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与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理论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与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与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与影响赵英林(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2006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传统的会计收益必须通过交易实现的理论提出挑战;对会计稳健原则提出了挑战; 随着经济形势向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无理性高涨时,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虚增每股净收益,可以催肥每股净资产。 关键词:公允价值;公平交易;交易观;稳健原则 我国2006年制定并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到会计实务,当时一片欢呼声,社会上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评价很高;但是到了
2、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社会上又对公允价值计量一片怨声,很多人把金融危机的发生归罪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到底怎么认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哪些挑战与冲击,对此谈一些个人看法,供探讨。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会计研究部主任Maurice Moonitz在其撰写的报告中曾经提过“公允价值”概念。但是他当时使用的不是“fairvalue”一词,而是“sound value”。而且在Moonitz撰写的报告中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价格是一切计量属性的基础,其它计量属性均为
3、市场价格的衍生物。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境内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很显然在此之前的财务报告被公认为是健康的。由这一事件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人们怀疑会计到底能否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呢?美国证券委员会(SEC)主席查理布雷登在美国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委员会作证时指出,会计用历史成本计量下编制的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首次提出引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后来经过SEC、FASB、及AICPA的多次联席会议与协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6年9月发布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计量与披露框架。2007年2
4、月,FASB再发布FAS159“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权”,允许会计主体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多种金融工具和特定的其它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在FAS157中美国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1。IASB在其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披露与列报”(IAS 32,par11)中对公允价值所做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2。 对于IASB与FASB给出的公允价值的定义,很明显有了不同涵义,根据葛家澍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将其二者比较
5、异同修改成如表1:通过比较,我们可见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FASB的“美国财务会计报告准则”所表述的公允价值是有区别的,最明显的是以下三点:其一,时间。FASB的准则中明确是计量日的公允价值,而IASB的准则中没有说明; 其二,交易性质。FASB的准则中明确是有序交易,而IASB的准则中没有说明; 其三,金额。IASB的准则中只笼统的指出“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而FASB的准则中明确是资产脱手价格(即出售资产收到的金额)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金额。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会计计量选择五种价值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在企业
6、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第五十条又明确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3。 我国的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相似,主要是为了保持会计的国际趋同。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主要的目的是针对历史成本的缺陷而来的。历史成本初始取得时是准确的、可靠的,但入账之后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市场变化,绝对不许更动,于是在资产负债表始终反映资产购入时的价值,这种历史成本可靠性很好,但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缺乏相关性,只反映历史信息,不能为现实经济决策提供依据4。所以,会计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必须明确公允价值的以下几点内涵:其一
7、,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必须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就是说交易的双方都是正常的自由人,没有特殊关系(没有关联方关系、血缘关系以及其它特殊权力关联等),而且都是持续经营,不打算也不需要清算,也不是在不利条件下进行的交易; 其二,交易的双方都熟悉交易的情况,是自愿的交易,既没有强迫,也没有欺诈的交易; 其三,计量日不等同于交易日,计量日是指会计的一个报告日。 其四,不需要有实在的交易,是在计量日以基于确定承诺的假设交易为对象,因而是一种参照市场的估价,尽管未必可靠,但它是面向未来的,是与市场息息相关的,历史成本计量绝对达不到这种与市场的相关性。 这就是公允价值的最大优点。 当然,你也要看到公允价
8、值的局限性。一旦估计的价格产生偏差,就要损坏会计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最起码要求。这也是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老问题,即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不可能两者都达到最佳。 二、公允价值计量打破传统的收入必须通过交易实现的理论在会计准则没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前,会计确认收入有两种观点:一为“资本维持观”,另一种为“交易观”。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会计都采用了“交易观”。所谓的“交易观”就是指收益的计量要依据当期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没有交易就不能确定收益,当然区分外部交易与内部交易,交易产生的收益按权责发生制计量,一般不确认持产收益5。这种观点认为:没有交易只凭物价上升而获得的收益不是真正收益,不应该确定。只有交易
9、发生,按收入实现定义规定,对已实现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减去已实现收入的配比成本,求得收益。“交易观”下的会计收益确认,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特征:其一,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实为依据,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减去为获得该收入所发生的成本,而得出收益。当然,交易事实既包括外部交易也包括内部交易。但外部交易所发生的资产或负债变化,都是货币收支,计量起来应该是比较确切的。而内部交易则是资产转移或费用分摊过程,计量可能不确切,有主观因素加入,基本正确即可。 其二,投入价值绝大多数以历史成本计量,很少采用重置成本(市场现价)等其它价值。原因是财务会计中的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耗用资产自然就是个历史成本转
10、移过程。只有特殊情况才会有其它价值计价。 其三,计量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条件下。现行财务会计均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会计分期条件下实行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收益。 其四,要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已实现的收入又要划分为经营收益与持产收益。经营收益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之后才能确认,也就是“赚取”的过程已经完成,有了收取款项的权利。持产收益是不能随意确认的,必须在资产实际发生损益时确认,物价变动所带来的持产收益,正常情况下是不能确认的5。 所谓持产收益是指会计主体已经购入的财产物资在保管、使用过程中,由于市场物价上涨,导致此种财产物资的市价高于购买价值,在持有过程中获得了收益。因为持产收益没
11、有通过交易,是不能确认为会计收益的。一旦这种持产收益被确认,就会虚增会计利润。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凡是采用公允价值计 量的资产,下一个报告期就要重新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以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益。这就完全打破传统会计的收益实现理论,持产收益被确认为会计利润。 在投资性房地产与金融资产的计价中,此类例子甚多。“交易观”的收入确认理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面临挑战。 三、公允价值计量挑战会计的“稳健原则”所谓稳健原则(Conservation Principle),别名又称为谨慎原则、审慎原则。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称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美国被称为稳健主义(Conservatism),是对于会计期
12、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损耗、损失都要估计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并且宁肯估高绝不估低;对于可能发生的收益则不计入本期收益,对资产计量时凡没有可靠价格而需要估计时,宁肯估低绝不估高。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对其解释为:“会计师对于资产和收入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陈报。它还意味着对于费用迟确认不如早确认,净资产多半是按低于而不是高于现行交换价格的价值计价的而收益的计算则很可能要从几项备选的数额中最低数额来计列”6。 稳健原则产生的原因,是市场的多变性导致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不确(Uncertainty)定性。没有不确定性,就不需要估
13、计,没有估计就不会有稳健原则。稳健原则被世界各国会计公认,均强调贯彻这一原则。既然全世界的会计如此重视稳健,原因何在呢?第一,有利于资本保全。对于投资者来说,资本保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稳健原则可以降低利润,使所有者杜绝盲目乐观情绪,防止利润分配侵蚀资本。特别对股份公司来说,一旦虚增利润导致股利过高而侵蚀资本,就会损害长期投资者的权益。 第二,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有利于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企业在经营中存在诸多经营风险,贯彻稳健原则,稳定盈亏,使投资者和经营者保持清醒头脑,留有余地,以减化各种不利影响。 第三,使会计主体减少财产税和所得税的现金流出。 第四,减少会计人员的责任。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会
14、计人员与所有者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承担着受托责任。在契约关系中,管理人员的报酬是与会计盈利相联系的,不可避免的经理人员要盈余管理,此时会计人员就成为契约关系的权益维护人,稳健就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责任。 但是,会计准则实施公允价值计量之后,由于资产的入账价格是依据市场估计的,并不是真实交易的价格,一定导致会计计量随经济形势和市场物价涨落而起伏。通常而言,经济衰落时,资产价格往往被低估,这虽然符合稳健原则的要求,但也要看到,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而低估资产价值,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提高,继而带来公司筹资的难度;而在经济形势大好的市场非理性价格高涨时期,资产价格往往被高估,公司的财务指标大为改善,资
15、产泡沫越吹越大。这就完全有悖于财务会计的稳健原则,会导致股东盲目乐观情绪,利润分配时侵蚀资本,对资本保全和维持的理论发起挑战。 稳健原则对财务会计中的利得与损失、收入与费用、资产与负债进行非对称处理,为了资本维持与保全,人为地制造偏差,又有悖财务会计的真实性、中立性原则。所以,过于稳健会自讨苦果,背离真实性、中立性原则。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一定牢记市场非理性价格高涨时,资产泡沫会加大,极其不利于资本保全7。 任何股东都是要把资本保全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保护股东最基本的权益。如何在这种会计理论的矛盾中理性抉择,是考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试金石。 四、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催肥每股净资产与净收益在经济
16、形势大好时,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高涨,此时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会显得特别高,时间间隔不长的两份报告,资产数额与收益数额会使你不可理解。再细看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净收益,就会使你产生极大的盲目情绪,往往会产生不利于资本保全的行为。这在上市公司雅戈尔的报表中是典型案例:雅戈尔公司持有中信证券股票一亿三千万股,以原始成本计价入账时,资产数额并不显眼;但改为公允价值计量以后,资产突然膨胀,令人难以理解报表中的资产增加数额;到了2007至2008年股市高涨时,中信证券的股价大约在130元一股,这时雅戈尔的资产数额惊人,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净收益突然被催肥,报表的业绩特殊靓丽;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世界性金融
17、危机,股市低落,中信证券的股价跌至20元左右(最低达到13元多些),还是这家雅戈尔公司,资产数额迅速跌落;两年的财务报告简直无法比较。同样的实例还有东方集团、两面针等。案例告诉我们,公允价值计量一定要考虑计量日市场价格的起落情况,不要简单地去看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净收益。 五、结语 公允价值只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它与其它计量属性一样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世界上没有那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正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可靠性方面很好,但经济决策相关性很差一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是优点很多,但同时缺点也很致命。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内涵,不能公允价值好得无比,也不能公允价值一无是处。 这样,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明确其不是资产真实交易的价值,而是计量日的资产估计价值。如果计量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不止一个,选取其中的主要或最有利的市场,需要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高超,特别是职业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