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572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硕士生公共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学习和掌握世界历史理论,确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对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重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内容提要,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

2、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它揭示的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的历史事实。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整体特点的反映,也是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方法论原则。,2.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近代工业化和国际贸易引发的。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之前各个民族彼此隔

3、绝缓慢发展,近代以来,生产力发展突破了民族局限,最初的突破主要是西方对世界的征服,伴随着政治壁垒的破除,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互动。,(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世界性交往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置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和合作,是形成世界历史的特殊的两重性和矛盾性的深刻根源。第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二,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第三,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任何发展过程都具有的普遍特征和规律。第四,世界历史时代并不是历史的终结,还需要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4、,世界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中心对其他文明中心的侵蚀、扩张以及英国霸权地位和单一中心的确立。第二,资本主义中心由英国向美国转移。第三,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参与全球发展进程的活动主体多极化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日不落帝国英国,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

5、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巅峰时的英国版图,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因地缘上的两洋优势而未受到战火

6、的打击,反而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确立了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人口和土地面积仅占世界6%,而工业产量、外贸出口和黄金储备分别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3、13、3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商品出口、金融和资本输出国家。,美国近500个军事基地分布图,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军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

7、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美军六大海军基地,美国海外驻军和军事基地,世界多极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德国崛起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 第三世界崛起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广大发展中国家,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人员、商品、信息等全球性流动和经济活动国际合作的全球性展开。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市场贸易活动的主体,依附于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而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

8、行等则对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特点之一:经济发展的整体相关性。特点之二:经济发展的多极主体性。特点之三:地区性组织和世界性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 营全球化,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如:生产全球化,设计,德国,车身薄板,日本,变速器,加拿大,美国,发动机,澳大利亚,轮胎,韩国,等20多个国家,经济全球化

9、的发展进程,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交通通讯发展,技术手段,推动者,跨国公司,扫除障碍,制度 保障,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市场经济体制,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 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竞争

10、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三大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世界银行,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1.世贸组织的基本含义,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2.世贸组织目标,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

11、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3.世贸组织的作用,(1)较大幅度降低了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规定了各项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有秩序进行,(3)实施了一些有利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他们的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最重要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或(体现):,最惠国待遇:(见者有份)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国民待遇原则:(不分内外)强调的是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可使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

12、在同等条件 下竞争和取得利益,5.世贸组织的现状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目前世贸组织共有153个会员国,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1)二者都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组织,(7)凡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2)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3)都成立

13、于1945年12月27日(注:世界银行是1946年6月开始营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4)总部都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5)二者的最高权利机构均为理事会,(8)目前共有184个会员国,(6)每年秋季召开一次联合年会,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欧盟(EU),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6.106万亿美元。亚太经合作组织(APEC),21个国家,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48%。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成立之初,它就拥有3.6亿消费者,其国民生产总值总计

14、超过6万亿美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 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生产网络化的体系形成 投资外向化日益凸现,贸易自由化的范围扩大 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速,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 广泛传播和应用,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把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把一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更青睐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达到

15、相互依存的高度,在带来活力和机遇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的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美进出口情况对比:,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鞋类、服装、纺织和玩具等,还有低技术和低资本产品,如自动处理设备、电器电子加工产品等。美国人24小时离不开中国货:早晨6点闹钟响了,美国进口的闹钟有2/3来自中国,中午锻炼穿的运动鞋有50%是中国生产的;晚间熄灯,床头灯和办公室的台灯一样有将近50%是中国制造的。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成品和农产品。按旅游鞋每双3美元计算,换一架美国波音飞机中国要出口5000多万双鞋。,主要受益者案例:美国开发的可发声的地球仪美

16、商以每件40美元将订单下给香港公司,香港公司以每件20美元将订单下给一家广东外贸公司,广东外贸公司再以每件15美元(成本费12美元)将订单下给广东和江苏企业。美商拿到产品后以每件72美元卖给美国商场,商场零售价高达88美元。,(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矛盾:-国际性剥削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信息鸿沟的日益加深-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干涉加剧,计划往后者 的内部矛盾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互作用、环节众多、规模巨大,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局面,减少

17、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全球化在一些方面加强了民族凝聚力;超地域性的扩张激起了某些方面人士更坚定的保持民族认同的决心,对这些人来说,距离和边界越四分五裂,民族差异似乎就越珍贵。有利于非地域群体的团结和发展。在思想意识形态有利于世界主义的某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弊端,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波动 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4.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受到冲击,所付代价巨大。6.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发,达

18、,国,家,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

19、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用世界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文化交流与文化多元化等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殖民时代:暴力殖民VS维持民族特色后殖民时代:文化殖民VS先进与落后、

20、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同质化和多元化的矛盾。中国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优势,与发达国际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将全球化、现代化与西方化等同起来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开来也是不对的。,(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性&不同民族国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关系世界交往中交往原则与规范的统一性&各自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规范性。,(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发生,是世界历史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较量,表现了世界历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其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多样的,其前景必然是光明灿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