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544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别人造梦赚钱的人(2011.2.16)2011年1月16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马鞍镇红旗村红旗村平日里是宁静的。然而在1月16日这天,村民们却扎堆涌进了眼前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原因只有一个,马普安带着演员来了。村民们都在猜测,这回马普安带来的演员又将表演哪些超乎他们想象的绝活呢?郑小春:刚才使鼻子眼吹的唢呐,接下来使鼻子眼把手套吹破了,挑战一下,看人家这鼻子长的。橡胶手套耐磨,韧度还很强。演员竟然想用鼻子把这种非常结实的手套吹破,表演的新奇,刺激让小屋里的热度陡升。记者:这活以前见过吗?村民:没见过,从来没见过,真绝,真的太好了,郑小春吹得太好了,太棒了,我们真感到高兴。记者:大爷您说说以前

2、看过没有?村民:以前没看过,这绝活太好了。记者:新鲜不?村民:新鲜,太新鲜了!看着演员表演的节目被村民叫好,马普安心里有了底,因为红旗村就是二人转的一块试金石。在红旗村,二人转有着上百年的传承,很多村民都能唱上几段。“一更里,月牙没出来,貂蝉美女,走下楼来”马普安:我们在长春经过这一段,二人转进行了一下改革,回来检验一下就是说农村的观众,对我们这种改革和改良,还喜不喜欢,认不认,通过这次演出,我感觉到这些农民兄弟们从心里,还是喜欢这种演出的,会有很大的前景和市场。在吉林省,马普安可是个传奇人物。他不会二人转,可是经过他的点拨很多二人转演员却能扬名立腕。他是一个外行人,却能在讲究师承行规的二人转

3、行业里异军崛起,仅用八年时间,就在长春开起了4家分别能容纳千人的二人转连锁大剧院,每年进场的观众超过一百万人,在二人转演出市场上创造了惊人的财富。那么,马普安这个原本和二人转毫不搭界的人,为什么做起了二人转,他又靠着什么成就了自己的财富梦想呢?马普安在吉林省长春市做过餐饮,开过酒吧,投资过典当。2002年冬天,马普安在长春市租下了一个剧场准备改造成大型舞厅。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给他打来了电话。马普安:说是不是可以干二人转,那么当时我也想,我想做二人转,行不行。马普安从没想过开二人转剧场。不过听完朋友的电话他却上了心,细一调查发现长春市二人转小剧场环境虽然简陋,但是生意却很火爆。马普安一盘算,

4、自己承租的剧场硬件设施非常好,而朋友又是开二人转剧场的,两人合作算得上强强联手。2002年年末,马普安和朋友合伙开起了二人转大剧场,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轨。二人转将究唱演扮,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像这样的模仿扮演节目。赵明远:行了,情绪要再高一点,我把我亲家也给你请出来,老四啊,老四干啥呢来。2003年初的一天,马普安高兴地来到剧场看演出,就在看节目时舞台上发生了让他非常震惊的一幕。马普安:就是一拍手,一拍嘴,啪,吐出一口痰,吐挺老远,甚至是这个男演员吐女演员,这口痰吐在女演员脸上就非常准,就像那啥就射出去了。马普安向合伙人提议,禁止演员在舞台上做吐痰的举动。出乎他意料的是,合伙人的看法和他截然相反。

5、马普安:他们认为,我不懂,他们说你不明白,这就是民间艺人传统的做法,这就是民间艺人的艺术,你要是给它改变了,它就不是民间艺术。一口痰挑起了双方的纷争。合伙人最后对马普安说,你是外行,别再操心演员和剧场管理的事情了。话说到这个份上,马普安憋了一肚子的火。2004年年初,马普安做了一件身边人都不赞成的事情,开了一家完全由自己管理的二人转剧场,剧场很大,有一千个座位。马普安: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知识面方面,还是在人脉方面,我自认为我都优于他们,你一定要干好,对,他们都能做成的事我认为我用一半的力气就可以做得很好。开二人转剧院原本是马普安的斗气之举,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轻率的举动将他和二人转紧紧的捆

6、绑在了一起,他被二人转行业独有的经营问题所困扰,弄得狼狈不堪,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就在他想放弃二人转的时候,却最终破解了二人转剧场经营的行业秘密,开启了自己崭新的财富传奇。当时马普安的剧场开张后,经营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汪经理: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也就是20多个人,我们感觉说这不行,不能再开了,然后就劝马总,说马总这不行了这要开的话,真要赔了的话赔得更多,那个时候就投入了一百多万元。1000人的剧场每天只有20多名观众,门票收入都不够支付电费的,剧场每天净亏6000元。马普安:别人在瞅着笑话呢,你说看快完了吧不行了吧,甚至每天都有人来到这儿看查人,说看看今天多少个人数,明天多少个人数,外人断定再能坚

7、持一个月就很牛了,已经很牛了,再能坚持两个月就必须得黄了。马普安对剧场最初的亏损并没太在意,他觉得观众少是因为宣传得不够。然而,到了2004年4月,剧场的李经理紧急向他汇报了的一件事情,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李英:演员有一对搭档没来,没到场,那距离演出也快半个多小时,这可把我们急得,这咋办。那对演员不辞而别到其他地方去了,第二天又少了一对。这让马普安很紧张,这样发展下去演员会走光的,因为二人转行业很特殊,演员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师承行规。马普安:不管是说做乐队的,还是唱戏的,还是拉弦的,他们都是一家人,那么一家人,他要说走就全走,如果他对你不信任的话,那么他是不会跟你一块去做的。自打开业,马普

8、安的二人转剧场上座率就一直不高,这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缺少观众,演员没有激情,好演员就会流失,没有好演员,节目质量差,又吸引不来观众。演员是剧场制胜的法宝。可是如何找到好演员呢?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马普安。可是就在两个月后,这个难题竟然以非常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2004年5月,马普安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叫赵晓龙,但是他上台一试演,大伙发现了问题。马普安:就是说说话有点大舌头,而且唱歌当时是跑调。二人转讲究说唱扮舞绝,赵晓龙在说唱扮这三方面基本没啥优势。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当年,说唱都不好的赵晓龙却成了二人转大剧场的票房保证。那么,马普安到底做了什么让赵晓龙身上有了奇迹般

9、的变化呢?2004年6月,马普安给赵晓龙下达了禁令。以后登台不许说话,唱歌,不许演奏乐器,只需表演各种动作绝活。赵晓龙:开始不让我唱,不让我说,自己心里也很郁闷,是吧,那肯定的,在外面大小我也是一个轴,我也是一个腕儿,刚开始不让我说我心里也不得劲。马普安不让赵晓龙说话唱歌,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赵晓龙大舌头和唱歌跑调。其实他马普安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在舞台上只练不说,这无疑提高了赵晓龙的舞台表现难度。逼得赵晓龙只能在动作上有更强的舞台表现力。为了不让人小瞧,本来就好强的赵小龙,偷偷的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练起了绝活,高空摔叉。赵晓龙:我心里怎么想的,你这么高桌子我就跳下去,下叉啥的万一摔死咋整,这玩意儿

10、也没准,那为什么我往这上面想,因为我以前苦日子过多了,我想成名,我想好,我想让大伙儿都知道我。从20厘米高开始,赵小龙逐渐增加高度。最后为了取得惊险刺激的舞台效果,赵小龙选择了70厘米高的高凳用来练习摔叉。李云杰: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很惊讶,第二次再看的时候包括到现在看他摔的时候,往下摔的那一刹那我都会把眼睛闭一下,不敢看,对,越看越不敢看了。2004年,赵小龙将练好的绝活高凳摔叉在舞台上一亮相,观众沸腾了。赵小龙:一下摔下来了,那整个观众,哗哗就喊,就像真明星那种感觉。赵小龙的高凳摔叉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成了他的招牌。很多观众冲着赵小龙的绝活到剧场看表演。观众:震撼,真是震撼,挺不容易的,之前

11、也应该下不少苦功,挺好,挺好,确实挺精彩。赵晓龙的成功让马普安认识到,二人转演员虽然流动性大,但是演员都希望找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只有帮演员实现舞台梦想,自己才能实现财富梦想。从此,他从给演员营造梦想舞台下手,在二人转剧场率先引进了水幕,升降台,上百万的灯光设备,美轮美奂的舞台吸引来了很多好的二人转的演员,剧场日渐火爆。2005年,马普安觉得自己已经有去外地开连锁的能力,他把目标选定了天津。马普安:当我走出天津市火车站的时候,看着到处是这种高楼大厦,而且这种建筑让我感觉到非常兴奋,我认为赚钱的机会来了。虽然马普安觉得天津市场潜力巨大,可是他的妻子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李云杰:最大分歧我

12、觉着想保留实力留在家里,去了到那里面投资很大,投了很多钱,我就觉得无论从方方面面,从市场上也好,还是从我们经营的管理,这些方方面面情况,我觉得不适合到那里去做。马普安决心已下,他在天津找到了一个千人大剧场,大手笔地一下投入700万,将剧场的音响、灯光、装修都更换一新。两个月后,马普安的剧场在天津开张了。可是,天津市场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美好。马普安:一天的营业额也就是一两千元钱两三千元钱,那么我们每天的成本大约在三万元钱左右,所以说这个就持续了三四个月,后来我们觉得没有可能再把这个剧场做起来。天津的四个月成了马普安创业中最灰色的日子。他带着满腔的热情而来,然而天津的观众却很淡定的对待了他。天津是

13、个曲艺荟萃的地方,二人转在那里并不像在东北那样受观众追捧。四个月后,马普安离开天津回到长春,投资出去的700万打了水漂。2006年,马普安从天津回到长春,这次投资失利让他认识到,二人转演出最好的土壤还是在东北地区,他决定把投资重点放在老家长春,而此时二人转市场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马普安:以二人转为龙头,歌舞杂技武术和一些戏曲为依托,相辅相成,打造一台东北的民间文化。当时,大型二人转剧场在东北已经过百家,马普安经常和同行交流,力求给二人转加入新的元素,让自己的剧场吸引更多观众。就在这时,一对年轻的演员走进了马普安的视线。他叫李岩,马普安见到他时,他正在一家酒吧模仿二人转演员小沈阳的表演。在采访现

14、场他又为我们模仿了一回。李岩:一顿跑,最后,我实在不行了,我就躲旁边了,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两个小伙过来。在酒吧李岩模仿完小沈阳后,还顺带和自己的女友满玲玲表演舞蹈,也正是这段舞蹈把马普安镇住了。马普安:比如说她的掰腿,在男演员胳膊上掰腿动作,还有一些托举动作,还有两个人的配合的一些舞蹈动作,我觉得每隔那么几秒钟,就会有一个高潮。马普安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李岩和满玲玲请到自己的剧场,让他们表演肩上芭蕾。可是当他和两人一碰面,马普安的心有些凉了,因为李岩他们想放弃肩上芭蕾,去转型演小品。李岩:我们俩腰都有伤,我腰椎有78节全错位,但是前一段治好了,但是人家医生说也不能太过于劳累,她腰压缩性骨折

15、。满玲玲:我就是两个胳膊从小的时候都裂开,都很多次的。李岩:她两个手都摸不到肩。满玲玲:对,就是压缩,这个手,你看到了吗。李岩和满玲玲都是从小就学杂技,在八年杂技功底的基础上,两人又经过三年艰苦的合练才有了“肩上芭蕾”。肩上芭蕾要在演员肩膀上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这对演员身体的要求非常苛刻。满玲玲:以前胖的时候快到105斤了103斤那样然后减到了88斤。李岩:她有一年当中没有吃大米饭。记者:一年没吃大米饭?满玲玲:我每天就吃那生菜,然后偶尔蘸一点沙拉。记者:不饿吗?满玲玲:饿,也饿,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练这套舞蹈,李岩和满玲玲身体还受了很多的伤,所以不想再跳了。马普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邀请李岩和满玲

16、玲第二天去自己的剧场参观。然而参观之后,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李岩:开场的时候就是一段激光秀,首先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已经震撼了我。满玲玲:其实发自内心我也渴望上台,我也渴望展现自己,只不过是我需要一个这样的舞台,能够让我有充足的一些效果,让我能展现出来自己。李岩:当我看完东北风整场的晚会以后我什么想法都没有,我觉得我们俩不应该把我们俩的肩上芭蕾扔掉。第二天,马普安再次找到李岩和满玲玲,提出让他们去自己的二人转剧场演出,李岩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们发现,马普安打造的舞台能让他们重新焕发光彩,他们内心对舞台的渴望再次被点燃了。满玲玲:最能体现我们两个那么多年专业的就是芭蕾技巧,如果我把它撇

17、掉了,我最亮的那个光环可能就没有了。2009年,马普安请来编剧、编舞、音乐制作,为李岩和满玲玲重新包装,量身打造了新的剧目那一天。那一天改编自2009年发生在长春的真人真事,面对迎面而来的大货车,一名女大学生把自己的男朋友推到一边,自己却被大货车撞倒,离开人世的爱情故事。这个节目融合了杂技、舞蹈等元素,是对二人转节目类型的一次创新,节目一搬上舞台,便在长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观众:他们那个芭蕾舞,我感觉给我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当然也非常敬佩演员自身的锻炼,包括个人的毅力。记者:谁带你来的呢?观众:妈妈。记者:你最喜欢哪个节目?观众:芭蕾。通过马普安重新编排的肩上芭蕾节目,李岩和满玲玲在梦想的舞台

18、上绽放了光彩,而马普安的剧场也在当地名气大振。马普安: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间就爆发了。记者:爆发成什么样?马普安:爆发就是天天满员,天天满员,你都不知道哪儿来的客人,你自己也奇怪,有时候我自己也非常自豪,跟朋友们说你看这也不知道哪儿来的。现在马普安的剧场每天都是观众盈门,2010年他的四家二人转剧场,一年进场观众超过了100万人。马普安: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记者:您是哪儿人?观众:广东。记者:带着小孩一起来的吗?观众:对。记者:都是一家子吗?观众:是,一家子。记者:多少人一起来的?观众:十八个,精彩,很精彩。记者:你从哪儿来的?观众:我是从香港来的。如今马普安的剧场汇集了全国优秀的二人转演员,他在长春就开了四家二人转连锁剧场,马普安告诉记者,他还想在吉林省继续再开10家连锁店,让更多的人走进它的二人转剧场。编导:李松峰黄哲颖摄像:孙彦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