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82876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工作案例一、案主基本信息1、基本情况阿俊(化名),男,48岁,已婚,初中文化水平,从事仓管工作。2015年阿俊在朋友的招呼下首次吸食麻古被行政拘留,2017年复吸麻古被行政拘留并责令社区戒毒三年,2018年社区戒毒期间复吸,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被责令强制隔离戒毒。2、家庭背景案主目前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独自居住在员工宿舍。母亲去世,父亲健在,家中还有姐姐、弟弟以及妻儿,家人都知道其吸食毒品的事情,对于他多次复吸不能戒断毒瘾是比较失望的,但妻子还是会不时联系阿俊了解其外出务工的情况,了解其生活情况。3、工作情况案主家庭经济状况尚可,父亲虽已退休,但阿俊在外工作,妻

2、子与儿子均在老家附近工作,一家人的收入较为稳定,暂无经济压力。4、社交情况案主的社交活动较少,平时只和同事交流较多。生活基本是公司和宿舍两点一线。二、需求分析社工从案主本人及其镇街禁毒办等方面收集资料,并结合社工对案主的观察和分析,综合对案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其服务需求。1、对于毒品认识较为缺乏,不清晰吸食毒品带来的危害。案主对于毒品认识较为缺乏,认为自己吸食毒品是不会上瘾的,吸食与否完全可以自己控制,而且身边的朋友都在吸食,自己不吸食会显得不合群。因此,需重构案主关于吸毒的不良认知、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学习预防复吸的技巧,帮助案主解除毒瘾,并成功保持操守。2、戒毒动机较为薄弱,容易出现复吸

3、。案主虽有戒毒意愿,但是仅是来自于国家对于戒毒康复人员管控工作严格,过去两年的强戒所的生活让案主不想再次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抓获责令强制隔离戒毒。案主的戒毒动机是来自于外界而非来源于自身的动力,当外界出现不良诱惑时,案主就会很容易会出现复吸的情况。因此,需强化案主的在地管控要求,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戒毒动机,促进案主维持良好的戒毒操守,降低其复吸的可能性。3、与家人关系疏远,家庭支持较弱案主多次吸毒给整个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家人不信任案主能够成功戒断毒瘾,家庭成员与案主的关系较为疏离。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戒断毒瘾,重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协助案主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4、对案主重新融入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理论依据社会支持理论: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该理论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在本个案中,案主因多次复吸不能戒断毒瘾,个人支持网络逐渐减弱,个人社会功能也不断弱化,导致案主难以重新回归生活。为此社工将着重地协助和指引案主重新参与到正常的社交、生活环境中去,进一步地强化案主的社会功能。通过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在新的环境中重建积极正向的社交圈,增强案主的戒毒动机,促进案主戒断毒瘾

5、,重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认知理论:每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体验和反应。如当个体遭遇到应激事件时,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有关。在本个案中,案主因自身错误的认知,认为自身没有毒瘾且不吸食毒品就不合群,以及对于毒品危害的认识较为缺乏,导致案主的毒瘾难以戒断。为此社工引导案主学习、了解毒品的危害,观察受毒品影响一生被毁的反面案例,提高案主对于毒品危害的认识,同时引导案主认识到自身错误的认知,运用认知疗法改善案主错误认知。通过社工的引导、教育、告诫等技巧,促进案主从被动戒毒转

6、变为主动戒毒,重建正向价值观,达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四、服务目标1、协助服务对象完成在地管控,履行社区康复协议,保持良好的戒毒操守;2、重构案主关于吸毒的不良认知和学习预防复吸的技巧;3、协助案主缓和家庭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五、服务计划及实施过程建立专业关系社工对接案主所在的村委、片区民警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方面收集案主的资料,综合评估服务需求,并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刚开始接触案主时,案主不清楚社工工作性质和内容,认为社工是政府工作人员,是对其进行管教的人,所以案主一开始只是配合管控工作,对于社工的问话较为敷衍。而社工耐心、真诚地进行沟通讲解,对案主解释社工是什么,同时让案主更全

7、面地认识到社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以及社工能在哪些方面给予案主帮助,从而与案主建立了初步信任的关系,也让案主对社工有了个良好的服务印象。通过社工的努力,案主逐渐开始袒露心声讲出了个人吸食毒品的经历。案主表示因为多次吸食毒品一事让家人对自己不信任,疏远自己的情况让其非常困扰,以及在外工作,居住地的严格管控要求也让案主倍感压力。社工积极疏导案主的负面情绪,并说明严格的管控要求对于戒毒康复人员的帮助,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维持良好的戒毒操守,案主表示认同,并且接纳社工服务。社工与案主共同探讨、确定了个案服务目标:协助服务对象完成在地管控,履行社区康复协议;重构案主关于吸毒的不良认知和学习预防复吸的技巧;

8、协助案主缓和家庭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协助服务对象完成在地管控,履行社区康复协议。社工介入前,案主不清楚社区康复协议的具体要求,不了解如何在居住地完成尿检,无法按时完成尿检,难以履行社区康复协议。在社工介入后,社工十分关注案主的尿检情况,告知案主有关于社区康复三年需要完成的尿检数、尿检频率,以及协助服务对象到居住地派出所顺利完成每一次尿检,协助服务对象能够顺利解除社区康复。重构案主关于吸毒的不良认知和学习预防复吸的技巧。社工一方面通过案例讲解、观看视频、向案主普及毒品的成瘾机制,让案主认识到了吸食毒品的危害,纠正案主的不良认知,让案主了解到自身确实存在过毒瘾以及纠正其不吸食毒品就不合群

9、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情景演练,有针对性与案主分析过去每次吸食毒品的情形、当时的心情和想法,协助案主探讨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形的应对方法。同时,引导案主认识最新的禁毒法规政策和毒品危害。协助案主缓和家庭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社工了解到,案主家人对于案主较为疏远,很少与案主沟通交流,不信任案主能够成功戒断毒瘾,但家人还是愿意帮案主找工作,案主现在的工作就是家人介绍安排的,可以看出案主家人还是愿意接纳案主回归,愿意给案主改过自新的机会。案主现时独自外出务工,较少时间和家人相处,社工鼓励案主多主动与家人沟通,通过网络的方式,多了解家人的生活情况,主动把外出务工的情况、戒毒情况告诉家人,也可尝试逐步

10、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让其家人看到案主的进步,有助于其重新获取家人的信任和构建良好家庭关系,有利于案主维持良好的戒毒操守。六、总结评估在社工还没介入案主之前,案主对自己的社区康复计划毫无头绪,甚至因外出务工,不在户籍地居住生活,连最基本的按时尿检都难以完成。在社工介入之后,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倾听、同理、尊重和接纳案主,协助案主完成在地管控,履行社区康复协议。同时社工与案主共同制定合理的社区康复计划,挖掘案主的戒毒动机,坚定案主拒绝毒品的信念。在帮助案主康复的各个阶段,社工不断鼓励和支持案主,协助案主到居住地派出所完成每一次尿检,促进其更好地履行社区康复协议的要求。让案主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正视其心瘾以及认清其对于吸毒的不良认知,改善其不良认识,引导案主认可严格的管控措施有利于其戒断毒瘾,促进案主从被动戒毒转变为主动戒毒,增强了案主的戒毒决心,同时案主与家人的关系有所改善,案主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的频率有所提高。案主自社工介入服务后,已经清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其表示会坚持戒毒,不会再复吸,案主对于现时拒毒后的生活表示满意,同时表示会认真履行社区康复协议,有较强烈的戒毒信心以及戒毒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