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614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人民币转口贸易激增现象的原因及风险对策分析吕斌奎(杭州市外经贸局】【摘要】随着外汇转口贸易政策的收紧,人民币转口贸易发展迅速,处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初期的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企业开展人民币转口贸易的模式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基础上,剖析了存在的风险,并针对企业,银行,国家三个层面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关键词1跨境人民币转口贸易2011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汇转口贸易政策随之收紧,人民币转口贸易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以浙江省为例,8月份全省转口贸易额171.62亿元,占同期服务贸易的比例高达94

2、.7%,当月转口贸易结算量已达货物贸易量的1.77倍,单月转口结算量已连续3个月超过货物贸易结算量.下面笔者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对策措施.一,人民币转口贸易的模式(一)传统的转口贸易其表现为境内公司分别与境外上家公司和境外下家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并办理收款,付款手续,赚取差额作为利润.这种贸易模式不涉及贸易融资,企业较少采用,银行也没有什么风险.(二)利用保税监管区域的转口贸易目前,开展这类转口贸易的方式多通过境内公司在境外成立关联公司形式来运转,一般为境内企?3O?业从境外企业购买货物,将货物存放在境内保税监管区,再视情况转卖给境外企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

3、.境外上家公司为境内公司的关联公司.以境外关联公司作为上家,表面形式与传统的转口贸易类似,涉及境内企业,境外上家和境外下家.操作结算流程为:境外上家在境外利用信用证融资,购买货物.同时,境外上家往往利用当地银行的相关产品,进行NDF套利操作.境内企业与下家签订出口合同,一般约定TT结算.且一般为先收后支模式,即从下家收款早于对上家汇款.2.境外下家公司为境内公司的关联公司.以境外关联公司作为下家.操作结算流程为:境内企业向境外上家签订进口合同,并开立信用证;与境外下家签订出口合同,一般约定TT结算.境外下家再将货物卖给其他企业,即真正的下家,且大多数为境内企业.境外下家利用真正的下家开立的信用

4、证,在当地银行获得融资,将款项汇回境内企业.同时,境外下家往往利用当地银行的相关产品,进行NDF套利操作.一般为先收后支模式,从境外下家收款早于对境外上家汇款.另外,有时境外下家汇回款项甚至早于境内企业开立信用证,境内企业利用该资金作为信用证开证的保证金.二,企业开展人民币转口贸易的原因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主体,热衷于做转口贸易主2011.11要有以下原因:(一)利用商品定价优势赚取利润一些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获得较低价格的商品,可以通过以较低价格买入商品,再以较高价格出售给下游中小型企业的批发零售型的销售模式获取中问差价.(二)合理避税转移利润转口贸易两头在外,转口贸易商通过境外关联公司在境

5、外或境内银行开立离岸账户,转口贸易对外开证由境内公司直接开往境外供货企业,而转口贸易收汇通过境外关联公司汇入.转口贸易企业完全有可能将利润滞留境外,以此规避国内税收管理.(三)规避国内贷款规模控制,获取境外融资近期的国内宏观调控,使得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境外外币资金相对宽裕且融资利率比境内低,因此企业可以使用先收后支的方式,通过境外关联公司获得海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的银行信贷规模限制.特别是,”转口贸易+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境外贴现融资+境外NDF”组合业务可获取套利利润.(四)转口贸易手续相对简便与一般贸易不同,由于转口贸易无货物入境,无需进行报关等手续,企业只需完成买卖合同

6、的订立,资金的收付即完成交易.(五)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境内企业把货物进口至保税监管区域,可在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出现倒挂时,利用保税监管区域的仓储,保税功能,把原先进口至保税监管区域的货物以转口贸易方式进行买卖,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三,风险分析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国内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等,人民币转口贸易也给企业经营,银行融资和国家宏观监管带来了一些风险,表现在:(一)交易背景真实性确认较难由于转口贸易两头在外,境内相关部门无法了解企业盈利情况,尤其当境内企业与境外转口企业为同一利益体时,完全有可能利用其境外关联公司通过虚假交易将利润滞留境外,以规避境

7、内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同时,也可能通过签订虚假进出口合同,开立远期信用证进行融资甚至二次融资,这种企业间的关联性交易很难在业务管理中进行识别.(二)客户信用风险从事转口贸易的客户的信用风险较一般贸易客户的风险要大.在当前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人民币转口贸易信用证不受额度限制,开立远期信用证较多,同时,转口商利用远期信用证融资套现,如果企业套取资金亏损或流动资金状况不佳或转口贸易的上下游企业出现资金问题,都会导致该转口商资金链有断裂的可能,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三)资金监管较难目前,外汇转口贸易新政要求外汇转口贸易收入要进入待核查账户,并在相应转口贸易对外支付后方可结汇或划转,而人民币转口贸易监管的规

8、章制度还是空白,同时,RCPMIS系统无法直接监测转口贸易资金收付情况,需要导出数据进行人工筛选,资金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当遇到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或持续单边走势时,转口贸易还面临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由于交易过程中收支不对等且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把握难度较大,容易成为违规资金流出入的通道.四,风险对策建议人民币转口贸易的发展对国家,地方是一项有利的经济活动.人民币转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人民币走出去.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的初期,境外人民币流动性不足现象严重,任何利用人民币进行的跨境收付,投融资行为都有利于推动境外人民币的流动,加快人民币走出去步伐.同时,转口贸易也有

9、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如上?31?一所述,企业开展人民币转口贸易也有其合理的需求.因此,为应对风险而采取的政策规范,应是合理的,适度的,并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一)企业经营的风险主要有商品价格波动和资金收付的风险.作为利益主体,企业对自身经营风险有天然的避害心理,因此应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加以引导.比如,银行可以根据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情况,适时地提高或降低保证金比例,密切关注企业资金收付情况并及时给予提示,指导;相关业务部门要组织对企业的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二)银行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虚假交易或企业资金链断裂引起的客户信用风险.因此可采取:

10、1.严格审核贸易真实性.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对人民币转口贸易开证时,要求企业提供进出口购销合同之外,还在正本备案清单上签注开证日期,信用证编号,进口商品的数量.尽量做有正本提单或是企业能够提供正本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即保税区第一手的交易,确保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对正本备案清单已做签注的一般不再开立信用证.二是加强与客户沟通,了解整个贸易流程,从业务源头予以把关.三是加强与保税区海关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必要时采取现场核实,确保保税区货物真实性,降低人民币转口贸易的风险.2.时刻关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尽量选择产品保质期长,易储存,流通性高的转口贸易,如遇转口贸易产品跌幅巨大,银行要及时要求企业补交保

11、证金,并密切关注企业资金流情况.3.落实担保措施,加强管理.银行要尽量以抵,质押的形式办理业务,或者落实有效的担保措施.客户经理要经常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和盈利情况,以及商品存储状况,资金回笼周期等细节.(三)宏观监管方面的风险主要有由于虚假交易引起的逃避税收,违规资金流出入,以及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的银行业系统?32?性风险.从违规资金流出入的角度考虑,人民币流入不同于外汇流入,由于不再需要再增加基础货币的投入,虽然也有”逐利”需求以及并不能排除来源,使用违规的嫌疑,但总体上看人民币流入是”中性”或判断为”偏利”,其”热钱”危害远小于外汇的影响.从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角

12、度考虑,可以通过监管部门对整体宏观经济金融风险的提示以及对远期人民币信用证的监控管理来进行控制.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转口贸易取代外汇转口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外汇流入的压力,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宏观上的利益大于风险,因此,不必采取类似于外汇严格管理的政策.但鉴于人民币转口贸易还没有专门的管理政策法规,有相关部门提出制定人民币转口贸易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以规范业务发展,防范风险的建议值得考虑.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人民币转口贸易操作主要原则,即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办理人民币转口贸易和人民币转口贸易收支都使用人民币结算.2.进一步完善RCPMIS系统中债权债务信息明细查询功能,以更全面,及时地反映债权债务变动情况.3.建立”分类监管”制度,重点关注人民币资金收付明显不匹配,收支规模异常波动的企业,以维护人民币转口贸易的严肃性.4.建立”专户管理”制度,以有利于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监控资金流动.主要参考文献:1】钮伟,李新宇.浙江省转口贸易特点及监管策略,浙江金融,2008年第1期.黄晓阳,庄秀凤.转口贸易调查,中国外汇,2010年第8期.3】周莹.上海国际转口贸易发展方向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年第17卷第6期.4】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转口贸易调研报告.【5胡晓炼主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责编:梦超2011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