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252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目: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一、 引言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可以归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范畴。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开展的比较早,国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最早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它认为比较优势即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其后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能使一国或地区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相反,一定程度的不利条件往往成为刺激一国特定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出口竞争力的来源和概念(一)出口竞争力来源目前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竞争力也分为产品,产业,企业,国家四个层次。其中

2、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属于国际竞争力的范畴的,本文通过研究国际竞争力来分析出口竞争力。1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解释在国际贸易形式中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问题,其中比较优势学说是一个经典理论.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来法学院的观点是,目前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公认的和比较权威的观点。2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不能说已经很完整,很精确,但是也为我们理解国际竞争力的含义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理解,1、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某种能力。2、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和产品。33、出口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只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来衡量

3、,因为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发展。44、出口竞争力也不仅仅是由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能力所确定的。5(二)出口竞争力概念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率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6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的主演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占领国外市场。7综上所诉,本文认为,所谓出口竞争力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或企业在各种环境中从事经济或政治等等能力。三、国外

4、对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一)国外对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回顾1、来自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李嘉图8比较优势理论来说,各国应该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的某个产业能够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创新机制和高生产效率。从著名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专家波特9教授所著中可以看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力大致可以四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时期,第四个阶段则是下降时期。10哈佛商学院的米歇

5、尔波特(1990)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则提出国家内部竞争环境是由四大因素形成,他们可以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其中由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构成,而且特别强调了政府行为对四大因素的影响,提出政府应完善和维护市场竞争规则建立相关制度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成竞争优势理论基础。引入国内后曾在我国掀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讨论热潮。发展成为延续至今的现代竞争理论。其观点认为,任何国家的产业出口竞争力都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传统的比较优势强调各国比较成本和资源禀赋的状况,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更强调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

6、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浙江纺织业的发展也应认真研究自身特点,趋利除弊,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创新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12、来自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1)经济历史学观点。经济历史学家从长期制度演进的角度研究问题。该学派认为经济体制及相关制度在产业出口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发展经济学观点。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强调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认为科技资源是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支柱。(3)企业经济学观点。对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经济学者来说,出口竞争力就等同于工业企业的竟争实力。所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就意味着提高企业的竟争能力,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营销水平。(4

7、) 各国实业界观点。注重合作的国家如北欧诸国的经理们认为,提高竞争力必须重视人才的开发;侧重于经营独立化的国家如英联邦国家的经理们则认为,劳动力适应性强,自由社会化,金融设施完善,企业家善于创新和自然资源丰富是构成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二)国外对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1、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的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于 1980 年创立了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12这套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系统实力、运行的系统关系、发展的成长能力三个层次进行了评价和分析。13具体包括八大要素,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

8、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若干具体指标组成。这八大要素分别反映出口竞争力的各个具体功能。它们的具体含义为:(1)国内经济实力。国内经济实力主要反映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14(2)国际化。国际化出口竞争力通过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程度反映其对外开放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实力。 15(3)政府管理。政府管理国际竞争力反映一国或地区政府对国际竞争力积极影响的能力。 16(4)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能反映一国或地区金融市场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力。 17(5)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国际竞争力反映一国或地区满足其企业经营基本需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体系的能力与服

9、务水平。 18(6)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反映反映企业经营、企业形象和企业创新等方面的管理实力。 19(7)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反映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 20(8)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反映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实力。 212、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马库森(Markose。,1992)认为:“在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中:(l)如果某一产业在国内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下降或者其在国内进口总额中的比例上升,并且进口总额在国内市场上占生产和消费总额的比例缩小,则该产业缺乏出口竞争力;(2)如果一个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下降或在世界市场上

10、该产业产品的进口总额中该国家所占的份额上升,则说明该产业缺乏出口竞争力。马库森的这一判断涉及了两个分析指标,一个是相对出口竞争力指数,一个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实际上,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来分析出口竞争力的指标是非常多的。22四、国内对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从1995年开始,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我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联合研究组采用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一)国内对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回顾任若恩23认为,在20实际80年代,我国所有制造业主要分支部门包括纺织业都呈现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民

11、币的贬值。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上升的明显趋势,而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几率不大,为了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张金昌24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产业竞争的结果,主要通过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市场份额、产业增加值和产业高级化程度四个方面显示出来。王丽萍(2005)认为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是以国际市场为评价舞台, 以某一产业为评价对象, 以国家为评价单元, 以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 旨在分析产业的竞争现状和国际差距、以及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为提升产业出口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而服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25(二)国内关于产业出口竞争力实证研究1、从静态

12、竞争力评价、竞争力潜在变动趋势估计、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三方面构建的产业出口竞争力实证研究的指标黄祖辉,张昱在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一文中从静态竞争力评价、竞争力潜在变动趋势估计、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竞争力变动的贡献分析三个层面,通过一系列指标与模型,构建了产业出口竞争力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框架。26(1)RCA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一国某产品出口占全球该产品出口的比例,除以一国总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比例所得的数值。其数学模型为:RCAia=(Xia/Xit)/(Xwa/Xwt)式中,Xit是I国在t时期的总出口,Xia是国家工在产品a上的出口,Xwa是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Xwt

13、是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其经济含义为当一国某商品出口在全世界某商品出口的占有率大于该国产品总出口在全世界商品总出口的占有率时,该国产品在此项商品上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反之则缺乏比较优势。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则该国产品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若RCA指数在1.5一2.5之间,则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若RCA小于0.8,则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不具备比较优势。(2)国内资源成本(DRC)与国内资源成本率(DRCR)。DRC可以定义为:某项商品的生产贸易活动,每赚取(或节约)一国际单位外汇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的价值。国内资源成本与汇率相比便得到国内资源成本率(DRCR),将D

14、RC与官方汇率(影子汇率)比较,若比值DRCR1,说明该产品的生产贸易活动的成本能够为收益所补偿;BCR1,则说明该项活动不经济,根据BCR指标大小对不同的商品生产贸易活动进行排队,其结果可以相应地反映从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哪些产品的生产贸易活动是最优或较优的,从而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主要计量指标的计量结果提供参照。2、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金碚27(1997)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一书中给产业出口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他指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现指标除了上述RC

15、A指标,还有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TheConstantMarketShareModel),简称CMS指标,即一定时期内,本国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市场份额应有的出口增长率之差。CMS值0,表示竞争力有所增强。金碚认为影响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和国际市场营销,间接因素有成本、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并且间接因素决定直接因素。金碚还认为,一种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是对各国开放的。一种产品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均能反映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的大小

16、,市场占有率高,出口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弱。3、单纯基于外贸数据的评价指标贾继锋28和范纯增29主要是按照外贸统计标准,通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额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和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的对比关系来识别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结构。(1)贸易竞争指数:TC=(EiIi)(Ei+Ii)。式中 Ei、Ii 分别表示 i 产业的出口和进口总额。TC 在 1 和1 之间变动,TC0 表示处于竞争优势,TC0 表示处于竞争劣势。 (2)国际市场占有率:MS=某国某商品出口额世界商品出口总额100。MS 越大,表示出口竞争力越强。 (3)出口市场集中度:C1=对某国的出口额出口总额100。这一指标用来分析产业出口竞争力

17、地区结构,如果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将不利于竞争力的稳定和发展。五、评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专家都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通过市场占有率、RCA指标、CMS指标等众多指标来反映,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价格、质量、营销、产品结构、汇率等;间接因素有:成本、经营管理、技术、资本实力、企业规模等。本文将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纺织业的实际情况,对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作综合评价,并分析影响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从而找出浙江纺织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参考文献1 数据摘自中国纺织信息网http:/2 史清其, 张于喆.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

18、方法 J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2) : 27 - 31.3 数据转自http:/4 Michael E.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J.Huaxia Publishing House,1985.5 朱春奎.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6 范桂玉.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03).7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J.北方出版社,20049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M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1

19、0 祁小华. 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合作经济与科技,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1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方阵CJFD收录刊11 高长春.现代纺织经济与纺织品贸易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0).12 侯云先. 战略产业博弈分析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 林毅夫,李永军.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M . 北京:2003.14 张相文. 中国纺织品竞争力强弱几何J . 当代经济,2003 , (1) .15 李淑贞,靳云丽.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J . 北方经济

20、,2008. 8.16 李淑贞,靳云丽.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8(8).17 范桂玉.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03).18 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uaxia Publishing House,1990.19 雷蒙德.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0 王昌林, 史清琪. 我国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J . 北京统计, 2001 (7) : 36 - 37.21 陈晓声. 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 J . 上海统计

21、,2001 (9) : 45 - 47.22 周燕, 齐中英. 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 J . 商业研究, 2004 (8) : 26 - 27.23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研究院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4 张金昌.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北方出版社,2008.25 王丽萍.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合作经济与科技,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1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方阵CJFD收录刊26 黄祖辉,张昱.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27 金培. 竞争力经济学M .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28 贾继锋.重构优势: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 范纯增.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优化研究,经济管理2002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