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440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背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重点和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百家争鸣”局面

2、的形成,1.形成的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术流派或学者(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2、“百家争鸣”的含义,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橫家、农家、名家、杂家十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橫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

3、庄子,韩非子,墨子,3、表现,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天人关系礼的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思想学说,思想学说,思想特点,仁政思想,4、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方法点拨:“百家争鸣”的意义分析要立足现实和后世两个层面,重点记忆“文化基础,思想解放”八个字。精讲阐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为当时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2)奠定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重要

4、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提供了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栏目链接,思考:你认为全球祭孔的原因是什么?,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战争是残忍的,人们渴望和平。怎样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呢?,孔子提出“推人及人”、“和而不同”的命题,这个命题后来经过周恩来的发挥演变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给世界人民的重大贡献。,二、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A、大思想家,仁,德,礼,思想核心:,协调人际关系,协调统

5、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根本目的:,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德,礼,仁,“克己复礼”,创办私学,发展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形成一整套教育思想;培养大批人才。,整理古籍,便利了史籍的保存,诗书礼易乐春秋合称“六经”。,B、大教育家,C、大编辑,*孔子教育语录:有教无类。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6、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厌,诲(毁)人不倦。,对象。,时机。,因材施教。,复习。,巩固。,实践。,兴趣。,思考。,谦虚。,态度。,坚持。,2、孟子,(1)、施政主张:“仁政”,(2)、君民关系:“民贵君轻”,(3)、伦理观:“性本善”,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南宋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荀子,(1)、施政主张:“仁义”、“王道”(2)、君民关系:“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恶论

7、”通过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4)、自然界:“天行有常”,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1)时代:(2)目的:(3)观点,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 A B、C D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

8、攻”主张的思想基础,练一练,栏目链接,一、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区别?,方法点拨:孔子的“仁”的思想在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精讲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而是有明显的区别:孔子的“仁”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宣扬奴隶主的“爱人”,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孟子的“仁政”思想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爱惜民力,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建立和谐的封建统治秩序,更好地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特别提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与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栏目链接,二、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方法点拨:孔子的思

9、想概括起来包括“仁”“礼”“德”以及教育思想。其思想的评价要侧重认识其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精讲阐释:(1)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他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礼”。主张“中庸”,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栏目链接,(2)体现的人文精神:“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

10、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有利于保证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提示:孔子思想蕴含着古朴的人文精神,其和谐、民本、教育思想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栏目链接,(3)彰显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而且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和“和谐”思想,更是为世界人民所景仰和推崇。特别提示:诸子百家思想虽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但诸子百家思想在今

11、天依然大放光彩:儒家的“仁政”今天的“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今天的“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墨家的兼爱、非攻今天的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因此,对待诸子百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栏目链接,塞翁失马;福祸相依,A、老子的思想(1)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4)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三、道家学派,孔子与老子的对比,政治,世界观,对人民,处世

12、之道,社会发展,“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天法道,道法自然”,“仁者爱人”,“愚民思想”,“中庸之道”,“无为才能无不为”,通过公民自律达到对社会的治理,B、庄子的思想 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四、韩非子与法家,(1)主张:,(2)影响:,以法治国国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五、墨子与墨家,(1)墨家创始人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2)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

13、地去爱所有的人;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争鸣背景:,争鸣概况:,争鸣影响:,1.经济发展;,2.阶级变动;,3.政治动荡;,4.文化发展;,5.诸侯提倡.,1.儒家:,2.道家:,3.法家:,4.墨家:,铁器牛耕,井瓦私成.,奴主衰落,士层壮大.,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私学兴起,百家形成.,周游列国,双向选择.,孔子创:,孟子发:,荀子发:,思想家-,教育家-,大作家-,“仁”“德”“礼”,“有教无类”,“六经”,仁政/民贵/性善论,唯物/仁义/民本/性恶/礼法.,老子创

14、:,庄子发:,道本原/无为/小国寡民/辩证.,相对论/超越.,韩非:,墨子:,发展观/法治/专制集权.,兼爱/非攻/尚贤.,灿烂当时;滋养万代;文明定型;光照世界.,小 结,时代大变革。,启示,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随 堂 练 习,1史记载:“孟子

15、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C克己复礼 D仁者爱人,应 用示 例,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选A项。答案:A,栏目链接,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了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C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D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D,3.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A.“仁政”的思想B.“民本”的思想C.“性本善”的思想D.“致良知”的思想,C,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了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C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D有利于抑制统治者

16、的暴政,D,(3),(6),(5),(4),性本善,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无为而治”。,荀子,韩非子,庄子,孟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1),(2),孔子,老子,5、看看以上思想各是谁的主张?,6、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17、:“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2)、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荀子的话被后世的哪位君主引以为鉴,开创了什么盛世?,民本思想,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民贵君轻,唐太宗,贞观之治,“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继承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7、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分)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