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4793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调研.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调研 民营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日渐以其在体制上的优势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并提出其中共性的问题。 一、调研对象、目的、方法及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至2001年注册资本在400万元以下的银行贷款客户,通过对该类中小企业档案资料、近三年连续的财务报表、企业帐户资金结算清单、客户评价报告等资料的检查、分析及现场调查,了解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程度。此次调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查了XX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56户中小企业,涉及贷款金额116

2、02万元。 二、本次调研的情况 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利润分配情况、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的重要书面文件,也是银行判断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支付和偿债能力的主要依据,因而确保其真实性对银行的信贷决策是至关重要的。本次调研发现该行贷款客户所提供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不容乐观,在抽样调查的56户企业中,由于会计核算方法或程序有误或采用不正当方法粉饰会计信息等原因,以致影响银行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得出正确结论的企业有15户,占抽查总户数的26.79%。 本次调研所抽查的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失实的占了一定比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所有者权益不真实,存在资本金没有足额到位、末按规定提

3、取、使用盈余公积、任意调整所有者权益等情况。 案例一某公司2002年2月增资200万元(现金投入),经综合分析,其资本金并末足额到位。根据由当期报表分析:公司其他应收款增加200万元(公司解释是其他企业借款),负债总额基本与无变化,而实收资本增加200万元,同时公司以现金增资,而存款末增加,有虚增净资产提高企业融资信誉的行为。案例二某公司2002年3月份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比2月份增加200万元。现场调查中了解到该企业实际流动比例小于1,为争取银行贷款,人为美化财务指标,将“应付帐款”直接调整到“资本公积”,以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率。案例三某有限责任公司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将

4、私有房产记入公司的“资本公积”帐户,造成企业资产规模虚增、所有者权益不实。在整个调研中还发现,中小企业末按规定提取使用盈余公积的现象非常普遍。2、应收、应付帐款不真实,这种情况在关联企业中表现得尤为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营资本的实力愈见雄厚,企业家个人或其家族同时拥有在法律上完全独立的,而管理层、决策层基本一致的二个以上的公司不在少数。此类公司业务往来所形成的盈利(或亏损)很难以市场价格来衡量,在我国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如实掌握其财务状况存在一定难度。案例一某公司在其报表上反映了与其日常业务量不相符的应付帐款。经现场调查发现其应付帐款中绝大多数是欠A公司的款项,而A公司

5、实际上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投资注册的另一家公司。该公司通过采购、产品销售等形式把利润基本上都反映在A公司,利用“应付帐款”形式挂帐。虽然目前看来公司的资金周转不成问题,生产经营状况也基本正常,但若公司经营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或决策层出现重大失误,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时,完全可以通过“应付帐款”把资金及时转移到A公司,银行的债权可能就会蒙受一定损失。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逐步发展状大自己的企业的同时,“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加强,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也更加隐蔽。3、利润不真实,存在销售收入不入帐或不及时入帐、坏帐损失不处理、任意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核算不规范、

6、转移利润等情况。案例一某公司实收资本达480万元,2001年6月、2001年12月、2002年3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均为13.57万元,利润保持在1-2万,人为痕迹十分明显。现场调研时向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提出疑义,该负责人直言不讳:为逃避国家税收,的确隐瞒了部分收入。不少企业对坏帐损失不予处理,既不按一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对确实无法收回(或帐龄已超过三年)的应收帐款也不予以注销,作为坏帐损失转入当期费用,造成利润失实的同时又虚增企业的资产规模。本次调研发现一企业“应收帐款”帐龄在3年以上的达246万元,占其“应收帐款”总额的30.18%。对此,公司一直末予处理,虚增利润和总资产。另有一些公司不遵循

7、一贯性原则,将“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的核算当作利润调节器。如一企业为争取国家财政补亏,将开办费一次性摊入成本,并将折旧方法调整为加速折旧法,两项合计共增加成本2470万元,使企业当年报表显示为重大亏损。一企业承租的营业场所装潢费78万元一直在“递延资产”科目挂帐,末予摊销。还有的企业将利润转移到参股(或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违规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 4、短期资产、负债不真实。调研中发现某公司为使报表的流动性看起来更好一些,把本应在“短期借款”核算的经济活动,人为调整到“长期借款”核算。同样,有的公司把本不应在流动资产类科目核算的经济活动调整到该类科目。此类

8、行为一般不会改变企业总体资产、负债规模,但对银行的信贷决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长期投资核算不规范。调研发现某企业2001年12月、2002年3月长期投资帐面价值均为 139万元,而同时,其投资收益却为0。经与企业财务人员联系得知:该企业有两笔、总额为114万元的长期投资,被投资企业严重亏损,基本处于歇业状态。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定期进行逐项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帐面价值,应确认其损失。该企业末及时确认以上两笔投资损失,造成长期投资核算不实、企业利润虚增。另有一公司2001年12月“长期投资”科目余额779

9、万元,占同期本公司净资产的60.29%,违反公司法对企业投资行为所作的规定。由于银行很难掌握贷款单位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若对外投资金额过大,贷款的潜在风险也可能随之扩大。 6、报表的全面性、完整性不够。财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信贷业务中对企业进行分析、判断和经营决策的需要。信贷业务中要求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必须按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项目内容进行填列。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调研中发现部分公司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一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只有期末数,缺少年初数、会计期间、货币单位等要素;一些公司还存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10、、现金流量表相互难以印证的情况。如某公司2001年12月现金流量表显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00万元,同期损益表反映销售收入为749万元。经查,该公司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0,“应收帐款”余额减少22万元,且无其他调整项目。因此,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反映的产品销售收入相差129万元无合理解释。 此外,一些公司还存在有几套报表的情况。在某公司的现场调研中发现,该公司提供给我行的报表右上方注明“X银行”字样。初时并末觉出有何不妥。在将其资产负债表与总帐校验时发现“应付帐款”、“资本公积”等科目不相符,且报表左、右不平,于是要求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作出解释,并要求提供当年新增200万元“资本公积”的记帐凭证。最后该负责人承认这是专门提供给银行的报表,其中一些科目的余额是人为调整的,且向银行、财税等部门提供此类报表也并非个别现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