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4049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鲁)水保资证乙字第001号工程设计资质证书A137018189历城区捎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名称: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水保证书编号:(鲁)水保资质证乙字第001号编制时间:二一四年十一月批 准张 杰核 定张一新岗培(乙鲁)级证字第(0291)号校 核王 军岗培(乙鲁)级证字第(0299)号编 写李文蕾岗培(乙鲁)级证字第(0295)号万 凯注册造价工程师B 123 7000 9505参加工作人员刘天朝曹秀英王晓红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由来11.2 流域概况11.3 建设目标及规模1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31.5 施工组织设计31.6 工程管理3

2、1.7 投资及资金筹措41.8 效益分析42 基本情况62.1 自然条件62.2 社会经济92.3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103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63.1建设目标163.2 建设规模163.3 工程总体布局174 工程设计194.1 塘坝设计194.2 拦河坝设计244.3水土保持林设计284.4 经果林设计334.5 封育措施设计394.6 措施及工程量统计404.7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405 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安排425.1 组织形式425.2 实施进度安排486 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506.1 设计概算506.2 资金筹措方案527 效益分析537.1 经济效益537.2 生态效益

3、547.3 社会效益55一、附表:1、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表3、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规划表4、坡面措施明细表5、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明细表6、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表二、附件:1 资金配套承诺函2 “一事一议”会议记录复印件和群众投工承诺函3 设计概算三、附图:1、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图2、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图3、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图4、塘坝平面图5、塘坝-剖面图6、塘坝-剖面图7、塘坝排气装置结构图8、拦河坝平面图9、拦河坝剖面图一10、拦河坝剖面图二1 综合说明1.1 项目由来为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济南市

4、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历城区水务局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择优选取历城区捎近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我院承担了捎近小流域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我院接到该项目后,经外业勘察、调查工作,搜集该流域的自然、经济、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等资料,编制完成了历城区捎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该小流域工作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各级政府十分重视。1.2 流域概况捎近小流域地处历城区彩石镇的西南部,西巨野河上游,四周分别与历城区彩石镇柳泉、西丝峪、老树峪、东泉等村为邻。捎近小流域距彩石镇约18km,南北长约2.33km,东西宽约3.11km,流域面积约4.6km2。

5、本次规划实施的项目区涉及捎近村1个行政村,52户,210人,现有劳动力175人,人口密度46人/km2,人均纯收入8500元,人均耕地面积0.29hm2。捎近小流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坡度较陡,地形复杂,域内地面海拔高程在258m570m之间,相对高差312m,总体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域内山头林立,山岭连绵起伏,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源短流急,夏季易发生山洪灾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较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1.3 建设目标及规模结合捎近小流域当地现状,以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项目区经济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确定项目区建设目标为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

6、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坚持以治水保土为中心,以林果发展为主导,发展名、优、新、特等拳头产品,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市场经济,在实施治水、治山、改土项目中,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新建骨干工程,完善现有工程,建成既能保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又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提高项目区群众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本遏制流域内水土流失,本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7hm

7、2,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82%。流域泥沙减少70以上。2. 加强域内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塘坝、拦河坝等地表拦蓄工程,充分拦蓄利用区内水资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拦蓄地表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化小流域内的灌溉水源。3.改善生态环境目标。在满足当地群众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果林果,本项目实施期末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7hm2,其中新增经果林10.4hm2;新增水保林6.8hm2,水保林疏林补植7.0hm2,封育治理152.5hm2。人工造林面积占宜林地总面积的80%以上。新增治理措施保水效率达到35%以上,保土效率达到75%以上。4.发展农村经济目标。土地利用率8

8、0以上,土地产出增长率50以上,商品率达50以上,粮食达到自给有余(400500kg),现金收入比当地平均增长水平高30以上。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紧紧围绕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收入,通过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的结合,沟坡兼顾,乔灌草结合,减轻流域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群众收入。工程措施主要是河新建塘坝1座、新建拦河坝5座。林草措施主要是山坡下部规划经果林10.4hm2;山坡上部新增水保林6.8hm2,水保林疏林补植7.0hm2,封育治理152.5hm2(封育标志牌3个,流域治理标志牌 1个)。1.5 施工组织设计该项目施工用材均可在当地就近购置,质量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按施工进

9、度拨付材料。项目区交通便利,施工用电、水均可从附近村庄调用。林草措施实施交由受益村群众完成,工程措施的实施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1.6 工程管理工程实施前项目建设乡镇要成立“历城区捎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镇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相关科室及受益村委任成员,协调各方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历城区彩石镇人民政府作为该项目法人,主管项目的施工、监理招投标及项目的具体实施。历城区水务局协助建设单位搞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搞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按期完成治理任务。1.7 投资及

10、资金筹措该工程总投资239.4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59.23万元,林草措施47.91万元,封禁治理1.20万元,独立费用24.12万元,基本预备费6.98万元。本项目资金筹措采取市级财政投资及收益群众投劳折资的方式。1.8 效益分析本期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后,对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至各项措施稳定发挥效益时年经济效益为101.83万元,治理期末小流域新增措施涵蓄保水能力3.41万m3/a,每年可产生保土效益0.21万t,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历城区捎近小流域工程特征表表1-1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一、建设条件2主要材料1、涉及县(

11、市、区)个1钢材t2、项目区面积km24.6水泥t8703、人口万人210炸药kg11264、农业人口万人210树苗万株3.115、多年平均降水量mm672种子t6、多年平均气温12.63、机械施工量台班7、森林覆盖率%42.24、投工8、林草覆盖率%41.99总用工日万工日0.769、现状水土流失面积km24.18年均用工日万工日1.0110、现状流失程度%90.84年劳均出工日工日5.011、土壤侵蚀模数t/km2.a15005施工期限年0.7512、治理措施面积km21.67五、投资二、设计标准1、静态总投资万元239.441工程防御暴雨标准20年一遇6h最大暴雨mm108工程措施万元1

12、59.2320年一遇24h最大暴雨mm196植物措施万元47.9110年一遇6h最大暴雨mm87封育措施万元1.2010年一遇24h最大暴雨mm158独立费用万元24.12三、工程规模基本预备费万元6.981、小流域综合治理km21.772、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m2135.27新植水土保持林hm26.83、投资分摊水土保持林补植hm27.0中央投资万元经果林hm210.4地方匹配万元封禁km21.53六、工程效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坝座1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82.18拦河坝座52、达到林草覆盖率%87.00四、施工3、实现生态修复面积km21.531、总工程量4、年拦泥沙万t0.21土方万

13、m30.255、年蓄水能力万m33.41石方万m30.266、直接经济效益万元101.83混凝土万m30.04 2 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2.1.1流域概况捎近小流域地处历城区彩石镇的西南部,西巨野河上游,四周分别与历城区彩石镇柳泉、西丝峪、老树峪、东泉等村为邻。捎近小流域距彩石镇约18km,南北长约2.33km,东西宽约3.11km,流域面积约4.6km2。本次规划实施的项目区涉及捎近村1个行政村,52户,210人,现有劳动力175人,人口密度46人/km2,人均纯收入8500元,人均耕地面积0.29hm2。捎近小流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坡度较陡,地形复杂,域内地面海拔高程在258m570

14、m之间,相对高差312m,总体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域内山头林立,山岭连绵起伏,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源短流急,夏季易发生山洪灾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较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2.1.2地形地貌(1)沟道情况捎近小流域中间低四周高,域内有1条主干沟,3条支沟,3条支沟回流至主干沟,主干沟长度约0.86km,支沟长度约0.50.7km,其平均比降分别为35%45%,流域平均沟壑密度为2.160km/km2。(2)地面坡度组成根据对流域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万分之一地形图,对捎近小流域地貌组成大体分成以下情况:流域内总面积4.60km2,其中小于5的土地面积28.5hm2,占流域面积的6.2%;

15、在515之间的土地面积58.4hm2,占12.7%;在1525之间的土地面积有135.07hm2,占29.36%;2535之间的土地面积121.23hm2,占26.35%;大于35的土地面积116.8hm2,占25.39%。2.1.3土地、土壤(1)土壤类型捎近小流域属泰山北低山-丘陵区,流域内地表起伏不平,岩石出露为风化石灰岩,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出露的岩石及其风化物。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有机质含量低,抗蚀能力差。1520以上的坡地土层瘠薄,土层厚度在1530cm之间,部分区域灰岩裸露,砂砾化趋势严重,坡脚及以下土体多为轻壤、中壤,土层较厚,厚度一般大于50cm,是该小流域内主要

16、农作区。土壤质地多为中壤和轻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13%,碱解氮72ppm,速效磷8ppm,速效钾115ppm。土层厚度多在3060cm之间,小于30cm的占土地面积的40%。 (2)土地资源评价: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评价方法,结合流域内土地生产潜力和限制因素对各类土地农、林、牧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进行评价。其土地资源评价标准见下表。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标准表2-1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一二三四五六地形地貌平整大块缓坡大块缓坡小块陡坡小块急坡破碎难利用地地面坡度35侵蚀程度微度微度微度中度中度极强度土壤质地轻壤中壤中壤重壤粗沙粗沙土层厚度(cm)200150-20

17、050-15030-5015-301.00.8-1.00.5-0.80.3-0.50.1-0.30.1水资源条件好较好一般一般较差差土地适宜性宜农宜农果宜农林果宜农林宜林牧需改造利用根据地形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土地特性或质量、土地的理化性质、土壤中植物水分可用量等判别指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土地类型归类,并依照土地生产潜力和限制因素,对各类土地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项目区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见下表。小流域土地资源等级评价结果表表2-2等级一二三四五六合计面积(hm2)6.921.658.4135.07121.23116.8460%1.54.712.729.3626.3525.3

18、9100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区内土地等级主要为四、五、六类土地,表明土地适宜作为农地进行耕作的面积较小,大部分土地适宜作为林果地进行合理利用,以挖掘更大的土地增值潜力。(3)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内现有土地资源460hm2,其中耕地面积7.8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0%;园地面积54.2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79%;林地面积139.9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42%;荒草林地面积233.7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82%;村庄用地7.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6%;水面7.8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0%;交通运输用地5.1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其他土地

19、面积4.1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9%。详见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1.4植被流域内的植被分为天然与人工两类,以人工植被为主。天然植被呈间断分布,表现为半干旱的植被群落特征,以黄草、黄白草、茅草等为优势种,散生酸枣、荆稞等灌丛。人工植被占主导地位,目前水保林主要树种为侧柏、黄栌、刺槐等,分布于山体中上部、河沟两岸及道路两旁和村庄内。经果林主要树种有核桃、花椒、山楂、香椿、杏树及零星的柿子、苹果、梨等。分布于靠近水源、质地较好的山坡梯田及沟谷间地。2.1.5水文、气象1.气象小流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温暖,多风易

20、旱;夏季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雨量骤减。多年平均降水量672mm,其中汛期(79月多年平均)降水461mm,占全年的68.6%。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是造成水土流失和引发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2.水资源依据降雨资料查山东省水文图集,本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110mm,河川径流由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特点与降水相似,但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区域内地表水资源量为2.16万m3,人均地表水资源量103.05m3,由于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域内干支流均为暴雨型间歇性河流,直接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少。捎近小流域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00250m

21、左右,深井单井出水量20m3/h左右,目前仅供区域人畜饮水用,农田、林业用水大多数靠天然降雨,河川汛期水量丰富,旱季断流时间较长,但缺少拦蓄水工程,河川水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在治理区内,采取沟道拦蓄、发展节水灌溉等措施,可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小流域的有水条件。3.光热资源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2.6,年均日照时数2650h,无霜期191.5天,早霜始于9月下旬,晚霜止于4月上旬,每年大风日27天。2.2 社会经济2.2.1人口与劳力捎近小流域地处历城区彩石镇的西南部,西巨野河上游,四周分别与历城区彩石镇柳泉、西丝峪、老树峪、东泉等村为邻,地理坐标在北纬36343637,东经1171511718之间

22、。流域面积4.6km2,小流域内有一个行政村捎近村,人口210人。农业劳动力175,人口密度46人/km2。该区域人口素质中等,文化水平80%以上为初、高中,农村劳力中可用于水土保持的时间每人每年大约为46个月。2.2.2农村各业生产据调查,2013年小流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平均单产3980kg/hm2。(1)农业生产:基本农田以种小麦、玉米为主,单产在3980kg/hm2左右;其它耕地种植蔬菜、谷物等杂粮作物,流域内粮食产值是构成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林业生产:林果业为流域内的主导产业,经果林40.7hm2,生产经营以果园为主,经果林主要有核桃、花椒、山楂、

23、苹果、杏树、桃树等;现有水保林95hm2,乔木等水保林以林场或承包到户型式为主经营、管护。(3)牧业生产:以家庭畜牧业为主,主要品种为猪、牛、羊、兔、鸡等。(4)工副业生产:该流域处于济南市近郊,便于从事工副业生产或农闲时进城打工。工副业项目主要有交通运输、机具维修、饮食服务、建筑等。2.3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2.3.1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捎近小流域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属鲁中南石质低山丘陵区第四副区。泰沂山区强度溶蚀侵蚀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为发展当地经济,捎近小流域内广大干部群众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植树造林,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许

24、多荒山秃岭得到绿化,多数荒坡地和坡耕地被梯田所代替,部分坡耕地、荒山荒坡水土流失得到减缓,取得了显著成绩。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417.88hm2,占流域总面积的90.84%;经过近几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8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92%。包括:整修水平梯田2.1hm2,种植水土保持林115.7hm2,发展经果林49hm2,修建蓄水池3座,打井5眼,修建塘坝1座,修建生产道路6km。这对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林业生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状农田现状沟道现状山体现状塘坝现状水保林2.3.2现状水土流失情况项目

25、区属鲁中南石质低山丘陵区,该流域属北方土石山区中度侵蚀类型,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参照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成果,经现场勘查及对地块分析,流域内按土壤侵蚀强度划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烈四个类型,其中微度流失面积42.12hm2,占流域总面积的9.16%;水土流失面积417.88hm2,占流域面积的90.84%,轻度流失面积为175.68hm2,占流域总面积的38.19%,主要分布在38的水平梯田、园地、林地、草地中;中度流失面积235.3hm2,占流域总面积的51.15%,主要分布在较密林815的坡式梯田、坡式果园、稀疏林的大部分和田埂草堰中;强烈以上流失面积6.90

26、hm2,占流域总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农田隙地、稀疏林地和部分坡式果园中。年均土壤侵蚀总量0.63万吨,多年土壤侵蚀模数1500t/(km2 .a)。水土流失现状表表2-3土地利用类 型水土流失面积总面积(hm)轻度中度强烈及以上小计林地110.0819.210.73130.02139.91耕地1.050.930.722.77.83果园29.2318.350.3147.8954.24荒地28.09193.252.32223.66233.78水域4.2504.257.81道路1.931.210.673.815.13农村居民点0.431.0201.457.2其他占地0.621.332.154.

27、14.1合计175.68235.36.9417.884602.3.3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原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缺少系统的综合规划,多是单项分散措施,水利水保工程不完善,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种措施不能有效地相互配合,不能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总体效果不显著。 (1)小型水保工程严重欠缺,水资源利用程度低。流域内沟道现存小型水利工程拦蓄能力较小,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普遍缺少蓄水促渗工程,致使雨季沟内径流暴来暴走,水土保持难度加大;沟道均为季节性河流,旱季水量严重不足,断流造成沟道萎缩,水生物种和河岸湿地消失。也极大地影响了坡耕地履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作,使治理工程年年搞

28、,却不见成效。近年来地方政府虽有投资,但项目的组织管理及资金落实均不到位,半拉子工程较多,或建成的工程不能及时配套,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2)坡面措施缺少统一规划,不能形成综合防护体系,需补植或改造疏残林,培植新的水土保持林,更新、扩大经果林规模。流域内为土石山区,现有林地中水保林多为疏、残林、立地条件较差,土层瘠薄,蓄水保土效益差,急需采取更新、补植或封禁等措施进行改造;果园所在立地条件较好,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财源,但由于品种老化、树龄偏大等原因,经济效益低,群众管理积极性不高,需进行整地、更新品种、加强管理、增加灌排设施等,尽快提高经济效益。(3)人为水土流失有加重趋势,预防监督工

29、作相对滞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道路两侧及山坡处开发建设此起彼伏,而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水保行业主管部门力量薄弱,需采取强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4)注重眼前利益,轻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是主要驱动力量,近年来人们种植的树木主要是新品种果树,而具有防护功能的树木因短期内没有经济收益,发展缓慢,需要政府扶持,这是水保林建设缓慢的症结。3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3.1建设目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本遏制流域内水土流失,本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7hm2,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82%。流域泥沙减少70以上。2. 加强域内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大力

30、发展塘坝、拦河坝等地表拦蓄工程,充分拦蓄利用区内水资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拦蓄地表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化小流域内的灌溉水源。3.改善生态环境目标。在满足当地群众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果林果,本项目实施期末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7hm2,其中新增经果林10.4hm2;新增水保林6.8hm2,水保林疏林补植7.0hm2,封育治理152.5hm2。人工造林面积占宜林地总面积的80%以上。新增治理措施保水效率达到35%以上,保土效率达到75%以上。4.发展农村经济目标。土地利用率80以上,土地产出增长率50以上,商品率达50以上,粮食达到自给有余(400500kg),现金收

31、入比当地平均增长水平高30以上。3.2 建设规模按照流域内水土保持建设目标,综合分析治理投资来源及群众实际承受能力,确定建设期内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76.7hm2,主要建设内容:工程措施为新建塘坝1座;新建拦河坝5座;林草措施为新增经果林10.4hm2;新增水保林6.8hm2,水保林疏林补植7.0hm2,封育治理152.5hm2。3.3 工程总体布局3.3.1布局原则根据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方向,坚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防止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坚持治理与提升相协调的原则。在继承以往治理经验和

32、成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对原有成果区的保护与提升、未治理区开展新治理的关系。(2)坚持最大利用雨洪水资源为核心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安排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在预防监督的基础上,以“拦、截、排、涵、蓄”径流调控为核心,沟坡兼治,乔灌草结合,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最大限度退耕还林还果,改善地表植被覆盖,有利于地下水涵养。(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水土保持工程的布设以实地条件为基础,如经果林推荐已种植的节水果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和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4)坚持治理与封禁结合的原则。以生态保护为主,预防优先,发挥大自然力量,开展生态建设

33、和环境改善。(5)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布设建设工程和防治措施,促进建设投资的统筹利用和项目区协调发展。3.3.2措施总体布局通过对流域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因素,制定该流域治理发展方向,以绿化荒山荒坡为突破口,以经果林为重点,注重发挥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达到减缓地表径流,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同时加强封育管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封山禁牧,促进植被恢复。在工程布局上,根据该流域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立地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形成山上水保林,山腰经果林,增加地表水拦

34、蓄的新格局。(1)土地利用结构布局项目区现有耕地7.83hm2,均为旱地;园地54.24hm2;林地139.91hm2。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改善当地生态、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通过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栽植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封山育林育草的有机结合与配置,在有效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带动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项目区有耕地7.83hm2;园地64.64hm2;林地146.71h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和调整情况见附表。(2)各项治理措施布设林草措施:水保林建设:水保林建设包括新增水保林6.

35、8hm2;疏林补植7.0hm2,共计14.8hm2。具体布置见水保措施工程布局图。水保林的苗木以侧柏和黄栌为主。侧柏种植密度为2500株/hm2,2m2m矩阵排列。疏林补植是根据现有残林、疏林不同的残疏程度与立地条件进行,补植密度为750株/hm2。经果林建设:根据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分析,该地区的土质比较适合核桃、樱桃、梨的生长。新增经果林10.4hm2。具体的分布见水保措施工程布局图。樱桃、核桃种植株行距均为4m3m,840株/hm2,梨种植株行距4.0m4.0m,每公顷种植625株。工程措施:根据沟道发育程度,集水面积和径流情况,建设拦沙蓄水防护工程。在沟道中下游新建塘坝1座;新建拦河坝5

36、座;做到蓄水与拦沙兼顾,形成较为完善的沟道防护体系,减除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封禁治理152.5hm2,设立标志牌,明确四周边界,建章立制。4 工程设计本项目涉及三种治理措施设计,工程措施:新建塘坝1座;新建拦河坝5座;林草措施:新增经果林10.4hm2;新增水保林6.8hm2,水保林疏林补植7.0hm2;封育工程封育治理152.5hm2。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对不同种类的措施进行设计。4.1 塘坝设计捎近小流域为季节性河道,流域内农作物完全依靠降雨,拦蓄地表径流工程较少。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因此,本方案计划在地质良好、用水需求大的地方新建塘坝1座。4

37、.1.1防洪标准本防洪标准复核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和山东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办法(2008)。捎近塘坝总库容为0.55万m3。坝体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3.5m。本塘坝的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等。捎近塘坝坝体的等级为5级。设计洪水10年一遇,校核洪水20年一遇。4.1.2设计洪水计算1.洪峰流量的查算(1)流域特性综合参数的量算应用地区1:10000地形图,量得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F=1.26km2,自工程地点沿主河道至分水岭的最大流程L为0.66km,相应于该河道的比降(加权平均)J为0.14m/m。流域特性综合参数K采用以下公式:K=L/(

38、J1/3F2/5),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K=1.15;(2)各标准洪水量的推求根据工程所在地点,由山东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办法查图得:多年平均降雨量H24- =95mm。多年平均降雨量变差系数CV=0.59。采用CS=3.5CV,采用皮尔逊型频率曲线,查表得Kp10年一遇,Kp=1.76 H24-=158.40mm20年一遇,Kp=2.18 H24-=196.20mm再根据流域综合特性参数K=1.15,查太沂山北山区qmH24K关系曲线得:10年一遇 qm =24m3/(s.km2)20年一遇 qm =30m3/(s.km2)则各标准最大洪峰流量Qm=qmF10%10年一遇 Qm=30.24(

39、m3/s)20年一遇 Qm=37.80(m3/s)2.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的计算(1)以各标准最大24小时暴雨量的75%,加上前期雨量Pa=40,查P+Pa hR降雨径流曲线得 hR10年一遇 P+Pa= H24-0.75+40=158.80 mm查P+Pa hR降雨径流曲线得hR =88.80mm20年一遇 P+Pa= H24-0.75+40=187.15mm查P+Pa hR降雨径流曲线得 hR =115mm(2)各标准洪水总量的计算各标准洪水总量W=0.1hRF10年一遇 W=11.19万m320年一遇 W=14.49万m3(3)洪水过程按三角形计算,洪水历时T按下列公式计算:T=W/(18

40、00Qm)10年一遇 T=2.6620年一遇 T=2.134.1.2泄洪量计算当无闸控制时:q泄M1BH03/2式中:M1流量系数,宽顶溢流堰取1.5; B 溢洪道宽(m); H0溢洪道堰上水头(m)。经计算,最大泄洪量39(m3/s),满足泄洪要求。4.1.3坝顶超高计算(1)计算风速确定库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为17m/s。根据规范规定,正常运用情况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非常运用情况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2)坝顶超高计算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超高按下式计算:Y=R+e+A式中:Y一坝顶超高,m;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e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A安

41、全加高,m。波浪的平均波高和平均波周期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Tm=4.438hm0.5 式中:hm平均波高,m; Tm平均波周期,s; W计算风速,m/s; D风区长度,m; Hm水域平均深度,m;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平均波长按下式计算:式中:Lm平均波长,m;H坝迎水面前水深,m。风壅水面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e计算点处的风壅水面高度,m;D风区长度,m;K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正向来波在单坡上的平均波浪爬高按下式计算:式中:Rm平均波浪爬高,m;m单坡的坡度系数;K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 KW经验系数。坝顶高程计算结果详见下表:坝顶高程计

42、算成果表表4-1洪水频率上游坡度系数安全超高(m)波浪爬高(m)风壅高度(m)坝顶超高(m)洪水位(m)坝顶高程(m)坝顶设计高程(m)P=10%m=2.50.50.2160.0090.73359.79361.25362.70P=5%m=2.50.30.3300.0210.65360.24361.54362.70(3)抗滑稳定计算采用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中提供计算公式:式中:K抗剪断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1滑动面上的抗剪断摩擦系数;C1滑动面上的抗剪断凝聚力;A滑动截面面积;W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法向分值;P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

43、的切向分值; 新砌M10浆砌石,f1取0.6,C1取50X104Pa。应用水利水电工程PC1500程序集计算:结果如下在正常情况下:K1.251.15 在非常情况下:K1.191.00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拦河坝的结构尺寸符合要求。4.2 拦河坝设计为拦蓄地表径流,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计划在地质良好、用水需求大的地方新建拦河坝。本规划方案拟在项目区内建造5座拦河坝,以便达到拦蓄泥沙、积蓄降水的作用。所有拦河坝设计标准都为10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拦河坝采用M10浆砌块重力坝形式。1.拦河坝位置选择、断面设计(1)拦河坝位置选择:要选在河道平直、堰底平坦和两岸地基较好的地方,在河流弯道上及其附近都不宜筑堰;要选在河面较窄的地方,以节省工程量,但也要考虑施工方便;两溪汇流处不宜筑堰,因两溪洪水流量常有变化,主流方向不固定,使堰身和两岸受力不平衡,不稳定,容易坍垮或造成河流改道;堰址的地质要坚实。(2)断面设计:根据建造拦河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流域内设计拦河坝类型全部为浆砌石坝体。建设的小型拦河坝一为溢流式的实用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