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267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XX/T XXXXXXXXX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Methods for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XX/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SN/T 1374-2004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

2、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高华、梁靓、李毅然、潘亚勤、李卫民。13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美国白蛾的检疫鉴定。2 原理美国白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白灯蛾属(Hyphantria)。以幼虫取食树叶,寄主广泛,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370余种,其中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其成虫大多产卵于寄主树冠周缘近端叶背,幼虫孵出即吐丝做网幕在内群集危害,多数计六龄或七龄。老熟幼虫寻觅树皮

3、裂缝、树洞、树下土块、瓦砾、枯枝落叶、包装物及建筑物缝隙等隐蔽处化蛹越冬。该虫有黑头型和红头型之分。五龄以上幼虫有很强耐饥力。成虫有一定飞翔能力和趋光性。这些习性使该虫很容易随木材、带叶苗木等相关货物及其包装物借助运输工具扩散。五龄以上幼虫和蛹是该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虫态。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形态特征是本标准鉴定方法的依据。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广泛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南至墨西哥。1940年传入欧洲,首先在匈牙利发现。1945年传入日本。1958年传入韩国,后经韩国传入朝鲜。1979年在中国辽宁省东部地区发现,是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1982年和1984年先后又在山东省和陕西省发现。近年来北京

4、、河北省也有美国白蛾发生的报道。3 仪器、用具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测报)灯、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镊子、剪刀、昆虫解剖针、昆虫针、指形管、毒瓶。4 试剂、材料及用途4.1 冰乙酸一份、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六份、95%乙醇15份、蒸馏水30份混匀,用于幼虫、蛹标本保存或纯白糖3 g、40%甲醛(福尔马林)5 mL、冰乙酸5 mL、甘油10 mL混匀,对保存幼虫体色有一定效果。4.2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一份、蒸馏水17份19份混匀,用于卵的保存。4.3 二甲苯,用于观察翅脉时翅的透明。4.4 70%乙醇、无水乙醇、5%氢氧化钾,用于成虫外生殖器处理。4.5 阿拉伯胶12g、冰乙酸5

5、mL、水合氯醛20g、50%葡萄糖水溶液5 mL、蒸馏水20 mL,先将阿拉伯胶放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待完全溶化后,用人造纤维棉过滤。加入冰乙酸、水合氯醛、葡萄糖水溶液充分搅匀,用于外生殖器玻片标本封片。5 现场检疫5.1 确定进境运输工具及相关货物是否来自或过境美国白蛾疫区。5.2 详细检查运输工具、货物及其包装物、铺垫材料的内外、缝隙、角落、原木的粗皮、裂缝、树洞、栽植苗木的茎枝、叶面等。5.3 在运输工具及相关货物集散场,设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测报)灯诱集成虫。5.4 将检查获得的成虫、幼虫、蛹及卵块放入相应器皿或保存液内保存。6 实验室检验6.1 将现场检疫所获得的各虫态标本置于体视显

6、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6.2 取下成虫腹部末端,在70% 乙醇中浸一下,再放入5% 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5 min6 min,清水漂洗,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多余部分,剩下完整的外生殖器;封片,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6.3 现场检疫获得的如是活的卵块或幼龄幼虫,置养虫箱内(25、RH 70%80%、透光)饲养至老龄幼虫、蛹或成虫观察鉴定。6.4 做好标本保存。7 美国白蛾鉴别特征7.1 灯蛾科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后翅Sc+R1脉和Rs脉有长距离愈合;幼虫体生毛瘤,毛丛浓密,毛长短比较一致;蛹有丝质茧。7.2 美国白蛾型的区别7.2.1 黑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黑色,五龄以前在网幕内昼夜取食,网内叶片被食

7、尽后幼虫移至另处织一新网。六龄幼虫脱离网幕分散危害,不再织网。成虫均产卵于叶背,卵块100%单层排列。7.2.2 红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桔红色,不离开网幕生活。后期幼虫昼栖夜食。网幕大,有时包被整个树冠。成虫多数产卵于叶背(约占88%),少数产卵于叶面(约占12%)。卵块多为双层或多层(约占64%),少数为单层(约占36%)。7.2.3 两型的蛹、成虫形态鉴别特征无明显差异。7.3 成虫7.3.1 白色蛾子。雌虫体长9.5 mm15 mm,翅展30 mm48 mm;雄虫体长9 mm13.5 mm,翅展23 mm36.5 mm。头部及胸部密被白色长毛,翅底色纯白。雄虫前翅由无斑到有多数暗褐色斑,

8、雌虫前翅常为白色。后翅纯白或仅有几个小斑。7.3.2 雄虫触角双栉齿状,雌虫触角为锯齿状。复眼大而突出,黑色;有单眼;喙短而细弱。7.3.3 前翅R1脉由中室单独发出,R2R5脉共柄,M1脉由中室前角发出。后翅Sc+R1脉由中室前缘中部发出,Rs和M1脉由中室前角发出。前、后翅的M2与M3脉共柄,都由中室后角上方发出,Cu1脉都由中室后角发出(参见附录B图B.1)。7.3.4 前足基节及股节端部桔黄色,胫节有1对小刺,一个长而弯,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有1对端距,但无中距。7.3.5 雄虫外生殖器的钩形突向腹方作钩状弯曲,基部颇宽;抱握瓣对称,具1发达的中央齿状突;阳茎稍弯,较抱握瓣长得多,顶端

9、有微刺突(参见附录B图B.2)。7.4 老熟幼虫7.4.1 体细长,圆筒形;头宽2.4 mm2.7 mm,体长22 mm37 mm,头宽大于头高。7.4.2 黑头型头黑色,具光泽;体色暗;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黄色,体背毛瘤上毛丛呈棕褐色;背部有一条深褐至黑色宽纵带,侧线、气门下线浅黄色。红头型头和背部毛瘤橘红色,毛瘤上散生褐色或黑色刚毛;体色由淡到暗色;几条纵线乳白色,终止于每节的前缘或后缘。7.4.3 单眼Oc3靠近Oc4,Oc2远离Oc1,Oc6与刚毛So1十分接近(参见附录B图B.3)。7.4.4 上唇凹约为唇高的三分之一,后唇基白色;上颚具4个端齿,无内齿。7.4.5 胸部各节毛瘤V

10、1为单刚毛;前胸(T1)毛瘤D2退化,毛瘤SD1微小且与SD2相接;中、后胸(T2、T3)毛瘤D1与D 2、L1与L2完全愈合;第一至第七腹节(A1-A7)上毛瘤D1约为D2的三分之一大,毛瘤L1部分位于气门(SP)下缘水平线之上;第九腹节(A9)毛瘤D1、D 2和SD1相互邻接,毛瘤L1和L2愈合,L3缺如(参见附录B图B.4)。7.4.6 气门(SP)长椭圆形,边缘黑褐色;前胸、第七、第八腹节上的气门长径比为1.311.8。7.4.7 趾钩单序,异形中带排列;中间趾钩10根14根,等长,两侧趾钩各10根12根。7.5 蛹7.5.1 蛹长8 mm15 mm,宽3 mm5 mm;初化蛹淡黄色,

11、后渐变为暗红褐色。7.5.2 头部圆,额和触角(a)基部略膨大;上唇(lbr)小,但明显;触角(a)不达中胸足(l2)端部;前翅(w1)伸达第四腹节(A4)的约四分之三处(参见附录B图B.5)。7.5.3 中胸背板稍凹,前翅(w1)侧稍缢;头部、前胸和中胸布满小而不规则皱纹刻斑;后胸节和腹部各节除节间沟外密布浅凹刻点;胸部背面中央具一纵脊。7.5.4 第五至第七腹节(A5-A7)沿前缘具1凸缘,并具光滑浅色深沟。第四至第六腹节(A4-A6)沿后缘也具同样的凸缘,前凸缘接近气门;气门椭圆形,稍凸出。7.5.5 臀棘(Cr)由8个15个细刺组成,每刺端部膨大呈盘状,长度几乎相等(参见附录B图B.5

12、)。7.5.6 茧灰白色,薄、松丝质,混以幼虫体毛。7.6 卵7.6.1 近球形,直径0.4 mm0.5 mm,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表面有多数规则小凹刻。7.6.2 卵粒整齐排列成块,覆盖有雌虫鳞毛;卵块含卵约300粒500粒。8 结果判定8.1 成虫符合8.3形态特征,可判定为美国白蛾。8.2 幼虫符合8.4形态特征,可判定为美国白蛾。8.3 蛹符合8.5形态特征,可判定为美国白蛾。9 样品保存经过鉴定的美国白蛾应永久保存,幼虫和蛹用保存液保存,成虫用昆虫针做成针插标本,并加注明时间、地点、寄主、采集人等信息的标签。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美国白蛾分布及寄主A.1 美国白蛾分布北美洲:

13、美国、加拿大南部。南美洲:墨西哥。欧 洲: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奥地利、俄罗斯、法国、波兰、保加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维尼亚、乌克兰。亚 洲:日本、韩国、朝鲜、中国(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天津)。A.2 美国白蛾寄主楝科: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榆科:小叶榆Ulmus parvifolia Jacq.、白榆Ulmus pumila L.。桑科:桑树Morus alba L.、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茄科: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枸杞Lycium c

14、hinense。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山槐Albizia kalkor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银杏科:银杏Ginkgo biloba L.。杨柳科:柳树Salix babylonica、杨树Populus、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胡桃科:胡桃Juglans regia L、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壳斗科: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橡树Quercus pal

15、ustr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木兰科:玉兰Magnolia denudata。蔷薇科:苹果Malus domestica、梨Pyrus spp. 、 李Prunus salicina Lindl、酸樱桃Cerasus vulgaris Mill、甜樱桃Prunus avium、杏树Prunus armeniaca L.、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海棠Malus spectabilis (Ait.) Borkh.、蔷薇Rosa multiflora、桃树Prunus persica、月季Rose chinensis、梅Japanese aprico

16、t、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玫瑰Rosa rugosa、山荆子Malus baccata、樱花Prunus serrulata、小桃红Amygdalus triloba (Lindl.) Ricker。禾本科:玉米Zea mays等。大麻科:大麻Cannabis sativa。葡萄科:葡萄Vitis vinifera、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鼠李科:枣树Zizyphus jujuba、酸枣Zizuphus.spinosus Hu.。木犀科:女

17、贞Ligustrum lucidum、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探春Jasminum floridum Bge.、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雪柳Fontanesia fortunei、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锦葵科:木槿Hibiscus syriacus。漆树科: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柿树科: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inn。桦木科: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榛子Corylus chinensis。忍冬科: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接

18、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锦带花Weigela florida。卫矛科:大叶黄杨/冬青卫矛Buxus megistophylla Lvl。苦木科: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芸香科: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杜仲科:杜仲Eucommia ulmoides。紫葳科:楸树Catalpabungei C.A.Mey、梓树Catalpa ovata Don、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无患子科:白蜡槭Acer negundo。桃金娘科: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 。杜鹃花科:杜鹃Rhododendron spp.

19、。千屈菜科: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悬铃木科:悬铃木Platanus 。BB附录B (资料性附录)美国白蛾形态特征图示 图 B.1 前、后翅脉 图 B.2 雄虫外生殖器,示抱握瓣、阳具 图 B.3 老熟幼虫头部正面观,示单眼 图 B.5 蛹腹面观,示腹末图 B.4 老熟幼虫体毛位 图 B.6 美国白蛾雄成虫 图 B.7 美国白蛾雌成虫图 B.8 美国白蛾幼虫CC附录C (资料性附录)美国白蛾主要近似种重要形态特征及其为害、分布C.1 星白雪灯蛾Spilosoma menthasiri (Esper)又名星白灯蛾C.1.1 成虫:白色,翅展33-46mm。下唇区和触角暗褐

20、色。雌雄虫前翅白色,黑斑或多或少,个体差异较大。腹部背面除基节和端节外黄色或红色,背面、侧面和亚侧面各有一列黑斑。前、后翅的M2、M3不共柄。前足胫节端部无齿。后足胫节有一对中距和一对端距。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端部显著膨大,阳茎端无齿,阳茎基环端弧形。C.1.2 幼虫:暗褐色,毛簇为黑褐色。背部有一条红黄色带。气门白色。头黑色。C.1.3 蛹:黑色,有闪光。C.1.4 卵:浅黄色。C.1.5 为害:玉米、大豆、糜子、高粱、谷子、杂豆、西瓜、甜瓜、向日葵、麦类、桑、甜菜、薄荷、蒲公英、蓼、荨麻等。C.1.6 分布:内蒙古、浙江、河北、陕西、安徽、江西、福建、云南、江苏、四川、贵州、东北、湖北;日本

21、、朝鲜、欧洲。图 C.1 星白雪灯蛾成虫(仿方承莱图)C.2 白雪灯蛾Spilosoma niveus(Mntris)又名白灯蛾C.2.1 成虫:白色,翅展55-80mm。下唇须基部红色,第3节黑色。翅白色无黑斑。腹部白色,除基部及端部外侧面有红斑,背面与侧面各有一列黑点。前、后翅的M2、M3不共柄,M3与Cu共柄。前足基节和腿节上方红色,胫节端部无齿。后足胫节有一对中距和一对端距。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细长,无腹内突,阳茎端有齿,阳基端中央内凹,两侧弧形。C.2.2 幼虫:红褐色,节间带色较暗,密被灰黄色长毛。气门白色。头赭黄黑色,具V形斑。C.2.3 蛹:纺锤形,暗褐色。C.2.4 卵:淡绿色

22、。C.2.5 为害:高粱、大豆、小麦、黍、车前、蒲公英等。C.2.6 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日本、朝鲜。图 C.2 白雪灯蛾成虫(仿方承莱图)C.3 红腹白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又名人纹污灯蛾C.3.1 成虫:白色,体长20-26mm。下唇须红色,顶端黑色。翅白色无黑斑。腹部背面除基部及端部外红色且中央有一列黑斑。前翅黄白色,翅内侧有一黑点,外缘至后缘通常有一斜列黑点,中室上角通常有黑点。后翅略染红色。前、后翅的M2、M3不共柄。前足胫节端部无齿。后足胫节有一对中距和一对端距。雄虫外生

23、殖器抱握瓣端顶宽,中央内凹,腹内方形,抱握瓣端部为全长1/5。阳茎端侧有齿,阳基环端中央内凹,两侧圆弧形。C.3.2 幼虫:体黄褐色,密被棕黄色长毛。中胸及腹部第l节背面各有横列的黑点4个。腹部第7-9节背线两侧各有1对黑色毛瘤,腹面黑褐色,气门、胸足、腹足黑色。C.3.3 蛹:棕褐色,末端具12根短刺。C.3.4 卵:圆球形,淡绿色。C.3.5 为害:桑、大豆、棉花、玉米、甘薯、马铃薯、蓖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C.3.6 分布:华东、华北、湖北、四川、云南;日本、朝鲜、菲律宾。图 C.3 红腹白灯蛾成虫C.4 姬白灯蛾Spilarctia rhodophila (Walker)又名姬白污

24、灯蛾C.4.1 成虫:白色,翅展30-50mm。下唇区除基部红色皆为黑色。前翅中室上角有一黑斑,其外侧有一列斜的黑斑。后翅中室端有一黑斑。腹背红黄色,中央一列黑斑。前翅M2、M3共柄,后翅M2、M3不共柄。前足胫节端部无齿。后足胫节有一对中距和一对端距。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端部钝圆,腹内突呈弧形三角形,阳茎端侧有少数齿,阳茎基环端弧形。C.4.2 幼虫:头部红褐色,背区暗褐色,具有一系列白色短带,侧面浅褐色,长毛簇着于黄色毛疣上。C.4.3 为害:桑、李。C.4.4 分布:东北、四川、陕西、湖北、台湾、云南;锡金、缅甸、印度、日本。图 C.4 姬白灯蛾成虫(仿方承莱图)C.5 柳毒蛾 Leuco

25、ma candida StaudingerC.5.1 成虫:白色,体长20mm,翅展40-50mm。触角主干白色,无单眼。后翅Sc+R1与Rs在中室约1/3处相连接,形成较大的基室。足胫节及跗节具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部末端无黄色毛簇。雄性外生殖器抱握瓣边缘呈齿状突起。C.5.2 幼虫:黄褐色,背部有橙褐线两条,两侧有黑褐色纵带各一条。各节有赤黄色小瘤状突。C.5.3 蛹:长椭圆形,黑褐色,背面有黄褐色细毛。C.5.4 卵:灰白色,扁圆形,被有泡沫状白色胶质分泌物。C.5.5 为害:杨、柳、白蜡等。C.5.6 分布: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图 C.5 柳毒蛾成虫(仿蔡邦华图

26、)美国白蛾主要近似种检索表1. 成虫无单眼;幼虫腹部第6、7节背面有翻缩腺-柳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成虫有单眼;幼虫腹部第6、7节背面无翻缩腺-22. 后翅M2M3共柄;前足胫节胫端有1对齿;后足胫节无中距-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 后翅M2M3不共柄;前足胫节胫端无齿;后足胫节有1对中距和1对端距-33. 前翅有黑斑-4 翅白色,无黑斑-54.前翅M2M3共柄;雄性外生殖器抱握瓣端部为全长1/5,阳茎端侧有齿-姬白灯蛾Spilarctia rhodophila (Walker) 前翅M2M3不共柄;雄性外生殖器抱握瓣端部为全长1/2,阳茎端侧无齿-星白雪灯蛾Spilosoma menthasiri (Esper)5. 腹背白色;雄性外生殖器无腹内突-白雪灯蛾Spilosoma niveus(Mntris) 腹背红色;雄性外生殖器腹内突呈方形-红腹白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