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156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二一一年三月前 言去年,各地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选择了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配套推广了一批高效实用的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农业部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市)、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稳定发展。为确保水稻高产创建取得更大成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各位专家,认真分析我国水稻各主产区的生态条件、种

2、植制度和技术水平,分区制订了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生产全过程的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该模式图从目标产量入手,推荐适宜的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提出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的技术措施,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各地要在综合分析示范片气候、土壤、水源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方案,规范技术模式,指导农民抓好技术措施落实,提升农业产出率和水稻生产能力。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琼雷亚区早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琼雷亚区晚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粤桂南亚区早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粤桂南亚区晚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粤

3、桂中亚区早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5粤桂中亚区晚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6粤桂北亚区早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7粤桂北亚区晚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8四川稻区杂交中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9重庆稻区杂交中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0贵州稻区杂交中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1滇西南稻区杂交籼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2云南高原坝区粳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3湘南双季早稻亩产53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4湘南双季晚稻亩产52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

4、模式图.15湘中双季早稻亩产53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6湘中双季晚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7湘北双季早稻亩产47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8湘北双季晚稻亩产53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19江西省双季早稻亩产48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0江西省双季晚稻亩产52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1安徽沿江地区双季早稻亩产475公斤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图.22安徽沿江地区双季晚稻亩产525公斤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图.23浙江省双季早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4浙江省双季晚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5鄂东南双季早稻亩产450公斤高产

5、创建生产技术规范模式图.26鄂东南双季晚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生产技术规范模式图.27湘西和湘南丘岗山区一季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8湘北洞庭湖平原区一季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29江西单季中籼亚区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0安徽江淮单季稻亚区水稻旱育稀植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图.31安徽沿淮单季稻亚区旱育稀植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2浙南单季籼稻亚区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3浙中单季籼粳亚区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4浙北单季粳稻亚区直播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

6、式图.35江汉平原单季中籼亚区水稻亩产7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6鄂中北单季中籼亚区水稻亩产7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7鄂西北单季中籼亚区水稻覆膜湿润栽培亩产7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8江苏沿江太湖亚区单季稻机插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39江苏里下河亚区单季稻机插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0江苏里下河亚区单季稻旱育稀植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1江苏淮北亚区单季稻旱育稀植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2辽宁东部沿海稻区亩产6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3辽东山地丘陵稻区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7、44辽宁中部平原稻区超级稻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5辽西山地丘陵稻区亩产6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6吉林东部稻区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7吉林中部稻区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8吉林西部稻区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49黑龙江第一积温区亩产7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50黑龙江第二积温区亩产6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51黑龙江第三积温区亩产6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52琼雷亚区早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编月 份二三四五六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

8、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节 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品种类型及产量构成主导品种:广优4号、优128、特籼占25、玉香油占、桂农占。产量构成:杂交稻每亩1620万穗、常规稻每亩2023万穗;每穗总粒数120150粒;结实率7888%;千粒重2226克。生育时期12月份播种 23月份移栽 34月份拔节 45月份抽穗 56月份成熟 育 秧育秧方式:塑盘育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为1.2公斤/亩,常规稻1.52公斤/亩。 秧田播种量:杂交稻2530克/盘,常规稻4050克/盘栽 插方式:抛秧。密度:每亩1.82.2万蔸,每蔸23苗。施 肥培肥苗床:起畦后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

9、农家肥2.5公斤左右,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0.1公斤左右,然后拌匀、耥平。秧田追肥:秧苗长到二叶一心期亩施5公斤尿素作为断奶肥。抛栽前12天亩施57公斤尿素作为送嫁肥,结合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75%的三环唑60克对水50公斤喷施,使秧苗带肥带药下田。本田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绿肥1 500公斤),过磷酸钙26公斤,氯化钾7.5公斤,碳铵2025公斤。分蘖肥:分蘖肥可分抛后57天施促蘖肥,亩施尿素56公斤;抛后1215天施壮蘖肥,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钾肥7.510公斤,或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12.515.0公斤。促花肥:晒田、复水后,如叶色转青

10、较快,或早上叶片呈弯月形,中午直立则少施或不施用肥料;如叶色不转青,仍较淡,且在露水中叶片直立者,要适当补施肥料。一般在幼穗分化始期至五期,亩施51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严防过量。粒肥:水稻抽穗成熟期,一般不再施用肥料。但如遇以下情况,则应酌情施用:如抽穗扬花期,叶色退淡较快者;或刚出鞘的穗子,颖壳颜色淡绿带白,棱角不清楚者,用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溶液喷施根外肥23次。本田总施纯氮量折算每亩11.5公斤。灌 溉湿润育秧,薄水抛栽,湿润立苗,浅水分蘖,够苗露田,寸水保胎,干干湿湿至成熟。 病虫草防治抛秧前统一组织毒杀田鼠。一般用敌鼠钠盐或鼠迷在田鼠出入的地方采用小堆

11、投放毒杀。返青分蘖期:此期病虫的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叶瘟)、稻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叶瘟):病叶率达0.5%就要用药防治,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扑灭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或瘟格新每亩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b.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药剂可选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每亩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每亩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d.

12、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如果田间杂草过多要选用对口农药防治杂草,结合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吡密磺隆6.25克或丁草胺4060克拌细土撒施防治本田杂草。拔节抽穗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破口期必须施药1次。每亩用20%三环唑(比艳、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或瘟格新每亩35克,均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

13、。b. 细菌条斑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扑灭发病中心。每亩用12%施稻灵胶悬剂35毫升,或25%叶青双湿性粉剂250克,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纹枯病:在稻株封行期施药1次,必要时孕穗期再施药1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或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75公斤喷雾。d. 白叶枯病:台风、暴雨过后,或受淹田块,初见发病株或中心要注意防治。常用药剂有20%噻枯唑(叶青双)或25% 叶枯灵400倍稀释液等,每亩用药液5060公斤喷雾。e. 稻曲病:在始穗前57天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50毫升,或用1520毫升30

14、%爱苗对水 5060公斤喷雾。f. 稻飞虱:水稻孕穗后虫口密度平均每丛12头时,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粉剂2025克,或25%吡蚜酮可湿粉剂25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g.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h.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抽穗成熟期:防治穗瘟,在齐穗期补喷1次药,若长期阴雨、禾苗嫩绿以及多雾凝露地区,应在灌浆期再喷药1

15、次;另外,加强对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a. 稻飞虱的防治:若虫口密度每丛500800头时,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45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或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扑虫威701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等。喷药时药液要喷到稻株下部,田间保持浅水层35天。b. 稻蝽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用药。用90%敌百虫700倍稀释液,或敌敌畏800倍稀释液均匀喷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c.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d. 穗颈瘟:剑叶叶枕发病率1%以上及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于破口期施药。每亩

16、用45%瘟特灵胶悬剂100毫升,或瘟格新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或20%三环唑或灭稻瘟一号或春雷霉素1 000倍稀释液喷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说明:具体防治时间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确定。 用足水量,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省的湛江市。琼雷亚区晚稻亩产50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编月 份六七八九十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节 气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芒种夏至品种类型及产量构成主要品种:博优15、博优998、优128、玉香油占、桂农占、特籼占25等。产量构成:杂交稻1620万穗、常

17、规稻2023万穗;每穗总粒数110150粒;结实率7888%;千粒重2226克。生育时期67月份播种 6/中7/中移栽 7/中8/中拔节 89月份抽穗 910月份成熟育 秧育秧方式:塑盘育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为1.2公斤/亩,常规稻1.52公斤/亩。 秧田播种量:杂交稻2530克/盘,常规稻4050克/盘栽 插方式:抛秧。密度:每亩1.82.2万蔸,每蔸23苗。施 肥培肥苗床:起畦后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公斤左右,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0.1公斤左右,然后拌匀、耥平。秧田追肥:秧苗长到二叶一心期亩施5公斤尿素作为断奶肥,并用15%多效唑40克对水3040公斤进行喷施。抛栽

18、前12天亩施57公斤尿素作为送嫁肥,结合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75%的三环唑60克对水50公斤喷施,使秧苗带肥带药下田。本田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7501 000公斤,过磷酸钙236公斤,氯化钾7.5公斤,碳铵2025公斤。分蘖肥:分蘖肥可分抛后57天施促蘖肥,亩施尿素56公斤;抛后1215天施壮蘖肥,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钾肥7.510公斤,或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12.515.0公斤。促花肥:晒田、复水后,如叶色转青较快,或早上叶片呈弯月形,中午直立则少施或不施用肥料;如叶色不转青,仍较淡,且在露水中叶片直立者,要适当补施肥料。一般在幼穗分化始期至五期,亩施510公斤左右的

19、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严防过量。粒肥:水稻结实期,一般不再施用肥料,但如遇以下情况,则应酌情施用。如抽穗扬花期,叶色退淡较快者;或刚出鞘的穗子,颖壳颜色淡绿带白,棱角不清楚者,用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溶液喷施根外肥23次。本田总施纯氮量折算每亩10公斤左右。灌 溉湿润育秧,薄水抛栽,湿润立苗,浅水分蘖,够苗露田,寸水保胎,干干湿湿至成熟。 病虫草防治抛秧前统一组织毒杀福寿螺。福寿螺可以人工拾除成螺和采摘卵块集中销毁,或每亩用60%密达0.50.7公斤拌细砂510公斤撒施,或每亩用茶麸10公斤搅碎均匀撒施。返青分蘖期:此期病虫的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叶瘟)、稻纹枯病、稻瘿蚊、三化

20、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叶瘟):病叶率达0.5%就要用药防治,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扑灭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或瘟格新每亩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b.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稻瘿蚊:抓住晚稻禾苗返青后到有效分蘖期,抛后约720天内用药。药剂可选用10%益舒宝颗粒剂每亩2.53公斤,拌河沙或细土1015公斤撒施;20%三唑磷乳油2000倍稀释液,每亩用药液60公斤;或每亩用10%大功臣50

21、克对水60公斤喷雾。d.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药剂可选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每亩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每亩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e.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如果田间杂草过多要选用对口农药防治杂草,结合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吡密磺隆6.25克或丁草胺4060克拌细土撒施防治本田杂草。拔节抽穗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破

22、口期必须施药1次。每亩用20%三环唑(比艳、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或瘟格新每亩35克,均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b. 细菌条斑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扑灭发病中心。每亩用12%施稻灵胶悬剂35毫升,或25%叶青双湿性粉剂250克,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纹枯病:在稻株封行期施药1次,必要时孕穗期再施药1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或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75公斤喷雾。d. 白叶枯病:台风、暴雨过后,或受淹田块,初见发病株或中心要注意防治。常

23、用药剂有20%噻枯唑(叶青双)或25% 叶枯灵400倍稀释液等,每亩用药液5060公斤喷雾。.一般不再施用肥料,e. 稻曲病:在始穗前57天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50毫升,或用1520毫升30%爱苗对水 5060公斤喷雾。f. 稻飞虱:水稻孕穗后虫口密度平均每丛12头时,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粉剂2025克,或25%吡蚜酮可湿粉剂25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g.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h.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

24、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抽穗成熟期:防治穗瘟,在齐穗期补喷1次药,若长期阴雨、禾苗嫩绿以及多雾凝露地区,应在灌浆期再喷药1次;另外,加强对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a. 稻飞虱的防治:若虫口密度每丛500800头时,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45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或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扑虫威701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等。喷药时药液要喷到稻株下部,田间保持浅水层35天。b. 稻蝽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用药。用90%敌百虫700倍稀释液,或敌敌畏800倍稀释液均匀喷

25、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c.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d. 穗颈瘟:剑叶叶枕发病率1%以上及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于破口期施药。每亩用45%瘟特灵胶悬剂100毫升,或瘟格新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或20%三环唑或灭稻瘟一号或春雷霉素1 000倍稀释液喷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说明:具体防治时间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确定。用足水量,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省的湛江市。粤桂南亚区早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编月 份二三四五六七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

26、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节 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品种类型及产量构成主要品种:特优5058、特优9846、中浙优1号、Y两优1号、新两优6号、天优998、培杂泰丰、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粤晶丝苗2号等。产量构成:杂交稻1620万穗、常规稻2023万穗;每穗总粒数120150粒;结实率7888%;千粒重2226克。生育时期2/下旬3/上旬播种 3/下旬4/上旬移栽 4/下旬5/上旬拔节 6/上旬中旬抽穗 7/上旬中旬成熟 育 秧育秧方式:塑盘育秧或编织布育秧。大田用种量:杂交稻为1.2公斤/亩,常规稻1.52公斤/亩。 秧田播种量:塑盘育秧 杂交稻25

27、30克/盘,常规稻4050克/盘;编织布育秧 杂交稻2025克/盘,常规稻3540克/盘。栽 插方式:抛秧。密度:每亩2.02.4万蔸,每蔸23苗。施 肥培肥苗床: 起畦后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公斤左右,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0.1公斤左右,然后拌匀、耥平。秧田追肥:秧苗长到二叶一心期亩施5公斤尿素作为断奶肥。抛栽前12天亩施57公斤尿素作为送嫁肥,结合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75%的三环唑60克对水50公斤喷施,使秧苗带肥带药下田。本田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 0001 500公斤或绿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2公斤,氯化钾7.5公斤,碳铵2025公斤。分蘖肥:分

28、蘖肥可分抛后57天施促蘖肥,亩施尿素56公斤;抛后1215天施壮蘖肥,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钾肥7.510公斤,或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12.515.0公斤。促花肥:晒田、复水后,如叶色转青较快,或早上叶片呈弯月形,中午直立则少施或不施用肥料;如叶色不转青,仍较淡,且在露水中叶片直立者,要适当补施肥料。一般在幼穗分化始期至五期,亩施51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氮磷钾总量30%),严防过量。粒肥:水稻结实期,一般不再施用肥料,但如遇以下情况,则应酌情施用。如抽穗扬花期,叶色退淡较快者;或刚出鞘的穗子,颖壳颜色淡绿带白,棱角不清楚者,用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溶液喷施根外肥23次。本田总

29、施纯氮量折算每亩13.5公斤。灌 溉湿润育秧,薄水抛栽,湿润立苗,浅水分蘖,够苗露田,寸水保胎,干干湿湿至成熟。 病虫草防治抛秧前统一组织毒杀田鼠。毒杀田鼠一般用敌鼠钠盐或鼠迷在田鼠出入的地方采用小堆投放毒杀。返青分蘖期:此期病虫的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叶瘟)、稻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叶瘟):病叶率达0.5%就要用药防治,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扑灭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或瘟格新每亩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b.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

30、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药剂可选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每亩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每亩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d.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如果田间杂草过多要选用对口农药防治杂草,结合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吡密磺隆6.25克或丁草胺4060克拌细土撒施防治本田杂草。拔节抽穗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三化

31、螟、稻纵卷叶螟等。a. 稻瘟病:破口期必须施药1次。每亩用20%三环唑(比艳、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45%瘟特灵胶悬剂每亩100毫升,或瘟格新每亩35克,均对水60公斤喷雾。最好交替用药。b. 细菌条斑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扑灭发病中心。每亩用12%施稻灵胶悬剂35毫升,或25%叶青双湿性粉剂250克,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c. 纹枯病:在稻株封行期施药1次,必要时孕穗期再施药1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或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75公斤喷雾。d. 白叶枯病:台风、暴雨过后,或受淹田

32、块,初见发病株或中心要注意防治。常用药剂有20%噻枯唑(叶青双)或25% 叶枯灵400倍稀释液等,每亩用药液5060公斤喷雾。.一般不再施用肥料,e. 稻曲病:在始穗前57天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50毫升,或用1520毫升30%爱苗对水 5060公斤喷雾。f. 稻飞虱:水稻孕穗后虫口密度平均每丛12头时,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粉剂2025克,或25%吡蚜酮可湿粉剂25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g. 三化螟:每亩100卵块时防枯心。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可湿性粉剂45克,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h. 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3龄幼虫期用药。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

33、剂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20%三唑磷乳油或18%杀虫双水剂或18%抗虫灵水剂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抽穗成熟期:防治穗瘟,在齐穗期补喷1次药,若长期阴雨、禾苗嫩绿以及多雾凝露地区,应在灌浆期再喷药1次;另外,加强对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a. 稻飞虱的防治:若虫口密度每丛500800头时,每亩用70%三唑磷乐果杀虫剂45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或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扑虫威701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等。喷药时药液要喷到稻株下部,田间保持浅水层35天。b. 稻蝽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用药。用90%敌百虫700倍稀

34、释液,或敌敌畏800倍稀释液均匀喷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c. 纹枯病:丛发病率15%时用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d. 穗颈瘟:剑叶叶枕发病率1%以上及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于破口期施药。每亩用45%瘟特灵胶悬剂100毫升,或瘟格新3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或20%三环唑或灭稻瘟一号或春雷霉素1 000倍稀释液喷雾。每亩用药液60公斤左右。说明:具体防治时间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确定。用足水量,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区包括广东省的阳江、肇庆、茂名、江门、中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汕头、潮州、汕尾、惠州、揭阳、云浮;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贵港、梧州、南宁、崇左8个市以及百色市右江河谷的田东、田阳、平果、右江。粤桂南亚区晚稻亩产550公斤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编月 份六七八九十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