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019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在新世纪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和经济犯罪等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监督、检查措施不力,没有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

2、、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企业的实物资产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两部分。相比货币资金来说,实物资金的流动性较差,但在单位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关系到整个单位物流、人流、资金流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单位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实物资产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存放也比较分散,本身较容易发生混乱、丢失,因此对实物资产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在单位整个内部控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仅要保证单位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还要保证单位资产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率,只要这样,才能保证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和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实物资产进行内

3、部会计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展开研究,希望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对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以及润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通过对这两家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小窥大,对目前我国企业在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全面阐述,并且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目前提升我国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对策和完善措施。希望能为企业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途径,提高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力度,及时应对外界经济形势变化,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关键词:实物资产

4、;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现状;对策Abstract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true and comple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lay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ma

5、rket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However, in our country, multiply phenomenons such as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inancial fraud and economic crimes are increasingly severe, which badly disrup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order. Although there are man

6、y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but it is one of main reasons that the enterprises dont have perfect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system, or there are no supervise and inspect effective measures, and no real sense of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although they already have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7、system. Far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90s, our governmen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 on June 2001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Standar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hina le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nter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mai

8、n contents of the internal accountancy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monetary fund, real object property, foreign investment, project, purchasing and payment, financing, sales and payment, cost, and guarantee business. Enterprises real object property includs inventory and fixed assets. Compared with mon

9、etary fund, the real object property fund is in poor liquidity, but it has a hu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assets in the enterprise, and relates to the whole enterpries material flow, people flow and capital resources allocation, has a great effective in operatio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t

10、the same time, the real object property has a big amount and type, and lays dispersively, easier to be disorder or lost itself.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al object propert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in the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system. Not only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physi

11、cal assets of enterprise, but also to ensure it has the Function and efficiency that it should have,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guarantee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and reach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goals. Therefore, the real object propert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has the

12、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bove, this paper begain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fixed assets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of Yizheng chemical Co., ltd. and the inventor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of Runke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uts the internal accountancy

13、 control problems of the two enterprises above as a starting point, to look overall, elaborats real object propert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problems existing comprehensivel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further analysis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above, and then presents specific countermeasu

14、res to improve the real object propert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I hope that I can explore a feasible way to improve real object property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of the enterprise, to rise the whole 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with the changing situation, give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he

15、world economy in time, and promot the rapid and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nterprises of China. Key words: real object property;internal accountancy control; case analysis;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历程21.2.1国外内部控制的产生及发展21.2.2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产生及发展61.3研究思

16、路6第2章 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72.1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72.1.1内部会计控制的涵义72.1.2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82.1.3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92.2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112.2.1实物资产的内涵112.2.2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112.2.3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12第3章 我国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133.1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33.1.1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特点133.1.2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评价163.2我国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73.2.1我国

17、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173.2.2我国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93.3存货内部会计控制案例分析润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13.3.1润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分析213.3.2润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评价213.4我国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23.4.1我国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233.4.2我国企业存货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23第4章 提升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254.1提升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对策254.1.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54.1.2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274.1.3注重固定资产流程管理2

18、94.1.4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294.1.5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机制314.1.6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314.2提升存货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对策324.2.1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324.2.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334.2.3制定合理的存货周转流程344.2.4有效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344.2.5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加强存货物资控制344.2.6建立有效的存货管理与沟通的信息系统35第5章 总结365.1 研究的局限性365.2 展望36参考文献37第1章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化,现代企业面

19、临着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者需要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债权人需要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会计信息;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和及时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然而我国众多企业会计做假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各种相应的配套制度还不太健全,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弊端逐渐暴露,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盗窃企业资产的事件时有发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因此,如何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成为摆在包括会计界在内的

20、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控制的职能,而且,会计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充分发挥会计的这种特性,可以建立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世界各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外的研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至今己有60多年的历史。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企业的实物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存货和固定资产两部分。相比货币资金来说,实物资金的流动性较差,但在单位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关系到整个单

21、位物流、人流、资金流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单位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实物资产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存放也比较分散,本身较容易发生混乱、丢失,因此对实物资产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在单位整个内部控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仅要保证单位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还要保证单位资产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率,只要这样,才能保证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和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会计控制在我国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现象,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背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尽管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有待健全。客观

22、环境和单位内部会计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的现状都迫切需要每一个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国内外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历程1.2.1国外内部控制的产生及发展(一)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牵制是为维护企业财产安全而进行的控制。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弊端。具体指的是凡是涉及货币收支、物资收发保管以及商品购销业务,应企业规定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岗位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即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雏形。内部牵制制度的

23、出现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在当时极为简单的财物管理活动中,经手钱物的人用各种标志来记录财物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以防止财物的丢失和私自挪用,如经手钱财者要为付出款项开出付款清单,并由另一记录员将这些清单汇总报告等。同时期,类似的内部牵制做法均在古埃及、古罗马出现了。L.R.dicksee最早于1905年提出内部牵制这个概念,他认为,内部牵制由三个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和人员轮换。根据柯氏会计辞典的解释,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

24、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和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l.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率是很小的;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比单个人或单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内容上看,内部牵制通常包括以下四项职能:1.实物牵制。比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持有,只有同时使用上述全部的钥匙,保险柜就才能打开。2.物理牵制。比如保险柜不按正确程序操作就打不开,甚至会自动报警。3.分权牵制。比如把每项业务都分别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去处理,以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4.簿记

25、牵制。比如将总账与明细账进行定期核对。实践证明上述理论假设是合理的,内部牵制机制确实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有关职务分离控制的理论基础。(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40年代以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股份公司逐渐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竞争的加剧迫使许多企业普遍加强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在管理理论的指导和企业管理的现实需求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因而内部会计控制是传统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自此,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阶段。

26、1947年,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委员会(CAP)在其审计暂行准则公告一文中首次提出。1949年,在CAP发表的名为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公司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公司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公司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由于在此之前内部会计控制概念从未受到如此的重视,因而此范围广泛的定义及其相应的解释,被普遍认为为当时认识内部会计控制这一概念作出了重要贡献。1972年,在CAP

27、发布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中给出了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的详细且权威的定义。该定义如下:“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与实现组织目标这个责任相联系的管理功能,并且是建立交易的会计控制的起点;会计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以及保护财产安全和财务报表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内部会计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三)内部会计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一起纳入内部会计控制结构之中

28、,而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以“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 也就是说,自1990年1月起由内部会计控制结构取代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同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1.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与程序的效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

29、因素,包括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所属委员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发挥的职能;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使用的控制方法,包括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规划、责任会计和内部审计;人事工作方针及其执行;影响本企业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如银行指定代理人的检查等。2.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会计制度是指为认定、分析、归类、记录、编报各项经济业务,明确资产与负债的经管责任而规定的各项方法,包括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按时和适当的进行分类,作为编报财务报表的依据;将各项经济业务按照适当的货币价值计价,以便列入财务报表;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日

30、期,以便按照会计期间进行记录;在财务报表中前当的表述经济业务及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提示。3.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控制程序指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包括:经济业务和活动的批准和授权;明确各员工职责分工;充分的凭证、账单设置记录;资产和记录的接触控制;已经登记的业务的记录与复核等。内部控制结构特别强调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指出这些环境因素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环境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概念的提出,适应了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而得到了会计审计业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风险基础审计法就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产生

31、和发展起来的。(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假财务报表时有发生。为此,美国成立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随后,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美国会计协会(AAA)、管理会计协会(AIA)等多个专业团体发起组成“Treadway委员会”发起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专门致

32、力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并于1992年发布了题为内部审计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即著名的COSO报告)。1994年,对内部审计整体框架进行了增补,这份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1995年,AICPA发布了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78),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新准将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为“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的一个过程,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遵循。它包

33、括以下五个有机联系的要素成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可以看出,COSO报告和SAS第55号相比,归纳了内部会计控制的三大目标,并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因素是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先决条件和人员方面的作用,即:内部会计控制由人决定,也由人实现和完成。同时,由于原“会计系统”无法将“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界定清楚,而“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是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关键”,COSO报告做了改进:保留合理成分“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调整模糊要素“会计系统”为“信息和沟通”,加入新成分“风险评估”和“监控”,使要素设置更加合理、充实。(五)风险管理框架阶段(21世纪以来)

34、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核查体系的严重缺陷,而上述核查体系原本是用来保护公众公司的股东,养老基金收益人和雇员的利益,并保护美国公众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公正的信心,安然等一系列事件无疑动摇了公众对会计师企业的信心。针对上述公司失败事件,美国国会在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一一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为公众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创建了一个广泛的、新的监督体制,并将对财务报告的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关注的具体内容。国会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会计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可以说,上述事件又一次让内部会计控制成为关注的焦点。2004年9月29日,COSO委员

35、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企业管理的中心由内部会计控制转向风险管理,这是内部会计控制发展到风险管理层面的一个里程碑在此框架中描述了适用所有企业的风险管理要素、原则和概念。为了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关注,此框架为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识别风险、消除缺陷和抓住增加股东价值的机会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指导。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潜在事项,并将风险控制在风险偏好之内的,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

36、、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等八大要素。总的来讲,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会计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内部会计控制则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框架的范围比内部会计控制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对内部会计控制框架的扩展,是一个主要针对风险的更为明确的概念。新的框架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就予以考虑,而企业在对其下属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对风险进行加总,从组织的顶端,以一种全局的风险组合观来看待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框架的提出,我们认为它已经不单纯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它应当是整个企业管理理念的问

37、题。它的内涵包括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比内部会计控制范围更大深度更深。21.2.2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产生及发展在我国,最早的内部牵制可追溯到西周时代(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0年)。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止掌管和使用财赋的官吏弄虚作假甚至贪污盗窃,所采用的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等办法,即是内部牵制的萌芽。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注意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1991年12月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审查企业内部控制;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1999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

38、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责成相关部门拟定或修订内部控制制度;2000年发布的第1、3、5号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出了说明;2000年7月实施的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01年1月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范有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两个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措施,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

39、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3年4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 等6个具体规范,并将继续颁布达到10个左右。表明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21.3研究思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衡量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标志,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外部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使企业的资源配置合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展开研究,希望在已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以

40、及润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存货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分析,引出目前我国企业在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目前提升我国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对策和完善措施。希望能为企业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企业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途径,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加强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指导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实际工作的履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及时应对外界经济形势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2章 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2.1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2.1.

41、1内部会计控制的涵义所谓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由此可见,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是单位内部人员。在内部控制主体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其控制的任务也不同。一般来讲,高层管理者履行的主要是例外的,非程序性的管制,而中、低层管理者执行的主要是常规性、程序性的管制活动。而内部会计控制的客体是指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对象,

42、体现为单位内部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及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或单位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主体是单位的经营管理者,其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最终都有要服从于整个企业或单位管理目标的需要。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主要限于单位中那些能够有价值形式,即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一般属于管理控制的范畴。(2)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手段是会计处理程序及其他会计控制标准,而管理控制主要通过制度和方针政策来实施。(3)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者的要求,保证单位资

43、产的安全、完整,并向有关方面保证单位的工作目标或经营目标的实现。(4)从内部会计控制与审计的关系看,财务审计中所要评审的主要是是会计控制制度,而在经营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中,除了评审会计控制制度外,还必须更多的评审管理控制制度。2.1.2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一个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并且是为有限实现组织目标而设置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基础,也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框架、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指导性参照物。要建立满足公司治理的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就必须确定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按照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一基本规范的内容,包括: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

44、、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内部会计控制的总目标对具体目标具有指导性作用,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保证总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业务记录、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确保业务记录、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企业信息包括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其中会计信息是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记录

45、、汇总、报告等手段实现对企业经营责任落实、对企业财产及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会计和会计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会计及会计资料的内部会计控制本质。因此,确保业务记录、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2)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防止错误和舞弊,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贪污、挪用等舞弊行为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资产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理论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性较强的资产,很容易被挪用和盗窃。同样,各项业务活动记录(包括统计计量、会计记录等)也很容易被篡改、删除及损毁。因

46、此,需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货币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成品等资产的请购、审批、采购、校验、入库、入账、保管、领用、出账等业务,分别授权会计、出纳、经办、审批、验收、保管等不同人员办理,并进行监督、控制,这些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的贪污盗窃和损坏浪费,又能够防止凭证、账簿、报告等会计记录和计划统计等其他核算资料丢失、损毁或被篡改。(3)规范企业的各项活动,遵守法律规章制度,确保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依据,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

47、通过内部会计控制规定企业必须遵循的政策和程序,并有效地实施这些政策和程序,可以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促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手段方法科学正当、无违法违规行为,各项活动的效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性和前瞻性,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1.3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是针对其内容设计的措施、程序和方法以及风险防范手段。对于不同的控制内容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法,随着控制内容性质变化和时问的推移,要对控制方法进行调整,以保障其有效性。主要的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文件记录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安全控制、风险控制

4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按照控制范围的差异,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控制可以分为机构设置控制和业务职责分离控制。不相容制约关系如图2-1所示。授权审批业务经办审核监督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图2-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约关系示意图(2)授权审批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权力的归属呈现出“金字塔”的特征,由于精力有限,上级管理者必须进行分权管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应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在企业中,股东大会授权给董事会,董事会将大部分权力授予总经理和有关高层管理者,总经理等高层管理者再向下层管理者进行充分授权。企业每一层管理者既是上层管理者的授权客体,又是向下级管理者进行授权的主体。(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