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4143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市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一、开发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茶源于中国,始于神农氏,兴于唐,盛于宋,延续至今,被誉为我国的“国饮”。我国的茶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以茶文化教育为校本课程,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开展茶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认识茶道、茶文化及其与中华传统文明的关系,做一名茶文化的传播者;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之养成文明有礼、热情好客的美德,并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各种能力。二、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1.围绕区“五大工程、五项特色”的工作,抓住实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工程”这一契机,通过进行茶文化教育,实现“环

2、境美、校风好、质量高、茶文化教育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2.通过开发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探索出一条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又使其个性张扬的切实可行的教改之路,构建一整套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茶文化教育研究框架。3.通过开展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中去,借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更多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学术型教师迈进。4.通过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团结、文明有礼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5.通过对茶文化教育校

3、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探讨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及评价管理等,借以积累课程管理的经验。6.编制一套茶文化教育的校本教材,形成较完善的茶文化教育体系。三、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茶文化小队活动是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形式。茶文化小队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就已成为学校的课外活动特色,曾被芳村区少年宫评为芳村区特色小队。该小队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茶文化教育活动。活动中,让队员们学茶、识茶,并进行各种小制作,如冰红茶的制作等;活动后,还进行一些成果的展示。所有这些都为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学校领导班子重视是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

4、发的关键。2003学年,我校领导班子在新课程改革中,借创造教育强区的契机,认真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谈的基础上,把茶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课程进行开发与建设。在开展茶文化教育中,学校不但重视学校内的学习活动,而且根据校本课程的实际,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了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有效的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社区资源是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我校毗邻全国最大南方茶叶市场,学校周围都是茶铺。此外,学校约有1/6的学生家庭是做茶生意的,他们对茶的知识比较丰富。这样,社区与家庭成为我校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依托社区,依靠家长,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级课程网络

5、,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四、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加强培训,提高修养。石围塘街和南方茶叶市场有关领导都非常关心学校的茶文化教育,当了解教师对茶文化不熟悉,任教有一定困难,就主动邀请学校的教师到南方茶叶促进会的茶艺馆学习。陈国昌总经理还联系茶艺小姐到茶艺馆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亲自为教师上课。我们还邀请专家来校开办专题讲座,如邀请茶艺馆的林先生讲茶的种类,邀请陈国章顾问讲茶的生长,邀请杜慧敏顾问讲茶叶的制作等,以提高教师的茶文化素养。落实课程,安排课时。我校的茶文化教育作为课程开设,落实到课程计划,而且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地方课程中平均每周有0.5节开展茶文化教育,每周有1节作为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6、力求让孩子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创造地学习,在自主实践中得到锻炼。组编教材,全员参与。在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编写教材是最艰巨、最关键的环节。为此,学校成立了组编教材领导小组,从学习入手,注意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根据茶文化教育的特点,加强了教材的实践性内容,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编写不同的教材。一年级教材从兴趣入手,编写一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茶诗;二年级教材以故事为主,讲述茶的来历以及名人与茶的故事;三年级教材介绍茶的生长、采摘、制作和茶的历史;四年级教材介绍茶的分类;五年级教材介绍泡茶的方法;六年级教材反映茶与生活的关系。这些教材,都是由各年级教师自主开发的。建设基地,开发资

7、源。实施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还必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资源,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自然、生活中,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茶文化教育才能生动活泼,不断生成知识和经验,并为学生所乐意接受。为此,学校与石围塘街道、南方茶叶市场有关领导多次交流,取得共识。2004年5月18日,我校举行了大型的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宣布迎春茶行、誉达茶行、山林居茶艺、茶艺馆、广福茶行这五大茶铺成为我校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学校还召开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工作会议,使各类实践基地明确职责,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茶文化教育。每学期,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各召开一次会议,期初让基地成员了解学校本学期所开展的活动及相关要求,让他们

8、密切配合;期末召开总结会,表彰先进,树立典范,并聘请一些热心教育事业的茶商加入实践基地队伍中(山林居茶艺就是其中一个)。此外,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如茶文化艺术节等,也邀请他们参与,让他们也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综合实践,拓展延伸。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并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学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利用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问题活动设计,制定方案巧作点拨,自主实践整理资料,交流汇报评价反馈,拓展延伸”的活动模式,用调查、参观、访谈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我们组织学

9、生到南方茶叶市场去参观学习,到茶艺馆采访陈总,了解茶叶市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重要性;到实践基地与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普洱茶的作用、品性,品尝普洱茶的味道;到山林居摸摸茶具,看看形状,听听介绍;到广福茶行品尝铁观音等茶;到茶艺乐园参观并访问茶艺小姐,了解泡茶的科学,学做迎宾茶,等等。同时,我们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一些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学会和运用一些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活动中,达到巩固和创新。五、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茶艺室学习茶知识,到基地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茶艺小姐泡茶或自己练习泡茶,听专题讲座,到家长茶

10、铺及南方茶叶市场采访等,在学习活动中品味了茶的馨香及其透出的清韵,感受了品茶时的闲情逸趣,从而激发了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大部分同学一听到上茶文化课,都显得十分兴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茶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要协调,做好分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活动前还要做好有关调查表格的设计,这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事有计划性。在采访南方茶叶茶商会长时,学生应变能力强,善于提问题,举止谈吐大方。陈经理说道:“同学们的采访很认真、细致,有些问题大朋友都未能提得出,真不错。”五年(1)班林咏红同学的妈妈说:“我女儿自从学习了茶文化,经过实践活动,原来不怎么出声的她,现在胆子大了,跟

11、别人说话大方了,也乐于与别人交流。这项活动真好!”实践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在茶艺文化课中,教师充分发掘教材里的德育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如讲故事、表演、操作练习、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悟茶道精神,做到以茶养德,陶冶性情。如低年级学习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时,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演讲以及表演,让学生体会郑板桥的话中之话,懂得人虽有贫富之分,但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道理。教师再结合本班的实际,让同学们明白每一个同学都是平等的,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偏见,要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们,以使整个班集体上进。又如,

12、五年级学生开始学泡茶,每次上课教师除了让同学们通过泡茶懂得礼节外,还渗透了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当同学们喝着自己泡的茶的时候,教师启发他们:假如劳累的父母回到家时,喝上孩子们泡的茶会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 引导,同学们回到家都自觉地给爸爸、妈妈泡茶喝,使家长感到十分欣慰。有位家长这样写道:“今天,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刚进了门,就听到孩子熟悉的声音:妈妈,你累了!我倒杯茶给你喝。我感到十分惊讶,孩子从来不会这么主动给我倒茶。一打听,才知道教师要求孩子尊敬长辈,回家向父母敬茶,我很受感动,希望学校坚持茶文化教育。”又如六年(2)班的陈朗同学,原来爱打架,自从学了茶文化之后,老师发现他泡茶 泡得

13、很好,于是在一次大型的茶文化活动中让他当泡茶手,他大显身手。从此,一有机会,就发挥他这一点优势,并经常鼓励他积极进取。以后,这位同学没再打架,学习态度也大大改变了。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茶文化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创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今,学校已营造了浓浓的茶文化氛围。走进学校,你会看到同学们彬彬有礼地向你鞠躬问好,听到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茶文化,还会看到孩子有板有眼地练习泡茶。茶叶画的制作更使你赏心悦目。由于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2003年学校被芳村区教育局授予芳村区茶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同时被评为广州市首个茶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多家新闻媒体,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都市报、

14、岭南少年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等,都分别对我校的茶文化教育进行了报道;学校有关文章先后被刊登在今日广东、茶刊及广东教育巡礼等杂志上。笔者撰写的论文开展茶文化教育 创办学校特色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另一篇论文弘扬茶文化,从小抓起,也登在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主编的报刊上。广州电视台的“科普之旅”、“阳光少年”等栏目,分别对学校开展茶文化科普教育及环保制作茶叶画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好评。学校“茶精灵”小队多次在市、区的各种活动中进行了展示,被评为广州市特色小队。茶文化教育特色课程也推动了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林广慧: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教育导刊2005年6月号。正南街小学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是借助社区茶文化资源,将学校原有的茶文化小队课外活动进行改造和提升,即系统地规划茶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使之课程化,体现校本课程鲜明的个性,形成了茶文化教育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