费不足的本来面目便会暴露出来。正因为2001年以后美国的经济景气是一种脆弱的特殊景气,缺乏健康的基础,因此,由于全球经济关系的结构性失衡,维持其景气的特殊条件一旦发生大的变化,便可能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持久的经济危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为抑制房地产投机和金融投机,连续17次加息,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这使房地产泡沫被人为刺破。

37、从2006年2季度以后,美国房地产价格连续下挫,抵押品价值下降,次级贷款业主无力清偿贷款,不得不放弃房产。随后,次贷清偿危机又引起次贷债券的价格下跌、评级下降,最终形成抛售风潮。一场全面的经济危机因此发生且不断恶化。目前,这场危机似乎已经陷入如下循环圈中:实体经济结构失衡、大部分美国人实际收入下降次贷危机、次级债危机流动性不足信贷紧缩实体经济萎缩。并且,危机最终还可能演化为经济滞胀。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1年多,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趋势有以下可能性:从短期看,在未来1年左右美国有可能暂时实现经济基本稳定。这次危机首先是全球化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实体经济的危机,而房地产业不仅是这

38、次危机的起爆点,由于住房信贷证券化的作用,它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恶性循环的联结点。因此,要实现经济基本稳定的目标,除了稳定金融秩序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之外,应该把救市重心放在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业的稳定方面。如果方向明确,处置得当,这场危机有可能暂时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从长期来看,美国经济还可能持续恶化,全球经济因此可能陷入长期低迷之中。我们前文的分析表明,这次经济危机不是单纯的美国经济的危机,而是全球化经济总危机的集中表现。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也不存在太多空间,因此,当年罗斯福新政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调整收入分配、兴办公共工程等,都难以对实

39、体经济产生足够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美国经济即使暂时实现了稳定,这种稳定依然是脆弱的。由于全球经济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和国际分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消除,美国经济的脆弱稳定只能靠大量的国债来维持。一旦外国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国经济失去信心,随时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依赖发行货币来自救。并且,在货币发行方面,美国也存在机会主义的可能,甚至可能将大量发行美元的作法与有选择的贸易保护结合起来。这是因为:1、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向世界各国收取通胀税,变相取消所欠债权国的债务,从而转嫁危机。有些学者推测,美国的外债已经高达四、五十万亿美元以上,这种推测可能不尽合理,因为美

40、国售出的大量金融衍生产品并不需要美国公司偿还。但巨额外债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2、通过美元贬值和有选择的贸易保护,可以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外贸失衡。3、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65%,即便短期内出现工资与物价的轮番上涨,以至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也能够发行新美元取代旧美元,美国金融体系并无崩溃之虞。当然,如果美国经济不得不走到这一步,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这意味着美国的“领导”地位发生严重动摇,不得不依靠美元明目张胆地掠夺全世界,以求独善其身。而美国一旦放弃“领导”地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接替它,并收拾世界经济的烂摊子,全球经济必然更加无序、混乱,以至陷入灾难的深渊。当然,这里描绘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

41、事实上,美国必然会在维持“领导”地位与改善国内经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无论如何,美国经济危机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即便暂时稳定下来,还有可能反复发作。总的说来,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是哪个国家的危机,而是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如果这一基本判断成立的话,无论美国经济在短期内是否实现稳定,从长远看,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长期低迷的阶段。当然,暂时稳定之后会有恢复性增长,但要迎来下一次全球性经济繁荣,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新一轮繁荣的到来,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其中一方面:一是出现新的革命性的技术革命,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这方面,生物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具有特殊的意义。二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

42、大国能否大力完善福利保障制度,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实现福利全球化,且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健全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保障制度,提高其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经济的供求失衡问题,也有利于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从而缓和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产业过度外移引起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矛盾。这样,现有技术的潜力能够进一步发挥,使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民众分享到经济发展和知识进步的好处。在上述两方面中,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保障和城市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不在这方面努力的话,全球经济有可能在滞胀中长期挣扎,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参考文献:1.CP钱德拉塞卡尔(印),房广顺等译.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

43、机背景下的美国次贷危机(上)(下),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0期11期.2.黄小军等.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5期.3.李德水.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若干判断,红旗文稿2008年14期.4.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5.齐俊妍等.从长周期的发展看国际分工的重组和变化,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2期.6.武者陵司(日).世界进入空前超额利润时代,参考消息2007年5月13日.7.伊藤诚(日).美国次贷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视野2008年7期.8.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年5期.9.朱钟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76-18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