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370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0.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资料课件.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解孝成2011年3月9日,从城市规划角度谈电力设施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编制要点城市规划与电力设施规划的关系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简介,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编制要点,城市规划的概念,城乡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城镇体系,城市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是1990年“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的法定规划。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中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镇相

2、互分工协助而形成的城镇系统。城镇体系规划是依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目标、战略和政策,对国家和区域城镇布局、人口流动和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做出的综合部署和安排。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城镇为重点的区域规划,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规划。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指导方针,把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作为今后的方针目标,对城镇体系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3、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1)提出市(县)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县)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县)域交通

4、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6)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城市总体规划,概念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有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规划局)承担。组织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最重要的法定性规划,规划编制和调整须按法定的组织程序进行。其中,组织编制由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向建设部提出进行编

5、制工作的报告;组织编制其他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规划在编制中要广泛听取各部门、各方面的人士意见,规划批准后要进行社会公示。规划阶段 原规划评估-规划大纲-规划编制-成果,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中心城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层次。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心城区规划包含18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2)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3)中心城区空间管制研究;4)中心城区用地分类和总体

6、布局;5)专项规划;6)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区范围。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

7、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城市防灾工程。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四)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

8、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城市黄线划定,城市黄线是城市

9、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一)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站、场、车辆段、保养维修基地;城市水运码头;机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区纽;城市交通广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二)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四)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五)城市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城市供热设施。(六)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

10、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七)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城市通信设施。(八)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九)防洪堤墙、排洪沟与截洪沟、防洪闸等城市防洪设施。(十)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十一)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黄线划定,城市黄线的划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与同阶段城市规划内容及深度保持一致;(二)控制范围界定清晰;(三)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范围,划定其用

11、地控制界线。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面积,划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规定城市黄线范围内的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明确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不同项目具体落实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配置原则或者方案,并标明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城市黄线应当作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二、城市规划与电力设施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与电力设施规划的关系,城市电力设施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电力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的有关内容是城市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中主要的基础设

12、施规划有(含城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规划 给水排水规划 电力电信规划 燃气供热规划城市电力设施规划可以单独编制(专项规划),但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的总体要求。城市电力设施规划编制阶段和期限的划分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城市电力设施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绿化规划以及城市给水、排水、供热、燃气、邮电通信等市政公用工程相协调。城市电力设施规划应从城市全局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电力设施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大纲阶段内容 1、预测城市规划目标年的用电负荷水平 2、确定城市电源、电网布局方案和规划原则 3、绘制市域和城区电力总体规划布局示意图,编写电力规划纲

13、要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内容 1、预测市域和城区用电负荷 2、电力平衡 3、确定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布局 4、确定城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5、确定城网中的主网布局及其变电所容量、数量 6、确定35KV及以上高压送、配线路走向及其防护范围 7、提出城市规划区内的重大电力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及进度安排 8、绘制市域和城区电力总体规划图,编写电力规划说明书,详细规划阶段的电力设施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1、确定规划区中各类建筑的用电指标,并进行负荷预测;2、确定规划区供电电源的容量、数量及其位置、用地;3、步骤规划区内中压配电网或中、高压配电网,确定其变电所、开关站的容量、数量、结构形式及位置、用地;4、确定规划

14、区中、高压电力线路路径、敷设方式及高压线走廊宽度;5、绘制电力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编写说明书。修建性详细规划 1、估算规划区用电负荷;2、确定供电电源点的数量、容量及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3、布置中、低压配电网及其开关站、10KV公用配电所的容量、数量、结构形式及位置、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4、确定中、低压配电线路路径、敷设方式及线路导线截面;5、投资估算;6、绘制电力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编写说明书。,三、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简介,1、发展背景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3、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4、城镇空间组织的新思路5、构建支撑城镇发展的新体系6、新时期城镇发展行动计划,中国社会经济进入

15、转型的关键时点“十二五”期间(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一半以上的中国居民将生活在城市,中国步入“城市化时代”。“十二五”规划要求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三个转变“从GDP增长到包容性增长的转变、从外需增长到内需增长转变、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中国城镇化将成为这一历史使命的不可替代的承载者与实现者。中国城镇化发展发生新的理念转变,(1)国家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新转变,1、发展背景,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作为促进结构转型、创造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更加关注城乡统筹、社会公平等综合发展目标;多元的城镇化发展动力(生态建设、消费、文化旅游发展等)保持必要增速,

16、着力提升城镇质量同时关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优先,强调工业化为单一驱动力,单纯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重点聚焦大城市和城市群,国家经济重心回归内需市场,必然会产生新的空间区位需求,无疑为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北带来了新一轮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2009年以来,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12项国家区域规划高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积极落实调结构、扩内需、走多元多极发展路径的战略构想。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胡锦涛),计划的封闭经济体时期经济动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空间开发:以工业据点方式进行开发,中西部地区是重点空间城镇化发展:

17、产业成长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开放的经济全球化时期经济特征:全面开放;市场活跃;经济全球化空间开发:沿海成为布局重点,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不断兴起城镇化发展:大规模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沿海城市群获得快速发展,全面转型发展时期经济特征: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变空间开发:区域开发从沿海向中西部拓展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着力点;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加强,(2)国家空间战略重点 从沿海向内陆演进,1、发展背景,中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地区中部现状城镇化发展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人口众多,乡村人口比重高中部农业生产比重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中国

18、城镇化保持必要增速的重要保障中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的难点地区中部是全国农业人口劳务外出最集中的地区,解决大量农业人口再就业的压力巨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压力巨大解决城乡差距、三农问题的压力巨大,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破题,是对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最重要贡献。湖北城镇化的破题,是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重要示范。,(3)中部地区成为新一轮增长的热点地区 和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主战场,1、发展背景,新的发展条件背景下,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继承和发展了省委省政府的历次发展战略,对指导湖北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圈一带”战略既落实了国家战略(“武汉圈”、“长江带”),又

19、充分结合了湖北自身的特点(“鄂西圈”的提出),反映了区域协调的差异化发展思路。“两圈一带”战略是引领湖北省“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本规划是在省域城镇化及城镇空间发展层面,对总体战略的具体深化和落实。,(4)湖北省提出“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促进省域全面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1+8”(汉、鄂、黄、黄、咸、孝、天、潜、仙)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除“1+8”以外的省域其它市州范围长江带: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确定的沿江的48个县市,1、发展背景,2010年2月21日(大年初八),李鸿忠省长、张通副省长率省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

20、就湖北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了研究。会议要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抓紧编制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规划。2010年11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鄂发201025号),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坚持一主两副的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2010年11月30日,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城镇化。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强大中小城市有机联系,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5)湖

21、北省委省政府将城镇化战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发展背景,三、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概要,1、发展背景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3、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4、城镇空间组织的新思路5、构建支撑城镇发展的新体系6、新时期城镇发展行动计划,(1)经济增长出现“弯道超越”“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来,中部六省经济提速明显:2003年之后各省GDP增速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006-2008年3年间,中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3.2%,位居四大区域板块第二位;占全国GDP比重从18.8%提升到19.3%。,2009年沿海与中部省份经济增速比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沿海转移与结构调整给中部带来

22、的产业机遇基础设施“双高”建设获得的区位提升机遇,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2)核心城市武汉中部地区“龙头”地位无人取代,历史地位突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源地之一、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华中地区最综合的物资中转交通枢纽。城市实力显著:经济、人口、投资、消费、产业等总量规模位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区域辐射范围广大:武汉的城市势力圈范围涉及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五省,区域影响力大大高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是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唯一城市势力圈范围超过省域行政区面积的城市。,北有京津、东有上海、南有深广、西有成渝,中部非武汉莫属。拥有武汉区域中心的地位,也是湖北全省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2、对

23、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3)湖北的国家责任与担当更加重大,粮食安全:“湖广熟,天下足”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承担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任。水安全与水供给:“千湖之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华中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到45.97%、华中生态基因库神农架,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湖北省有大别山水源涵养、桐柏山淮河源水源涵养、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武陵山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荆江段湿地洪水调蓄等被划入重要保护区。鄂西文化旅游圈建设:楚文化发样地,近代革命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湖北留下了具有国家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两型

24、”社会建设的责任与担当,生态格局,水资源分布图,省域整体领先地位受到挑战,中部各省崛起赶超:1990-2009年,湖北省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中部仅快于安徽,排第5。从1990年到2009年,湖北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由4.42%下降到3.83%,而同期河南省的比重却上升了0.5个百分点。2009年,湖南省GDP总量首超湖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相对落后:中部地区是农业大省,一产比重较高。,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4)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武汉面临周边城市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力排名,从2006年开始武汉的城市竞争力落于长沙之后。相对于武汉在中部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优势并不

25、突出。,选取鄂、湘、豫、皖、赣五省的18个城市进行比较,湖北的四个二级城市发展速度落后,并且在城市排名中的位次也在不断下降。二级城市的增长乏力,是影响湖北全域发展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部五省18个二级城市比较,二线城市增长乏力,发展位次全线下滑,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经济强县缺少,难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2000年,全国百强县中湖北尚居6席,居中部之首;到2009年,湖北无一县进入全国百强,而河南、湖南、山西、江西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2000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部省份的数量分布,县域经济发展严重落后,城乡关系亟待提升,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2、对湖北

26、省城镇化的新认识,(5)城镇化处于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虽居中部地区首位但增速放缓,2009年,湖北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6.0%,在中部六省位居首位,但略低于全国46.6%的平均水平,处于城镇化中期和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8年,湖北省城镇化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年均增长1.18个百分点,中部省份年均增长多在1.5个百分点左右,江西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城镇化是否从虚高到回归,(6)过于“扁平”的空间体系结构,一级城市武汉对区域组织功能的“缺失”,二级中心城市生产服务功能发育不足,使武汉与襄阳、宜昌、荆州等二级城市难以形成密切的经济往来和物资信息交流。限制了武汉在省

27、内的区域辐射力。单级模式、城镇首位度大。武汉市“一枝独秀”。省内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6个,全省734个建制镇,平均规模不足1万人。东高、西低、中部塌陷。城镇及人口的空间密度:从东至西依次递减;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东高、西低、中部塌陷。各自独立、分化不显著、网络联系强度较低的多中心“扁平化”空间体系。如果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将影响省域城市的整体发展。,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湖北省理想城市位序-规模分布,(7)武汉现代服务职能不够,二级中心城市缺乏生产服务组织功能,全省的服务职能高度聚集于武汉: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物质流通、信息流通和商业服务职能武汉主要以传统的物资流通服务职能为主(

28、交通、批发、餐饮),金融、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明显,但转换为生产服务的创新能力不足。襄阳、宜昌等省内二级中心城市:主导职能仍停留在城市行政管理和公共组织上,生产服务职能缺位。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和城镇职能协作不足、整体性不强,难以形成深度分工的层级结构,既限制了周边城市发展的动力,也影响了武汉的结构提升。,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产业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第一产业:规模化生产基本没有实现(调研56个小城镇仅有10个部分实现规模化,仅有4个农业产业化较好,农产品深加工几乎没有实现。)第二产业:乡镇企业平均规模小,实力差第三产业:镇区作为农村区域服务中

29、心的作用正逐渐被淡化,县城承担了部分原本由乡镇承担的服务功能。(调研中很多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搬迁至县城)政策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保障小城镇的“大项目”经常搬迁县城“乡财县管”导致小城镇财政来源不足镇一级的建设部门取消,城建管理部门缺乏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恶化城乡无序建设,(8)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显现诸多弊端,2007年中部六省及苏浙鲁三省建制镇企业发展状况,宋河镇京山轻机空置厂房,2004年全国重点中心镇宋埠镇现貌,小城镇近年来发展处于停滞状态。2004年,湖北有全国“千强镇”3个,而2008年没有一建制镇进入“千强镇”名单。大量适龄劳动力外流,农村衰落现象严重

30、,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9)武汉的“大”,尚未带动城市圈整体发展的“强”,2000-2008年,武汉的人口、经济规模及整体发展水平不断上升,而城市圈内另8个城市在省内的人口和经济比重非但没有显著提升,还略有下降。中部城镇群比较:长期“单极”发展的武汉城市圈并不具有明显优势。武汉圈城镇产业组织欠缺分工,“1+8”合力有限,武汉如果不能有效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发展,不仅会造成整体竞争力薄弱,从而影响武汉新一轮产业升级。使武汉在新一轮国家级中心城市竞争中失去机会。,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10)产业结构失衡,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农业发达,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仅为1:0.8(全国平均1:

31、0.9,浙江1:1.2,山东1:1.5,河南1:1.2),第一产业基数大、效率低,就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以重工业为主,提供就业岗位有限湖北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在中部最低:相比其余五省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湖北第二产业的总量和增速都偏低。产业结构偏重,吸纳就业有限:1990-2008年间,湖北周边省份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上升了5-10个百分点,而湖北二产就业比重不升反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对就业吸纳不足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持续降低:湖北服务业就业弹性在1980s、1990s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后持续下降。,湖北与周边省份二产就业比重比较,农业就业比重高,生产相对效率低下:农业部门

32、就业比重接近一半,湖北粮食、棉花生产大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后湖北与江西就业弹性比较,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按劳均耕种10亩计算(日本劳均耕种25亩,荷兰55亩),湖北约665万人可转移到非农产业。根据就业容量预测,未来二十年将新增超过600万的就业岗位,能将规划期末的存在于农村的湖北富余劳动力实现本省转移,但是未来二十年间新增的劳动力资源和从东部回流的劳动力仍然无法安置。,(11)大量富余劳动力外流,不完全城镇化不可持续,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形势严峻,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异地城镇化现象突出截至2010年6月底,湖北省有964万外出务工人员,省外务工59

33、2.16万,是典型的异地不完全城镇化。迁向省外的人口数目一直在中部六省中居首位。,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值比,小城镇外出务工人员主要目的地组成,沿海,异地不完全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社会公平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融不进城市,回不去农村”,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三、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简介,1、发展背景2、对湖北省城镇化的新认识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4、城镇空间组织的新思路5、构建支撑城镇发展的新体系6、新时期城镇发展行动计划,战略一:多元推动,发挥不同等级城镇承载作用战略二:分区引导,优化省域人口空间分布 战略三:就业优先,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战略四:因地制宜,推进多模式城乡统筹战略五:绿色集约

34、,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战略一、二回答“人口往哪集聚”的问题;战略三、四、五回答“人口如何集聚”的问题,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坚持“大小多少”的城镇化工作思路,发挥不同等级城镇的作用,促进都市圈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三个层次协调发展,战略一:多元推动,发挥不同等级城镇作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若按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小城镇的口径,则各级城镇人口分布2015年 约 4:4:2 2020年约 4.5:3.5:2 2030年约 4.5:4:1.5。,各级城镇人

35、口分布比例,突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强集聚强核心作用,以城镇群作为城镇化布局主体形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密集地区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日本、法国强化武汉的人口集聚作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以宜昌和荆州为依托,发展宜荆荆城镇群强化襄阳集聚和辐射能力,培育襄十随城市群,日本的高度城镇化地区主要集中大阪、名古屋、东京三大都市圈核心位置,土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6.6,但总人口446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5,城市人口更达到4000万,占全国城市人口的47.9。法国也是较为典型的极化发展模式,大量人口在巴黎都市圈和里昂、马赛等都市区集聚。巴黎在法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一直扮

36、演着最为显著与重要的角色,1801年的巴黎人口仅有55万,到1881年已经猛增至224万,战后人口仍持续增长。2007年,巴黎大区人口达1157.7万人,占法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依托县城和有条件的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浙江省经验2001年,浙江省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7个。2008年,有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6个,只有嘉兴、丽水和衢州三个地级市人口在50万以下,而义乌和瑞安两个县级市人口也突破了50万。从2001年到2008年,浙江的城镇化水平从50.9%提高到57.6%,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中等城市的壮大对浙江省城

37、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择优做大中等城市,优化省域城镇体系结构,2009年,湖北省13个地级市中只有6个大城市(武汉、襄樊、宜昌、荆州、黄石和十堰),不到所有地级市的一半。中等城市(20-50万人)有20个(10个地级市及省管市、10个县级市)。目前,部分中等城市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大城市缺乏的现状使得人口城镇化的承载体系出现“断层”,应积极培育有条件的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2000年以来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的城市,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发挥县城综合发展优势,作为中部“不完全城镇化”的破题之举,单独依靠大城市的吸纳,无法解决中国“非完全”城镇化难题。(高

38、生活成本、高社会成本)湖北的一般建制镇面临规模偏小、设施建设较差、财政投入不足诸多矛盾。现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湖北不可能也不允许复制80年代沿海工业小城镇“全面开花”、以牺牲耕地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无序蔓延的发展模式,县城具有人口集聚的优势县城经济和技术门槛低于大城市,而产业环境又明显优于一般建制镇,县城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的首选地县城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较一般建制镇优,而生活成本比大城市低,县城成为农业转移人口的首选稳定定居地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将给县级城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2009年2月,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省直管县的改革步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010年6月,李克

39、强在求是撰文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指出“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在中西部地区,以县城为基础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调研湖北县级城镇建设迅猛:宜昌当阳市:近三年城区商品房建设总量达120万平米,过半数购房者来自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荆州监利县:2000-2009城区人口从15.4万增至18.3万,县城购房者来自本县(市)农村的占60%左右。黄石阳新县:县城年房地产开发量30-40万平米,其中70%由外出打工人群购买。,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小城镇发展的特征(镇区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承载农村转移人口的作用显著人居环境和综合服务条件是人口集聚的主导因素,镇区人口聚集与工业

40、发展的关联较弱,工业经济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升财政实力作用显著小城镇建设水平总体偏低,但发展差异巨大:部分城镇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促进产业化,提升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农业人口城镇化转移,2004-2009年不同规模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情况,择优培育小城镇,增强自下而上城镇化发展动力,发展态势较好的小城镇分为几类:依托自身特色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大冶市陈贵镇、阳新县富池镇;镇区产业基础深厚,逐渐形成强势主导:仙桃市彭场镇、襄阳市太平店镇和宜昌市枝城镇;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宜昌市龙泉镇;区位优势好,承接大城市的转移产业:武汉柏泉镇、鄂州泽林镇。,小城镇服务于农村、

41、农民和农业的作用更重要小城镇发展不可能全面扶持,应依据区域资源和发展条件分类引导,择优重点突破;小城镇发展要充分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与农村地区的产业联系,增强自下而上发展动力,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战略二:分区引导,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基于资源环境本底、交通区位条件、城镇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等因素,以县(区)为基本单元,划定人口重点集聚区、人口适度集聚区、人口控制优化区和人口适度外迁区四类区域,提出差异化的人口流动引导政策。聚焦重点、分类引导,实现协调有序、疏密有致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制定人口流动分区引导战略的基本依据:人口分区引导战略是从优化湖北省域人口分布格局的

42、角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基于多因子分析的省域人口空间分布引导分区,四类区域:人口重点集聚区、人口适度集聚区、人口控制优化区、人口适度外迁区,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释放农业劳动力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促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吸纳力推动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链延伸,扩大产业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重点提升面向消费需求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就业门类的多元化,吸引多层次、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湖北集聚。加快发展综合服务业,增强

43、三产就业弹性坚持服务生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注重消费升级,改造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巩固商贸等现有支柱服务业;加快发展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消费类服务业。尤其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战略三:就业优先,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容,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加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对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障。鼓励就业模式的多元化和非正规化鼓励新生劳动力及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非正规部门,政府应解除管制,创造良好环境,改善工作条件,防止治安人员、检查人员

44、的干预遏制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发展国际上通行的家庭办公、家庭咨询公司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用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职业培训,为促进就业搭建平台。,加强职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数据显示,回归创业对于拉动就业绩效显著。据省劳务办汇总,2009年湖北省新增回归创业投资额在10万以上的企业5282个,投资总额77.8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76.21万人。,促进经济主体多元化,鼓励创业并重点扶持农民工回归创业促进经济主体多样化发展,为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政策、税收、金融、用地等多个方面鼓励创业,尤其是农民工回归创业。,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依托科教优势,留住高端人

45、才,加大投入,鼓励和扶持高端产业发展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智慧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建设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常态机制,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整体优势。建立科技需求方和供给方良好的交易网络,建立产学研联合信息网,拓展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渠道。企业技术工程利用各种非正式交流的机会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吸聚人才,形成长期发展的智库注重人才培养。借助湖北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鼓励企业与其实施人才委托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事的管理体制改革,克服人才引进的体制障碍。积极实行人才奖励政策。,战略四:因地制宜,推进多模

46、式城乡统筹,以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功能融合为出发点,识别不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分类推进省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区分4类城乡统筹模式:中心城市带动模式、县域产业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与山区特色发展模式。,中心城市带动模式,适用地区:大都市连绵发展地区、大城市都市区(市区)主要特征: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城乡联系紧密,核心城市规模大、辐射力强,农业产业及从业人口比重低,城乡产业发展:引导人口、产业等城乡经济要素向核心城市集聚,提升核心城市的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与城市服务功能相结合,包括休闲观光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等,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人口城镇化引导:以都

47、市区(城市化地区)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新农村建设:引导乡村集聚发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以迁村并点型为主。城乡设施配置:城乡一体发展,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提高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县域产业带动模式,适用地区:产业优势发展地区,为县域产业基础较好或有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越的地区。主要特征:具有较好工业产业发展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较有活力,同时农业生产仍占较大比例,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较多。城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乡镇工业集中区,引导工业企业向重点乡镇工业区集聚;加强一、二产业间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产

48、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口城镇化引导:以县城和重点小城镇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放开户籍政策,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居住。新农村建设:引导乡村集聚发展,以迁村并点型和环境整治型为主。城乡设施配置:提升县城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交通通达性,加强对周边农村地区的服务。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新社区延伸。,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适用地区:农业主导发展地区,包括粮食主产区、农业大县等。主要特征:人口密度较高,农业生产比重大,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多。城乡产业发展:鼓励工业产业向县城集中,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劳动密集

49、型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人口城镇化引导:以县城、重点小城镇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坚持就业优先的产业发展政策,放开户籍,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居住。新农村建设:适度引导乡村集聚发展,以环境整治型和适度迁村并点型为主,新社区选址要符合劳作半径要求。城乡设施配置:提升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完善农村新社区的基础性服务设施配置。加强“村村通”道路建设。以农村新社区为单元,集中建设给水、污水等市政基础设施。,3、城镇发展的新战略,山区特色发展模式,适用地区:山地特色发展地区,主要包括省域西部和东北、东南部山区。主要特征:生

50、态敏感性较高,农业和工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密度较低,旅游优势和特色农林资源突出。城乡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严格限制污染企业进入;县城重点发展无污染、特色化产业;培育和鼓励旅游型小城镇发展;加强特色农林产业与旅游业的衔接互动。人口城镇化引导:以县城作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鼓励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向县城和省域人口重点集聚区迁移。新农村建设:加大生态敏感地区村庄搬迁,新社区选址要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城乡设施配置:提升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完善农村新社区的基础性服务设施配置。以旅游服务道路和城乡生活服务道路为主 推动迁村并点,结合农村新社区集中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荆门掇刀区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