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6310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9号二一三年十一月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建设单位: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蓝慧项目性质:技改建设地点:贵州省麻江县碧波乡(属碧波乡工业园区)占地面积: 46579.46m2(在原厂占地范围进行技改)项目投资:总投资2889万元,环保投资382万元。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300人,生产工

2、人264人,行政管理及技术人员36人。年工作日300天,每天3班制,每班8小时生产。1.2 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在原厂址处进行技改,拆除南厂区现有16300kVA电炉,在南厂区新建2台12800kVA电炉、1台5200kVA精炼电炉和8m3摇包;保留北厂区现有29000kVA电炉,同时新建部分附属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本次南厂区技改后的212800kVA矿热炉硅锰合金生产规模为4万t/a,技改后全厂硅锰合金产能达7.12万t/a,其中:自用25000 t/a用于生产中低碳锰铁(15200kVA精炼炉);中低碳锰铁25000t/a。1.3 生产工艺本项目的硅锰生产是以锰

3、矿石、硅石、电极糊为主要原料、焦炭为还原剂,在埋弧电炉中用电能加热而进行高温化学反应的电热过程,其工艺流程如下:进厂的各种原料,在供应企业加工好,通过公路运输运或火车运输到原料场,在原料场进行贮存。合格的原料经经电子称量配料,配好的炉料经胶带输送到上料机,然后由该机把炉料送到电炉间,加入电炉的料,被输入的电能加热,连续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液态的硅锰和渣,积于炉底,将铁和渣放出,流入铁水包和渣包。成品的硅锰合金运到浇铸间,用电动双钩桥式起重机吊起,铁浇入锭模内,凝固后脱模,经过精整运入成品库。部分液态锰合金热兑入精炼炉与锰矿、石灰等一起冶炼生产中低碳锰铁。本项目电炉装置采用半封闭式矮烟罩,整个生产

4、过程热兑、热装,原料处理、熔炼产尘配备有除尘装置,对烟粉尘净化采用干式除尘装置,配料、上料、布料及电极压放实现机械化,采用软水、净环水闭路循环技术。本项目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达三级以上。1.4 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限制类:3000kVA及以上未采用热装热兑工艺的中低碳锰铁精炼电炉;22.5万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矿热电炉容量21.25万千伏安);22.5万千伏安及以上,但变压器未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未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硅铁电耗高于8500千瓦时/吨,

5、工业硅电耗高于12000千瓦时/吨,电炉锰铁电耗高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高于4200千瓦时/吨,高碳铬铁电耗高于3200千瓦时/吨,硅铬合金电耗高于4800千瓦时/吨的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麻江山宏硅锰有限公司技改建设212800kVA矿热炉硅锰合金项目位于中西部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麻江县),拟在现有厂区进行技改,建设2128000kVA矮烟罩半封闭型电炉,配套建设15200kVA精炼电炉+热装热兑8m3摇包。变压器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节能型设备,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电炉锰铁电耗为580千瓦时/吨,低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为4100千瓦时/吨,

6、低于4200千瓦时/吨。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修订本中限制类项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黔东南州工信技改备案201262号同意本项目备案,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此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修订本中淘汰类项目:“63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钨铁、钒铁等特殊品种的电炉除外)”为淘汰类。本项目北厂区保留的29000kVA矿热炉不属于淘汰行列,且29000kVA矿热炉于2006年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批准入(2006年第77号,见附件10),可见本

7、项目北厂区29000kVA矿热炉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修订本的。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名称方位与距离基本情况环境空气干溪居民点NE、1500m60户31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马旺居民点NW、1500m30户156人新寨湾居民点(搬迁)SW、500m31户159人岩下居民点W、1350m85户450人碧波乡城区SE、1100m1000户7000人麻江和中硅锰有限公司生活区(倒班房)NE,400m100人厂区内部职工宿舍(倒班房)10

8、0人中堡居民点S,1800m75户365人羊界居民点SW,1500m42户210人拟建长昆铁路南北厂区间(距北厂区约73m、距南厂区约40m)在建设中,未投入营运已建湘黔铁路(见图3.12-1)N、300m已投入营运声环境厂区内部职工宿舍(倒班房)3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地表水岩下河SW、10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麻哈河W、2500m地下水干溪井泉NE、1500m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新寨湾井泉SW、500m饮用水岩下井泉W、1350m饮用水生态环境项目厂址周围生态环境植被、土壤2.2 周围环境现状1、 大气

9、环境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各监测点所有监测项目(SO2、NO2、PM10、TSP)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由此可见,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 水环境项目周边受纳水体为岩下河及麻哈河,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岩下河及麻哈河W1、W2、W3、W4断面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干溪井泉、新寨湾井泉、岩下井泉中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93)类的要求。3、 噪声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

10、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 生态环境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有林地及灌木林地,水土流失以微度及轻度流失为主。3 主要环境问题3.1 现有工程达标排放情况厂区目前生活污水仅经隔油池、化粪池简单处理,且未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就直接外排岩下河,外排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现有29000kVA矿热炉和出铁口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达不到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5排放标准限值(烟尘50mg/m3

11、)要求。NOX排放速率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1.028kg/h)的要求。食堂未安装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排放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限值要求。现有厂区原料场及矿渣临时堆场无防雨、围堰等措施。本项目环评将以新带老对厂区现有问题进行整改。3.2 拟建工程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本项目技改营运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如下:(1)废气:冶炼炉废气排放、炉体无组织烟气排放、原料粉尘、车辆运输扬尘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废水:设备冷却水、冲渣水、原料场雨水及生活污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3)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水冲渣、中锰渣、除尘器收集烟

12、尘、沉沙井底泥、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炉体大修渣等对环境的影响;(4)噪声:主要为矿热炉、摇包、振动给料机、空压机排、引风机、鼓风机、泵、跳汰机等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生态环境:本项目在原厂技改,主要是营运期大气、水及固废污染物对项目周边生态及植被的影响。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1 污染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车辆运输等粉尘防治措施原料及产品在储、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需采取如下处理措施:上、卸料时,尽量降低落差,减少粉尘产生;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采用定时洒水喷淋抑尘措施;对堆场进行洒水抑尘,使堆场物料表面湿度大于7%;为减小

13、原料运输过程中扬尘对沿途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应采用遮盖物进行覆盖。本项目原料场为露天堆场,环评要求露天堆场增加棚架,设置成半封闭堆棚,减少扬尘以及雨水冲刷。(2)矿热炉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由电炉半封闭矮烟罩捕集后进入烟气总管,烟气经冷却器冷却后降至200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稳定在99%以上)处理,除尘后达标的烟气通过烟囱或除尘器顶部排入大气。处理后的烟尘外排浓度低于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5排放标准限值(烟尘50mg/m3);SO2外排浓度均低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SO2 850mg/m3)。

14、NOX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NO2 240mg/m3、7.50kg/h)。(3)无组织排放烟气1)矿热炉无组织及出铁口无组织厂房同时采用敞开式结构,强化自然通风,烟气利用热压形成上升气流,从厂房顶部及周围外排。在设计与施工中,要保证罩盖较高的结构强度,确保罩内衬贴的隔热消声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通过加强维护和管理使防治设备有效地运转,尽可能使之发挥出设计的性能。2)原料场无组织原料场为露天堆场,环评要求露天堆场增加棚架,设置成半封闭堆棚,减少扬尘以及雨水冲刷,保证料场外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1.

15、0mg/m3。3)其他加强管理,避免失误操作造成非正常排放。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治理设施的管理,严格操作,避免非正常排放的发生,准备好废气治理设备易损备用件,加强集气罩的维护,增大集气率,减轻废气非正常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的水污染源主要为设备冷却水、冲渣废水、原料场雨水及生活污水。(1)设备冷却水设备冷却水使用后仅温度升高,水质未受污染。冷却水自流至已建的循环水池中,由加压泵送至2台玻璃钢冷却塔冷却后返流回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2)冲渣废水生产过程中冲渣废水全部进入冲渣池利用不外排,同时厂区设置550m3事故水池,保证事故状态下冲渣水不外排。水冲渣池、水冲渣临时堆

16、场均采取严格的防渗、地面硬化、上方搭建遮雨篷、周围修建围堰地沟和采取其他一些工程措施,确保冲渣水任何状况下均不外排。(3)原料场雨水在露天原料场周边设排水明沟进行排水,降雨时产生的料场雨水经1个1m1m1m沉沙井沉淀处理后,上层清液作为洒水降尘用水,不外排。(4)生活污水厂区设置旱厕收集粪便水,粪便供给周边农户用做农田灌溉不外排。化验室废水经中和池(1m3)中和处理后和地坪冲洗水、生活污水一起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作为水冲渣系统补充水,不外排。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矿热炉、精炼炉、摇包、风机、水泵等设备。本项目在设备上

17、选择低噪音设备,合理布局,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措施,保持设备运转正常。强噪音设备均进行隔音措施,尽可能地安装在室内;利用屏障阻止噪音传播,如隔声罩、隔声间等;利用吸声材料吸收噪音,如进气、排气消声器、吸声体等;包扎管道,阻尼减振消声;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控制噪音,如将风机出口朝上空;建筑物内部采取吸音处理。对工人采取戴防噪声耳罩和防噪声耳塞等噪声防治措施,同时在道路两旁和厂区厂界加强种植阔叶乔木,在空地种植草坪,起到降噪效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区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1)水冲渣:水淬渣经跳汰机对硅锰进行回收,回收后的硅

18、锰合金用于生产配料,剩余废渣全部直接外卖水泥厂作生产原料。(2)除尘器收集烟尘除尘器收集的回收烟尘经压缩机压缩成球后,全部回收作为冶炼硅锰合金的配料使用。(3)沉沙井底泥原料场区设置1个沉沙井,全部回用至原料场,不外排。(4)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和污泥集中收集后自行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5)炉体大修渣冶炼炉每年大修一次,对炉体内衬进行更换。大修期间产生炉体内衬渣全部作为建筑材料使用。5、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实行清洁生产,注意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布置。在工艺设计时就应把污染控制问题考虑在内,做到尽量少排污或不排污,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回收使用和循环使用

19、。在设计工艺流程时,应加入污染控制环节,使其少排污,合理利用资源。(2)加强生产及环境管理,使除尘设施正常运行,严格控制颗粒物、SO2的排放量,实行达标排放,杜绝事故发生,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加强厂区绿化,在厂区周边营造抗污、吸声、耐尘,三者兼有的防护林带;在加强厂区现有绿地管理的基础上,继续绿化厂区环境,采取抗污染强的乔、灌、草和花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净化厂区空气,吸收颗粒物,削减噪声,美化环境。5 环境风险1、风险源项本项目风险源项主要为:冶炼过程中冶炼炉、摇包出现事故导致爆炸、火灾及泄漏;冶炼炉、精炼电炉的布袋除尘器发生故障导致烟气非正常超标排放;水冲渣池垮塌

20、导致水冲渣废水外泄。2、风险防范措施(1)爆炸、火灾、泄漏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划分不同的生产火灾危险类别,以正确选择各类厂房的耐火等级结构类型,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总图布置严格按照防火防爆技术要求,保证各厂房之间、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各厂房之间都有消防通道相通,以形成全厂消防通道网。在工艺设计中,应作安全连锁和事故紧急停车措施。电炉生产厂房,应加大开窗面积,设置气窗,并安装引风机强制通风。采用轻型屋面,加大泄压面积,使泄压面积超过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同时加强设备的密封及设备与管理、管道与管道的连接密封,以期达

21、到国家标准泄漏率3%以下,减少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可能性。订购压力设备时,必须采购使用国家认可的有资质厂家生产的正规设备。建立健全全厂消防系统,室内室外设消火栓,建消防水池,配备灭火器。建立完善可行的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废水处置系统。(2)烟(粉)尘超标外排风险及防范措施非正常排放时对环境以及保护目标的影响将增大,但若能及时得到解决,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短时间的。因此,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治理设施的管理,严格操作,避免非正常排放的发生,准备好废气治理设备易损备用件,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减轻废气非正常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污水外泄风险及防范措施水冲渣池确保暂存48小时的水冲渣废水,保证

22、留出足够的时间处理事故。处理事故的时间内,工厂应停止生产,事故排除后暂存的废水继续回用。 厂区内修建完善可靠的排污管网,池外、管道外均进行防渗和地面硬化处理;水冲渣区用地和生产区、道路用地沟、围堤分隔,地沟和围堰均进行防渗和硬化处理,冲渣池上方搭建遮雨棚等工程措施,确保任保情况下,水冲渣废水均能收集和排入水冲渣池。选用优质设备、易损件及关键设备要有备品备件;加强施工监理,保证施工及设备安装质量。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加强责任,杜绝责任事故。加强水冲渣系统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制定运转管理程序和规范,定期对各设施进行检查,防范于未然。为防止电炉水冷却部件漏水,设水温、水压、监控仪和报警装置。6 公众

23、参与情况6.1 调查实施情况第一阶段为现场公示: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已于2013年3月5日,以张贴公告的方式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第一次公告。第二次简本公示: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完成后,2013年5月23日在工程所在地的各保护目标,以张贴公告的方式对公众进行了第二次公告,同时在贵州省麻江县人民政府网站6.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个人及团体公众意见征询表收回率100%。调查结果表明:97的群众和100%的社会团体对本项目的建设均表示支持,有3%群众表示对项目不关心,没有持反对意见的,说明本项目的建设在当地得到了极大的支持。66的群众和55%

24、的社会团体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其生活基本不会造成影响;34的群众和45%的社会团体认为会对其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能接受,没有不能接受的,说明本项目的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得到了周边群众和团体的肯定和接受。6.3 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针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本评价做出如下建议并已反馈给建设单位予以采纳:(1)项目所在地公众表示希望建设单位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必须经除尘设施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避免污染环境空气。针对这一意见,建设单位在营运期应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施工及生产过程中项目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2)受拆迁的居民未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同意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的拆迁意见,但拆迁费

25、用要到位。针对这一意见,政府及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被拆迁户的利益,以人为本,并按时足额将拆迁款落到实处,同时应对受拆迁户进行技术培训、后期扶持及正确引导,让这些人群尽快转变角色,逐步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过度,解决他们以后的生计问题,在岗位需求上优先考虑受拆迁户,为其提供就业保障,使受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因拆迁而降低。综上: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大力支持,并认为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方表示采纳公众意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环评提出的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保证达标排放和做到“三同时”,尽量减少其对环境及附近居民的影响。7 评价结论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2128

26、00kVA矿热炉技改及新建15200kVA精炼炉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规定,选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生产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生态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环保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管理和维护,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各项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不会降低区域功能类别,并能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好。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8 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联系人:蓝慧;联系电话:0855-2740383。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联系人:杨有富 联系电话:0851-6513211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枣山路港天大厦8楼A座 邮编:55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