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663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带来中国农业革命摘要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贸易一改以往长期顺差的局面, 已连续几年出现逆差。虽经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 但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本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缩小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战略调整思路。关键词农产品; 对外贸易; 逆差; 战略调整作为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早已被世界贸易伙伴广泛关注。因此,我国农业贸易不仅在国内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市场上也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量。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农业发展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 又有负面的压力与动力

2、同在, 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就这些影响的积极意义而言, 那就是中国农业将有可能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与引导下, 引发在结构上、技术上、制度上的一场革命, 由一个以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农业, 改造成为建立在市场制度上的商品农业, 进而成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现代化贸易农业, 这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 也是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农产品贸易一改以往长期顺差局面, 已连续三年出现逆差。虽经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度缩小, 但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扩大农产品出口, 扭转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局

3、面, 实现农产品进出口均衡增长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目标。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2005年-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大关,已

4、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看, 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空前提高: 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15. 3% , 远低于62%的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 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大宗农产品关税配额的准入数量已达到承诺的最终水平。加入WTO以来,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但仍呈现大进大出中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基本格局。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双增长, 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度缩小。2006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34. 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8%。其中, 出口额为314. 0亿美

5、元, 同比增长13. 9%; 进口额为320. 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7%。农产品贸易逆差由去年11. 4亿美元缩小为6. 7亿美元, 下降41. 3%。从主要农产品具体情况看, 2006年我国大米出口123. 7万吨, 比2005年增长84. 1%; 大米进口71. 9万吨, 比2005年增长37. 7%。小麦出口111. 4 万吨, 比2005 年增长28. 5%; 小麦进口58. 4万吨, 比2005年减少83. 5%; 玉米出口307万吨, 比2005年减少64. 3%; 玉米进口6. 5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倍。大豆进口2827万吨, 比2005年增长6. 3%。2006

6、年我国棉花出口1. 3 万吨, 比2005 年增长160%; 棉花进口364. 5万吨, 比2005年增长41. 7%。食用植物油出口40万吨, 比2005年增长75. 5%; 食用植物油进口677. 4万吨, 比2005 年增长9%。食糖出口15. 4 万吨,比2005年减少57%; 食糖进口137. 4万吨, 比2005年减少1.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农产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7年增长, 并创出历史新记录。但是, 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 不仅会造成和增大农产品国

7、际贸易的逆差, 而且进口农产品规模过大会对我国农业带来冲击, 进而影响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必须重视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特别是大宗农产品, 如棉花、大豆进口过多, 会影响国内生产的发展。 三大发展趋势 体制下的国际农产品贸易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三大特征或三大趋势。 一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功能化、安全健康化 多样化, 是指农产品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转化。这表现为农产品的范围不仅包括衣食类农产品, 而且包括观赏类农产品, 如花卉、园艺不仅包括初级农产品, 而且包括加工型农产品不仅包括以传统方式种植、饲育的农产品, 而且包括以现代高科技定向强化的农产

8、品, 如转基因食品。优质化, 是指初级农产品在品种与品质上的专用化。现代社会中农产品特别是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 是以初级农产品的专用化为前提的。这种专用化通过一系列品种分类、品质分级的措施予以确保。谷物、糖料、油料、水果蔬菜、肉类、乳类等等, 均有专门的品质要求。功能化, 是指现代农产品加工中通过人工强化手段而获得的特定功能。功能化同样也表现在纺织品和家具产品的材料改性上。农产品的功能化的目的, 是尽可能更准确、全面地适应不同类型人群、不同生理条件时的营养需求、生理需求、感官需求以及文化需求。安全健康化, 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狭义的卫生角度的理解, 这就是说农产品应达到卫生健康标准。其二是广义

9、的环境保护角度的理解, 这就是说农产品应是“ 绿色” 产品。显然, 对安全健康化的广义理解包括对它的狭义理解。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际农业贸易中, 正越来越重视基于这种广义理解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审视与处理有关安全健康问题。二初级产品深加工化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化的发展, 来自以下三方面因素的推动农产品加工能克服农产品的易腐问题与存储问题, 从而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跨年度消费以及跨地区、跨国家消费农产品加工能从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功能、形态、包装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卫生、经济、文化、心理等诸多需求。初级农产品加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当初级农产品由原始形态加工成谷物制品、棉毛

10、制品、油制品、奶制品、肉制品、酿造制品等等时, 其经济效益就能提高几倍、几十倍、上百倍, 以至更高。 三国际农产品贾易制度化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化一直是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竹至世界贸易组织一系列国际谈判的主题之一。有关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协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业协定有关卫生和植物标准协定有关技术性贸易障碍协定以及纠纷处理机制。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制度化, 既有助于促进贸易的自由化, 又有助于推动贸易的规范化。这些无疑会使国际贸易的参与国获益。四国际农贸趋势两重性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三种发展趋势具有两重性。这些发展趋势是必然和合理的。它们体现着现代社会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方向, 体现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体

11、现着市场机制在调节贸易活动中的杠杆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国际贸易关系中公正与公平原则。这些发展趋势对各个国际农产品参与国的得失影响并不一致。正是由于第二重性质, 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三种发展趋势构成了对加人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农业的压力与挑战。这是因为在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功能化、安全健康化方面, 在初级农产品深加工方面, 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是弱者在农产品贸易制度化方面,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既不是主要的利益保护对象,也不是主要的受益者。然而, 又由于第一重性质, 上述压力和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无可选择与不可回避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而且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来正面应对。 竞争性

12、挑战 中国农业的弱势地位使中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分为两类市场, 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上, 中国一直受到来自国外的进口农产品的竞争性挑战在国外市场上, 中国也一直受到其它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的竞争性挑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类国家欧盟、北美、澳新等农业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的东亚国家韩国与东盟作为潜在竟争对手的拉美国家与中亚非洲国家。中国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面临的进口竞争压力主要在以下领域谷物、油料、棉花等种植领域林业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将遭遇的主要挑战分别为谷物, 来自北美油料, 来自北美与东南亚

13、棉花, 来自澳、新林产品, 来自东南亚、拉美、北欧纸浆深加工型农产品,来自欧盟、北美、澳新。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方面, 中国现时的出口空间相当狭小。第一, 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区主要为东亚的邻近国家与地区。1997年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农产品进出口值占中国农贸总值的69.15%。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顺差为中国农贸顺差总额的122.3% 也就是说, 中国在世界上其它的农产品贸易区如北美、欧盟等皆为逆差。第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势领域, 基本为四个初级农产品生产领域。它们是蔬菜、水果、干果领域猪禽产品领域水产品领域中草药产品领域。在这些传统的贸易顺差区与传统优势出口领域中, 中国会面临着日益增强的来自区内外贸

14、易参与国的挑战。这些挑战首先来自贸易顺差区内的东亚国家, 其中有东南亚在果蔬领域、猪禽领域和水产品领域的挑战, 韩国在中草药领域的挑战其次, 来自区域外的欧、美、澳新及拉美等国的挑战, 特别是当中国打算将农产品出口到那些地区的市场时, 所遭受的挑战将十分激烈。 运营障碍分析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状况中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实质上是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挑战。这种竞争能力涉及农产品的品种, 品质方面。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除少数品种外, 基本上不具有竞争优势。这主要表现为中国的初级农产品因缺乏严格与细致的分级分类而没有足够的多样性, 中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

15、中国的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在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在加工产品方面实现了功能化, 但中国尚未做到。中国农产品在达到国际安全健康标准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一点既体现于中国农产品的内在成分如化学残留物, 菌类总数等上, 又体现在农产品的包装上包装材料, 包装方式。它们已日益成为中国农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主要障碍。二偏畸的农业结构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以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而且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唯一目标, 因而可以将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农业称为“ 安全农业” , 长期地单一地关注粮食安全已造成中国农业结构的偏畸。这就是在现代农业的诸门类中以

16、种植业为主, 在种植业中以粮食生产为主, 在粮食生产中以高产作物为主。这种偏畸农业结构的问题是第一, 它不符合资源利用的优势原则, 为了粮食而进行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毁草造田等行动, 不仅是逆自然资源优势而行, 而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 这一结构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农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理应以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 但这一结构导致了对于具有优异品质、独特功能、从而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与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品种的忽视。这样, 这一农业结构既从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上, 又从土地和生物资源潜力上, 伤害了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三散漫的农业经营制度中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 虽已完成由改革开放前

17、的计划经济模式向以家庭承包制为基本内容的经营模式的过渡, 但尚未完成向现代市场制度的接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业经营应完善三个方面的体制与制度建设农产品生产中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肥、农业机械、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农产品销售中的合作制如股份合作与契约制如购销合同农业经营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灾害保险及其它类型的经营风险保险。然而现在的中国农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散漫的、随机的、小农式的。上述三类制度仅在少数地区开始蕴酿、筹建与实施之中。它们既未成熟, 也未普及, 这必然会相当严重地影响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四落后的农业科学技术 在农业科技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以花卉

18、业的单位面积产值万美元公顷为例,这一产值在荷兰为44.8、在以色列为13.0、在哥伦比亚为1.0、在中国为0.8。另外, 在发达国家中,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80%-85%,而在中国仅为30%-35%。中国农业科技的最突出成就是在高产粮食作物的育种方面, 而在下述领域中则有相当大差距, 它们是具有专项功能作物品种的培育具有优异内在品质的作物品种培养在中国资源条件下的如干旱、缺水、薄土层、坡地、盐碱土等成套农业产业化技术能够适应SPS与TBT规则和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如残留物控制、包装技术等。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来讲, 在适应SPS与TBT规则方面的差距或许更为突出, 其次是产品品种与品质方面的差距

19、。五初级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业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总体看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整体农业的产值之比方面, 中国为0.8比1.0, 而发达国家为34比1.0;在初级农产品加工的比例方面, 中国为20%-30%,而发达国家为90%以上, 其中深加工为70%以上;在加工类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例方面, 中国小于30%, 而发达国家达80%;在加工类产品相对于初级农产品的增加值方面, 中国仅为2-3倍, 有的甚至为0.5倍, 而发达国家平均高达5-7倍在农产品加工业与初级农产品生产业的劳动力之比方面, 中国远远小于1, 而发达国家远远大于1。如果再进一步深人考察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品种和品

20、质、加工技术等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更加明显。这一切表明, 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水平,它远不能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力量。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的因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今后还会有所变化, 可能会重新出现顺差, 但长远来看, 出现逆差的几率更大, 逆差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虽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增长, 但由于农产品出口面对的不利因素增加,尤其是日本、欧盟等提高农产品进口的质量安全性指标以及人民币升值、禽流感疫情等因素, 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同时, 我国对进口某些外国农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当大, 特别是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土地密集

21、型农产品,这是由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发展结构所决定的。 1我国农业资源不足是贸易逆差根本原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几年出现逆差, 其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相对不足。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不足, 并且优先确保国家粮食生产, 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明显的经济作物, 因此近几年大量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而且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这种情况是导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以及油脂压榨业、纺织业和啤酒业生产较快发展的情况下, 通过进口方式解决大豆、棉花和大麦需求增长的问题。 2. 我国农业自身劣势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国际

22、竞争力。我国农业劣势具体体现在生产规模小、农民素质低和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三个方面。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为0. 4公顷, 而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国家每个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的土地面积平均为76. 5公顷。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低, 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技术应用、信息获取与利用等形成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由此产生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低。我国农业的上述小规模、分散性、粗放型、初级产品为主的特征, 无法与规模型、集中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国外农产品展开竞争。 3. 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扭曲的国际竞争环境。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WTO “农业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农业

23、竞争环境, 但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普遍对农业实施高额补贴政策, 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也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利益。此外,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反倾销是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巨大威胁。目前,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 技术壁垒不但没有减少, 发达国家还采取绿色壁垒、环保措施来限制农产品进口, 主要有: 检验检疫壁垒措施、身份认证壁垒措施、知识产权壁垒措施、食品标签壁垒措施等等。再就是特保条款、“非市场经济”的反倾销、过渡性审议机制等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构成威胁。譬如, 作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美、日、欧等国家为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加强对我国的反倾销力度, 对我国蔬菜

24、、水产品等的出口就带来不利影响。中国农业革命 中国加人WTO以后, 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国外农产品市场将面临一个彼此开放的新的贸易格局。这要求中国需要对农业发展的若干基础观念进行认识。它们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结构、农业制度方面。无论从深度看还是从广度看, 中国加人世贸很可能带动中国农业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一 以贸易农业取代安全农业中国农业发展, 首先需要在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转变。中国长期以来以“ 粮食安全” 为主导的农业思想,不仅产生了一个单一的、低质量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 安全农业” , 而且产生了一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经济效益低下” 的错误认识。这一认识既隐含在“农业为基础、工农业为主导”

25、、“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等决策原则中, 又实际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乡镇企业实践中。甚至至今仍有一些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者认为, “ 从长期发展看, 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下降将导致农产品贸易由盈余转为逆差” , 并且“ 不可扭转” , 因而应“促进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 。如果将这一转移理解为由初级农产品生产业向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转移, 那将是合理的如果理解为主要向与农业无关的部门转移, 那将是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误解,是中国发展具有高度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的最大思想障碍。 具体而言, 中国农业应当完成由安全导向过渡到商业导向, 由国内需求导向过渡到国际贸

26、易导向,由计划经营过渡到市场经营, 由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过渡到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由单一型结构过渡到多样化结构, 由小农式经营过渡到产业化经营。二 由多样化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取代单一型结构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竞争优势的多样化的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 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条件建立起多样化农业的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 极具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所形成的鲜明的地区差异同时, 由多样化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生产优势, 而且还有它的经济优势。1994年中国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表明, 粮食/棉花/苹果/橘柑的效益之比为1.00/2.19/11.24/12.10。如果考虑到畜牧业与渔

27、业等, 经济效益还会进一步上升。中国多样化的初级农产品产业结构的具体落实, 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的综合农业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相应的生产技术的可获得性。 发展中国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应体现新的思路、新的创造。它既要寻找传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自然资源中更为积极的要素, 更要寻找传统的被视为消极性自然资源中的积极要素。在中国有两类自然资源, 尤应优先重视。一类是山区, 另一类是干旱的荒漠地区。前者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生物谷” 农业, 后者可以形成高效的干旱荒漠农业。 三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 建立起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应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洁净、卫生、安全性加工, 即表

28、面处理意义上的加工;第二是强化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品质意义上的加工, 即MADE OF意义上的加工;第三是改变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性状意义的加工, 即MADE FROM意义上的加工;第四是复合性加工, 即合成意义上的加工, 这就是说, 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多物品的功能组合。上述层次表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 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 四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 一切农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效果都表现为农产品, 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则取决于它们的内在质量。从现代观念看, 这种内在质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产品消费品质, 即产品为消费者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功能产品环境品质, 即产品既不能影响消费

29、者的安全与健康, 又不会妨碍自然环境产品经济品质, 即产品应具有尽可能高的效益成本比。中国农业应由数量型转移到质量型轨道上。 五 中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创新 中国以散漫的小农方式推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并不能构成现代化农业的经营体制与制度。中国农业要求一种以产业化为中心的体制与制度创新。它将具有三维功能有助于扩大产业规模有助于完善产业之间的产品链有助于满足产品的服务需求与营销需求。六 开辟更加广阔的国际农业贸易渠道与空间国际农业贸易,不仅是指农产品贸易这样一种货物贸易方式, 还应包括更多的渠道与更广阔的空间。它们是农业服务贸易, 如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管理技术的进出口, 技术咨询、农业基本

30、建设工程, 农业金融投资等农业劳动力贸易, 即与农业生产、加工、管理等活动有关的劳动力的进出口农业资源贸易, 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租让。抓住这三个渠道和三类空间, 不仅从内涵上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还可从外延上加强中国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面对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客观上要求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有效保护与促进。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应对挑战。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选择发展有比较

31、优势的产业, 并依照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要适当减少粮棉油糖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增加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如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前12种农产品依次为:生丝、天然蜂蜜、活猪、茶叶、花生油、玉米、黄麻和类似纤维、罐头肉及肉制品、蓖麻油、鲜肉及冷冻肉或冷却肉、大米、皮棉。依靠科技,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对我国农作物品种的保护,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 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 搞好农产品品牌建设, 抓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形成我国农产品的特殊竞争优势。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是劳动力资源最富裕的国家, 因此, 积

32、极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尽快缩短在生产技术、品牌、规格、等级以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差距, 促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发展规模经营, 依靠先进科技,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积极引导从事农产品加工、经营的国有、私营、外资企业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 培育龙头企业。按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贸易, 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和高价值,而且可以通过有关加工过程, 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性能,既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又拓宽了农产品出口市场。国家应出台有关规范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农产品的政策, 通过提高出

33、口企业的门槛和产品标准, 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向质量型转变。3.充分利用WTO规则及协商机制, 用好“黄箱”、“绿箱”政策, 支持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双边、多边的谈判协商机制谋求双赢结果, 努力创造良好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应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条款, 进一步扩大农业投资规模, 调整投入结构, 尤其要借鉴国际经验,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 提高投资效率,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农业“黄箱”支持政策, 积极研究和借鉴各国农业支持结构调整的经验, 将对部分“黄箱”支持措施转到“绿箱”支持的合法名义下来。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

34、加强对粮、油、糖等重点农产品的支持。从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 逐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化。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 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 限制国外有疫情农产品及劣质农产品的进入。4.加强农业保护, 推进我国农产品公平贸易发展。在当今世界贸易中, 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之一, 我国应利用在WTO中的有利地位和享有的权利, 积极争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制定或修改的权利, 防止农产品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实行双重标准, 有效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努力建立我国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 取得国际上的认可, 营造国际

35、竞争优势。要重视和加强农产品全程安全质量管理, 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尽快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 以保险取代灾害救济及价格补贴, 成为农民收益保险。调整国际贸易的市场方位,积极开拓我国农产品多元化出口市场。参考文献 2 (美) 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 李业. 品牌管理M .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4 张传忠. 品牌战略精要研究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 5 王新新. 品牌本体论对品牌的另类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网, 2006-12-12. 6 卫海英, 祁湘涵.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品牌资产生成研究 J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 7 白玉, 陈建华. 品牌生命周期的形成机理及其管理控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2) . 8 史有春. 基于基本驱动因素的品牌投资决策分析 J . 生产力研究, 2006,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