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369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防管线损坏事故应急预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原则32.编制依据33.工程概况34.风险危害程度分析及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4.1风险及危害程度分析4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5.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65.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65.2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65.3各专业组职责76.监控与预警96.1危险源监控96.2预警管理107.应急响应107.1应急响应分级107.2响应流程137.3应急内容168.风险事件处置措施218.1防管线破坏措施218.2管线破坏应急措施229.应急保障249.1应急队伍保障249.2应急物资保障259.3应急机械装备269.4应急结束279.5应急恢复2710.检验与更新2711.管线破坏事故应急救援

2、联络2811.1项目事故救援应急领导小组2811.2管线产权单位事故救援联络人2911.3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联络2912.发布与实施30预放管线破坏事故应急预案1.编制原则防管线破坏应急抢险工作坚持“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工程建设防管线破坏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地上、底线管线布设情况,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组织施工,全力以赴做好防管线破坏应急抢险工作。2.编制依据(1)北京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4

3、)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7)国家、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9)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北京地铁16号线06标西北旺站设计图纸、管线综合设计图纸。3.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包括一站二区间,西北旺站、永丰南站西北旺站区间(以下简称永西区间)、西北旺站西马区间风井(不含)(以下简称西西区间),即右K11+181.300至右K14+314.600。其中,西北旺站为地下岛式车站,双层三跨框架结构,总长236.6m,标准段宽21.1m;车站顶板覆

4、土范围3.74.7m,底板埋深18.65m;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A出入口采用明、暗挖结合施工,其余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始发井,北端设盾构接收井。永丰南站西北旺站区间起讫里程为右K11+181.300右K13+046.798,区间总长为1865.5m,本段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西北旺站西马区间风井(不含)起讫里程为右K13+292.800右K14+314.6,长约1021.8m(双线延米),本段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标段处于永丰路主干道上,该地段地下管线纵多,经前期管线改移后,部分管线距离基坑较近,因此在进行地铁施工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来防止管线被破坏以及破坏后采取何种方式

5、进行抢险为本预案的重点。4.风险危害程度分析及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风险及危害程度分析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对于管线破坏类风险中,较大的风险因素如下:4.4.1施工造成的管线破坏 在地连墙施工与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未做好前期的方案制定与管线改切,便可能造成下列主要管线受损或者破坏,而造成严重后果。给水管线破坏; 电力线缆破坏;通信线缆破坏;燃气管线破坏;军缆破坏;雨、污水管线破坏。4.4.2自然灾害大风、地震、雷电等可能

6、造成燃气管泄漏、供水管破坏、通信线缆破坏、电力线缆破坏、结构破坏、场地扬尘等严重影响。工程实践证明,只要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执行正确的专项方案,完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这些常见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与避免的。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效。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5.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5.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 长: 马文科领导小组

7、副组长:仇志龙、王涛、解清超、杨威虎抢险抢修组:廖大才、井红光、周成全、吴斌、温文兵、柳林、张广井、崔永亮安全保卫组:乔磊、闫浩工程技术组:李双全、黄水灵物资保障组:陈安民、王文玄医疗救护组:王 蓓、杨振川通讯联络组:杨 勇、任国荣成立应急救援专业领导小组,由组长统一负责指挥现场施工应急救援,由项目专职电工负责指导专业救援。各工区架子队各部门均成立以架子队长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现场关键施工区域均要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在本标段或临近本标段发生管线损坏事故时,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抢险的行列。5.2应

8、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管线破坏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抢险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5.3各专业组职责5.3.1组长主要职能及职责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的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响应组织

9、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5.3.2副组长主要职能及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响应。保持与事故现场各应急响应组组长的直接联系。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对策和建议。组织本单位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响应组织、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

10、急救援协议。5.3.3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通讯联络组职责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技术支持组职责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安全组职责负责事故报告工作。负责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执行、传达应急救援命令,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保卫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保持抢险救援

11、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抢险抢修组职责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治组职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勤保障组职责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

12、救援的物质及设备。6.监控与预警6.1危险源监控安全组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报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资料信息。各部门应当依照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好本部门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报公司安全保障部备案。6.2预警管理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由安质部负责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危险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工区作业队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

13、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控制、降低损失的目的。7.应急响应7.1应急响应分级根据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附件九“施工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参考”对事故等级进行规定,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突发事件分级的要求,有本工程相关的突发事件分级如下:依据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1)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2)造成100人(含)以上重伤的(包括急性中毒,下

14、同);3)造成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4)造成军队或中央单位的供电、供水、通信等线路运行中断或城区大范围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产生特别严重的后果的;5)造成地上及周边中医药基础设施、建筑物、构筑物、桥梁、铁路等毁坏或丧失使用功能并出现二次伤亡事件,社会影响特别巨大的。(2)重大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级)1)造成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2)造成50人(含)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3)造成5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4)造成城区较大范围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产生重大严重后果的;5)造成地上及周边基础设施、建筑物、构筑物结构破坏、既有线运营安全受严重影响,并

15、可能出现二次伤亡事件,社会影响重大的。(3)较大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1)造成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2)造成10人以上(含)50人以下重伤的;3)造成10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4)主要交通干线及桥梁受损,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的;5)水、电、气、热、通信等管线主干管断裂,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的。(4)一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件1)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2)造成3人(含)以上10人以下重伤的;3)造成1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根据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需要强化各单位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突发的各类环境风险事件和自身

16、风险事件的应急与抢险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险,防止风险事件影响和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轨将一般轨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由高到低氛围A、B、C、D、E五个级别,即:A:符合下列任一条款的,属于A级事件: 死亡2人或重伤5人(含)以上10人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 主干道、次干道及桥梁受损,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 水、电、气、热、通信等管线支线断裂或停止使用的,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的。 重要建筑物受损,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B:符合下列任一条款的,属于B级事件: 死亡1人或重伤3人(含)以上5人以下 直接经济

17、损失3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 重要地段周边地表出现过大沉降,并对各类建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构成重大隐患的; 后续工程施工造成已完工程的结构受损的; 工程主体结构或支护体系局部破坏需拆除重新建设的。C:符合下列任一条款的,属于C级事件: 重伤3人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300万元以下; 次干道、支道及桥梁受损,但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不大的; 周边建筑物受损但不属于危房可继续使用的; 水、电、气、热、通信管线入户断裂的; 发生地表过大沉降、拱顶坍塌、建筑物、管线变形过大,基坑隧道涌砂涌水、盾构姿态偏移较大等较严重的风险事件。D: 符合下列任一条款的,属于D级事件

18、: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 发生围(支)护结构失稳,基坑边坡滑移、隧道突泥涌水、有毒气体中毒、基坑隧道渗漏、隧道初支失稳、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土体不稳和渗漏及管片错台与破裂等有一定影响的风险事件的; 工程主体结构或支护体系局部受损,社会影响不大的。E: 符合下列任一条款的,属于E级事件: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 出现险情征兆的; 风险事件影响范围在施工围挡内,社会影响不大的。7.2响应流程7.2.1响应程序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一般为:接警与通报、指挥与控制、现场救援、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应急结束等几个程序。分级应急响应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蓝色、黄色)1)当事故或紧急

19、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安全总监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现场安全总监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向项目经理报告。重大事故的响应(红色、橙色)1)当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项目经理部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公司及集团主管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立即到现场协助调查处理。扩大应急响应扩大应急定义扩大应急:指突发突发紧急事件危害、影响程度、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突发紧急事件发展态势,应急机构或者单位通过采取进一步有力措施、请求支援等方式,以尽快使受影响地域、

20、区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的总称。扩大应急响应1)预计工程项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较重大突发紧急事件时,由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办公室报请主要领导批准,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依据事件等级,项目经理、安全副经理或总工程师坐镇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领导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 2)如果突发紧急事件的事态进一步扩大,预计仅凭现有的项目应急管理人员、应急设备、应急物资难以实施有效处置,这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项目所在地的当地政府、消防、警察、医疗等部门报告,报请上级领导机构、地方政府机构提供人员、物资等参与处置突发紧急事件的工作。 3)当突发紧急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已十分严重,已经扩大到上

21、级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部门难以有效控制的范围内时,需要其他省市或者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这时突发紧急事件应急管理负责小组应将情况立即上报更高一级管理部门与政府部门,由上级统一协调、调动天津市地区各方面应急资源共同参与事件的处置工作。7.2.2应急响应程序工作流程图 本工程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如图7-2-2所示。图7-2-2:工程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7.3应急内容7.3.1.信息联络与报告发生管线破坏等突发事件,应将主要情况报告项目部应急领导组,并根据需要提供进一步的情况及资料。事件报告和记录应包括的内容提要: 事件类别;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位置地点;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事件概况和处理情况; 现场人

22、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事件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情况,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请求公司协调、支持的事项; 报告人的单位、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各单位、机构的人员都应建立电话记录本和应急工作记录本,对整个应急行动过程进行记录。应急工作小组安排对公司整体应急工作的记录, 记录介质可以是人工记录也可以是电子录音记录。应急工作小组收集汇总全部应急活动记录并作为总结资料。7.3.2信息上报对于项目施工现场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应做好信息上报。对于信息上报应遵循一下要求: 信息上报原则 及时性原则无论是局内部门之间的信息报送,还是对待上级单位或外联单位的信息上报,均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上报。如发生死亡、

23、重伤或重大经济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局指挥部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或事故责任单位应于接到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准确性原则对于所需上报的信息一定要保证真实可靠、有据可依、文字表述准确、用词严谨、分析恰当、数字精确,不得瞒报谎报。审批性原则所需上报的信息要经过严格审批,经部门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方能进行上报。上报内容信息报送内容包括: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内部全体部门对外所有文字、数字的报送;按上报形式分为:一般性数据报送和特殊性信息报送,一般性数据报送是指经常报送的经营类数据报表、文字说明;

24、特殊性信息报送是指各部门对外报送的特殊说明、涉及本单位重要经营数据、企业形象的文字行材料或数据。信息报送方式一般性数据信息报送:各部门上报的信息稿件、数据表格等基础数据汇总完成后,填写信息上报审批单,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上报后的信息基础数据及审批单应留存本部门,待备查;特殊性信息上报: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后,送交主管部办负责人审批签字(市场部或综合办),再交由主管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上报,上报后的信息基础数据及审批单应留存安质部,由安质部负责整理、存档。相关考核一般性数据信息上报和特殊性信息上报的范围由上报信息主要负责人把关;对于把关不严、处理不当,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损害单位形象的上报信息,由

25、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共同承担相应责任直至通报批评;信息上报工作的优劣直接纳入负责人年终考核范围。信息发布在应急过程中,如有媒体和公众在场,由项目总工程师对媒体记者和公众发言;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工作,接受他们的采访,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安全人员和法律人员及其他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当项目的紧急情况对周围居民造成危险,指定的通讯负责人应当与当地的主管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或环境部门保持联系。周边居民应该得到紧急情况的简单介绍和必要说明。对于施工过程中紧急情况应急发生后,如若突发紧急情况涉及到相关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污水、雨水、热力、交通信号、燃气等),应立即向相关管

26、线的管理部门发布信息通告,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处理相关突发情况,避免紧急情况恶化与损失扩大。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依据情况轻重,在需要的时候应及时向当地辖区派出所、消防局、急救中心、环境部门等发布紧急情况信息。7.3.3应急响应行动红色应急响应行动(特别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及险情应由事故单位立即上报局指挥部及公司。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通知指挥中心有关成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并将有关情况向局里汇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根据事故的类别和特点,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通报

27、、寻求地方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对现场救援提供支持。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局里的建议,确定事故救援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确定的应急救援方案指挥应急队伍实施应急救援。当出现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初始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立即决定扩大应急程序,请求外部支援。橙色应急响应行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橙色应急响应由各项目负责启动,项目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通知本项目指挥中心有关成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并将有关

28、情况向公司汇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前往事故地点,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通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指导救援行动。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议,确定事故救援方案。依据确定的事故救援方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控制事故扩大、蔓延,展开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治安保卫、事故调查等应急救援工作。当出现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向公司申请实施红色级响应行动。随时向公司报告有关事故进展情况。黄色应急响应行动(较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发生黄色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事故项目按

29、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人员安全,消除社会影响。当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启动橙色响应行动。蓝色应急响应行动(一般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发生蓝色及以下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发生事故项目按事故程度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采取必要措施,消除社会影响,尽量减少损失。当发现事故处理困难,事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加重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启动黄色响应行动。8.风险事件处置措施8.1防管线破坏措施工程开工前,应结合管线综合图对作业场区内进行详细的管线复查,并形成复查记录,复查时应联系管线产权单位现场负责人,对地下管线进行确认。明挖基坑施工前,应对无法进行保护的管线进行改移,改移后方

30、可进行基坑施工。对于不进行改移而需要保护的管线,必须与管线产权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编制管线保护方案,现场实施时经双方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施工。地连墙成槽机开挖与土方开挖等工作作业前,必须先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管线探测,探槽开挖深度为管线综合图纸中给出的现状管线埋深2米以下,且应开挖至原状土为止,确认无地下管线后方可采用机械开挖。在进行基坑或出入口、风井暗挖隧道施工前,应对附近管线进行预埋监测点,并读出初值,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监测频率,通过监测数据来检查管线是否存在变形、沉降等情况,若发现管线变形、沉降较大,必须立即停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管线变形进一步扩大。在地面上

31、进行施工时,应注意附近是否存在架空线,若存在架空线,现场作业时应有专门指挥人员进行指挥,防止机械、设备挂断地上线路。8.2管线破坏应急措施8.2.1给水管线断裂应急措施立即到给水管上游闸井处,通知自来水地区主管单位,打开闸井并关闭给水阀门。对基坑周围进行当土围堰,避免水进入基坑内浸泡基坑,造成基坑坍塌险情。地面以上的水应采取合理引流通道,引至城市排污系统。在现场进行抢险的同时,根据应急响应流程向管线产权单位及有关单位进行上报。管线抢修完成后,需经产权单位检查没有隐患后,施工现场方可复工。8.2.2通信管线破坏应急措施因施工造成通信管线断裂事故发生后,现场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情况,并立即通

32、知产权单位到现场进行抢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判断事故大小立即上报相关单位。现场险情排除,加强保护措施后,方可复工。8.2.3电力管线破坏应急预案现场施工使电力管线断裂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立即从驾驶室中离开,严禁驾驶机械设备驶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电力管线断裂处四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围堰,防止地表水流至电线裸露处,产生触电事故。立即通知电力维修部门进行现场维修。对维修好的部位应重点加以保护,避免出现二次断裂。电力管线抢修完成后,需经电力部门检查无隐患后,施工现场方可复工。8.2.4燃气管线破坏应急预案现场施工使燃气管线破裂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立即从驾驶室

33、中离开,严禁驾驶机械设备驶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迅速在燃气泄漏周边建立警戒区,疏散附近人群,避免周边一切明火与电气作业,避免燃气着火与爆炸。立即通知燃气部门,关闭相关燃气管线供气阀门并进行管线维修。对维修好的部位应重点加以保护,避免出现二次断裂。管线抢修完成后,需经相关单位检查没有隐患后,施工现场方可复工。8.2.5雨、污水管线破坏应急预案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对受损的雨、污水管道缺、裂孔缝进行封堵,避免封堵缺口用的材料进入管道而造成管道堵塞。对基坑周围进行当土围堰,避免雨、污水进入基坑内浸泡基坑,造成基坑坍塌险情。地面以上的雨、污水应采取合理引流通道,重新引至城市排污系统。在现场进行抢险的

34、同时,根据应急响应流程向管线产权单位及有关单位进行上报。管线抢修完成后,需经产权单位检查没有隐患后,施工现场方可复工。9.应急保障9.1应急队伍保障9.1.1培训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演练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9.1.2预案修订与完善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

35、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9.2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由项目部物设部主要负责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物资器材、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根据建筑工程事故类别、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应急救援物资在施工现场配备,并应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协调好社会资源,以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和扩大应急之需。应急物资保障人:陈安民 周成全 王亚刚具体的应急物资准备明细表,如

36、表9-2。表9-2、应急物资明细表名 称规格型号数 量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安全帽50顶安全带20付8#铅丝500kg彩条布卷/240m230卷12#铅丝500kg塑料薄膜卷/200m230卷方木10m3担架5付水管/水袋1000m灭火器泡沫50个电工工具5套灭火器干粉50个应急灯10台对讲机10部十字扣5000个止血袋10个氧气袋5个防毒面具10付麻袋50个手电筒10个麻绳(20)25m若干消毒药品若干砂200t石200t325水泥50t425水泥20t铁锹30 把水玻璃液50t聚氨酯剂500kg电线300m脚手架500m尼龙袋子1000条9.3应急机械装备在施工前成槽机、吊车、挖掘机、自卸车、

37、装载机等施工机械均已到场,并检查机械性能、状态,同时机械设备经报验审批合格方可施工,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交底,施工时现场配备相应的机械进行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抢险机械设备清单,如表8-2所示。表8-2:施工机械设备明细表名称单位数量型号规格挖掘机台3Sk230汽车吊台525t运输汽车台20发电机台5150kw水泵台20潜水泵无齿锯台5注浆机台5电焊机台3切割机套2卷扬机台25T9.4应急结束当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扩大发展,伤员已得到相应的救护,现场险情已排除,现场经检测没有危险,现场救援工作视为结束,此时可以由指挥中心发布指令,解除紧急状态,并通知相关单位或周边社区,事故危险已解除。施工发

38、生后,项目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写出事故报告,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9.5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后,经批准,事故责任单位应组织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10.检验与更新应急预案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响应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检验测试的方法有桌面推演,计算机模拟,功能性演练和现场实际演练。演练应做好记录。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后,应根据测试结果对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和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找出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问题,对于在抢险过程中发现的不当之处采取予以补充、修复,更新,改进应急准

39、备和响应过程,使之完善。11.管线破坏事故应急救援联络11.1项目事故救援应急领导小组北京地铁16号线06标段项目部通讯录序号姓 名职 务电 话备 注1马文科项目经理189113961752仇志龙项目总工131204269393王涛安全总监138914906094周成全财务部长135815743305陈安民物设部长139100271656任国荣综合办公室152238362877王蓓合约部长186919854268徐新权工程部长189112631649井红光车站副经理1305105161010乔 磊安质部长1861814654511刘 芳出纳1891165974412董凤清资料员18633037

40、10713解清超区间风井副经理1881011232114杨威虎区间风井总工1369307984515廖大才区间风井副经理1361120806216李双全区间风井土建总工1803913227917黄水灵区间风井工程部长1381037285118温文兵区间风井工程副部长1806606563619闫浩区间风井安全主管1890328770720柳林区间风井测量主管1314671785821张广井区间风井电工主管1322011397822崔永亮区间风井工长1580110556923温丽华区间风井办公室1596010590624陶新莉资料员1586182535511.2管线产权单位事故救援联络人16号线西

41、北旺站施工范围管线抢修单位联络人序号姓 名单位(管线)电 话备 注1赵爽北京市电话工程公司(电信)133662953362李强自来水禹通北部门(上水)139118154973师增国海乾元众力(联通)135013916294季友生天兴燃气(燃气)136930975365刘工燃气139101682356张建新雨水133811359657刘工电力1350139162989101111.3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联络地方监管部门联络表序号单位联系人联系人电话1快轨公司安监室安质部长周秀普186000158232快轨公司二部现场甲代杨森林186140404083北京正远总监办总监王斌138012428574集团公司安质部安质部部长由占国139011507605集团公司指挥部姜宏勋139116739816海淀区安监室值班电话826112207海淀区建委值班电话010-59810179 010-598101898海淀区公安局9轨道交通派出所10西北旺派出所值班电话11海淀区非紧急求助中心电话值班电话9618112海淀区消防大队值班电话13北京市气象局值班电话14总参谋部总医院值班电话0106677502412.发布与实施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14年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