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101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小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供社会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好比刚孵化出的雏鸟,生命力及其脆弱,还要面临外部严酷环境的考验。目前小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长,小企业面临许多困难,这更使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生存不被淘汰,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2、,还有就是自身的改进。政府的帮助毕竟有限,重要的是小企业自身的与时俱进。而企业的财务又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先进的、科学的财务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走的更远。但在中国的大部分小企业中却没有系统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这是因为小企业财务会计有其特殊的背景:融资能力弱、留存收益少,受政策、规模等因素的限制,财务资源无法与销售额获得同等的增长等等。因此,小企业要获得持续增长必须从宏观上依靠国家投融资政策支持,从微观上加强财务规划及其灵活运用财务手段的能力。本文就从小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着手,分析小企业的日常会计行为,结合我国小企业财务会计自身的特点,深入剖析了在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暴露的财务问题,探讨如何通过规范小

3、企业的会计行为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关键字】:小企业 会计行为 建议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mall enterprises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providing services, solve the employment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become 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

4、t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nots allow to ignore.It in promoting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convenient life for people,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Howeve

5、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s like a newly hatched chicks, vitality, and its fragile, also face harsh environment test. The average life spa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not lo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this more make make it in a

6、weak position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ust b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ith foreig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ll face mor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To survive is not eliminated, on the one

7、 hand, to rely on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ts improvement. The governments help, after all, is limited, important is their own small businesse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decides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advanced and scientific financial system can help enterprises

8、 to go further. But not in most of Chinas small businesses and standardized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this is because the small business financial accounting has its special background, financing ability, retained earnings and less restri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cy, the scale of financial reso

9、urces to obtain equal sales growth, and so on. As a result, small businesses from the macro to achieve sustained growth must rely on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from the microscopic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planning and its flexibility and ability to use financial means. Small e

10、nterpris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aspec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small business daily accounting behavio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itself in China, the deep insight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exposur

11、e to financial problems, discusses how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ke the enterprise on the road of rapid growth. Key words:Small businesses Accounting behavior advice 目 录摘 要Abstract一、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1二、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1(二)核算方法简单、会计监督不力3(三)组织结构简

12、单、制度缺失4三、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分析4(一)企业负责人法规意识淡薄、管理理念陈旧4(二)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足4(三)现代化会计手段未能有效的利用5(四) 监管力量分散、企业内部管理缺位6四、加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建议6(一)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内部控制6(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7(三)与时俱进,关注最新的会计信息7(四)加强社会监督、强化监管力度8注 释10参考文献11一、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小,投资

13、少,投资与见效的周期相对较短,同样投资使用劳动力更多;二是对市场反应灵敏,具有以新取胜的内在动力和保持市场活力的能力;三是小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强,对资源获取的要求不高,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条件中;四是在获取资本、信息、技术等服务方面处于劣势,管理水平较低,死亡率较高。就是因为小企业的艰难的发展历程和诸多的特点,它们的日常会计行为就会有很多的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二、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会计账簿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载体。设置并有效利用会计账簿,能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会计账簿所提供的信息来揭

14、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改善经营管理的对策。但依法设账一直是会计实际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经营不佳,低效率、低效益现象普遍,不少企业中会计机构人员的法制意识淡薄,往往站在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角度办事,造成企业不按规定建账、账目严重混乱,账外设账或造假账,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使会计基础工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隐瞒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正成为部分小企业所有者营私舞弊、掩盖真相的“合法”的工具,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2、核算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是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加工处理数据而生成的,为会

15、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和管理财务的有关经济信息,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的反映严重背离客观事实,歪曲了真实情况。其主要表现的形式有: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尤其原始凭证方面我国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现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较为严重与普遍。在小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大量类似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小企业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合乎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

16、填写。购买企业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金额数字填写模糊,常出现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的现象。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合乎规定,但实际上填制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有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忽视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给偷漏税金等违规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中小企业的会计资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2)原始凭证不真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

17、。如,明明是购物券,却填写为材料等品名;有的将不能报销的化妆品、手机、日用品等请客送礼的物品以“办公用品”为名,堂而皇之地通过虚假的凭据合法报销列支。 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经营范围不符。如,使用商业零售发票,项目内容却填写为运输费;饮食业发票项目内容填为复印费,这些行为既给会计监督制造了难度,又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使用过期作废发票及收费收据等,不按规定开具微机打印发票或不能同时全联次地复写开具发票,而是按各自需要“大头小尾”地开具各联次不统一的票据,造成支出方实际支出少,却以“大金额”票据列报,收入方实际收入大,却以“小金额”的票据列收入账,从中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违规

18、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如,有的工作人员甚至编造到农贸个体市场购买材料等自制凭证从而套取现金。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取的原始凭证的取得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类似情况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原始凭证的手续不完备,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员签名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

19、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而这些在中小企业都没有正确的落实。 其次记账凭证方面,有的企业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经常将当期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内容,使同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造成业务记录乱且不准确。还有时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企业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和速度。在年终结账时有的企业制作会计凭证不符合国家有关会

20、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盈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譬如附件张数不填写,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还有就是账簿设置方面,一些企业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亏损账”是专门应对国家税务部门,“盈利账”专门应对银行部门,以套取贷款。个别企业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营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营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挖补、涂抹、刮擦和数字书写错误等现象,尤其是在错

21、帐更正方面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更正。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记账规则来设置账簿,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有效执行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不少企业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账表不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及获取更大的利润,经常非法伪造、变造不真实的经济活动,虚开、虚报支出票据,并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有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的驱使,放弃职守、知情不举、或监守自盗、以身试法,公然违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也有的会计单位基础管理薄弱、家底不清、资产不实、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等,无法对内外提供真

22、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降低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社会经济秩序。3、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会计主体相独立,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会计核算应当以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反映和记录会计主体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国,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出资额负有限责任。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明显。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的问题。尤其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

23、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这样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为这样很容易出现企业资产与家庭财产相互占用,随意从公司账上支取现金用于家庭开支,甚至用家庭存款直接发放工资、购买存货的情况。混乱的财务制度,杂论无章的管理秩序,使小企业会计主体界限不清,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二)核算方法简单、会计监督不力会计方法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是全面履行会计职能的关键。科学的、完整的、规范的会计方法可以让企业的财务工作更有效率,更加透明,更加便于管理。当然,会计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实

24、际工作中会计的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是绝大部分小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但是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在会计数据的来源上,对原始凭证的控制不够严格,不合要求的发票、收据、甚至白条都可以报销入账。在资产的核算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影响了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在对负债的核算上,对于企业应付账款类入账时间随意性较大,导致月末对资产、负债的反映不符合真实性、及时性原则的要求;在收入成本的核算上,有些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

25、需要,对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结算上人为操纵。(三)组织结构简单、制度缺失会计机构不健全,制度缺失。这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一些企业会计机构形同虚设甚至不设,为减少用人成本,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严重忽视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不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一套完善科学的会计制度,是确保小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小企业的内部牵制、稽核、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往往不健全;有的即使建立了部分制度,

26、也不能认真执行落实.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三、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负责人法规意识淡薄、管理理念陈旧 企业负责人思想观念的取向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单位的管理模式、制度、具体做法和管理的实际效果 。部分小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只顾企业的经济利益。领导集权现象比较严重,会计人员无法真正行使自己的职权,由于受雇的原因,只能听任领导,再加上会计人员流动性大,责任心的作用自然受到影响,从而又滋长了领导的集权作风。 小企业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

27、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其次在管理方式上的过度集权,往往易伤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二)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由于中小企业发展前景有很大不确定性且社会上认可度较低。工作保障一般,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优秀的会计人员,留不住人才且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存在能力缺位和知识面过窄的现象。相当多的计人员会计理论功底薄、相关知识欠缺、缺少会计业务的整体组织和综合分析能力。会计核算分多个不同的岗位,而小企业受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影响,往往只聘一个会计人员

28、,受其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的限制,遇到财税方面的疑难问题不知如何处。再者,企业对人才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致使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部分会计人员不了解会计制度,有关政策掌握不够,错用和乱用政策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会计人员任用上:一是小企业较少配备专职会计,使用兼职会计现象比较严重。虽说这些会计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学习培训,也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他们往往一个人身兼数家企业的会计职务,兼职会计由于不参与企业整个生产

29、经营过程,们在做账的过程中任凭业主支配,业主提供多少凭据就做多少,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缺少对企业经营行为应有的监督,失去了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这些兼职会计身兼数家,对他们缺少束缚制,一旦在利益上和业主存在利害关系,达不到目的便不辞而别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兼职会计相对稳定性差,如交接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下一任会计做账不衔接,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从而违反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准则。二是由于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因此他们在经营管理上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的企业秘密。于是对于比较敏感的会计部门,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而这些人因和业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往往

30、在账务处理上完全听从业主,不能放开手脚核算,会计监督作用完全失去,从而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弄虚作假的行为时常发生。三是小企业外聘人员作兼职或专职会计,这些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经验、经历各异。但用人以人际关系为主,专业素质为辅。甚至会计和出纳可能都是直系亲属,制证、登账、编表由会计一手包办,结果造成账目混乱、账实不符、数据差错严重。会计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资格,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没有相应的会计法规知识、会计核算方法落后以及小企业没有可依据的财务会计制度造成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不规范和方法老化。 此外,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更新

31、比较慢,远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改制后小企业大量使用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临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企业会计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会计人员,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慢,无法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他们不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对税务部门要求的网上申报无法适应。(三)现代化会计手段未能有效的利用 现代化的会计手段大大提升了会计处理信息能力。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这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致力于财务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但目前的中小企业中一部分仍然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

32、,对现代化的会计手段不接受,墨守成规,财会人员没能从烦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较多的时间来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小企业施行电算化仍然存在许多困难。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都是以大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的大型财务软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这些功能强大且价格不菲的财务软件的许多功能极少使用或永远都用不上。此外,企业必须另外配置相关的专业人员,以负责日常的管理、系统运行及维护等。而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费用,以小企业的实力在这方面缺乏人才保障。 还有一部分企业财会部门虽配备了电脑等硬件设施,但对实用会计软件的利用、开发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还相当欠缺,大多数

33、企业还处于会计信息的简单录入、输出的初级阶段,仅是将财会人员从算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普遍存在着重视财务软件的核算功能,忽视其管理功能的现象。没有注意运用财务软件深入挖掘财务、统计信息的内部联系,构建各种指标分析和预测体系,及时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和决策所需的信息。(四) 监管力量分散、企业内部管理缺位 会计法对企业中会计的监管工作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从国家立法角度看,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责任均已落实,但从对企业监管的实际效果看,对企业中会计的监管缺少协调机制,会计信息失真屡禁不止,小企业中会计职能弱化现象仍在蔓延泛滥,实际监管的效果很不理想。纳税管理刚性虽强,但只管税款进库;政府审计权威很高,但鞭

34、长莫及管不了那么多;中介审计虽称独立,但时有同流合污;银行监管只管收付,无心管理企业会计;财政工作大事太多,监管只能抓大放小。会计监管如此松散软弱,企业违法违规现象自然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受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设计,也没有分期的规划目标。企业经营不稳定,没有长期打算,再加上会计人员更换频繁,更加剧了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局面。会计人员只管眼前及表面的事务,根本无心进行业务建设;有些单位的管理混乱、信息失真。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单位没有内部控制的职能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

35、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那些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四、加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建议(一)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内部控制小企业要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应从会计基础工作入手,根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各项具体制度的要求,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各个环节,都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明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同时要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完善会计监督和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基础性环节进行监督,运用会计方法,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才能提高产品盈利率。对经营业绩进行考评,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财

36、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等方面的揭示,才能对经营者业绩进行分析评价。对物质利益分配的监督,只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才能评估确定各类用工的分配,达到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小企业财会部门应建立包括凭证流转程序、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方法、各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违章责任等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具体、权责分明,保证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更重要的是各项管理控制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由财会部门牵头,企业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在各项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磨合,对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条文、程序不断地进行修改。只有

37、这样,会计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抑制问题的产生,产生出来的问题也会得到有效地解决。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使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发挥出来。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小企业要依法设置会计机构,明确会计机构职责与权限,增强会计人员责任感,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制度,促进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企业在建立内部审计机

38、构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并建议审计部门从其他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受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的职能部门,各项内部审计情况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会计人员,是社会上一种特定职业群体的组成人员,是各单位内部的跨级工作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它与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特殊性,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职业道德在跨几种的具体化

39、,同时也必然体现着全民族高尚道德的共性。 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以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对用人单位负责。建设一只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全面提高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财政部门应当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入行门槛对从事会计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审查。同时,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从根本上保障财务工作能够按照会

40、计制度进行实施。 其次,要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最终使会计人员将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三)与时俱进,关注最新的会计信息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会计核算水平较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高,但有一点应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

4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理论界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日趋关注。2001年9月在日内瓦中外专家重点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问题,我国专家积极参与,现已着手进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制定,预计明年出台,这将使中小企业从制度上规范会计工作。我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42、1)适应小企业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2)针对采用独资和合伙形式的中小企业所要承担的无限责任,应考虑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特别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法规更应有专门的人员加以研究以应对当前中小企业的现状,加大宣传法律法规力度和执法力度。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

43、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与此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会计违规违法行为无立足之地。(四)加强社会监督、强化监管力度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

44、、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作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

45、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税务部门应该提高其会计监督工作的能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监督的力度税务部门在实施会计监督的过程中,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事务进行分类、分项目,不定期进行检查,在有必要地情形下还要进行实地的盘查、核对。要通过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对在岗会计人员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包括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会计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知识考核,实行优用劣汰制,优化会计队伍结构;培养复合型财会管理人才,选送会计基础较好人员进入计算机专业深造,或选计算机专业人员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使会计人员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紧

46、对财会人员、进修、后续教育。除加深专业学习外,还要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会计手段和方法,接受新事物,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财会队伍素质。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财务管理的好与不好与企业管理者关系极大,尤其是会计人员如何理财、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企业主管人员。因此要解决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要首先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依法理财的观念问题。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政府部门直

47、接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内部监督职能难以起作用,因此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通过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通过加强社会监督,促使中小企业严格按照财经法规规范建账,采用合法的原始凭证入账,遵循会计原则,搞好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国家应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其收费做出相应规范,以促使其公证地为委托客户开展服务。虽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

48、努力。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时俱进等等,让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更加的规范化,管理体制更加的科学合理,保持良好的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只有在企业内外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注 释财政部在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财会201117号文件中支出,为规范中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财务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财务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废除。)参考文献1 阎德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会计研究,2010年 2 裘宗舜、韩洪灵: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9年第11期 3 葛家澎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2009年第5期 4 葛家澎;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8年第12期 5 葛家澎: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11年第10期 6 裘宗舜、韩洪灵: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动力与阻力,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4期 7 吴保民: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历史的回顾与启示,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