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624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批准: 审核: 编制: 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一矿2011.02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编制依据、目的、目标、原则1.1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2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我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编制目标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逐步完善处置

2、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系统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污染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4编制原则1.4.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4.2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我矿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

3、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1.4.3平战结合,专兼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管辖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具体包括:2.1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2.2

4、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3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4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2.5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2.6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应急组织指挥系统与职责3.1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矿领导班子及其他副矿级领导成员:综合部、生产技术部、安通部、调度室、警卫室,汽运队。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矿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研究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排除、减害工作方案、措施以及决定其他重要事项;统一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工

5、作,及时向上级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辖区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处理进展情况。3.2应急成员单位职责3.2.1调度室:负责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协调、组织、指挥成员单位进行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处理。3.2.2警卫室:负责按照划定的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3.2.3汽运队:负责对现场的道路疏导和交通管制。3.2.4生产技术部:负责现场所需器材工具等供给工作。3.2.5安通部: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3.2.6综合部:事故处理终结后,依据环保处提供的终结报告及取证材料,追究环境污染事故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做好受害人员的安抚工作。4、矿应急响应条件4.1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可能发生严重危险化学品泄漏;4.2

6、出现较轻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事故;4. 3由于火灾、爆炸引起的一般环境污染等事故;4.4放射源的辐射屏蔽丧失或放射源轻度泄漏;4.5集团公司指挥部指令启动。5、应急救程序5.1信息报送与处理5.1.1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0分钟向调度室汇报,值班调度立即汇报矿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向地方政府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5.1.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7、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5.2应急启动矿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响应机制,成立应急现场指挥部,带领各应急小组携带所需设备立即赶赴指定现场。

8、5.3现场控制警卫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汽运队要对事件发生现场周围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安全疏导救援车辆。环保队在上级监测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种类,出具监测数据。5.4现场调查现场指挥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了解事发地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表及地下水文条件、重要保护目标及其分布等情况,并进行现场勘察工作。5.5现场报告现场指挥部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矿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人员、设

9、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5.6污染处置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专家咨询组的意见,向矿应急指挥部汇报污染处置方案。对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应现场调查或勘测事故发生地有关空气动力学数据(气温、气压、风向、风力、大气稳定度等)。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环境监测组需测量流速,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迅速联合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5.7污染事件消息发布矿应急指挥部要组织召开事故处理分析会,按照国家保密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秘密范围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新闻发布管理办法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汇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其

10、他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事件信息。5.8污染跟踪现场指挥部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突发事件消失。5.9污染警报解除污染警报解除由现场指挥部根据监测数据报应急指挥部同意后发布。5.10调查取证事故调查组要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尽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材料,科学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5.11结案归档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归纳、整理,形

11、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档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6、奖励与责任6.1对环境污染事故灾害应急行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6.2对未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6.3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救助工作。7、应急处置工作保障7.1应急能力建设要求7.1.1矿设立环境事件常备应急队伍;各单位应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环境能力;要对消防、防化等应急人员进行组织和培训,形成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网络,保证在污染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防护、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7.1.2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12、完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内部制度,加强培训和演练。建立环境安全专家咨询组,确保在事件发生后专家咨询组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7.2装备建设应急队伍必须配备必备的交通、通讯、调查取证、人员防护工具。7.3培训与演练要加强应急队伍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具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专门人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以积累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经验,增强实战能力。8、日常防范要组织开展对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单位的普查,加强放射源的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确职责,严防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事件报告记录表填报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对象(接电话者)批 准报告主要内容事发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趁势、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